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温音响品牌McIntosh半个世纪的辉煌1950 推出麦景图前级放大器AE-11951 麦景图在纽约冰咸顿市进厂1953 推出A116功率放大器及C108前级1957 推出首部麦景图调谐器MR551959 成功制造首部麦景图立体声前级放大器C201960 成功制造首部麦景图立体声前级放大器C2401962 推出第一部调谐/前级放大器MX110,经典作品MC275真空管功率放大器及C22真空管前级同年推出1964 带邻市场把晶体管前级晶体化,推出划时代的C24前级1967 推出真空管告别作品MC3500后级,正式宣示晶体管年代的来临,包括MC2500、MC2100、MC2105及MC25051369 第一部晶体管调谐器MR73诞生1970 首批麦景图扬声器诞生,包括ML1、ML2及ML41972 MR78调谐器线路获专利1973 麦景图扬声器及均衡系统获专利 1975 举世知名的“Power guard”微电脑傍路监察多重保护电路获专利,并成功推出一部设有“Power guard”电路的MC2251980 推出MC2500功率放大器及XRT20扬声器系统,而XRT20扬声器系统于同年荣获专利1985 推出第一部CD机MCD70001992 推出MC1000单声道旗舰级功率放大器及XR290极品扬声器系统1994 推出一系列麦景图高级汽车音响1995 推出MA6800及MA6400合并式放大器、CR12多区域遥控系统控制中心1997 推出世界首创全新分体概念前级C100、首部麦景图有源低音SL1及MAC-3杜比数码环绕声解码器 1998 推出AC3/DTS解码器MSD41999 推出杜比数码DTS-THX MX132控制中心,MVP831 DVD机,MC2000 50周年纪念限量型真空管后级放大器2000 全系列真平衡后级放大器正式面世-MC202、MC352、M602,C100前级技术启承产品-C41,C42,合并式放大器MA6500,分体式CD系统MDA700解码器及MCD751转盘。2001 推出MA6900和MC2102放大器想要挑战自家后级扩大机推力的极限吗?跨越专业录音室与家用鉴听喇叭两领域的英国著名ATC喇叭,可能是音响业界一致公认的严苛试炼。从专业录音室鉴听喇叭单体起家的ATC,一向有着超高承受功率、超大音压重现与超低失真率等特质,但其被动式型号始终给人后级扩大机杀手的印象,其中最大的旗舰型号SCM300尤其恶名昭彰。现在SCM300系列将要推出最新型号了,分别是有着瘦高体型的SCM300SLPT与两支低音单体横置的SCM300SLPTW及SCM300PSL,它们还是一样难以相处吗?在正式推出之前,我们很难论断;不过,这三款喇叭所使用的单体都一样,频率响应、分频点、效率、最大音压、一般阻抗以及水平与扩散角度都相同,规格差异仅有音箱架构尺寸与重量。高达115dB的最大音压及严格控制的扩散角度,则是ATC对声音特性要求及坚持的体现。新款SCM300所配备的高音是新开发的1吋软凸盆振膜高音,不仅承受功率高,高频的延伸性能以及低至3.5kHz分频点范围内声音之线性与低失真度,都是ATC所强调的。被音响迷昵称为馒头的大口径凸盆振膜中音单体,一向都是ATC喇叭的招牌。新款SCM300所使用的是三吋口径的中音单体,ATC说其透明度及传真度达到崭新的境界。新款SCM300每支喇叭所使用的低音单体是15吋两支,极低频的延伸性与量感不在话下。不过,ATC特别强调这低音单体加了涡电流抑制环(上图下方中央部位音圈两侧的绿色截面处),达到了极低的失真率,再配合音箱的材质与结构设计,在极低频频段的音色正确度方面达到了另一个高峰。 这是分音器的电路板,上头的零件并不多,对扩大机能量的损耗也相对降低。或许真能一扫ATC难推的刻板印象。背板喇叭端子板的模样。新款SCM300的喇叭端子是高中低音可分离使用的三线端子,如有需要,用家可拿三部后级来分别推动高音、中音及低音单体。高音及中音偏向一侧的SCM300SLPTW两支低音单体是横置的,前障板下方还有一截音箱,底板下方SCM300SLPT一样有一层能加上脚钉的金属底板,可以直接落地摆放。SCM300PSL的两个低音单体一样是横置式,但音箱的高度较矮,高音与中音单体则移到喇叭前障板的中线上,让整支喇叭呈现左右对称的模样。SCM300SLPT喇叭主要规格一览表形式:三音路四单体使用单体:1吋高音一支、3吋凸盆振膜中音一支、15吋低音两支频率响应:20Hz至22kHz-6dB,40Hz至18kHz 2dB 分频点:380Hz / 3.5kHz 效率:89dB/W/m 最大音压:115dB/SPL/(1m/连续输出) 一般阻抗:8欧姆指向特性:水平 80度/垂直 10度尺寸(宽高深,mm): 500 1500 577 923 883 459D 重量(一支):104公斤90公斤SCM300SLPTW喇叭主要规格一览表形式:三音路四单体使用单体:1吋高音一支、3吋凸盆振膜中音一支、15吋低音两支频率响应:20Hz至22kHz-6dB,40Hz至18kHz 2dB 分频点:380Hz / 3.5kHz 效率:89dB/W/m 最大音压:115dB/SPL/(1m/连续输出) 一般阻抗:8欧姆指向特性:水平 80度/垂直 10度尺寸(宽高深,mm): 930 1250 530重量(一支):117公斤SCM300PSL喇叭主要规格一览表形式:三音路四单体使用单体:1吋高音一支、3吋凸盆振膜中音一支、15吋低音两支频率响应:20Hz至22kHz-6dB,40Hz至18kHz 2dB 分频点:380Hz / 3.5kHz 效率:89dB/W/m 最大音压:115dB/SPL/(1m/连续输出) 一般阻抗:8欧姆指向特性:水平 80度/垂直 10度尺寸(宽高深,mm): 923 883 459D重量(一支):90公斤Acoustic Research AR3Revel Salon 1441TAD 2401JBL 4350世霸-大名琴Nautilus(鹦鹉螺)天朗 帝国威卓 Grand Exellence麦景图 XR290ATC SCM 300车佬 Strad Grand Master盟主 SentinelVivid GiyaRockport ALTAIRNagra PL-P/VPAATC SCM-100PSLTannoy ST-200Processor 3Linn ClassikHALCRO DM68Martin Logan ProdigyKlipschornPass Labs X350.5Gryphon Mikado SignatureJBL Century GoldFM Acoustics 268丹拿 Dynaudio 25周年Bryston 7B SST后级Creek朗泉Destiny Series其他Avalon Sentinel作者:烧刀李 发布时间:2009-10-28 关键词:Sentinel,avalon,盟主 人气:(157)留到最尾才介紹Avalon,是因為筆者忘記了拍照,只好由想像把Avalon最新喇叭Sentinel畫下來,希望大家不要見怪。第一眼看見Sentinel有一種電影The Scream内的殺手的感覺,特別是頭部(即是裝高中音單元的聲箱)。我對這喇叭推出更驚奇。不久之前Avalon才將全球所有音響評論 焦点集中在Eidolon。筆者更認為是三路喇叭中的極品,是我聽過最好的喇叭(仲有兩對是無得賣的Pro.Johnson鑑聽和Egglestion WorksAndra)估不到又有新產品。Sentinel是四路/5單元。用的都是Avalon 一向喜愛的1陶瓷高音,3.5陶瓷中音。Eton的9單元兩雙Eton 13單元。兩隻Eton 13吋?即時把我嚇致跳起。我的Focus 88用一隻已經超低音極好, Sentinel用到兩隻?豈不是成為Egglestion Works lvy以外又一隻用到Krell MRA後級的喇 叭?花費極大!原來Avalon早知這缺點,特別度身訂做一對能把兩隻13超低音推得貼貼服服的Monoblock後級連接線。用家的後級只需要推動兩隻陶瓷中高音和Eton 9單元,後級要求大大減少。可能一隻AVre V-3已經足夠。怎能夠不佩服Avalon對產品在市場的觸覺!這一對可說是用來賣的Orsis,很多技術都是由Orsis開發出來。有幾種還是連Orsis都沒有。例如全新聲箱製造結構。Sentinel內有17個不同大小的區域,把不同頻率的諧震減低。所有單元都是當今最快瞬變,特別係兩隻Eton 13。要追得上陶瓷高音,無第二個選擇。Sentinel的超低音後級當然係正料,J-FET輸入Bi-polar輸出,似足Threshold的後級。輸出足足有1,600W!(雙單聲道Monoblock),越講越似兩部BridgeT-800(?)。Sentinel的喇叭前方面板足足有6吋厚!等於整部後級的高度。我不能估計瞬變可有幾快!有了超低音後級外,Avalon在分音器設計使後級特別容易推動,所以任何發燒友只要買得起Sentinel,又有足夠地方,其他器材配合便簡單得多。現在還未知道Seniinel的售價?但是如果Eidolon已經可以聽過世,Sentinel足夠聽4-5百年?身高1 73米,重300 一隻“The Scream殺手”可能比電影內的殺手令到更多人尖叫。世界如果沒有完美,Sentinel便是最接近完美的喇叭製成品。畫喇叭的圖形時,比例上真實的Sentinel應再修身,高一點。很奇怪,在我的圖畫上,Sentinel的高度闊度常常是1,5,8,13的倍數,你明白點解嗎?今次CES之旅可謂幾經辛苦。首先是申請美國Visa。要零下十幾度,又落雨,等足四小時。出發前二日雪暴,所有班機都要取消或Delay。在第一天見到音響技術的海外主筆群穎還讚我後生可畏,一個人行Show。怎知道不足四個小時,我已取了6-8公斤的產品資料?還要四週拍照。下午三時,終於腳抽筋行不完第一天的行程。一共去了5天,卻轉了三間酒店。下年一定要找人陪先決定參加CES(Leo,個個都問起你有沒有到,點解不參觀CES。如果你這段時間上大陸錄最新絳州大鼓不好的話,我實行不幫你Master。現在正式以眾多讀者做證,一年之前約定你參加下年(2000年)CES。這一趟你無得再推。)無論幾辛苦,今次從CES的確學懂很多新知識。特別係在於設計音響器材方面。數碼新媒體出現將會對我們數十年的音響習慣改變。多聲道與及電腦已經和音響連上。現在最擔心,還是現在所有市面上的器材不能兼容的問題。DVD-A/SACD一方面能帶領我們走進新世紀的音響效果。另一方要我們放棄現有大量貴價的器材,真是令人又愛又恨。DVD-A由Universal Music帶頭加上華納,已擁有市場最少6成7成的唱片出品(在香港,寶記加華納更有過8成的市場)DVD-A將會成為主流。Sony/Philips過往二十年收入的版權費,未來會被Dolby/Meridian取去。新世紀音響媒體大戰,在CES後正式展開。唯一希望,正如Denon和Yamaha公司表示,將會在未來推出兼容SACD/DVD-Audio的重播器材。下一年這一大堆問題將會有更多的答案。今次這最新最快的CES報告,將會在農曆新年推出。敬祝所有讀者新一年心想事成,全球經濟起飛,全部發燒友有錢買多幾部後級、幾隻喇叭,來應付DVD-A的來臨。 這篇破紀錄長的CES報告,希望你會喜歡。下年CES報告將由Leo和Kent一同報導。 恭喜發財。Leo的評語各位睇過Kent哥那精彩的CE5報導了,有什麼感想呢?也許JTS在明年要組團到賭城一遊了。除了林赫種種的新產品令我心突突跳之外, DVD Audio的新趨向卻令我感慨不已。一年前已經接觸24/96制式,亦在實驗中領略到它的威力。在無法有DSD加碼和解碼器相比之下,我自然完全投入了24/96 或24/192)。錄音母帶早已開始了,從同一時間和空間, 24/96和20/48的錄音制式亦有兩次的A8比較。結果是沒有得比。正式聽24/96硬件是Ayre製品,又從Chesky的24/96和20/44CD比較中再三肯定DVD Audo的質素。以往多個月裡,我亦避免介紹售價較高的20 Bit 或16 Bit)數碼產品。原因是深信DVD Audio的來臨。從Kent哥和大草的報導裡,各位已經知道DVD Audi0發展的突變。點解?根源還不是利益和領導權之所致!驚聞噩耗之後,我立刻跟DVDAssociation的主席Kevin Haiverson以E-Mail通訊。答案幾乎無異,只加上一句:一個月後可能有轉機!再等下去?還是不再等。DSD將會在數徊月內到港 聽住先!)DVD Audio起碼要半年 又聽住先!) 我的決定是有野就試!直至有實際改變再說,否則天下所有發燒友都被大戶玩死。上一篇: 何止改善0.5 !Pass Labs X350.5後級放大器 下一篇: JBL Century Gold揚聲器 相关新闻 German PhysiksThe Carbon Mk IV揚聲器 還錄音師公道的數位訊源-emmLabs CDSD/DCC2 SE 全球瞩目的美国YG音箱记YG Acoustics Sonus faber与名琴喇叭 好传世古董名器ALTEC“剧院之声”A5(之二) Avalon Sentinel II创造难以超越的高峰作者:互联网 发布时间:2009-7-21 关键词:Avalon Sentinel 人气:(111)大家心目中,境内群山环抱的国度瑞士,绝对是精密金属加工产业的绝对代名记,他们设计制造的高级钟表绝对是爱表人士的最终追寻目标。而他们在高级音响领域上所建立了完美金属加工水准与声音成就,同样在Hi End音响业建立了最高的规范。而与钟表工业不同的是,远在大西洋另一岸的美国,有一个地理独特性与瑞士相似,同为群山环抱,在音响工业的成就被业界与世界各地的音响迷认为是足以与瑞士一较高下的地方,那就是科罗拉多州。五单体超低音主动落地式喇叭,使用钻石高音一只、3.5寸陶瓷中音一只、9寸低音一只、13寸超低音一只。频宽16HZ-100KHz1dB,效率88dB,超低音扩大机每声道400W,尺寸1750x94x430mm(高x宽x深),重量:415kg(不含扩大机)。实力证明一切提起科罗拉多,在此诞生的Jeff Rowland、Boulder、Ayre等品牌,个个在侧End扩大机领域都具有大师级的地位,至於喇叭部分,最为音响迷熟知的莫过于1988年由Jeff Rowland协助创立的Avalon Acoustics。而Avalon在1989年由主事者Neil Patel与Charles Hansen(後来创立Ayre)共同推出的Ascent II,让他们尝到了成功的甜美滋味,当时所创造出的喇叭设计理念如:八度角倾斜的单体排列、多边角的前障板、高刚性的厚重音箱与高级无比的昂贵原木外观贴皮处理等,不但当时让音响界耳目一新,也是自家喇叭成功背後最重要的关键。如今Avalon已经再也不是当初的Avalon,在Neil Patel的努力之下已经不断的壮大,规模也不可同日而语,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後来陆续推出的Ediolon、Opus、Ascendant等成功的作品上,都依旧循著这些独创的设计原则,也证明了这些喇叭设计理念是经得起时间与消费者的验证。焦点中的焦点除了站稳脚步还不足以令Avalon自满,Neil Patel眼光永远站在业界的最前端,每次一出招都吸引了全球音响迷的目光,请大家仔细观察,近两年来许多喇叭厂纷纷将旗舰制品换上制作难度高、成本高昂、延伸特性无与伦比的钻石高音单体的同时,Avalon多年以前推出的Ediolon Diamond喇叭,已经是业界率先采用钻石高音单体者之一。事实也证明,Neil Patel每一次大胆创新的尝试,不但领先业界,也都能将Avalon的声音成就再向上提升至前人无法想像的境界,同时更加巩固自家产品在Hi End用家心中的地位。拥有每一款Avalon都有机会成为同侪中令人称羡的一员,但是,如果您想要更进一步拥有最完美无瑕的表现并成为唯一的目光焦点,那么旗舰的Sentinel是您在不考量金钱付出之下的不二选择。放眼望去所有Avalon生产的喇叭,几乎都是市场上的长青树,许多经典款喇叭的名称多年来并未改变,即使推出了最新改款仍继续沿用,旗舰的Sentinel也不例外。先看看第一代Sentinel的设计,接近一米八的外型不但具有强烈的存在感,也明确的告诉音响迷,想要拥有它,金钱不是唯一重点,家里的聆听空间也要够大才不会亏待它。然而如此巨大的身型也绝不是虚有其表,因为每声道的Sentinel必须同时容纳五颗单体,高音与中音单体都是采用高成本的陶瓷振膜制品,低音部分的三颗单体则是采用Nomex-Kevlar振膜的制品。为了要充分的驱动Sentinel,最下端那两颗、3寸的超低音单体,Avalon采用了内建的主动式低频低通滤波线路,100Hz以下的工作完全交由委托Classe制作的扩大机(2,400W)负责驱动,同时Sentinel与自家其他喇叭不同的地方除了拥有外接式的分音器,也加装了参数等化器,让用家可经由实际搭配,有效的避免低频驻波的问题发生。从任何角度来看,这对喇叭毫无疑问的是Avalon创业以来的自信之作。更完美的二代目那么第一代的Sentinel真的够完美了吗?站在原厂的角度永远都是觉得不够的,如果还能更好,没有不做的理由,因此第二代的Sentinel也因此诞生。在外观上,新旧两代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这证明了原始的设计至今仍是最好的方案。那么到底第二代Sentinel最大的改变何在呢?那就是原厂让高低两端的表现更好了,喇叭的频宽极限大大提升。首先是高音单体部分,陶瓷高音已经不能满足旗舰喇叭的身份了,因此原厂换上了最新的钻石高音单体。而另外一个重大的改变,就是主动式超低音的扩大机从原本的委由Classe制作,改为自行设计并委托厂商制作,虽然数据上扩大机的功率由2,400W变成400W,但是全新的扩大机对超低音单体却拥有更好的控制力,表现也提升许多,这部份论坛刘总编也在实际的试听中体验新一代旗舰带来的显著进步。另外为了让此旗舰更人性化,除了保有空间等化的调整功能外,超低频扩大机的调整功能相较前代的作品简化许多,这也意味著,当您花钱购入最新一代的Sentinel後,能够以更简单的方式与更简短的时间让喇叭发挥至最完美的状态。评美国Avalon NP 2.0落地箱作者:林文智 发布时间:2009-7-19 关键词:Avalon 人气:(143)Avalon Acoustics(盟主)诞生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后期,它的产品不论是外形或声音都具有非常强烈的个性,是北美、欧洲高档Hi-End扬声器品牌之一。Avalon的创业作是在1988年推出的第一代Ascent,据说只生产了8对,便在1989年初推出了Ascent II,时至1995年停产。Ascent II采用钛膜高音单元,MBQuart铝膜中音单元,11吋Eton低音单元的3路3单元密闭式分体分音器Tri-wire设计,厂方设计上别具匠心,美观高贵优雅的招牌式声箱形状,使发烧友们趋之若骛。Ascent II漂亮的音箱面板厚达7吋,左右声箱木纹对称,整个音箱不用钉或螺丝,全靠强力胶浆及机器做出的15000磅高压固定各个位置,再等2个月当胶浆完全干透后才作切割,这种如艺术品一样的音箱制作的确是易让人喜爱得无法抗拒。从一开始Avalon就是走这种外观设计别出心裁,音响风格真实率直的路线,直至现在,厂方老板兼设计者Neil Patel,在其主力品种中始终坚持这一大方向。在当时发烧友认为Ascent II洁白清淡少有味精,可是以时至今日的角度来观赏之,它这方面的取向其实亦可算较为温和,因为在1998年推出的Ascent代替者Eidolon ,Eidolon用上Accuton(Thiel & partner)高音及中音陶瓷单元,高频伸展直达34kHz,声音要表现得更洁亮透明。接着在2002年厂方推出了当时零售价高达28万元,比标准版Eidolon高上10万元,用上钻石高音单元的Eidolon Diamond,到了2005年厂方又把Eidolon升级为Eidolon Vision其实纵观Avalon他家的系列扬声器,无论是高价位的由Ascent到Eidolon,还是中高价位的由Radian到Opus,抑或是中价位的由Eclipse到Ascendant,它们都拥有着厂方独一无二、典雅美观的声箱切割。到了2001年Symbol的出现改变了Avalon这一音箱设计风格传统,而最近Avalon厂方推出的普及型NP Evolution设计师系列,在外形上已经不带半点过去Avalon招牌式设计的影子。送来测听的NP 2.0是NP Evolution设计师系列唯一一对落地箱,该系列另外还有一个中置箱NP Center和一对书架箱NP1.0,这样的组合显然是一套多声道扬声器系列,然而Avalon却未把该系列归入影音系列。考虑到现在多声道音乐聆听的群体日益扩大,发烧友对多声道音乐聆听所用之扬声器的要求通常更高,因而Avalon是完全把NP Evolution设计师系列当作是以聆听纯音乐的标准去设计的,它们既可完整融合一起和谐发声,当然书架箱或落地箱亦可独立出来独当一面,作两声道聆音。NP Evolution设计师系列虽然只是普及型的系列,但却是以Avalon一贯的高标准去制作。从外观上来看,可作为前置声道使用的Avalon NP 2.0,为一款体型略小的落地式扬声器。音箱方面,虽然NP 2.0只是普及型号,却采用了厚达18mm的11DF高密度纤维板制成,再加上巩固的横撑以稳固其声箱,以最大程度减低谐振的影响。至于NP 2.0外观,整体观感可以用朴实来形容,如果不是看到Avalon的铭牌,相信很少有人会想到这款传统四四方方外型的扬声器就是来自Avalon的产品,NP 2.0完全摆脱以往Avalon结实漂亮的斜面切角式设计,但在其身上仍可看到有部分Avalon的影子,特别在其1吋全白色的陶瓷高音单元之上,保护装置出现了一个形如Avalon招牌式标志的构图。Avalon十余年来高音单元的变动较为频繁,从钛凸盆、钛凹盆到陶瓷高音(与旗舰机种的钻石高音),所着眼的都在于更好的极高频延伸,由24kHz到30kHz、34kHz、40kHz到100kHz的表现,一直以来都是精益求精,永无止境。至于在中低音单元方面,Avalon一向爱用向Eton特别定制的Nomex/Kevlar混合锥盆单元,这是他们认为特性最佳的材质。不过,中音方面,由2004年推出的新旗舰Sentinel II和2005年推出的Eidolon Vision都改用3.5吋凹盆陶瓷中音,可以发现这可能是未来高价Avalon扬声器中音单元材质的主流。而Avalon NP 2.0采二路三单元以反射式设计,其单元以非常传统的垂直线性方式由上而下排列在前障板之上,大概因应成本的关系。Avalon NP 2.0只是采用了两颗5又1/2英寸口径由Kevlar防弹纤维造成的中低音单元,而非惯用的Eton蜂巢式三文治音盘。总的以用料和做工工艺来看,Avalon这对普及型的扬声器性价比还是相当的实在。试听时搭配的器材中音源用的是法国文豪CD4,功放有音乐传真1008A合并功放、KaranPS1/270前后级。聆听过程中,Avalon NP 2.0表现出的很好的高频延伸,音质的纯净无尘令人印象深刻。Avalon的这颗白色的陶瓷高音单元,摆脱了以往陶瓷高音单元予人单簿的感觉,所发出的能量和向上延伸的能力都更为出色。超高频能够更好地延伸,可闻频段内的谐波失真和相位差就会相应地减少,这样一来,不但高频听起来信息量更大了,而且对全频音色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陶瓷高音单元所带来能量足、分析力高、延伸平顺,能够带来难以相信的细节还原能力。这些特点在听钢琴或者管乐录音的时候尤为明显,那种丰富灵动的空气感充满整个音场,而且带来鲜明亮丽的光泽,很特别,也好听。即使小提琴拉奏到高把位时,高音的延伸依然顺畅而细腻,细微的高音旋律转折也都维持了清晰的线条,琴音也表现出不错的光泽感。过去的十来年,是Hi-End音响转变最大的时期。从HP倡导的现代音响美学开始受到重视,到了音响市场进入极度热门时期,一直到近些年AV器材兴起,Hi-End音响感受到生存威胁的过程中,Avalon都躬逢其盛。由Neil Patel所主导的Avalon,主力品种一直都维持着最初的基本设计,例如后倾8度的单体排列,以及多角多边的前障板特征。此外,他们家最著名的昂贵木皮精细打磨外观,还有用来抑制共振的高刚性厚重音箱等,也都在过去十来年的主力品种中继续沿用。当然Avalon也不是一成不变,其实Avalon在许多部分都做了改变,包括音箱、单元与分音器等,Neil Patel都是在既有架构下逐渐修正设计,让新推出的产品在某些部分彻底舍弃旧方式,达到Avalon因应时代需求的目的。比如,巨大的盟主Sentinel音箱,三截音箱独立的设计中包含有一部加拿大Classe制造的2400瓦功放,内建主动式低通滤波线路,用来驱动lOOHz以下的极低频讯号。由于盟主在Sentinel身上装置了一套均衡器,所以在任何房间中都不会产生明显驻波影响整体声音表现。Sentinel有一个外置分青器,使用的单元比起前一代旗舰Osiris的陶瓷超高音单元、钛金属高音与钛金属凸盆中音等更力精进,中音改用德国Thiel陶瓷振膜单元,二只超低音也由Poly-Kevlar换成了Nomex-Kevlar振膜单元。而NeilPatel花了几年时间开发出的Isis音箱,在体积与价格上更容易被接受。钻石棱面的表面切割,贴上特选配对木皮并经多次上漆打磨,重量超过100公斤。Isis的造型看起来就像小一号的Sentinel,Isis与Sentinel最大的不同:一是钻石高音与陶瓷中音单元;二是省略低音的有源功放,但提升整体的效率让它更容易驱动。它的高音与中音箱体也是向下俯瞰的,但Isis的箱体并非如Sentinel般分离而是一体的,制作难度反而更高。由于Isis的身高有150公分,为了让坐在沙发上的聆听者能够听到整体的高、中、低音焦点,必须将高、中音往下俯视。AscentSentinelISISEidolonAscendant播放穆特那张Beethoven_Violin Concerto,Romances Masur,NYP,小提琴的音质好,声音听起来就是那种带有水份的光泽感,感觉完全把穆特手上那把名琴的温润质感,忠实的藉由Avalon NP 2.0表达出来。在杂志社新的试听室,起初Avalon NP 2.0摆位离聆听位置较远,总会觉得交响乐团离聆听者有些远,主奏小提琴的音像也比较后退。后来试着把Avalon NP 2.0前移大概半米,这下子的听感,乐团完全拉近与聆听者之间的距离,主奏者乐器的形体感也大了一些,乐团整体演奏时听起来更开放,空间感和包容感也更出色地被表现描绘出来。因而大家聆听时,应该多尝试多把玩,找到最佳的摆放位置,Avalon NP 2.0的实力自然也就能更好展现了。而Avalon NP 2.0的中低频风格和其中高频一样显得非常之理性却不乏热情。它的能量相比一般发烧友喜欢的类型可能会显得不算十分充沛,但丝毫不欠厚度和速度。这种低频的线条感非常之清晰鲜明,毫无含糊不清或者失去平衡的感觉。那是一种质感鲜明的低频,能将倍大提琴的音色和质感描绘得传神,既有足够厚度之余也有擦弦、拨弦、揉弦的细节清晰地再现出来,现场活生感十分之好。而重播交响乐团最后排的定音鼓及倍大提琴的“牛筋味”时,Avalon NP 2.0也能将或重或轻、形态结实、定位深远的鼓声和琴声分辨得清晰准确。有这等表现,足见Avalon NP 2.0拥有出色的条理性和严谨的分辨能力。Avalon NP 2.0虽然体形不大,但表现起大场面却是很有大将之风,播放一些气势较磅礡的音乐片段,低频的线条相当干净利落,瞬态反应相当快,乐团齐奏时形体感庞大而稳重,大鼓擂击的力度与魄力也不会让人失望。在听这段演出时,整个音乐背景非常干净(并不是死寂的那种干净),音场颇深且宽广,再加上优异的乐器定位,整首曲子是在沉稳不浮躁的状态下演出,这种表现在此价位带的产品看来,实在没什么好挑剔的了。定价:36000港币总代理:先声(852)25563628规格:二路三单元设计;频率响应36Hz22kHz;灵敏度90dB;阻抗40hm;体积(HWD)190890305mm;重量19.5kg音箱史上最大的创意之评Vvivd K1喇叭第一次听到南非Vivid Audio的音箱,心中不免浮起二个疑问:设计师Lawrence Dickie是英国人,为什么要跑到南非去生产?Vivid与B&W的鹦鹉螺Nautilus音箱具有相同血缘,鹦鹉螺的螺旋状外形极富想象力,耀眼流畅的线条犹如别具一格的精美雕塑艺术品,从1994年推出来始终是B&W的招牌,Vivid真能够青出于蓝?第一个疑问很快有了答案,这个印象中种族冲突严重的国家其实科技非常进步,特别是军火工业,创办人Philip Guttentag是来自南非的白人工程师,Vivid于是采取将研发总部设在英国而生产移到南非的策略,其产品终于能以更平实的价格问世。第二个问题就比较不容易回答了 Vivid原本是南非当地B&W与MarkLevinson等音响器材的代理商,Lawrence Dickie设计鹦鹉螺音箱时就指定用4部Mark Levinson No.23.5后级以电子分音方式推动,Vivid这群人对上述器材再熟悉不过,他们有自信要好上加好。话是这么说,Vivid也花了三年多时间才推出最大的K1、较小的B1与中置音箱C1款产品,使用的单元全部一样,差别仅在音箱尺寸容积与单元多寡而已。 青出于蓝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B&W的鹦鹉螺Nautilus音箱。它的主要性能指针为频率响应10Hz-25kHz-6dB (25Hz?OkHz0.5dB ),从上而下分别使用25mm球顶高音:50mm球顶中高音;1OOmm平面中低音305mm圆锥型低音单元,分频点220Hz/880Hz/35kHz,每只重量加上底座后高达1IO公斤。先不说别的,使用电子分音的鹦鹉螺音箱必须以4部立体声后级(最少100瓦)或8部单声道后级对付,Nautilus的用家总不能太寒酸吧,于是光电源线、讯号线与音箱接线的费用只怕就能买间小房子了。设计师Lawrence Dickie 在Vivid“痛改前非” 音箱的效率大为提高 我用Krell Evolution旗舰前后级推动当然没问题,换上一部Krell FBI合并功放也能把它推得震天价响,亲切可爱多了。 再来Nautilus音箱每一个单元都有独立箱室,中高音带着长长的导管化解背波而有非常干净清朗的通透感;低音箱体采用声腔导管式结构 呈螺旋状而延长了低频背波的路径,从而达到10Hz的低频延伸,它可能是世界上低频延伸最低的音箱之一。不过实际操作时却发现除非有巨无霸功放,否则这1OHz无缘享受,而至少需要10米长的聆听环境也伤透脑筋。Vivid这回比较实际了,他们放弃低音延伸的追求,转而注重可闻频宽内所有单元的超低失真与平直响应,同时透过新技术让极高频延伸扩展到41kHz以上,更能对应SACD等数码软件。并非Vivid的低音不好,试听的K1前后各有2只单元,透过背墙的反射增强能量后,听感上反而比鹦鹉螺音箱更为饱满丰厚松容,而35Hz-6dB的延伸表现钢琴最低一个8度音都不成问题了。非常漂亮的鹦鹉螺音箱也是用特殊玻璃纤维制作箱体,是B&W追求巅峰造级境界的结晶,同时也改变了全世界发烧友对喇叭的观感,它的造型之新潮大胆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圆弧的螺旋型音箱,独特的气流导管,即使不把它当会歌唱的喇叭,看作现代雕刻艺术品也值。况且Nautilus不只拥有华丽外观,更有美丽的内在,它的声音干净无杂质、高度透明与极致分析力的效果,加上非常高贵的音质与大型系统的巨大动态,说实在的真算是经典。既然如此Nautilus卖得好不好呢?相信会比B&W的801与802差许多,因为鹦鹉螺太前卫了。成功的产品应该是大家都能接受,Vivid汲取经验一方面让K1与B1音箱的流线型曲线不落俗套(我认为即将推出的书架箱V1更可爱), 加上汽车烤漆的外饰更是精美,多种颜色可搭配不同居家风格,相信实地看过K1后你也会被它吸引。几乎像静电喇叭一样 下一期我还会继续介绍小一号的Vivid B1音箱,届时对声音表现有更详细的描述,这篇文章我们透过图片对Vivid的诸多创新先做一些了解,因为我觉得这是音箱史上最具创意的产品之一。我们总会对非常飘逸、干净、通清、不染浊气的高音说成“像静电喇叭一样”,而Vivid是高中低音全频段都像静电喇叭,有飞快的速度与瞬时反应,有一览无遗的音场与栩栩如生的结像定位,有冲击力迅猛的动态,还有如水晶般剔透光亮的质感。 Vivid的设计哲学是将所有震动、共鸣与反射都降到最低,让单元好像悬浮在空中自由的进行活塞运动,那种眼前空无一物的感觉,是接触录音原貌的最佳途径。请你拿医生用听筒来!一Vivid Audio销售经理Philip Guttentag作者:文赖英智 发布时间:2009-10-31 关键词:Vivid Audio 人气:(152)第一次到中国访问的Vivid Audio销售经理Philip Guttentag难掩兴奋之情,在上海的台式火锅店中,这位来自南非的工程师直说这真是个大城市,那些横冲直撞的出租车与摩托车有如冒险般刺激。实际上第一次看到南非Vivid Audio的音箱,你也会觉得它们非常前卫那流线流线型的外表是前所未见的,所有单元与箱体之间完全隔绝并且不用螺丝锁固,那大胆的构思也是前所未有的。我第一次听到Vivid Audio Kl音箱,还发现非常接近屏风音箱的逼透感与清澄宽大音场更是前所未闻,不但以手触摸音箱毫无震动,Philip Guttentag大胆邀请发烧友拿医生用的听筒来,保证听不到什么共鸣与震动。 读者对Vivid Audio不一定熟悉他们从2000年开始研发音箱,2004年才有第一批产品推出,但Vivid Audio立刻在欧美多家媒体得到非常高的评价。英国Hi-Fi Choice给Kl音箱综合评分是声音94,工艺95,性价比90,总分93;日本Stereo Sound也将颁与Kl音箱C.O.T.Y年度最佳器材大奖。不过在Vivid Audio背后的大功臣你一定知道,他就是B&W鹦鹉螺喇叭的设计者Laurence Dickie劳伦斯迪克,大约五年前他开始为一些专业监听扬声器设计一套单元,包括Philip Guttentag、Deone Gessner在内的Vivid公司成员发现这正是他们梦想中的产品,于是双方展开合作。劳伦斯.迪克参与产品的整个设计与建造,他对每件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声音表现以及外观设计都拥有发言权,最终我们看到使用碳纤维与玻璃钢一体成型的音箱。劳伦斯迪克知道一家新公司要取得成功仅靠创新的外观并不够,而是声音表现要让人欲罢不能、听了还想听,从我实际接触Kl与Bl二对音箱来看,劳伦斯迪克的确创造了比鹦鹉螺更高的成就。 Philip Guttemag说研发中心在伦敦,而生产在南非进行的Vivid Audio不是那种不计成本追求天价产品的公司,他们耗费相当的努力用特殊材料去达至每个组件的最佳性能,因此在Vivid音箱上找不到任何标准零件,每一个组件都是特别制造的。目前Vivid共有三只单元,包括D50中音单元、D26高音单元以及C125中低音单元,所有产品都在此基础上发展,差别仅在音箱尺寸大小与单元使用多寡而已。D26高音拥有与鹦鹉螺喇叭近似的背后导管以消除所有背波,采用Catenart数学曲线设计的铝振膜从侧面看略呈尖锥形而非圆形,所以一次分裂失真远离人耳听觉的40kHz以上,而效率高达1OOdB。8个钕铁硼磁铁构成的磁钢体积不大,磁力强度却高达2.4T(一般单元仅为1-1 3T)为此他们得向美国一家军工供货商Fenoteck购买磁液,他们都说Vivid疯了! 结构相同的2吋中音一次盆分裂失真在20kHz以上,而Vivid却将分频点设在4KHz,工作中几乎不会有失真,D26与D50单元的扁平铝线镀铜绕制音圈的尺寸与振膜一样大小,可想而知在极大音压时振膜仍会受到强力磁钢与音圈的良好控制:由于Vivid特殊的磁钢设计磁力线为左右而非上下作用,所以体积可以做得很小而磁力超强,这也使得所有单元排列距离大为缩减,接近点音源的理想效果。或有多项专利的C125低音更是厉害非凡,Philip Guttentag说他们进行过一项实验,以200瓦功率持续24小时让C125播放粉红噪讯,结果磁钢温度烫到无法触摸,甚至室内温度都上升了,这只单元仍丝毫无损。在落地式K1音箱上前后各装置了2只C125单元负责900Hz以下信号,每对单元通过一个螺旋紧固装置进行内部耦合,100Hz以下四只单元的信号完全相同的,而100Hz以上背面的单元会逐渐衰减只剩下前面上方那只单元负责900Hz以下的信号还原,以确保垂直方向的理想声波扩散,四阶分频使K1获得天衣无缝的频率响应和对称指向性,单元背波也得以抵消于无形。 Philip Guttentag说Vivid的设计哲学其实只有二项:把共鸣震动与反射降到最低。所有的设计都是要让单元犹如悬浮在空气中可以进行完美的活塞运动,因此在任何一对Vivid音箱中都听不到噪音、失真与共鸣染色。在接下来几期中,我会对Vivid Kl与Bl音箱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介,我们不需要医生用的听筒,光用耳朵来欣赏Vivid已经是种难忘的经验。实力非凡 后来居上Hi-End音箱新贵Vivid AudioVivid Audio创立于2000年,虽然成立的时间很短,但由于设计起点高,技术超前,表现非凡而在几年时间中迅速在强手如林的Hi-End音响界获得了极佳的口碑,成为一个独树一帜而又颇具实力的品牌。 2006年春天,记者在上海采访了Vivid Audio公司负责市场营销的Philip Guttentag先生,并初步试听了Vivid Audio的Kl音箱。无论是Vivid Audio相当超前的扬声器制造技术,还是Kl音箱通透无瑕、亦幻亦真的重播效果都给我留下落不明深刻的印象。对于这样一个有实力、有魅力而且正处于上升阶段的音响公司,笔者想把它介绍给更多的朋友。 设计主脑曾设计B&w Natilus Vivid Audio来自南非。作为非洲最富裕的国家,南非有许多白人居民,生活条件优越,与其它非洲国家大不相同。上一届奥斯卡影后,女魔头的主演查理兹.塞隆就是来自南非的美女。 Vivid Audio公司的主要设计者Laurence Dickie先生是音响界享有盛名的设计大师,B&W公司那个名震四方的Nau-tilus(鹦鹉螺)音箱便出自Dickie先生之手,不管是其惊世骇俗的造型、技术超前的全金属单元还是其纯净的声音,直到今日都是音响迷津津乐道的。 此次笔者采访的Philip Guttentag先生负责营销,但本人也是工程师出身,原来在南非供电局工作,由于热爱音乐与音响,他于1990年开办了一个音响店,后来还成为B&W、Marantz、Mark Levinson等著名品牌的代理。 2000年,Philips Guttentag与Laurence Dickie等另外两人合作开办了Vivid Audio公司,希望能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和精益求精的理念来制造出“完美”的扬声器,对现行的产品有一些重大的突破;同时,也希望其品牌下的音箱外形优雅漂亮,得到客户家中女主人的喜欢。 他们认为音乐由音箱重播出来也应该是鲜活、生活、栩栩如生的,如同透过一法尘不染的窗玻璃欣赏美景一样,因而以英文Vivid(鲜艳、鲜明)来为公司命名。 用新理念打造优异的扬声器单元 和那些精益求精的音箱厂一样,Vivid Audio公司认为作为音箱的关键元件扬声器单元市面上虽然有许多品牌和型号,但能达到Vivid Audio公司标准的理想单元并不存在因此只有自行开发设计。 Vivid Audio公司现在的产品型号不多,但据PhilipGuttentag先生介绍,所有型号的扬声器单元、箱体全部是在公司内部完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产品的性能和品质。甚至音箱上的一些小零件都是经过Vivid自己编程的软件进行了优化设计的。可以说,每一款Vivid音箱都是为了完美重播音乐而毫不妥协的结果。 Guttentag先生以两路分音的Vl音箱为例介绍,这只6.5英寸的中低音单元频响极宽,失真度极低而且承载功率很大。一般而言,这种6.5英寸的中低音单元高频响应能平直延伸到2.8kHz就不错了,而Vivid的这只能平滑地延伸至6kHz! Vivid的中低音单元都采用了短音圈长磁隙的设计,让音圈始终运行于均匀的磁力线范围之内。Vivid采用了特殊的强力钕磁体,而且这种磁体的排列方法是笔者从未见过的。钕铁硼磁体磁通密度很高,但高温性能却相对较差,而且长时间会逐渐衰退。Vivid的钕铁硼磁体原料和其它音响厂一样采自中国,但专门通过一家德国公司的处理,使它不仅能经受150的高温(数分钟),而且能保证至少2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Vivid中低音单元的一体化不锈钢磁钢设计巧妙,形状特殊的钕铁硼磁体由8片均匀地排列其中组成了对称磁场,而且磁力十分强劲。 Vivid制造喇叭单元毫不妥协的另一个地方表现在音圈的绕制上。众所周知,一般喇叭制造商都是采用圆形导线,这样做比较易于绕制,而苛刻的Dynaudio和与之有渊源的Morel则采用了六角形的导线。可想而知,圆形导线绕制的容易存在空隙而六角形导线的蜂巢状排列是十分理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6045-2025蓄电池板栅用铅合金锭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试题(综合卷)附答案详解
- 信息监理师试题及答案
- 研学旅行经验交流课件
- 度绍兴市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
- 建筑电气工程师面试题及答案
- 心理学题目(附答案)
- 执业中药师考试核心知识试题及答案
-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 投资银行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二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 救护车合作协议书合同
- 【西安交通大学】2025年电力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创新技术及应用报告
- 《妇产科宫颈癌》课件
- 上下楼梯安全课件
- 养猪场成本核算流程
- 老年患者安全用药
- 炼钢厂铁水包使用管理制度(4篇)
- 充电宝安全教育
- GB/T 19077-2024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
- 合同解除协议书范例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