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物理PhD面试经验汇总_第1页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PhD面试经验汇总_第2页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PhD面试经验汇总_第3页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PhD面试经验汇总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麻省理工学院物理 PhD 面试经验汇总面试经验汇总 博士申请 1 学生背景 北京大学 面试时间 1 月 27 日 今天收到一个教授的信说想和我 chat 顿时觉得很恐慌 他是我 ps 里提到 的一个比较感兴趣的教授但是从来没套过 回信说周一上午 美国时间 可以打 电话 他说他们周一上午就要开会了 那之前必须和我打 还说能不能现在就打 我汗 就说好 于是第一个面试就成了 MIT 的裸面 他应该是拉美裔的 今年 1 月才刚到 mit 一口口音 不过还很容易听懂 一上 来就问研究经历 我就简述了几个工作的内容 之后 他抓住一个有 submit 文 章的工作开始问 问得很细节 比如这一步的实验是什么原理 怎么做的 光谱 用什么测得 光斑聚焦多大之类的都问了 磕磕绊绊的算是都说完了 之后问了会哪些实验技术 我就说 XX 很熟 他问会用 XXX 不 我说学过 但 是不很熟 他问你对 XXXX 有什么看法 我说 XXXX 如何如何有前途 但是我 本人没做过也不了解组里有人做 显得比较无知 之后就问喜欢干嘛 我说喜欢看美剧 排球 网球 他说看什么美剧 我说 csi 24 american idol 和 survivor 他说你喜欢看真人秀 带惊诧口气 我 很无奈的说是的 他又问了我的研究兴趣是什么 喜欢基础类的还是偏应用类的 这个问题是有心 里准备的 也默默准备了很多次 所以还算对答如流 他最后说这个主要是要了解申请人的研究兴趣 经历和口语能力 我问什么时候 有结果 他说不太清楚 他也是新来的 最后明白他应该就是 comittee 里的人 2 学生背景 北京大学 面试时间 1 月 28 日 一开始就问我想做理论还是实验 然后问我那个方向 很大的都可以 不会继续 追问 比如 nanoscience 之后问科研 他说我做的似乎是 simulation 让我自己介绍 每讲一个都会打断 问我问题 不过只讲了两个第一作者的工作 讲到第二个工作的时候 他说我做的是 nanosphere 那我有没有考虑 hybrid cobalt oxide and cobalt particle 这个其实做实验的很容易问 因为氧化在 nano 里很重要 没有 surface 的话 transition metal 的 nanostructure 没发稳 定存在 我说第一个工作里研究的其实就是有 surface 的 particle 然后说了 一下 surface 的影响 实验的人自然关心的是材料和适用性 这里我都讲了 他问了我 CVD 的工作 他是做超导的 所以自然这些方面关心 我说了用的是 什么系统 from XXX University 他问是哪个人的系统 我说 XXX 他说他知 道那个人 总共持续了二十多分钟 不为难人 中间有一处没听清 让他重复了一下 有点 郁闷 呵呵 3 学生背景 北京大学 面试时间 2008 年 2 月 9 日 才开始申请的时候就跟一位很中意的老师发过信 后来有断断续续的联系 1 月 30 日晚上突然有人打来电话 自我介绍之后说是要测试一下英语 我的 TOEFL 口语只有 18 分 那时在家因为家里的老人已经休息了 手机信号又不 够好 就把面试时间改到了第二天晚上 突然袭击下 我懵懵懂懂的就只知道 MIT 明天要电面了 1 月 31 日晚 寒暄之后 开始问关于我发的文章的一些问题 因为需要弄清楚听众水平 我就 问了一下对方是做什么研究的 估计把那个老师郁闷坏了 因为他就是一直跟我 email 联系的那个老师 并且头天自我介绍的时候才报了姓名的 汗 耳朵对人 名实在是太不敏感了 幸亏在他提示了一点点之后我就猜到是谁了 然后认真 讨论了一下文章里的内容 多是他问我答 之后问我申请了哪些学校 哪些专业 学校申请的少 所以一一汇报 专业就差 不多一个 quantum physics and cold atoms 他自然就问为什么选择 quantum physics 我就 blabla 把原因说了 已经是研究生了 在这个领域里 面已经接触了不少内容 选择的时候本来就想得比较清楚的 所以很容易回答 接着就进入闲聊阶段 谈话总共持续了近一个小时 就不在这里罗嗦了 把比较 有用的信息列举如下 Q 美国次贷危机对于研究经费来源和对于学生的 financial support 有没有影 响 A 那只是股票市场的事情 对学校没有影响 Q 据说加州政府因为经济原因大幅度削减了对于教育和科研的投入 A 那只是对于很花钱的大型项目有影响 对我们这种不太花钱又很能出成果的 小组 并没有什么影响 blabla 证明一堆 Q 录取流程 A 先由各个老师对学生的英语进行电面 第二周由物理系的整个 committee 一块儿做出决 定 似乎是先对 candidates 做一个大致排名 再每周面一部分第二周决议 属 于个人理解 可能有误 几所牛校的 AMO 专业里面 因为 Stanford 有 Steven Chu 朱棣文 所以 对于中国人来说比较有优势 另外 比较了在欧洲和美国发展的优点和劣势 各自谈论了自己对于科研和生活 的时间安排 还有一点点对科研的理解 觉得很喜欢这位有天分有思想又不是工 作狂的老师 最后他很幸福的说他有一对双胞胎女儿 我也是双胞胎之一 觉 得很好玩了 很标准的口音 很容易听懂 只是我表达的时候经常记不起要用的那个词 就用 一大堆词句来解释 只要对方能听懂就好 后来他在比较德国和美国的时候 也 说了对于美国人来说 只要能听懂就好 没有人会追究你的英语是否地道 不知 道是不是顺便安慰我那使得听众非常辛苦的英语 后记 面完之后我也非常不安 因为飞跃手册上说面试的时候应该表决心 但是我当时 不但没有表决心 还总是问些负面的问题 幸亏这个老师比较宽宏大量 嗯 这 样冒了风险总算是了解了一些我所关心的问题 我猜 MIT 的面试 committee 布置的任务就是通过电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