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有理数的乘方 1 熟记有理数乘方的定义 重点 2 会计算一个简单数的乘方 重点 难点 3 能判断一个负数乘方的符号 难点 一 乘方的概念1 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 记作 an 读作 或 其中a叫做 n叫做 2 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 相同 它是由底数和指数的相对位置表现出来的 底数是 指数是相同因数的 单独一个数或字母 可以看作这个数或字母的一次方 如a1 a 幂 a的n次幂 a的n次方 底数 指数 因数 相同因数 个数 二 幂的符号计算 31 32 33 34 01 02 03 04 05 06 3 1 3 2 3 3 3 4 3 9 27 81 0 0 0 0 0 0 3 9 27 81 思考 1 中乘方算式 幂的符号随指数的变化而变化吗 提示 不变 总是正的 2 中乘方算式的结果有什么特征 提示 结果都是0 3 对比 两组算式 说出它们的不同 提示 底数不同 底数是正数 底数是负数 幂的符号不同 中幂的符号都是正 中幂的符号有正有负 总结 1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 2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3 负数的奇数次幂是 负数的偶数次幂是 正数 0 负数 正数 打 或 1 3 4的底数是4 指数是 3 2 12014 1 3 任意有理数的偶数次方都是正数 4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平方相等 5 43表示 4 4 4 知识点1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例1 计算 1 5 4 2 54 思路点拨 确定底数 幂的符号 计算绝对值 自主解答 1 原式 5 5 5 5 625 2 原式 5 5 5 5 625 3 原式 4 原式 总结提升 有理数乘方运算中的两点注意1 步骤 先确定底数和指数 再确定幂的符号 最后计算底数绝对值的积 2 a n与 an的两个不同 1 底数不同 前者为 a 后者为a 2 读法不同 前者读为 a的n次方 后者读为a的n次方的相反数 知识点2乘方在实际中的应用 例2 当你把纸对折1次时 可以得到2层 对折2次时 可以得到4层 对折3次时 可以得到8层 1 计算对折5次时层数是多少 2 你能发现层数与折纸的次数的关系吗 3 如果每张纸的厚度是0 1mm 求对折12次后纸的总厚度 解题探究 1 对折1次得到2层即21层 对折2次得到4层即22层 对折3次得到8层即23层 那么对折5次时的层数是 层 2 由上可知对折n次时的层数是多少 结合以上具体对折的次数与2的指数之间的关系 你能猜想出对折次数n与2的指数之间的关系吗 提示 2n相等 25 32 3 根据上述对折次数与2的指数之间的关系可得 对折12次的层数为212 层 已知每张纸的厚度为0 1mm 那么对折12次后的厚度为 4096 0 1 mm cm 4096 409 6 40 96 互动探究 如果对折30次纸的总厚度会比珠穆朗玛峰高 你相信吗 提示 相信 对折30次之后 纸的总厚度为 0 1mm乘以230后结果约为107374m 总结提升 利用有理数乘方解决实际问题1 从特殊到一般 发现规律 揭示数学关系 以幂的形式表示出来 2 结合问题进行有关运算 当指数太大时 结果写为幂的形式 题组一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1 2012 玉林中考 计算 22 a 1b 2c 4d 8 解析 选c 22 2 2 4 2 下列每对数中 不相等的一对是 a 2 3和 23b 2 2和22c 2 4和 24d 2 3和 2 3 解析 选c 2 4 2 2 2 2 16 24 2 2 2 2 16 3 2012 自贡中考 一质点p从距原点1个单位的m点处向原点方向跳动 第一次跳动到om的中点m3处 第二次从m3跳到om3的中点m2处 第三次从点m2跳到om2的中点m1处 如此不断跳动下去 则第n次跳动后 该质点到原点o的距离 解析 选d 第一次跳完落地时 距原点距离为 第二次跳完落地时 距原点距离为 第三次跳完落地时 距原点距离为 故第n次跳完落地时 距原点距离为 4 2012 葫芦岛中考 计算23的结果是 解析 23 2 2 2 8 答案 8 5 计算7的正整数次幂 71 7 72 49 73 343 74 2401 75 16807 76 117649 77 823543 78 5764801 归纳各计算结果中的个位数字规律 可得72014的个位数字为 解析 由7的正整数次幂 71 7 72 49 73 343 74 2401 75 16807 76 117649 77 823543 78 5764801 可得个位数字规律为 每4次一循环 又2014 4 503 2 所以72014的个位数字为9 答案 9 6 计算 解析 题组二 乘方在实际中的应用1 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 细菌每半个小时分裂一次 由1个分裂为2个 经过2个小时 这种细菌由1个可分裂为 a 8个b 16个c 4个d 32个 解析 选b 由题意 2个小时细菌可分裂4次 所以24 16 个 2 一根1m长的绳子 第一次剪去一半 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 如此剪下去 第六次剪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 解析 选c 第一次剪后剩下m 第二次剪后剩下 第三次剪后剩下 第六次剪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 3 看下面的故事 从前 有个聪明的乞丐 他要到了一块面包 他想 天天要饭太辛苦 如果第一天吃这块面包的一半 第二天再吃剩余面包的一半 依次每天都吃前一天剩余面包的一半 这样下去 就永远不用再去要饭了 如果把整块面包看成整体 1 那么第十天他将吃到面包的 解析 第一天吃到的面包是 第二天吃到的面包是 第三天吃到的面包是 第十天吃到的面包是答案 4 你吃过 手拉面 吗 如果把一个面团拉开 然后对折 再拉开 再对折 如此往复下去 对折10次 会拉出根面条 解析 第一次对折得2 21 根 第二次对折得2 2 22 根 第三次对折得2 2 2 23 根 第10次对折可拉出面条210 1024 根 答案 1024 5 你了解原子弹爆炸的威力吗 它是由铀原子核裂变产生的 首先由一个中子击中一个铀原子核使它裂变为两个原子核 同时释放出两个中子 两个中子各自又击中一个铀原子核 使每个铀原子核裂变产生两个原子核与两个中子 产生的四个中子再分别击中一个原子核 如此产生链式反应 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 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这就是原子弹爆炸的基本过程 那么经过5次裂变会产生个原子核 经过50次裂变会产生 个原子核 解析 经过1次裂变会产生2个原子核 经过2次裂变会产生2 2 22个原子核 经过5次裂变会产生25 32个原子核 经过50次裂变会产生250个原子核 答案 32250 6 据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 马丁的测算 在近十年 人类知识总量已达到每三年翻一番 到2020年甚至要达到每73天翻一番的空前速度 因此 基础教育的任务已不是 教会一切人一切知识 而是 让一切人会学习 如果2003年底人类知识总量为a 从2003年底到2009年底是每三年翻一番 从2009年底到2019年底是每一年翻一番 2020年是每73天翻一番 试求202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作品协议书返回
- 员工购车协议书
- 钻机搬家协议书
- 协议书阅读脚本
- 遗嘱与协议书的效力
- 有赞担保协议书
- 四方协议书影响
- 发放补助协议书
- 服务等级协议书(sla)
- 三方协议书工作时间
- 2025年中国零售用显示屏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吉林省长春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月考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视觉点胶机市场运行状况与未来发展走势预测报告
- 心源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 种草莓劳动课件
- 如何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 雀巢牛奶购销合同范本
- 多模态交互体验评估-洞察及研究
- 2025-2026学年华中师大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
- 以友辅仁教案
- “20道游标卡尺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