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山风景名胜区游客容量专题研究报告目录一、游客容量概述2(一)游客容量研究历史回顾2(二)游客容量概念及其演变2(三)游客容量在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3二、游客容量计算方法4(一)物质管理容量5(二)旅游生态管理容量6(三)旅游社会管理容量评估8三、游客容量概念分析8(一)游客容量的定义对实际应用难以提供指导性意见8(二)游客容量形式上是一个客观科学的观念,本质上确具有很强的主观性8(三)游客容量将注意力集中到使用水平或游客人数上而忽视具体目标与具体条件的关系9(四)游客容量的有关分容量,如生态容量的背景值是很难测定的,没有一个科学建立起来的关键门槛数可以用来作为生态容量客观的科学依据。9四、理论革新-游客容量调控系统与LAC理论9(一)游客容量调控系统9(二)LAC理论10(三)游客容量管理概念的建立11五、黄山风景名胜区游客容量计算12(一)、分区瞬时游客容量12(二)、景区设施容量计算19(三) 全区游客时空分布计算20六、黄山风景名胜区游客容量管理与调整20游客容量管理体系实际操作体系21一、游客容量概述(一)游客容量研究历史回顾国外游客容量研究始于本世纪60年代,几乎与现代环境运动同时兴起。从6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末,研究工作主要依靠观察试验、设计图表、案例调查等方式,目的是建立游客容量的量化值。进入80年代后,游客容量研究重心转移到具体案例调查上,研究的重点集中在观察和实验方面。游客容量研究的另一个变化是研究内容重心的转移。直到70年代早期,研究工作仍集中在生物学研究方面。从70年代后期起,研究者们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游客容量的社会心理因素上。80年代以来,游客容量研究更加深入和细致,已从单一的旅游物质容量发展到对旅游、经济、心理、环境、社会等多层面进行研究。 旅游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胡炳清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科学研究 1995年5月(二)游客容量概念及其演变容量(Capability)概念用于表明任何自然资源的使用都是有限度的。由于人们越来越关注自然环境,担心自然环境过分使用会遭到破坏,为此必须充分考虑其所能承受的极限,即容量或承载量(carrying capacity)。如果这个饱和点被极大的超出,则生态系统不仅失去可持续性,而且即使不是永远的,也将是在长时间里遭到破坏甚至毁灭。游客容量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的林业、自然资源保护、土地利用等部门的研究成果中。世界旅游组织在1978-1979年度的一般工作报告世界旅游组织六个地区旅游规划和区域发展的报告 风景环境容量研究的误区和出路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风景科学研究所 韩锋城市规划汇刊 1997年第6期中,正式提出游客容量的概念。从60年代至90年代,经过众多研究者的不断探索,游客容量的概念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关注容量的学科也逐渐增多。旷野行为保护和使用的对象限制使用允许无限制使用在考察容量基础上的发展生态学生态容量植物自然进程旷野行为土壤动物水人类影响管理政策行政预算空气容量指标的采纳限制使用减少游客影响保护景点社会学社会容量使用水平使用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决特者对问题的感知使用类型空间-时间变化知识使用者举止行为对资源质量的感知游憩容量及其相关因素示意图 (据G.H.Stankey)在游客容量的特征和解释上,要注意建立两种思想。首先,游客容量水平要建立在目的地居民在感受负面影响之前所能承载的水平上。即游客容量的水平取决于需要旅游者的数量而不是吸引旅游者的数量,它的注意力更多是集中在目的地环境和居民而非旅游者身上。第二,游客容量应确定一个限度,若超过这个限度,旅游者对现有目的地不满意,会寻找一个替代的目的地,从而使旅游流量开始下降。这两种思想强调在自然环境和居民对游客的感受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世界旅游组织(WTO/UNEP)于1992年给游客容量下了定义:游客使用某一地区的水平能够与游客较高水平的满意度即对资源的较小影响相适应。 旅游环境容量调控系统的探讨 田勇 旅游科学 2000年第2期此概念的建立需要满足下列条件:1)不降低自然环境容量,即这种使用不会引起达到不可接受程度的环境破坏;2)不会降低游客所感受到的旅游经历本身的质量以及旅游活动参与者满意的程度;3)不会伤害当地居民的幸福程度(即不超过当地居民所能忍受的旅游对目的地影响的最大水平) 将游客容量概念具体化,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自然容量,以自然资源为基础,资源是旅游供应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属于定位供应。包括两个要素:物质和生态。第二部分是社会容量,关系到当地居民的感觉,这与无形的人类感觉有关,与社会及心理因素有关。(三)游客容量在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推算游客容量时,必须考虑两方面因素:1) 原有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意味着容量标准必须建立在没有导致自然环境(天然和人工环境)破坏,没有给当地带来社会文化和经济的负面影响。2) 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要求旅游人数要与旅游产品形象相一致,与旅游者寻求的环境感受和文化体验相一致。决定旅游容量水平的标准应包括下列内容: 试论旅游环境容量的新概念体系 明庆忠 李宏 王斌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学系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9年10月从原有环境角度考虑:自然方面1可见影响(Visual impact)和拥挤状态保持在可接受水平上2生态系统在遭到破坏之前所保持的平衡点3陆地和海洋的野生动物和自然植被被受到保护4大气、水和噪声污染在可接受水平之内经济方面1旅游地能获得合理的经济效益2旅游就业与当地社会相关联社会文化方面1旅游开发没有改变当地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和社区活动形式2旅游发展对当地的文物、艺术、工艺品、风俗习惯等没产生负面影响基础设施方面1体现交通运输和服务使用价值2充分利用供水、供电、污染物处理设施以及通讯设施3体现社区另一些公共设施和服务的价值,如健康和公安部门从旅游形象和旅游者满意度角度:自然方面1环境清洁无污染2旅游地环境不出现过分拥挤3景观或城市面貌具有吸引力,包括建筑设计风格和建造质量4保持生态系统和植物群落的自然特征经济方面1度假成本和价格水平社会文化方面1原有社会和文化的内在利益2当地艺术、手工艺品、烹饪和文艺节目的质量3居民的友好程度基础设施方面1交通设施和服务的可接受标准2公用供给的可接受标准3其他设施和服务的可接受标准根据上述标准可对容量进行测算,有的可以得出具体结果(如污染水平,就业效益)有的可估算出最大值(如水量供应)但许多标准只能做定性描述(文化传统方面),这正是容量标准的缺陷所在。二、游客容量计算方法旅游管理容量评估体系旅游管理容量旅游自然管理容量旅游物质管理容量旅游生态管理容量旅游社会管理容量旅游者感知容量当地居民感知容量旅游业居民感知容量非旅游业居民感知容量(一)物质管理容量也叫设施容量。作为一种资源,它是与空间相联系的。从两个方面来讲它容易计算:1、 每空间单元,即每公顷土地上使用者的数目;2、 每设施单元可供使用的数目:旅馆床位数、露营地、露营者数目等。1)食物管理容量食物容量的估算要考虑游客在旅游地的就餐形式。主要就餐形式有:自带食品、旅游途中购买方便食品、到沿途饭馆小吃店和宾馆、饭店、餐厅用餐 环境容量的界定与调控 文祯中 (南阳师范学院生物系) 家畜生态 2000年2月(周公宁1992)将各种就餐份额计算在内:n Cp= E I I=1Ei为某种就餐形式的供应份额,N为就餐种类数。一般食物容量变数较大,很难做出精确分析,即最低值难以确定,但食物容量通常不会成为旅游地的限制因子。2)饭店管理容量床位是限制因子,其饭店管理容量Cb为:Cb=(BT)/ tB为旅游地旅游者所能提供的各类床位的总数,单位:张。T表示某一时段,通常为一年或一个月,单位:日。T为游客平均在旅游区停留时间,即平均住宿天数,单位:日。Cb的瞬间容量值Cb为:Cb=B, 即同时可接待人数。3)交通管理容量交通管理容量是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影响资源持续利用为前提。归结为允许投入的各类交通工具的数量。公式为:n Ct=(T/t) MN 环境容量的界定与调控 文祯中 (南阳师范学院生物系) 家畜生态 2000年2月I=1M为投放旅游服务的某种类型的车辆总数,单位:辆N为该种车辆可乘人数,单位:人/辆N为投放的车辆类型数T表示平均工作服务时间,单位:小时T为往返所需时间,单位:小时Ct瞬间值为:n Ct= MNI=14)旅游资源空间管理容量面积法预测日环境容量计算公式为:=(/)=(/)(/)为面积法计算的日环境容量(人次);为可游览面积(2);为每位游人应占有的合理面积(2);为周转率;为景点开放时间();为游览景点所需时间()。游路法预测日环境容量计算公式为:=/(1+/)=/(1+/)(/)为游路法计算的日环境容量(人次);为游道全长();为每位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长度();为周转率;为游览全天开放时间(或);为游览全程所需时间(或);为沿游道返回所需时间(或);/为不完全游道系数(当为完全游道时该值为0,视为无穷大)。卡口法计算日环境容量计算公式为:=/=(2-3)/1环境容量的界定与调控 文祯中 (南阳师范学院生物系) 家畜生态 2000年2月为卡口法计算的日环境容量(人次);为日游客批数(批);为每天实际游览时间();1为两批游客相距时间();2为每天开放时间();3为游完全程所需时间();为每批游客人数(人/批)。日游客容量计算法考虑到游客每天游览均按通常认为的最舒适合理时间出游,故日游客容量往往小于日环境容量。计算公式为:=(/)为日游客容量(人);为游完某景区或高程游道所需时间();为游客每天最舒适合理的游览时间(一般采用为7);为日环境容量(人次),可以是或或。5)娱乐设施管理容量Cr=MN(T/t)M为游乐设施数量T为开放时间,单位:小时T为每游览一次所需的时间,单位:小时Cr的瞬时容量为:Cr= MN6)购物设施管理容量取决于购物设施数量以及每个设施可能提供的购物位数:Cw=MN(T/t)符号意义类推上面公式理论上讲,游客管理容量取决于上述各个分享的最小值:Cp=Min (Cp,Cb,Ct,Cs,Cr,Cw)(二)旅游生态管理容量对生态管理容量需要注意:1、 并不是所有的旅游地都存在生态容量问题,对那些生态容量远远超出其他方面的旅游容量的旅游地,无需讨论生态容量问题2、 在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地游客生态容量问题,归结到旅游地对容纳旅游活动量的限度问题,在此限度自然环境不退化或在短时期内自然生态环境能从退化的状态恢复原状。生态管理容量的确定立足于维持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包括:1、 自然环境对于因旅游活动造成的对生态的直接消极影响能够承受住(游人对植物的践踏),即自然再生能力能很快消除这些消极影响。2、 自然环境对于旅游者所产出的污染物能够完全吸收和净化。例如污水的净化。研究中,可能包含整个生态系统研究,也可能仅仅是其中的一些组成部分,通常为土壤与植物。下面附录一则旅游活动对地被植物土壤环境影响德模型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量测 李春茂 明庆忠 胡笃冰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林业建设 2000年第5期旅游活动直接机械损害吸收功能有机体新生地被植物道路小气候地被植物种群成分自然保护价值、景观价值对土壤环境间接侵害土壤容量残存地被植物土壤水土壤空气土壤养分不需要人工处理方法处理部分污染物的旅游地,生态管理容量公式:n n Ce= ( SiTi ) / ( Pi)I=1 I=1Ce为生态日容量,即每日接待游客的最大允许值,Pi为每位旅游者一天内产生的第I种污染物量,Si为自然生态环境吸收第I种污染物的量(kg/d),Ti为各种污染物的自然净化时间,n为污染物的种类数。生态管理容量的测定最重要的是确定每位游客一天所产生的各种污染物量和自然环境净化与吸收各种污染物的数量两个参数。我国一些旅游地游客每天每人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楚义芳199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量测 李春茂 明庆忠 胡笃冰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林业建设 2000年第5期种类数量(g/人.d)粪便400BOD40悬浮物质60不居住游人垃圾200(公园) / 500 (远足)至于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对于污染的净化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旅游地类型的不同而有差异,尚未有专门报道。在引入人工方法处理污染物的情况下,旅游地接待能力会明显扩大,生态容量显著扩大: n n nCe Pi- SiTi-Qi=0 I=1 I=1 I=1 n n nCe =( SiTi+ Qi) / Pi I=1 I=1 I=1Qi为每天人工处理掉的第I种污染物量,其他符号同上(三)旅游社会管理容量评估1)游客感知容量旅游活动不仅需要有相关的空间,而且对附属空间或社会空间还有一定的要求。例如个人空间要求(人被一个看不见的气泡包围着,使自身感到可以免遭别人的侵犯)。测算旅游者对过渡拥挤情况的感觉来决定此种容量的特点,目的是建立满意度降低的门槛数。如果因为旅游人数的增加或有效空间的减少而超过这个饱和点,会引起旅游质量的下降,从而降低使用者的满意度。当然,注意有时参与者可能会需要甚至乐意出现拥挤来体验群体活动的感觉。但由于涉及到多个变量,建立一个合理的门槛值十分困难,游客的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因素均有重要影响,难以量化。2)居民感知容量当旅游发展带给个人利益受到控制时,对旅游发展影响有积极感性认识的居民会支持加速发展旅游及旅游特殊政策。但目前此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少对居民行为的探索。三、游客容量概念分析目前,认为游客容量概念对直接应用有意义或者有关系的看法都是欠妥当的。(一)游客容量的定义对实际应用难以提供指导性意见1) 传统的游客容量定义只有在关系到某个目标或条件的评估标准时才存在,而一旦这个标准不够精确或者没有可行性,他就不能用来描述容量。例如世界旅游组织(WTO)将游客容量定义为“游客使用某一地区的水平能够与游客较高水平的满意度即对资源的较小影响相适应”中,判断标准为“高水平的满意度”和“对资源的较小影响”缺乏精确性,因而,这个定义很可能是无效的。2) 受到游客满意度概念的限制,上述定义的精确性更加缺乏。例如:由于游客偏好不同,某一个旅游团非常满意的条件对另一个旅游团来说可能非常不满意。3) 即使有些标准叙述的精确些,仍旧缺乏可行性。例如McIntyre将游客容量定义为“在不给当地资源造成消极影响、不降低游客满意度、不给当地社会经济文化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任何地区的最大使用程度”。事实上,任何使用都会超过当地的容量,没有消极影响的变化到目前为止是不存在的。即使是极小量的使用也会在某些环节上引起一些消极变化。因此定义中的对资源无消极影响实际上是要求禁止一切使用。(二)游客容量形式上是一个客观科学的观念,本质上确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从某种角度来说,标准也许只是因为被大家所普遍接受才显得具有客观性。游客容量实际上不是一个科学概念,更多则是一个管理概念。(三)游客容量将注意力集中到使用水平或游客人数上而忽视具体目标与具体条件的关系表面上,游客容量将重心放在具体数目上,好像是一条更有效的捷径,因为控制管理游客的数目比控制管理一些具体条件更容易。但如果将重心放在数目上,就有可能将问题错误的简单化,而如果将重心放在具体条件上,虽然有很多困难性,但是这样的一条途径不但从理论角度来说比较合适,而且可以减少人们对一些数字上限制的需要。(四)游客容量的有关分容量,如生态容量的背景值是很难测定的,没有一个科学建立起来的关键门槛数可以用来作为生态容量客观的科学依据。任何种类的环境影响状态都是极难测定的:1) 建立一个测算基数水平相当困难,因为原始环境在人类介入之前并不为人类所确切了解,今天所说的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被旅游或非旅游活动所改变,重建人类出现之前的原始环境是不可能的,也就是对旅游所带来的环境改变程度进行完全评估是不可能的。2) 任何类型的使用都可能引起变化。多大的变化才算太大?我们很难将人类的影响与自然进程相隔离。自然环境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有大量不可预测的繁荣与衰败孕育其中。3) 环境的不同组分之间相互影响的复杂性使得这样影响几乎无法测算。如土壤质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植被的变化,连锁反应的变化可能影响到水体及野生动物。所以,研究所得到的数据价值只能被看作是决策者的指标,更接近管理数值的概念。四、理论革新-游客容量调控系统与LAC理论(一)游客容量调控系统1)建立环境容量调控系统游客容量只是一个数值,它要发挥作用,需要建立一套强有力的调控系统。游客管理的趋势要从数量的控制转向通过指标的监控进行调节。使其有实际可操作性。环境容量调控系统主要构成子系统一览表: 旅游环境容量调控系统的探讨 田勇 旅游科学 2000年第2期信息处理系统旅游信息系统应当强化多项交流,强化向社会大众旅游信息的发布与反馈,以利于及时掌握动态,并予以有效调控。旅游接待地的信息处理系统还应细分区化为生态信息系统,社会信息系统和产业经济信息系统,以求动态把握全局。支持系统对环境容量调控系统起组织保障作用。其组成含有人力资源保障,科技支撑保障,资金投入保障,相关政策法规保障以及必要的系统运转管理等要素。调控系统是环境容量调控系统的中枢决策,应急反应系统,用以处理评价信息,做出适宜的预警反应,采用充分手段,调动一切资源力量,将旅游客流调控在理想环境容量中。协同系统社会大环境的调控,要求各旅游外围相关产业的高度协同,有赖于旅游客源地,旅游接待地社会的支持与配合。协同系统应含有相关产业的协调,社会的广泛理解与支持,社会传播媒体积极的引导等要素。2)环境容量调控系统调控途径与手段1、确立各区域旅游环境容量数值2、动态测定各旅游景点,景区及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数值,掌握不同的生态容量,社会容量,产业经济容量的标准,明了其各自的极限值及最佳值。3、建立、完善旅游信息网络系统4、做好环境容量瓶颈通道的扩容工作,努力增强旅游接待地环境容量的反应弹性5、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阶段性的确立自身环境容量的瓶颈制约点,并集中人力物力对之进行通畅扩容工作,从而增强整体的旅游环境容量。当然这种扩容工作主要应表现在产业经济容量及社会容量上,而对于生态容量的扩容应慎之又慎。6、相关政策法规的保护7、发展丰富多彩的多样化旅游产品,努力实现旅游客流的空间分流和时间分流8、加大社会宣传,舆论的引导力度9、旅游企业灵活价格杠杆调控旅游环境容量(二)LAC理论美国林业局的几位科学家1985年提出了LAC(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 理论,用以解决游憩环境容量问题。相对以前简单的单位面积内可容纳的游客数目,LAC提出的是一种更为科学,全面的观点,将本来就不科学的寻求不存在的固定容量转变为符合实际,具有弹性的可承受范围的一个研究体系。LAC的内在逻辑推理就是: LAC理论:解决风景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利用矛盾的新思路 杨锐 中国园林 2003年03期* 要有利用,资源必然有损害,有变异,关键的问题是这种变化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资源保护和游憩利用是风景区的两大目标,要取得平衡,这两个目标都必须妥协。 * 决定那一个目标是主导性目标(在风景区,通常主导性目标是资源与旅游品质的保护)。* 为主导性目标制定“可允许改变”的标准。(包括资源状况和旅游品质两个方面)* 在可允许改变的标准以内,对游憩利用不加严格限制。* 一旦资源与旅游品质标准超出了“可允许改变的”范围,则严格限制游憩利用,并采取一切手段使资源与旅游品质状况恢复在标准以内。目前,LAC理论已经广泛运用到国家公园规划,管理中。例如:游客影响管理(Visitor Impact Management-VIM),游客活动管理规划(Visitor Activities Management Plan-VAMP),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Visitor Experience and Resource Protection-VERP)等。LAC的关键点在于科学研究是其基础,完整的规划信息系统是其平台,监测机制是其关键。 (三)游客容量管理概念的建立旅游规划和管理部门应有一个发展目标(近期、远期),这个目标就是设立游客管理容量的既定目标。目标要有明确的指标体系: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度、视觉效果等。在此目标的强制管理下,探讨其开发强度。由于旅游给环境带来的各种负荷基本上是由旅游者及其活动造成的,而且游客多少直接影响旅游经济产出,因此可以把具有不同量纲的反映容量规模的各种参数通过相关的属性归到游客人数这一统一量纲上,用旅游区所能容纳的游客数量作为旅游管理容量值。但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仅是游客的数目,游客的行为才是进行管理的关键和本质。要注意:游客管理容量是管理判断的产品,而不是精确的测量标准,是一个决策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是一个手段而不是一个结果。客观子系统管理容量生态环境管理容量水质及大气质量等对旅游及其相关活动的承受能力土壤、地质、植被、野生动物、湿地等生态特征对旅游及其相关活动的承受能力地震、飓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旅游及相关活动的限制旅游资源管理容量水资源、土地资源对旅游及其相关活动的承受能力自然景观资源敏感性(自然景观资源对旅游及其相关活动的承受能力)自然能源(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对旅游及其相关活动的承受能力(自然资源承载力对边远风景区开发具有意义)文化习俗、历史古迹、大型工程设施等人文景观对旅游及其相关活动的承受能力媒体子系统管理容量市政设施管理容量供水设施对旅游及其相关活动的承受能力排水设施对旅游及其相关活动的承受能力供电设施对旅游及其相关活动的承受能力供气设施对旅游及其相关活动的承受能力通信设施对旅游及其相关活动的承受能力道路交通设施管理容量道路、停车场及机场、码头等对旅游及其相关活动的承受能力旅游服务设施管理容量住宿设施容量其他服务业设施容量文化、体育、娱乐设施容量其他服务设施容量主体子系统管理容量与旅游业有关的居民对旅游及其相关活动的承受能力与旅游业无关的居民对旅游及其相关活动的承受能力五、黄山风景名胜区游客容量计算这里采用了三套方式进行核算:第一是分区空间瞬时计算,是黄山风景名胜区在空间上实际所能承受的最大限额,同时一一进行特殊卡口的校核;第二是设施容量核算,通过对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能力的现状问题分析和规划状态设计来进行校核;最后利用游客时空分布模型,通过对具体游线比例的控制对游客整体景区的数量分布进行调整,得出全山景区分布的理想环境容量值。(一)、分区瞬时游客容量在黄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中,由于采用了政策分区的方法,因此在计算规划游客容量时,就需要在政策分区与上述的游憩用地生态容量指标和游憩用地综合容量指标之间建立关联。因此,引入了一种新的容量计算指标游憩用地分区容量指标。这种计算指标是将规划分区中的资源有限利用区与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的风景游赏用地以及游客容量计算中的游憩用地对应起来,根据上面的游憩用地生态容量指标和游憩用地综合容量指标,推算出的规划分区中各资源小类的容量指标。具体的指标如表1所列:表6.1 黄山风景名胜区分区游客容量计算指标分区名称分区容量计算依据分区容量指标机动车观光区按照疏散景区游客所需的景区内机动车数量和车速、道路长度进行计算,确定车辆间距离。设定不同景区生态和空间承载力极限为每1-2公里单车道允许容纳一辆标准旅游车,每辆标准旅游车载员20人。主景区25米/人辅景区50米/人生态景区100米/人步行观光区2000年1月1日实施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中取关于游客容量的面积指标定为5 8 平方米/人。在管理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降低标准,取最低值5平方米/人,否则取较高值8平方米/人5平方米/人8平方米/人生态探险区可以设置的露营点个数与容纳的游客数目成为生态探险区可容纳游客数的卡口。30人/处低山漫游区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中游客容量的面积指标定为5 8 平方米/人,适当放宽,取路宽1米,设定标准。8米/人10米/人露营区根据露营经验值和景区内的地势与周边环境条件取值。30人/处服务基地2000年1月1日实施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中取关于游客容量的面积指标定为5 8 平方米/人。在管理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降低标准,取最低值5平方米/人,否则取较高值8平方米/人5平方米/人-8平方米/人备注:分区中的环境容量指标主要是以空间指标体系计算和设定的1) 机动车观光区瞬时游客容量分区编号分区名称道路长度公里道路宽度米人均指标米/人规划瞬时游客容量人B-1机动车观光区218598B-1-1温汤公路 (汤口-揽胜桥南首)459-725180B-1-2温云公路 (规划取消,恢复景观)-B-1-3温慈公路 (揽胜桥南首慈光阁)55525200B-1-4芙松公路 (芙蓉岭松谷庵)(注:在154平方公里景区范围内)40555080B-1-5焦钓公路 (焦村钓桥庵)55550110B-1-6进入猴谷的机动车道28310028备注:慈光阁温泉大门机动车班车车辆需求计算玉屏索道最高运力估算1000人/小时。游客部分从慈光阁直接乘班车出景区,部分步行游览温泉区后从温泉乘坐班车。班车设10分钟一发,一辆旅游巴士限乘20人,一发5辆,则一小时可运送游客600人。慈光阁到寨西(或山岔)需40分钟,来回一个周期80分钟,则需要40辆车。总共慈光阁与温泉共需80辆景区班车,10分钟一次,各自发车5辆,一辆车容纳游客20人。景区班车车速限制30km/h,10分钟发车5辆,所以取单车道1000米1辆,双车道取1000米2辆,所以该路段人均指标定为25米/人。北面芙松公路与焦钓公路班车车速限制30km/h,由于北面与西面机动车道连接的主要是生态游游览区,该路段人均指标定为50米/人。2)步行观光区瞬时游客容量表6.2 黄山风景名胜区步行道路观光区瞬时计算分区编号分区名称道路长度米道路宽度米道路面积平方米人均指标平方米/人规划瞬时游客容量人人均指标平方米/人规划瞬时游客容量人B-2步行道路观光区5134348396B-2-1名泉桥-回龙桥3111649765100862B-2-2回龙桥-慈光阁大门435166965139887B-2-3慈光阁大门-半山寺2056163289656588411B-2-4半山寺-玉屏楼111016177653558222B-2-5天都新道口-天都峰顶10501105052108131B-2-6天都老道口-天都峰顶65016505130881B-2-7蓬莱三岛循环道139121668533821B-2-8玉屏楼-蒲团松360162.26845137886B-2-9金龟探海-百步云梯350165605112870玉屏楼-莲花新道口300122.25105102864莲花新道口-莲花峰顶6001484051688105蒲团松-金龟探海4551881951648102金龟探海-莲花亭2252450590856莲花亭-莲花峰顶490167845157898莲花亭-天海1210122.52238554488280鳌鱼峰一线天段2201220544828鳌鱼峰顶小环岛1111111522814海心亭-凤凰松1201120524815天海-北海宾馆195016312056248390北海宾馆-排云亭1225162.5251155028314光明顶-排云亭165016264055288330排云亭-丹霞峰顶544122.51006452018126西海饭店-丹霞峰顶6601.22.0105652118132白鹅岭-701台叉口212163392568842清凉台-狮子峰顶132141848537823名泉桥-汤岭关3350165360510728670汤岭关-钓桥庵277512333056668416天海海心亭-钓桥庵67001280405160881005云谷寺-入胜亭1785152677555368335入胜亭-白鹅岭166015249054988311白鹅岭-北海宾馆695251737553488217黑虎松-始信峰顶280101.6364573846莲花亭-莲花洞循环道118121.41534531819蘑菇亭-石笋矼21016336567842北海宾馆-清凉台26415396579850北海宾馆-松谷庵4800157200514408900松谷庵-芙蓉居140015210054208263芙蓉居-芙蓉岭29012348570844芙蓉居-老龙潭3701370574846仙人指路-皮蓬850185051708106西海大峡谷36341450876510188636表6.3 黄山风景名胜区步行平台观光区瞬时计算分区编号分区名称平台面积平方米人均指标平方米/人规划瞬时游客容量人人均指标平方米/人规划瞬时游客容量人B-3步行平台观光区5258281616B-2-1玉屏楼广场95051908119B-2-2天海广场7205144890B-2-3光明顶广场195053908244B-2-4贡阳山广场83051668104B-2-5钓桥庵广场80051608100B-2-6西海广场147052948184B-2-7排云楼7805156898B-2-8北海广场431058628539B-2-9松谷庵110052208138精华观景点28079梦笔生花3013048北海前散花坞观景台3013048狮子峰上清凉台1201120430飞来石40140410莲花峰顶401527410天都峰顶501533 413合计31461872备注:有关风景名胜区游客容量的国家规范-2000年1月1日实施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中关于游客容量的面积指标定为5 10 平方米/人。实际计算中,在管理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降低标准,取最低值5平方米/人,否则取较高值8平方米/人。3) 服务区瞬时游客容量编号片区名称道路长度米人均指标米/人规划瞬时游客容量人人均指标米/人规划瞬时游客容量人51391936温泉游览区5-1温泉景点逍遥溪2525831610253观景平台80051608100慈光阁入口区127552558159松谷庵游览区5-2黄碧潭入口区1500530081885-3松谷庵入口区150053008188小岭脚5-4入口区40085010405-5其余空地808101084) 索道建设区瞬时游客容量编号片区名称道路长度米人均指标米/人规划瞬时游客容量人人均指标米/人规划瞬时游客容量人61140712索道建设区6-1玉屏索道上站850517081066-2玉屏索道下站850517081066-3山岔索道上站1000520081256-4山岔索道下站1000520081256-5太平索道下站1000520081256-6太平索道上站100052008125备注:有关风景名胜区游客容量的国家规范-2000年1月1日实施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中关于游客容量的面积指标定为5 10 平方米/人。实际计算中,在管理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降低标准,取最低值5平方米/人,否则取较高值8平方米/人。在生态游览区,标准上升为8-10平方米/人。4) 宿营地瞬时游客容量东线:石笋缸仙人峰观音峰一品峰合掌峰青蛙峰卧云峰以北布水峰以北石门源,共三天行程,设两处宿营点。分别在青蛙峰和黄山尖附近。取一处30人,东线共计60人。西线:西海排云亭松林峰九龙峰引针峰探头峰大小洋湖焦村共两天行程,在大小洋湖设一处宿营点,取一处30人。在山上天海处设露宿点一处,取30人。共计露营点瞬时游客量为120人。5) 周边低山半日生态探险区瞬时游客容量分区编号分区名称道路长度米人均指标米/人规划瞬时游客容量人人均指标米/人规划瞬时游客容量人B-4生态探险区21451717B-4-1苦竹溪九龙瀑5714714571B-4-2二龙桥芙蓉谷飞龙瀑翡翠池松谷庵3778847210378凤凰源翡翠谷6876859688寨西猴谷-100-80备注:1)猴谷生态探险区瞬时游客容量猴谷由于是特殊的观赏形式,主要的卡口在于观看猴子活动的平台,计算道路的线容量意义不大,所以直接取平台所能容纳的最大值为猴谷生态探险区瞬时游客容量,即100人。2)生态漫步游览的指标按线密度取,由于要求游人密度较低,定为8米/人10米/人之间。3)东西生态探险区瞬时游客容量主要通过沿途宿营地的容纳量和入口处游客进入频率的控制来限制游客容量,没有建设的道路工程,不计算线容量。6) 规划景区瞬时游客容量根据以上计算可以得出黄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瞬时游客容量Cp1:机动车观光区步行观光区服务区宿营地周边低山黄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瞬时游客容量道路广场游客容量上限15981343325822531120214521409游客容量上限2598839616161648120171714095黄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瞬时游客容量Cp1在1.4万人/次2.1万人/次之间。7) 规划景区设施卡口计算黄山风景名胜区共划分为北海、玉屏、温泉、松谷、钓桥6个游览区。不同景区的游客到达率是不同的。根据调研的结果显示,得出天都峰、始信峰、玉屏楼前北海宾馆附近、排云亭景区由于有限的空间和极高的游客到达率,最容易出现客流超载现象,有可能成为黄山风景区发展的瓶颈,需要在计算中校核。1始信峰景区位置景区面积(m2)人均面积5m2/人所容游人数人均面积8m2/人所容游人数广场面积1002013步行道面积黑虎松始信峰顶280 1.6=44815798蘑菇亭石笋缸210 1.6=336总计177111索道开放时间设为5:0019:00,取从索道站到始信峰来回2小时的路程,全天始信峰游览10小时,索道运力足够,不是瓶颈。始信峰景区时容量取30分钟/景区计,周转率为20,则全天可容纳游客:177 20=3540(人/天)111 20=2220(人/天)建议始信峰不是全开放,游客有选择的登上,同时开放狮子峰,进行游客分流。2北海景区位置景区面积(m2)人均占道路面积5m2/人所容游人数人均占道路面积8m2/人所容游人数北海广场4130-清凉台150-梦笔生花30-其它游览用地580-总计4890978611索道开放时间设为5:0019:00,北海到太平索道取来回2小时路程,则北海景区全天游览时间为10小时,索道运力足够,不是瓶颈,能够把所有游客全部运下。北海景区时容量取1小时/景区计,周转率为10,则全天可容纳游客: 978 10=9780(人/天)611 10=6110(人/天)3玉屏景区位置景区面积(m2)人均占道路面积5m2/人所容游人数人均占道路面积8m2/人所容游人数玉屏广场950-步行道面积270-总计1220244153索道开放时间设为5:0019:00,玉屏景区到玉屏索道取来回1小时路程,全天玉屏景区游览时间设为12小时,索道运力足够,不是瓶颈, 能够把所有游客全部运下。玉屏景区时容量取30分钟/景区计,周转率为24,则全天可容纳游客:244 24=5856(人/天)153 24=3672(人/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考研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历年真题解析专项训练卷及答案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方案
- 微观管网建模-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商法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智能状态监测-洞察及研究
-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方案调整与优化
- 牛群劳动力管理与工作分配方案
-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协调方案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法知识听评课记录
- 秋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14课《如何欣赏绘画作品》听评课记录1
- 医院食堂管理方案计划书
- 大客户营销管理策略对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
- 《螺纹的种类和应用》课件
- 医学一等奖《白血病》课件
- 高空作业车专项应急预案
- 发现普洱茶的第一个医学实验报告
-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参数
- (完整版)过去完成时ppt
- 1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线路工程)
- 养老护理员(技师、高级技师)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学校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总结”工作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