桥头改造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1页
桥头改造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2页
桥头改造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3页
桥头改造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4页
桥头改造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工程工程 测测 量量 方方 案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xxxxxxxxxx 项目部 二零 年 月 涪陵区长江一桥南桥头改造工程测量方案 中铁八局一公司涪陵立交项目部 1 目目 录录 一 一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2 2 二 二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2 2 三 三 测量工作流程图测量工作流程图 3 3 四 四 人员仪器配备人员仪器配备 3 3 1 人员配置 3 2 仪器配置 4 五 五 测量方法与技术要求测量方法与技术要求 4 4 1 平面控制测量 4 2 高程控制测量 5 六 六 控制网导线复测及加密成果控制网导线复测及加密成果 6 6 1 复测概况 6 2 复测精度与数据处理 7 3 测量成果 7 4 控制网图形 7 5 复测结果 8 七 七 主体施工测量方案主体施工测量方案 8 8 1 准备工作 8 2 桥梁分部工程测量方案 9 3 路基分项工程测量方案 12 4 涵洞分项工程测量方案 13 八 八 重难点工程测量监控重难点工程测量监控 1313 九 九 沉降 变型观测沉降 变型观测 1414 十 十 竣工测量竣工测量 1515 十一 十一 测量内业整理测量内业整理 1616 十二 十二 测量仪器管理与维护测量仪器管理与维护 1717 十三 十三 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 1818 十四 十四 测量安全 文明与环境保护测量安全 文明与环境保护 1919 涪陵区长江一桥南桥头改造工程测量方案 中铁八局一公司涪陵立交项目部 2 一 一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2007 2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2007 3 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 ch t2007 2001 4 国家一 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 2006 5 国家三 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t 12898 2009 6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tf050 2011 7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 1 2004 8 控制测量成果表 重庆市勘测院 9 设计图纸 二 二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涪陵长江一桥位于重庆涪陵城区天子殿 连接涪陵江北黄旗和天子殿 立交起于长江一桥南桥头 终于滨江路 立交内地形标高为 163 224m 相 对高差达 61m 立交处于东西高 中间低的峡谷地形 山谷底由南向北逐 渐降低 滨江大道现状地面标高约 176 m 长江一桥南桥头现状地面标高 约 210 m 长江一桥与滨江大道现状衔接道路条件较差 通行能力难以满 足交通需求 因此有必要修建立交 优化区域路网 提高通行能力 设计采用螺旋形立交来克服高差较大的现状地形限制 本项目包含立 交一座 其中包含上 下行匝道及螺旋匝道等 立交部分总长为 1296 981m 其中 道路工程 409 091m 桥梁工程 887 89m 下行匝道宽 度 单车道 紧急停车道 总宽 8 1 m 净宽 7 0m 上行匝道宽度 单车 涪陵区长江一桥南桥头改造工程测量方案 中铁八局一公司涪陵立交项目部 3 道 紧急停车道 检修道 总宽 9 05m 净宽 7 0m 螺旋匝道宽度 2 车道 总宽 19 05 m 净宽 14 0m 三 三 测量工作流程图测量工作流程图 四 四 人员仪器配备人员仪器配备 1 人员配置 姓名学历岗位职责任职资格备注 本科咨询 指导高级工程师测量总工 专科资料计算 内外业复核高级测量员测量组长 专科外业观测 仪器维护测量员测量员 专科外业观测 资料整理测量员测量员 2 仪器配置 控制桩交接 控制桩复核控制网加密 图纸复核 坐标计算 测量放样 测量仪器检定 向监理工程师报验定位交底 现场签认 结构物点位复测测量资料整理仪器定期检校维修 沉降观测 资料归档竣工测量 涪陵区长江一桥南桥头改造工程测量方案 中铁八局一公司涪陵立交项目部 4 仪器名称型号精度单位数量备注 全站仪莱卡 1201 1 套1已检定 水准仪赛博 ds321mm套2已检定 测量仪器全部为原装配套 开工前已检定 五 五 测量方法与技术要求测量方法与技术要求 1 平面控制测量 根据工程规模 工程地形条件以及设计要求 我部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采用三角形网控制 三角形网的设计选点与埋石 严格依据 工程测量规 范 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布设 三角形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 a 1 表 a 1 三角形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测回数 等 级 平均边 长 km 测角中误差 侧边相对中 误差 最弱边边长相 对中误差 1 级 仪器 2 级 仪器 6 级 仪器 三角形最大 闭合差 二 等 91 1 25000 1 12000012 3 5 三 等 4 51 8 1 150000 1 7000069 7 四 等 22 5 1 100000 1 4000046 9 一 级 15 1 40000 1 20000 2415 二 级 0 510 1 20000 1 10000 1230 三角网中的角度宜全部观测 边长可根据需要选择观测或全部观测 观 测的角度和边长均应作为三角网中的观测量参与平差计算 桥梁施工项目 应建立桥梁专用控制网 对于跨度较小的桥梁 也可 以用勘测阶段所布设的等级控制点 但必须经过复测 并满足桥梁控制网 涪陵区长江一桥南桥头改造工程测量方案 中铁八局一公司涪陵立交项目部 5 的等级和精度要求 桥梁控制网的选择 应根据桥梁的结构和设计要求合 理确定 并复核表 a 2 的规定 表 a 2 桥梁施工控制网等级的选择 桥长 l m 跨越的宽度 l m 平面控制网的等级高程控制网的等级 l 5000l 1000 二等或三等二等 2000 l 5000500 l 1000 三等或四等三等 500 l 2000200 l 500 四等或一级四等 l 500l 200 一级四等或五等 注 桥长 l 为桥的总长 跨越宽度 l 为桥梁所跨的江 河 峡谷的宽度 2 高程控制测量 首级高程控制网的等级 应根据工程规模 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 合理选择 首级网应布设成环形网 加密网应布设复核线路或节点网 测区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应复核表 a 3 规定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a 3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 附核或环 线闭合差 等 级 每千米高差权中 误差 mm 跨线长度 km 水准仪 型号 水准 尺 与已知 点联测 附核或 环线 平地 mm 山地 mm 二 等 2 ds1 因瓦 往返各 一次 往返各 一次 4 l ds1 因瓦往一次 三 等 6 50 ds3 双面 往返各 一次 往返各 一次 12 l 4 n 涪陵区长江一桥南桥头改造工程测量方案 中铁八局一公司涪陵立交项目部 6 四 等 10 16ds3 双面 往返各 一次 往一次 20 l6 n 五 等 15 ds3 单面 往返各 一次 往一次 30 l 六 六 控制网导线复测及加密成果控制网导线复测及加密成果 1 复测概况 本次测量工作于 2013 年 1 月 9 日开始 至 2013 年 1 月 12 日 历时 3 天完成 共计完成控制网复测点位 3 个 加密点位 5 个 平面控制网等级 国家四等 验前单位权中误差 2 50 s 已知坐标 点个数 3 未知坐标点个数 5 未知边数 8 最大点位误差 bj4 0 0058 m 最小点位误差 bj2 0 0037 m 平均点位误差 0 0044 m 最大点间误差 0 0075 m 最大边长比例误差 32478 平面网验后单位权中误差 2 23 s 边长统计 总边长 971 168 m 平均边长 121 396 m 最小边长 67 767 m 最大边长 193 272 m 已知高程点个数 2 未知高程点个数 6 每公里高差中误差 6 47 mm 最大高程中误差 bj4 1 75 mm 最小高程中误差 bj2 1 14 mm 平均高程中误差 1 43 mm 规范允许每公里高差中误差 10 mm 边长统计 总边长 1110 888 m 平均边长 111 089 m 最小边长 59 550 m 最大边长 193 272 m 观测测段数 10 2 复测精度与数据处理 本次控制网点复测加密采用 leica tca2003 0 5 级 全站仪进行测量 仪器在检定有效期内 测量前对仪器及基座进行了常规检校 测量数据采 用南方平差易 2005 进行处理 涪陵区长江一桥南桥头改造工程测量方案 中铁八局一公司涪陵立交项目部 7 3 测量成果 测量成果表 点名x m y m h m 备注 f9100517055 2760176 4350已知点 f2600517171 7420175 9900已知点 bj13291012 1006517141 6392176 2268 bj23290953 5677516957 4404204 0808 bj33290797 1429517044 5465224 9496 bj53290796 9838516933 7843213 8719 bj43290703 7344516984 1559201 2790 f8170516996 4270211 4661已知点 4 控制网图形 5 复测结果 符合 工程测量规范 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 要求 涪陵区长江一桥南桥头改造工程测量方案 中铁八局一公司涪陵立交项目部 8 七 七 主体施工测量方案主体施工测量方案 1 准备工作 1 图纸符合 开工前应熟悉审查施工图纸 掌握设计意图与要求 依据设计图纸的 线路要素表 对结构物平面中心位置进行核对 对结构物尺寸 高程进行 复核 实行自审 会审 交底 和签证制度 发现施工图有疑问 差错时 应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应按相应程序报审 经相关单位签证认定后实施 2 红线测设 依据设计图纸上提供的红线坐标 进行测量放样 确定施工红线范围 施工场地的位置 对施工红线范围内所有影响施工的构筑物进行平面位置 采集 绘制成图并说明 按相应程序上报 3 管线拆迁采集 依据设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条件 对红线范围内所有高空 以及地下管网进行平面及高程位置采集 并核对图纸文件 对涉及到拆迁 的管网 测量采集时应记录管网所属机构以及编号 绘制成图并将数量列 表说明 按相应程序上报 4 绘制原始断面 依据设计图纸 对桥梁 路基以及其它结构物进行中线 边线测量放 样 绘制道路原始横断面 复核设计图纸道路横断面 发现疑问以及错误 时 应及时上报 涪陵区长江一桥南桥头改造工程测量方案 中铁八局一公司涪陵立交项目部 9 2 桥梁分部工程测量方案 1 桩基础 孔桩放样前应仔细核对桩低 桩顶标高 确定桩长 桩径 放样时 测站点和后视点必须为控制网内点位 后视完成后应对另一控制网内点位 进行复核 桩中心点定位后 要同时放样四个校正点 以十字交叉形布置 以便摆放钻机以及下放护筒时随时校正 护筒安放完成后 应对钻锤的垂 直度以及中心偏位进行复核 误差应符合 工程测量规范 要求 孔桩的 标高控制应用水准仪进行测量 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 工程测量规范 的 要求执行 对锁口 护筒顶 标高进行测量 所测实际数据应现场进行交 底签认 孔桩每钻深 应对钻锤中心进行复核 成孔灌浆时 必须用水 准仪对桩顶标高进行严格控制 按设计要求预留 米桩头 2 承台 承台开挖前 应将承台结构边线及开挖线测量放样 破除桩头时 用 水准仪严格控制桩顶标高 依设计要求 桩顶混凝土预留 15cm 深入承台 桩头破除后 按设计要求对承台垫层进行放样 严格控制垫层顶标高 承 台放样时 同样以控制网点设站并复核 对承台角点及纵横轴线进行放样 并现场交底签认 承台模板安装加固完成后 应对模板垂直度以及轴线偏 位进行复核 误差不得大于规范要求 承台混凝土浇筑时 应用水准仪严 格控制承台顶面高程 误差不得大于规范要求 3 墩身 墩身测量时 对墩身角点以及纵横轴线进行放样 并现场交底签认 涪陵区长江一桥南桥头改造工程测量方案 中铁八局一公司涪陵立交项目部 10 墩身每关一次模板 必须对模板垂直度及轴线偏位进行复核 如有误差及 时调整 墩身标高的控制 可采用全站仪在精度达到要求时 进行三角高 程测量 应注意仰角不宜过大 并用水准仪配合钢尺进行复核 4 盖梁 盖梁测量时 对盖梁纵横轴线及结构边线进行放样 并现场交底签认 严格控制盖梁的横向坡度及轴线偏位 5 垫石 垫石作为关键部位 必须严格控制平面位置 以及顶面高程 可用水 准仪将控制网点位标高 以水准导线方式传递到盖梁顶面 以作为后视基 准点 将水准仪置镜于相邻墩盖梁上 对垫石标高进行严格控制 6 梁体 主梁施工时 箱梁底板铺好后 将箱梁中线 底板边线测量放样 直 线段点位间距 5m 曲线段根据半径大小适当加密 底板位置确定后 安放 翼缘板时 严格控制翼缘板弧度及顶面高程 梁体混凝土浇筑时 应用水 准仪置镜于地面 观测支架沉降量 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严格控制梁体 混凝土顶面标高 误差不得超出设计规范 7 桥面系 桥面铺装时 测量放样应将放样点加密 并严格控制标高 做到线型 标高平顺美观 曲线段防撞栏杆相接圆顺美观 8 桥梁下部工程全站仪测量示意图如下 涪陵区长江一桥南桥头改造工程测量方案 中铁八局一公司涪陵立交项目部 11 测站点 后视点 校正点 桥梁下部全站仪测量示意图 承台 墩轴线 孔桩中心 承台 墩轴线 9 桥梁各部位构造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 桥梁基础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 类别测量内容测量允许偏差 mm 基础桩桩位40 顺桥纵轴线方向20灌注桩 排架桩桩位 垂直桥纵轴线方向40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 类别测量内容 测量允许偏差 mm 轴线位置6 承台 顶面高程 8 轴线位置4 墩台身 顶面高程 4 轴线位置4 支座位置2 简支梁 4 墩 台帽或盖梁 支座处顶面高程 连续梁 2 桥梁上部构造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 涪陵区长江一桥南桥头改造工程测量方案 中铁八局一公司涪陵立交项目部 12 类别测量内容 测量允许偏差 mm 梁2 支座中心位置 板4梁 板安装 梁板顶面纵向高程 2 3 路基分项工程测量方案 1 线路中边桩测量放样 路基施工前 应先进行线路中边桩测量放样 并同时绘制原始路基断面 对设计图纸原地面线 挖填方土石方量进行复核 对路基用地界 路堤坡 脚 路堑坡顶 取土坑 护坡道 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进行测量放样 标 识清楚 2 边坡控制 边坡施工时 要用全站仪配合边坡尺控制边坡坡度 测量方法需复核 规范要求 3 挡墙 挡墙施工时 需先按设计图纸进行开挖线的放样 预留挡墙施工的操 作平台 对挡墙角点 纵横轴线进行放样 模板安装完成后 严格控制面 坡 背坡坡度以及变化段混凝土顶面标高 4 路面 水稳层铺设时 用全站仪严格控制行车道 人行道边缘线宽度以及车 站变化段圆顺 用水准仪对道路横坡 纵坡进行控制 竖曲线范围内 根 涪陵区长江一桥南桥头改造工程测量方案 中铁八局一公司涪陵立交项目部 13 据竖曲线半径应适当加密测量点 竖曲线范围连接应控制平顺 4 涵洞分项工程测量方案 1 开挖 涵洞开挖前 进行涵洞中线 开挖线测量放样 开挖过程中观察土层 结构 验证设计坡度是否合理 基槽开挖完成后 进行验槽测量 2 定位 涵洞基槽开挖完成后 进行中线及垫层边线放样 控制垫层标高 垫 层硬化后 进行涵洞轴线 净空 边线测量放样 模板安装后 用水准仪 校正模板高度及垂直度 浇筑混凝土时 控制好涵洞顶面高程 八 八 重难点工程测量监控重难点工程测量监控 1 本项目立交部分螺旋匝道段 lp2 墩 lp3 墩 lp4 墩以及滨江路 桥梁 bj1 bj2 bj3 墩 为水上施工作业 需搭设水上施工平 台 施工时采用全站仪全过程监控 随时纠正其误差 2 搭设水上平台前 需先用测深仪对桥梁轴线范围实际水深进行测量 依据实际水深及水位高程考虑施工平台钢管桩长度 钢管桩安装时 用全站仪置于河岸边 对钢管桩中心进行放样 安装过程中随时进 行中心位置纠偏 用水准仪进行桩顶标高的控制 3 水上平台搭设完成后 需在平台上布置沉降观测点 定期对平台进 行沉降观测 水上下部结构施工测量方法与陆地一致 4 由于水上施工时间为枯水季 在汛期来临前要把水上施工抢完 所 以测量人员必须积极配合现场施工 并对施工过程严格监控 涪陵区长江一桥南桥头改造工程测量方案 中铁八局一公司涪陵立交项目部 14 5 水上施工测量时间尽量选择温度较低时间进行 避免高温引起水蒸 气上升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九 九 沉降 变型观测沉降 变型观测 1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保证工程按预期目标顺利进行 必须对 桥涵和路基进行沉降观测 以便充分了解桥涵和路基的沉降值 沉降变化趋势和稳定情况 从而控制软土填土速率 在实际填筑 中应严密监视各种埋设仪器的观测指标 及时进行综合分析而定 根据沉降量资料分析确定规定日期后沉降是否满足要求 根据沉 降变化情况指导施工 确保道路桥梁结构铺设质量 2 沉降监测网的建立 精度要求等应符合 工程测量规范 的要求 3 水准观测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 不得在日 出后或日落前约半小时 太阳中天前后 风力大于四级 气温 突变时以及标尺分划线的成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进行观测 阴 天可全天观测 2 观测前半小时 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 使仪器与外界气温 趋于一致 设站时 应用测伞遮蔽阳光 使用数字水准仪 前 还应进行预热 3 使用数字水准仪 应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 并避免视线被 遮挡 仪器应在其生产厂家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振动源造 涪陵区长江一桥南桥头改造工程测量方案 中铁八局一公司涪陵立交项目部 15 成的振动消失后 才能启动测量键 当地面振动较大时 应随 时增加重复测量次数 4 每测段往测与返测的测站数均应为偶数 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 差改正 由往测转向返测时 两标尺应互换位置 并应重新整 置仪器 在同一测站上观测时 不得两次调焦 转动仪器的倾 斜螺旋和测微鼓时 其最后旋转方向 均应为旋进 5 对各周期观测过程中发现的相邻观测点高差变动迹象 地质地 貌异常 附近建筑基础和墙体裂缝等情况 应做好记录 并画 草图 6 沉降观测的精度及要求必须严格按照 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 jgj t8 2007 执行 十 十 竣工测量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作为工程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严格按规范实施 确保其 准确性 标准性 1 桥梁主要包括桥梁贯通测量 桥梁结构竣工测量 1 桥梁基础钻孔桩竣工测量 主要对孔桩中心位置 直径 标高 进行验收 2 下部工程竣工测量 主要对承台 墩身 盖梁 垫石的结构尺 寸 纵横轴线 顶面高程进行测量验收 3 主梁及附属竣工测量 主要对主梁尺寸 轴线位置 行车道净 宽 横向坡度 纵向坡度 顶面高程进行测量验收 涪陵区长江一桥南桥头改造工程测量方案 中铁八局一公司涪陵立交项目部 16 2 路基竣工测量 主要对车行道净宽 路肩宽度标高 路基边坡坡 度 道路横坡 纵坡 截排水沟尺寸 挡墙尺寸标高 进行测量 验收 3 贯通测量包括平面贯通以及高程贯通测量 4 竣工测量完成后提交下列成果 竣工测量成果表 竣工图 竣工 测量报告 十一 十一 测量内业整理测量内业整理 测量内业资料成果的整理是测量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 测量资料的整 理必须清晰整洁 具体内容如下 1 报验资料 1 测量报验单 2 测量控制桩移交与复核记录 3 工程定位 放线 测量检查记录 4 高程测量检查记录 5 工程轴线测量记录 6 工程竣工测量及复核记录 7 沉降 变形 观测记录 2 仪器检定证书 3 控制点成果表 4 导线复测加密成果表 5 测量放线记录表 涪陵区长江一桥南桥头改造工程测量方案 中铁八局一公司涪陵立交项目部 17 6 水准测量记录表 7 测量日志 8 测量仪器设备台账 9 现场测量交接单 10 竣工测量资料 十二 十二 测量仪器管理与维护测量仪器管理与维护 测量仪器作为工程施工的重要依靠 管理与保养非常重要 需专职人 员管理 具体要求如下 1 建立测量仪器设备台账 记录其主要性能 使用程度 出厂日期 仪器编号 检定日期 价值 2 测量设备应按国家法定的检定周期进行计量检定 3 测量设备应避免在雨雪冰雹及大风等恶劣天气下作业 作业完毕 后应及时除潮除湿 把仪器擦拭干净 平时放置仪器的地方 一 定要干燥通风良好 以免仪器锈蚀或霉变 4 每台测量设备在测量现场须指定专人使用 非操作人员不得操作 仪器 使用人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并由经过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