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系统设计复习 第一章概述 整体性 相关性 自组织与动态性 目的性 优化原则 一 系统的特性 二 机械系统的构成 从实现系统 系统 动力系统 传动系统 执行系统 操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 功能角度 来看 其主要包括下列一些子 能量流系统和信息流系统 从 流 的观点出发 将机械系统划分为物料流系统 第二章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 系统的原理方案的构思 结构方案设计 总体布局与环境设计 主要参数及技术指标 总体方案的评价与决策 总体设计 一 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 二设计任务的类型 2 适应性设计 3 变型设计 1 开发性设计 三设计任务的来源 1 指令性设计任务 2 来自市场的设计任务 3 考虑前瞻的预研设计任务 1 主功能 实现系统目的的功能 2 动力功能 为系统运行提供必要的能量 3 控制功能 信息检测 处理和控制 4 结构功能 将各要素组合起来 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四系统的功能描述 五螺纹加工机的总体原理方案分析 六输送液体原理解法 1 负压效应 1 利用压力p与溶积v的关系 pv 常数 2 利用流速与压力的关系 即文丘里喉管原理 2惯性力效应1 利用离心惯性力将水引出 2 利用往复运动的惯性力 3 虹吸原理 3毛细管效应 例 某厂在开发一种新产品时 总体设计时选定了a1 a2两个候选方案 为了确定选择哪个方案 组织了一个由10位专家组成的评价小组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两个方案进行评价 专家组进行了如下几项工作 1 确定评价指标及评价尺度 2 确定评价指标加权系数 3 构造评价方案a1 a2的隶属度矩阵 4 计算评价方案的综合模糊评价隶属度矩阵 5 计算评价方案的综合得分 优先度 并优选 模糊评价法 在开发某机器时 总体设计选定了两种备选方案 为了确定选择哪个方案 组织了一个由20位专家组成的评价小组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两个方案进行评价 已知 1 评价指标 产品性能 b1 可靠性 b2 使用方便性 b3 制造成本 b4 使用成本 b5 每个评价指标划分为优 良 中等 较差 很差5个等级 0 9 0 7 0 5 0 3 0 1 2 评价指标b1 b2 b3 b4 b5的权分别为 0 3 0 2 0 2 0 2 0 1 3 投票结果如下表所示 七利用模糊评价法进行方案的评选 第三章机械系统的物料流设计 一物料流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 物料流指的是机械系统工作过程中的一切物料的运动变化过程 各种物料的流动构成了机械工作的整个过程 物料流系统设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物料流系统决定了机械系统的总体布置 物料流的输入和输出受制于周围环境 当输入和输出确定后 其系统的能量流的位置就能确定下来 2 物料流系统决定了能量流系统的主要参数 能量流所提供的能量主要用于物料的运动 变形等目的 能量流中动力机的容量主要取决于物料的量和性质 3 物料流系统是信息流系统的主要控制对象 信息流的主要作用是根据机械系统工作进程的具体情况对工作进程进行必要的操纵和调整 二物料流的组成 物料流一般由加工 输送 储存 检验几部分组成 存储子系统 输送子系统以及定位装夹装置 执行子系统 三物料流系统的构成 四储料装置可设计成料仓式或料斗式 料仓式储料装置需要人工将坯料按一定方向摆放到仓内 料斗式储料装置只需将坯件倒入料斗 由料斗自动完成定向 带输送系统主要由输送带 传动装置 托辊 张紧装置组成 利用带与物料之间的摩擦力实现输送功能 链输送系统由链条 链轮 以及动力设备 减速器 联轴器等组成的传动装置构成 长距离输送时 还应附加张紧装置和链条支撑导轨 五带式输送系统和链输送系统的组成 六定位与夹紧 在机械系统的工作过程中 物料应占有正确的位置 定位 并在一定的力作用下保持这一正确位置相对不变 夹紧 这一整个过程称为装夹 七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通常有几种情况 安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重复定位 1 六点的定位原则 把用适当分布的与工件接触的六个支撑点来限制六个自由度的规则 2 夹紧 夹紧装置组成 力源装置和夹紧机构 第四章机械系统的能量流设计 一机械系统的能量流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 机械工作状态能量信息论 2 机械工作状态能量损失论 3 机械工作过程节能效益论 由于机械工作过程中工作状态和系统结构的变化 都会引起某一部分能量状况的变化 因此机械系统的能量流动状态是工作机械运行状态的综合反映 包含着丰富的工作状态信息 机械工作过程中 由于工作系统自身运转要消耗很大一部分功率 即空载功率 这部分能量在系统输入的总能量汇总所占的比例较大 其次 载荷损耗也在系统输入能量中占有一定比例 特别是变负载过程 存在能量损失非常严重 机械在工作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性指标如磨损 噪声 振动 热变形等都与机械的能量损耗存在着密切联系或一定的依存关系 因此 在进行机械系统设计时 进行节能研究 减少机械的能量损失 有利于改善机械的其他性能 二 工作机械载荷的构成 1 工作阻力 2 摩擦力 3 自重载荷 4 外部动载荷 5 传动系统的动载荷 6 其它载荷 动力机是一种将其他能源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 是机械系统中的驱动部分 又称原动机 常用的动力机有电动机 内燃机 液压马达及气动马达等 三动力机的概念及组成 动力机的机械特性 动力机输出的转矩与转速的关系 四内燃机的机械特性 1 全负荷速度特性 2 负荷特性 3 通用特性 全负荷速度特性用来判断发动机的动力性 用负荷特性来判断发动机在某一转速下运行的经济性 通用特性能全面地表示发动机性能 在电动机的工作段 电动机转速随转矩的增加而略降低的机械特性称为硬特性 mn 五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第五章机械运动系统设计 在各种机械系统中都大量的存在着各种运动构件 它们分别具有传动 操纵和执行功用 根据其功用不同 称之为传动系统 执行系统 操纵系统 总称为机械运动系统 传动系统处于能量流系统中的中间位置 组成传动联系的一系列传动件称为传动链 所有传动链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组成传动系统 作用 是将原动机的运动或动力传给执行机构 传动系统主要是由变速装置 起停与换向装置 制动装置以及安全保护装置组成 对于降速传动链 传动顺序应 前多后少 使位于高速轴的传动构件多些 这对于节省材料 减小变速箱的尺寸和重量都是有利的 变速顺序是指基本组和扩大组的排列顺序 确定各变速组传动比 确定变速顺序 确定传动顺序 多轴变速传动系统的设计步骤 已知某制管机的变速传动系统中 电动机转速1440r min 工作主轴转速n 45 250r min 变速级数为6级 试设计该传动系统 解 1 确定结构式 采用两个变速组 根据传动轴顺序应前多后少 变速顺序基本组在前 扩大组在后的原则 采用结构式为6 3 1 2 3 例题 2 确定传动链中是否需要定比传动副 本例执行机构的转速都比电动机转速低 属于降速传动链 总降速比i总 nm nl 1440 45 32 若一对齿轮的最大降速比为4 则至少需要三对降速传动副 根据总体布置需要 电动机和变速箱之间要用一级带传动 3 拟定转速图 由已知条件知道所需变速范围r n6 n1 250 45 5 6 相应的公比为 6 1 5 6 即 1 41 设系统的最大变速级数为z 则由nmin z 1 nmax得 画12条等距水平线表示转速线 分配降速传动比 画变速组的其他传动副连线 画出传动副的全部连线 轴上用点a代表电动机转速 在轴v上标出12级转速的数值 最低转速n1 45r min与轴v交点标上e 由转速图可以看出a点和e点相邻大约10格 表示总降速比大约为 10 画12条等距水平线表示转速线 分配降速传动比 首先 确定中间轴的b c d三个点的位置 其中ab和de代表两对定比传动副的降速比 bc和cd代表两个变速组的最大降速比 取轴间 的降速比为 轴 间的降速比为 2 轴 间的降速比为 3 轴 间的降速比为 4 符合降速传动比 前小后大 递降的原则 有利于中间轴的转速 画变速组的其他传动副连线 轴 间是基本组 其级比指数为1 故三条连线在转速图上各相邻一格 从c点向上每隔一格取c1 c2点 连接bc bc1和bc2得基本组的三条传动副连线 它们的传动比分别为 2 和1 轴 间是扩大组 有两对齿轮副 其级比指数为3 故两条连线在转速图上相邻三格 从d点向上隔三格取d1点 连接cd和cd1得扩大组的两条传动副连线 它们的传动比分别为 3和1 画出传动副的全部连线 转速图上两根轴线之间的平行线代表同一对齿轮传动 所以从轴 的c1 c2点分别画c和cd1的平行线 使轴 得到六种转速 再画de的平行线 使轴 得到6种转速 根据普通车床的主传动系统图绘制转速图 三个传动组 三对传动副两对传动副两对传动副i ii iii iv分别有1 3 6 12个转速 齿轮1与主轴固连 齿轮6通过进给箱与丝杠相连传递路线1 2 3 4 5 6操纵手柄反时针旋转角度后为虚线位置 2脱离啮合传递路线1 3 4 5 6 齿轮换向机构 惰轮机构 a 外侧布置 b 内侧布置 设计带式制动器时 应分析制动轮的转动方向及制动带的受力状态 3 控制元件对系统中油液压力 流量等进行调节或控制的元件 如溢流阀 节流阀等 4 辅助元件油箱 过滤器 油管等 2 能量输入元件包括泵等 1 能量的输出元件通过机械接头将流体能量传递给载荷 包括马达 液压缸等 液压传动的主要元件 执行系统由执行末端件 执行构件 和与之相连的执行机构组成 执行机构的作用是传递和变换运动与动力 即把传动系统传递过来的运动与动力进行必要的变换 以满足执行构件的要求 其功能如下 夹持 搬运 分度与转位 检测 加载 按执行系统对运动和动力的不同要求可分为 动作型 动力型 动作动力型 按执行系统中执行机构的相互联系情况分 单一型 相互独立型 相互联系型 执行系统的分类 操纵系统的功能 要求 组成及分类 操纵系统的功能是实现信号转换 即把操作者施加于机械的信号 经转换传递到执行系统 以实现机械的启动 停止 换向 变速 变力等目的 其基本要求主要有 1 应轻便省力 2 操纵灵活 反映敏捷 3 操纵行程适当 4 操纵件定位安全可靠 5 操纵系统应有可调性 操纵系统的组成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实验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2023年高考物理实验专项突破(原卷版)
- 老年人安全游泳知识培训课件
- 第五节 双曲线 2026年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
- 脑溢血的死亡率有多高
- 天气与气候-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扣空版)
- 人工智能通识教程(微课版) 课件 04 人工智能技术的觉醒-深度学习技术框架
- 上海市某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暑期考试数学试卷(7月份)
- CN120203212A 一种以米粒为支架一步法培养大黄鱼细胞为动植物复合食品的方法
- CN120201845A 一种有机半导体异质结光子突触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 CN120200250A 一种基于企业供电服务画像的供电服务策略优化方法
- GB/T 39201-2020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规范
- GB/T 3836.4-2021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 GB/T 20801.6-2020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6部分:安全防护
- GB/T 19355.2-2016锌覆盖层钢铁结构防腐蚀的指南和建议第2部分:热浸镀锌
- 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课件
- 企业信用信息公告系统年度报告模板:非私营其他企业
- 施工员钢筋工程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项
- 共用水电费分割单模板
- 《阿房宫赋》全篇覆盖理解性默写
-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ppt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