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一般说来,旅游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旅游动机 旅游伙伴 闲暇时间 经济条件 娱乐消遣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旅游动机、闲暇时间和经济条件是旅游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考点:本题考查旅游活动。点评:本题难度一般,知识性试题。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落实。2.关于桂林山水的正确叙述有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堆积形成乘船观两岸风景效果最佳游览的最佳时间在12月份组成岩石主要是变质岩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突出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多项选择可利用排除法。、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错;、对于山水组合的景观,乘船观两岸风景效果最佳,对;、对于南方的美景,在夏季既有树木葱茏,又有云雾缭绕, 在夏季旅游最佳,错;、喀斯特地貌是组成岩石主要是沉积岩,错;、桂林山水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突出,对。故答案选C。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赞黄山“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黄山风景秀丽,黄山“四绝”闻名于世。读图黄山风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黄山地处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地区,降水丰富,植被茂密,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都比较显著B. 由于海拔较高,空气湿度大,经常出现云海缥渺、烟雾朦胧的壮美景观C. 黄山是一座花岗岩断块山,节理发育明显,造就了地貌多姿多彩的形象美D. 黄山自古成云海,但只有夏、秋两季才能观赏到4. 黄山石“有一石皆可名一物”,读图猴子观海,试分析欲欣赏此奇景应A. 选择最佳观赏位置发挥想象B. 特定时机,移情观景C. 抓住景观特色近观D. 以情观景【答案】3. D 4. A【解析】【3题详解】A、黄山地处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地区,降水丰富,植被茂密,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都比较显著,A正确;B、由于海拔较高,空气湿度大,经常出现云海缥渺、烟雾朦胧的壮美景观,B正确;C、黄山是一座花岗岩断块山,节理发育明显,造就了地貌多姿多彩的形象美,C正确;D、黄山自古成云海,一年中有250多天有云雾,有“十日九云烟”之说,D错。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只能选D。【4题详解】A、地貌的天然造型,只有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感知其某种形象,只有与想象中的事物或者情景合二为一时,才会顿觉天工之巧,美妙绝伦,A正确; B、地貌的天然造型与观赏时机和以情观景关系小,B错误;C、要在特定的位置观赏,不一定非得近观,故C排除;D、地貌的天然造型与以情观景关系小,D错误。故选A。旅游景观欣赏是人类通过对旅游资源观察而获得的内心感受。因此欣赏过程中必然要受到自然、人文两大因素制约, 二者完美的结合才能获得最佳欣赏效果。据此回答下列小题。5. 下列景观中,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的是A. 北京故宫B. 黄土高原地貌景观C. 壶口瀑布D. 云南石林6. 造成南北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南北方文化的差异B. 南北方气候的差异C. 南北方地质、地貌的差异D. 南北方工作时间的差异7. 观赏杭州西湖“曲院风荷”的最佳季节是A. 深秋B. 盛夏C. 隆冬D. 初春【答案】5. C 6. B 7. B【解析】【5题详解】壶口瀑布最佳观赏期分为两段,一是春季45月份,正值农历三月间,漫山遍野的山桃花盛开,岸边冻结的冰崖消融,称为“三月桃花汛”;二是秋季911月份雨季刚过去时,河边众多山泉小溪,汇集大量清流,阵阵秋风吹过,常有彩虹出现,叫做“壶口秋风”。由于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河流封冻,就不能欣赏其美景,故选C。其余三地景观不存在季节变化,可排除。【6题详解】由于南北方的热量和雨季的早晚以及雨季的长短不同,南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有差异,故B对。与文化、地质地貌和工作时间差异无关,可排除,ACD错,所以选B。【7题详解】秋菊、冬梅、夏荷、春兰,反映出各种花开的季节,荷花盛开于夏季,所以“曲院风荷”的最佳观赏的季节是夏季。故答案选B,其余选项可排除。横店影视城坚持“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的经营理念,随着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旅游产品的升级,横店影视城已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完成下列小题。8. 横店影视城不断挖掘景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的文化内涵,其主要目的是A. 营造景点的历史文化属性B. 承接更多的影视作品C. 吸引更多的游客参观游览D. 提升景点的知名程度9. 有关横店影视城旅游业的发展对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增加外汇收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文化繁荣优化产业结构带来治安隐患A. B. C. D. 【答案】8. C 9. B【解析】【8题详解】横店为了促进旅游产品的升级,整合该地各类旅游文化资源。横店影视城不断挖掘景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的文化内涵,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旅游业的更好发展,而旅游业发展最为关键的是要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参观游览。故答案选C项。【9题详解】据题干中“对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这一信息,排除的说法,因该点的说法是消极作用;增加外汇收入主要是对横店本地的作用,错误。横店的发展对周边地区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文化的繁荣;更多的人从事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因此正确,故答案选B项。环北冰洋地区兴起旅游热。冻土地带留下机动雪橇的条条印迹,可能要50年才会消失。阿拉斯加州行政中心安克雷奇常住居民仅3万人,但每周游轮靠岸时人口骤增至10万。原住居民已换上西服,住进固定居所。直升机的轰鸣声惊扰着居民和动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环北冰洋地区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A. 破坏森林B. 采挖珊瑚礁C. 水土流失D. 对当地传统社区文化的强力冲击11. 结合材料,有关旅游活动中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发展旅游业必然会对背景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都是由旅游者乱扔垃圾造成的为了保护良好的环境,应该限制发展旅游业旅游活动中带来的污染,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都有危害A. B. C. D. 【答案】10. D 11. C【解析】【10题详解】A、北冰洋地区森林分布少,发展旅游不会对森林造成影响,A错。B、珊瑚礁主要分布在热带海洋,北冰洋纬度高,没有珊瑚礁分布,B错。C、北冰洋地区降水少,不会有严重水土流失,C错。D、环北冰洋地区原住居民已换上西服,住进固定居所,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D对。故选D。【11题详解】考点: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问题。、发展旅游业,因为要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还有大量的旅游者参与,由于“参与”和“开发”环节,人的素质参差不齐,旅游开发除污染外还包括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视觉效果的破坏,以及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因此必然对背景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对;、旅游开发对景点景区造成的污染有的是由游客造成的,也有的是由当地的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以及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不当行为造成的,错误;、但不能因此就不发展或限制旅游业发展,关键是如何协调好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错。、旅游活动中带来的污染,对当地和旅游者等都有危害,对。故选C。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2. 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A. 4 444千米B. 3 333千米C. 2 222千米D. 1 823千米13. 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 一直向东B. 先东北再东南C. 一直向西D. 先东南再东北14. 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 (60N,80E)B. (60S,100E)C. (30S,100E)D. (60S,80W)【答案】12. C 13. B 14. B【解析】试题分析:【12题详解】在赤道上,经度1距离是111千米,60纬线长度是赤道的一半。读图,M和N两点的经度差是40,可以计算出实际距离约是2220千米,C对。【13题详解】在地图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航线是过两点,以地心为圆心的大圆的劣弧。图中两点从M到N,按经度差较近的一侧是向东,在北半球先向北偏,再向南偏。所以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B对。【14题详解】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坐标是指经度和是180的相对经线,纬度南北纬相对。图中M点的坐标是(60N,80W),所以地心对称点坐标是(60S,100E),B对。考点:经纬网,距离计算,地图上的方向,对趾点坐标。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5. 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A. B. C. D. 16. 关于、四地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A. 位于西半球B. 位于低纬度C. 位于大西洋D. 位于南温带【答案】15. D 16. C【解析】【15题详解】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所以乙地坐标是(30N、135W)。根据图示经纬度和自转方向,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地点是,D对。地纬度是20N,A错。地纬度40,不能确定所在南、北半球,B错。地纬度是0,C错。【16题详解】关于四地位置的叙述中,地经度110E,位于东半球,A错误。地纬度40,位于中纬度,B错误。地位于赤道,经度45W,位于大西洋,C正确。地所在半球逆时针自转,纬度是30N,位于北温带,D错误。【点睛】对趾点的纬度南北对称,位于两条相对的经线上,经度合是180,所以乙地坐标是(30N、135W)。地纬度40,不能确定所在的南北半球。地位于赤道,经度45W,位于大西洋。读经纬网地图,完成下面小题。17. 判断A点位于B点的方向A. 东北方B. 西南方C. 西北方D. 东南方18. 若A、B、C三艘船同时沿纬线,按图中箭头方向出发驶向0度经线,最终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A. AB. BC. CD. 一样快【答案】17. D 18. C【解析】【17题详解】本题的关键是判断方向。依据经纬度可推出A点(30S,30E)、B(30N,30W)。由于南北半球不同的两地,南纬在南、北纬在北,故A点在B点的南方;根据东西经的经度和180,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故A点在B点的东方,综上所述A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18题详解】本题考查纬线的长短。纬线长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由于C点在赤道上, B在30N上,A在30S上,C点距离通行最长,且都是同时到达,则C最快,选C。其余选项可排除。地理的定位很重要,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19. 地地理坐标是( )A. (40N,20W)B. (40S,20E)C. (40S, 20W)D. (40N,20E)20. 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位于中纬度、南半球B. 地位于地的东南方C. 地位于地的东北方D. 间距离等于间距离【答案】19. B 20. B【解析】【19题详解】根据箭头方向,图示为顺时针自转,是南极图,结合等份判断,顺着自转方向经度增大是东经,地的经度是20E,纬度是40S,地理坐标是(40S,20E) ,B对。A、C、D错。【20题详解】地纬度是20S,位于低纬度、南半球,A错。从经度看,地位于地的东方,从纬度看,地位于地的南方,合起来,地位于地的东南方,B对。地位于地的西南方,C错。只有赤道上经度1间隔是110千米,两点间距离大于两点间距离,D错。点睛:图示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自转,是南极图。顺着自转方向经度增大是东经。两点间的方向,可以先分别比较经度、纬度的方向,再合起来。只有赤道上经度1间隔是110千米,纬度越高,纬线长度越小。图a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b为此图甲、乙两点闾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 图中等高线P的数值为A. 300B. 400C. 500D. 60022. 图中王村位于乙地的A. 东北方向B. 正东方向C. 正西方向D. 西南方向【答案】21. B 22. B【解析】【21题详解】图中等高距是100米,依据右侧的地势剖面图可推出P处是洼地,依据“小于小值”原理,即两条等高线之间出现闭合的等高线,闭合等高线里的数值比两条等高线的小值还要小,而闭合等高线的数值是小值,故P的数值是400米。选B,若是500米,P里应是小丘,与右图不符,故其余选项可排除。【22题详解】如下图:根据甲乙两点的地形剖面图,甲在乙的正北方。图中,王村位于乙地的正东方向,B对。A、C、D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3. 四幅经纬网图中, A、B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的是A. 甲和乙B. 乙和丙C. 丙和丁D. 甲和丁24. 站在上面四幅图中的A、B两点上环顾四周,只指示一个方向的是A. 甲图中的A点和B点B. 乙图中的A点C. 丙图中的A点和B点D. 丁图中的A点【答案】23. D 24. D【解析】【23题详解】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定距离。在赤道上相差1经度,实际距离是111千米,故甲图AB之间的实际距离是15*111=1665千米;在其它纬度上相差1经度的实际距离是111*cos纬度,乙图的AB实际距离是15*111*cos40千米,丙图AB实际距离是15*111*cos50千米。而在一条经线上相差1纬度,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丁图AB纬度相差15,故AB实际距离是15*111=1665千米,答案选D;其余选项可排除。【24题详解】地球上指示一个方向的只有南北极点,甲图中的AB在赤道上,乙图中的A点在南半球,丙图中的AB在北半球;丁图中的A点在极点,故D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所以选D。25. 读下图,四个平行箭头中指向东方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可知,中间有字母S,所以图示表示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箭头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指示正东方向,故选D。【考点定位】地球自转方向26.某地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则该地经纬度是A. 0,180B. 0,20WC. 0,0D. 0,20E【答案】B【解析】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的界限是20W;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的界限是0。选择B项。27.读图,回答下题。 若图示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则关于三个阴影区域的比例尺叙述正确的是A. 甲最小,丙最大B. 甲、乙、丙三处相同C. 甲大于乙,乙大于丙D. 乙最小【答案】D【解析】【详解】由于地球仪上,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短,因此图中范围最大的是乙,其次是丙,甲的范围最小;图幅相同的地图,范围大,其比例尺小,因此比例尺最小的是乙,其次是丙,甲图的比例尺最大,故D项正确。【点睛】利用经纬网定“范围”(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3)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28.下面为两国轮廓图,A、B两城市分别是甲、乙两国的首都。与右图比较,有关左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图上内容较简单B.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图上内容较详细C.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图上内容较简单D. 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图上内容较详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要仔细看图中经纬度的数值。两图图幅面积相同,甲图所跨经度约为6度,乙图所跨经度约为20度;图中的纬度甲图相差约6,乙图相差约16,因此实际面积甲图小于乙图,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排除BC;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内容越详细,排除A,所以选D。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简图,该区域东面临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9. 图中河流流向为A. 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南B. 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C. 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D. 先由东南向西北,再向西30. 图中陡崖顶部P点A. 海拔高度可能为450米B. 距丁村的水平距离约为600米C. 可直视丙村D. 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答案】29. B 30. D【解析】【分析】试题考查等高线的判断【29题详解】该题解题关键是指向标,河流由高向低流,结合图左上角的指向标可判断出河流流向为先向北,再向东北,B正确。【30题详解】图中陡崖最高处的等高线500米,陡崖顶部P点高度为大于等于500米,小于600米;距离丁村的水平距离约为700米;与丙村之间有山脊阻挡,不能直视丙村;陡崖的相对高度(H)计算公式是:(n-1)dH(n+1)d,n表示等高线条数,d表示等高距,图中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是100,可计算出200H400,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D正确。【点睛】陡崖的相对高度(H)计算公式是:(n-1)dH(n+1)d,n表示等高线条数,d表示等高距,图中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是100,可计算出200H400。二、综合分析题(40分)31.材料一 云南省楚雄市地处滇中地区,素有“省垣门户,迤西咽喉”之称。位于楚雄市区的彝人古镇,气势宏伟壮观、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其原生态民俗风情歌舞表演、火塘会的篝火晚会及跳脚狂欢等彝族文化令人叹为观止。材料二 彝人古镇景观图。试评价楚雄市彝人古镇发展旅游业对当地产生的影响。【答案】增加当地旅游收入;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民族融合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人流量增多,交通压力增大;增大社会秩序的管理难度等【解析】考查发展旅游业的影响。发展旅游业的影响包括有利与不利两大方面。有利影响主要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文化交流与融合等;不利影响主要有文化冲击、交通拥挤、社会秩序管理困难等。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母爱圣地乳山,人间仙境蓬莱,走遍四海,还是威海好客山东欢迎您!”由于被央视播出的旅游广告所打动,江苏省的李老师决定利用暑假时间,对山东进行自驾车考察旅游,其考察线路如下图所示。(1)李老师设计的旅游线路上,旅游资源的空间特点是_。从东营经济南回来的路上,还可以欣赏到世界文化遗产_和_。(2)山东省旅游业发达,简述其原因。(3)东营是李老师山东沿海考察的最后一个城市。这里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基因库”,是许多珍稀、濒危鸟类迁徙停留的“国际机场”,但目前开发才刚刚起步。你对东营开发沿海旅游资源有哪些建议?【答案】(1)地域性(沿海分布)泰山“三孔”(孔府、孔庙、孔林)(3分)(2)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客源丰富;旅游市场距离近;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好,接待能力强。(5分)(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与保护相统一,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加强环保宣传等。(4分)【解析】(1)本题考查旅游活动的路线设计。设计时旅游资源的空间相对集中,分析区域旅游资源的分布等。(2)本题考查旅游活动的条件。主要是一、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二是交通、基础设施等旅游接待能力;三是经济水平,离旅游市场地的距离。(3)本题主要是旅游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33.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为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A_,B_,该地区主要地形类型为_。(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