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2单元 第3节 第4课时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第3节 第4课时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第3节 第4课时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第3节 第4课时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第3节 第4课时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 地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湘教版 必修1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章 第三节大气环境 第二章 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二章 课时目标 导航 课堂导学 探究 基础训练 达标 能力提升 巩固 1 知道气团 锋面系统及气压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2 理解冷锋和暖锋 气旋和反气旋 锋面气旋对天气的影响3 学会运用天气系统图对简单的天气形势进行分析 对流层 物理属性 高 冷 低 2 锋面系统 1 锋面系统的结构 气团在锋面之下 暖气团在锋面之上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锋面亦称锋区 其水平范围沿锋面方向延伸可达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 2 锋面系统控制下的天气 锋面附近常伴有 雨 等天气 单一冷气团或暖气团控制的区域 天气现象单一 常晴朗天气 冷 云 大风 3 冷锋与天气 冷 暖 降温 降低 较好 4 暖锋与天气 暖 冷 连续性 上升 转晴 合作探究读教材p55图2 35 冷锋示意 图2 36 暖锋示意 图探究以下问题 1 冷锋与暖锋中的冷暖气团的势力强弱有何不同 2 冷锋 暖锋对天气的影响有什么相同点 3 比较冷锋 暖锋的降水区域有什么不同 提示 1 冷锋是冷气团势力强 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锋是暖气团势力强 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2 都会带来大范围的云 雨 大风等天气 3 冷锋降水区域主要在锋后 暖锋降水区域主要在锋前 归纳提升1 锋面系统与天气 1 气团 概念 位于对流层下部 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 物理属性 如温度 湿度 稳定度等 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称之为气团 分类 根据气团本身的属性 以及它与经过地区的热力差异 通常将其分为暖气团和冷气团 其差异如下表所示 2 锋面系统 概念 当性质不同的两个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 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狭窄倾斜的交界面 叫做锋面 锋面的特点 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 锋面两侧温度 湿度 气压 风的差别很大 所以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 常伴有云 雨 大风等天气 图注 锋线 锋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线 叫做锋线 锋 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因冷空气密度大 暖空气密度小 因此 冷气团位于锋面下方 暖气团位于锋面上方且锋面都向冷气团一侧倾斜 锋的分类与天气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移动的情况 可把锋面分为冷锋 暖锋和准静止锋三类 在它们的影响下会出现不同的天气情况 如下表所示 特别提醒 1 冷锋和暖锋取决于冷暖气团的势力强弱 冷锋过境存在明显的天气变化 但是否降水取决于暖气团的含水量 2 锋面有冷锋 暖锋和准静止锋 在我国三种类型的降水都有 只不过我国大部分的锋面降水属于冷峰 3 冷气团气温不一定比暖气团气温低冷 暖气团是相对而言的 并不意味着冷气团就一定比暖气团的气温低 冷 暖气团的分类标准主要是与经过地区的温度差异有关 暖气团比经过地区温度高 如从低纬度移向高纬的气团 冷气团比经过地区温度低 如从高纬移向低纬的气团 同一气团移向高纬度为暖气团 移向低纬度为冷气团 如图所示 4 图示法记忆冷 暖锋过境前后 气温 气压的变化 5 歌诀法记忆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的性质黑色三角冷冰冰 降温下雨刮大风 冷锋 符号半圆暖融融 连续降水锋前成 暖锋 三角半圆线居中 阴雨连绵缓慢行 准静止锋 下图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 结合图文材料 回答 1 2 题 典例剖析 1 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 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a a c b db b c d ac c b d ad d a c b 2 据上面的四幅天气图判断 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a a 武汉地区晴朗温暖b b 天津地区大风降温c c 北京地区雷雨交加d d 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解析 第 1 题 我国寒潮影响区域的顺序是自北向南 第 2 题 a图中武汉和b图中天津都位于冷锋锋后 天气状况为阴天 刮风 下雨 降温等 故b项正确 a项错误 c d两围中 北京和杭州都位于暖气团一侧 气温较高 天气晴朗 故c d选项不正确 答案 1 c 2 b 下图是东北亚等压线分布图 单位 百帕 读图完成 1 2 题 1 图中所示地点可能存在锋线的是 a 甲 乙 丙b 丁 戊 庚c 甲 丙 庚d 乙 丁 戊 2 有关图中天气状况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乙处为冷锋 将向东南方向移动b 丙处为暖锋 将向东北方向移动c 若丁处为雨雪天气 则庚处为副热带高压脊d 此时朝鲜半岛南端的气压值在1015 1020百帕 解析 第 1 题 在等压线图中 锋线位于低压槽处 高压脊处不可能存在锋面 第 2 题 丙处为高压脊 没有形成锋面 庚处位于日本附近 若丁处为雨雪天气说明东北亚为冬季 北半球冬季 副热带高压脊影响不到该地区 此时朝鲜半岛南端的气压值在1020 1025百帕 答案 1 d 2 a 二 低气压 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以北半球为例 基础梳理 气旋 高气压 逆时针 顺时针 上升 辐散 阴雨 晴朗 合作探究读教材p56图2 37 北半球气旋 反气旋 据图探究以下问题 1 北半球气旋的水平气流呈 方向向中心辐合 北半球反气旋的水平气流呈 方向向四周辐散 2 为什么气旋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 而反气旋过境时则多晴朗天气 提示 1 逆时针顺时针 2 气旋由于气流从四周流入中心 中心气流被迫上升 气流上升过程中 气温降低 水汽易凝结 成云致雨 而反气旋由于气流向四周辐散 中心形成下沉气流 温度升高 水汽不易凝结 天气晴朗 归纳提升低气压或气旋 高气压或反气旋 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低气压 高气压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旋 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赤道地区有高气压 低气压 但无气旋和反气旋 特别提醒 1 等压线图的判读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判断气压系统 如图所示 注 鞍 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相对的中间区域 也称鞍部 2 歌诀法记忆气旋 反气旋中低周高气涡旋 低空辐合高空散 北逆南顺中间升 气旋过境天难晴 中高周低反涡旋 高空辐合低空散 北顺南逆中下降 高压过境天燥晴 3 左右手法巧判气旋 反气旋气流的运动方向借鉴物理学中的左 右手定则来判断气旋 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 如图 北半球的气旋 反气旋用右手表示 右手半握 大拇指向上 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 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东部吹偏南风 西部吹偏北风 大拇指向下 表示反气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东部吹偏北风 西部吹偏南风 南半球的气旋 反气旋用左手来表示 左手半握 大拇指向上 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 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东部吹偏北风 西部吹偏南风 大拇指向下 表示反气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东部吹偏南风 西部吹偏北风 读 a b两幅图 回答 1 2 题 典例剖析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b图的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进b a图的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出c b图中北半球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进d a图中北半球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进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图所示系统强烈发展可能形成台风或飓风b 长江中下游受a控制时形成伏旱c 中南半岛盛行东北风时 阿留申群岛受b控制d 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就是受a的影响 解析 第 1 题 气流状况 a图中北半球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旋转辐合 南半球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旋转辐合 b图中北半球水平气流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 南半球水平气流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辐散 第 2 题 台风 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 长江中下游形成伏旱天气是受副高控制 阿留申群岛受低压控制时 中南半岛盛行东北风 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锋面雨 答案 1 d 2 a 某中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图所示器材 进行模拟某天气系统原理的实验 读图回答 1 2 1 该实验模拟的天气系统是 a 冷锋b 气旋c 反气旋d 暖锋 2 该实验模拟的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 大风降温 降水b 阴雨天气c 晴朗无云d 持续性降水 解析 从实验器材的模拟过程可知 干冰粉在被抽粉机向上抽升过程中会和水汽结合形成降水 所以该实验模拟的过程是存在阴雨天气的气旋 答案 1 b 2 b 三 锋面气旋 基础梳理 1 概念 与 联系在一起 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2 结构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 其中甲处形成 乙处形成 3 天气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强烈 往往产生云 雨 雪 甚至造成 暴雨 暴雪 等天气 甲锋面附近的降雨主要在 处 而乙锋面附近的降水主要在 处 4 分布地区多常见于 地区 气旋 锋面 冷锋 暖锋 雷雨 大风降温 a d 中纬度 合作探究读教材p57图2 38 锋面气旋系统示意 据图探究以下问题 1 从图中可知 北半球锋面气旋的气流呈 方向旋转 锋面多形成于 此锋面气旋系统常出现在 地区 2 图中a b c d四地 可能形成降水的是 图中a处吹 风 c处吹 风 3 锋面附近可能出现哪些天气现象 提示 1 逆时针等压线转折比较显著的位置中纬 2 a d西北西南 3 往往产生云 雨 雪 甚至造成暴雨 大风 降温等天气 归纳提升1 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 1 形成形成于气旋中的锋面称之为锋面气旋 多出现于中纬地区 其形成原因如下图所示 2 结构北半球锋面气旋是一个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旋涡 中心气压最低 自中心向前方伸出一条暖锋 向后方伸出一条冷锋 冷暖锋以南是暖空气 冷暖锋以北是冷空气 从水平方向看 气旋高层是气流辐散区 气旋低层有气流辐合 从垂直方向看 气旋中心有上升气流 3 天气一般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 尤其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 往往产生云 雨 甚至造成暴雨 大风天气 一个成熟的锋面气旋的天气模式是 气旋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 气旋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气旋中部 两锋之间 是暖气团控制下的晴暖天气 不论冷锋还是暖锋 降水主要集中于冷气团一侧 特别提醒 1 画图法判断锋面气旋系统中锋面的性质 以北半球为例 确定低压槽 根据近地面风的形成原理 画出低压槽两侧的风向 从高纬吹来的风 其锋面性质为冷锋 从低纬吹来的风 其锋面性质为暖锋 如图中锋oa是由气团 主动向气团 移动形成的 为冷锋 锋ob是由气团 主动向气团 移动形成的 为暖锋 2 口诀法判断锋面气旋系统中锋面的性质 左冷右暖 面向锋面气旋系统时 左侧的锋面为冷锋 右侧的锋面为暖锋 南北半球的锋面气旋系统均适用 3 反气旋的气流呈辐散状 冷暖气流不能相遇 不能形成锋面 读 两幅气压场分布示意图 完成 1 2 题 典例剖析 1 甲 乙 丙 丁四条虚线处 会形成冷锋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2 如果锋面过境时水汽充足 处最有可能形成降水的是 a b c d 解析 由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可知 左图为反气旋 右图为气旋 因此在四条虚线处会形成冷锋的是丙处 暖锋在丁处 有可能形成降水的是在冷锋的锋后 暖锋的锋前 即 两处 答案 1 c 2 d 读 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天气系统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图中用 高 低 分别标出气压中心气压状况 2 分别填出下列两点的气团性质 a b 3 分别填出下列两地的风向 a偏 b偏 风力a比b更 原因是 4 如果冷暖锋面均能引起降水 请写出雨区位置 冷锋雨区在 暖锋雨区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锋面气旋与天气 其天气过程比单一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更复杂多变一些 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排列状况可判定c为高压 d为低压 a点纬度较b点纬度高 说明a是冷气团 b是暖气团 通过作图 画出a b两点的风向 可知a地吹偏西风 b地吹偏南风 根据图中锋面图例可知甲附近为冷锋 降雨主要在锋后 丁附近为暖锋 雨区集中在锋前 答案 1 图略 c是高压 d是低压 2 冷气团暖气团 3 西风南风大a处等压线比b处密集 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4 锋线后侧 甲 周围锋线前侧 丁 周围 一 单项选择题读某地锋面图 回答1 3题 1 有关a b两地气温和气压说法 正确的是 a a地气温比b地高 气压低b a地气温比b地高 气压高c a地气温比b地低 气压高d a地气温比b地低 气压低 2 有关a b两地降水的正确判断是 a a地降水量大于b地降水量b a地降水量等于b地降水量c a地降水量小于b地降水量d a地降水为连续性降水 3 关于我国天气受此类锋面影响的说法 错误的是 a 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此种锋面b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是由此种锋面形成的c 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是由此种锋面南下时形成的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是由此种锋面形成的 解析 第1题 此图为冷锋符号 a处为冷气团 b处为暖气团 所以a地气温比b地低 气压高 第2题 冷锋的降水主要在锋后 所以a地降水量大于b地降水量 第3题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和冬季的寒潮均由冷锋形成 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是由准静止锋形成 答案 1 c2 a3 d 下图为 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4 6题 4 箭头表示地转偏向力的是 a b c d 5 从气流运动看 该图表示的是 a 北半球气旋b 南半球气旋c 北半球反气艇d 南半球反气旋6 若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以东的洋面上 则上海吹 a 东南风b 西南风c 偏东风d 西北风 解析 图中 箭头与等压线垂直 由外指向中心 应为水平气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