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QCSevenTools QC7大手法 2 品管七大手法 檢查表 CheckSheet 收集 整理資料排列圖 柏拉圖 ParetoChart 確定主導因素散佈圖 ScatterChart 展示變數之間的線性關係因果圖 魚骨圖 FishboneDiagram 尋找引發結果的原因分層法 Stratification 從不同角度層面發現問題直方圖 Histogram 展示過程的分佈情況控制圖 ControlChart 識別波動的來源 3 檢查表 又稱Tallysheet 系統地收集資料和累積資料 確認事實並對資料進行粗略的整理和簡單分析的統計圖表 主要用處1 追蹤及跟進某事件在某段期間內發生的頻率 2 了解 分析某事件發生次數的影響 3 收集資料 注意事項1 明確需調查的事件或情況 2 教育資料分析者及收集者對事件標準及計算方法達成一致 制定檢查期間 每日 每月 每季等 通常盡量配合一張表格的容量及易作分析為基礎 檢查表容易明白 每一欄與行的標題必須清楚明確 檢查及記錄事發頻率 以 或 代表一次 或 正 代表五次 於表上正確方格 一 檢查表 CHECKSHEET 4 檢查表 CHECKSHEET 項目 時間 5 二 排列圖 柏拉圖 PARETOCHART 用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成矩形 表示各原因出現頻率高低的一種圖表 其原理是80 的問題僅來源於20 的主要原因 主要用處1 找出最具影響力的事項 通常20 事項將造成80 的後果 2 表現出各個事項的相對重要性 作圖方法1 將欲作分析的已知事項列出 將其 頻率 列出 2 為Y軸選擇一適當的比例 最佳方法為將 頻率 化為百份比 3 將每一事項頻率劃在圖上 直框圖 從最高頻率者開始 每一事項一直框 以曲線代表頻率累積總和 劃在同一圖上 根據繪圖作所需分析 6 7 排列圖 PARETOCHART ParetoChart Example ParetoofTopFailures CND CanNotDuplicate 8 三 散佈圖 SCATTERDIAGRAM 通常是用來表現相應變化的事項之間的關係 或無關係 主要用處1 研究兩項目間的可能相互關係 2 表現當某一項目改變時 另一項目的相對變動 注意事項1 規定欲要分析的兩個項目 收集50 100對樣本數據 既因某一項目的改變所引起另一項目的結果 決定Y軸數據 Y軸代表結果 決定X軸數據 X軸代表起因 打點法 將數據標在圖上 9 散佈圖 SCATTERDIAGRAM 強正相關 強負相關 弱正相關 弱負相關 無相關 10 四 因果圖 魚骨圖 CauseandEffectDiagram FishBone 用於尋找造成問題産生的原因 即分析原因與結果之間關係的一種方法 主要用處充分組織人員全面觀察 從人 機 物 法 環 測方面尋找 2 針對初步原因 展開深層的挖掘 3 記下製圖部門和人員 製圖日期 參加人員 11 12 因果圖示例 13 按照一定的類別 把收集到的資料加以分類整理的一種方法 主要用處注意事項確定分層的類別和調查的物件 設計收集資料的表格 收集和記錄資料 整理資料並繪製相應圖表 比較分析和最終的推論 五 分層法 14 某空調維修部 幫助客戶安裝後經常發生製冷液泄漏 通過現場調查 得知泄漏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管子裝接時 操作人員不同 有甲 乙 丙三個維修人員按各自不同技術水平操作 二是管子和接頭的生産廠家不同 有A B兩家工廠提供配件 於是收集資料作分層法分析 見表一 表二 試說明表一 表二的分層類別 並分析應如何防止滲漏 分層法示例 15 表一泄漏調查表 人員分類 表二泄漏調查表 配件廠商分類 16 六 直方圖 HISTOGRAM 直方圖乃以柱狀來表現出持續性數據資料的發生頻率及分佈 主要用處1 將零亂的資料整理及排列出來 分析資料的分佈及某些現象的形態 注意事項1 確定過程特性和計量標準值 2 收集資料 並記錄在表上 必須是計量值資料 3 資料針對一個範圍時期收集至少50 100個 4 確定積差R 分組數K 組間距h 分組組界 5 作次數分配表6 收集資料時用的記錄表一般有兩種 a 不規則法 圖一 b 分佈法 圖二 17 圖一 圖二 18 1 計算組的范圍 邊界a 首先計算全體資料的距離 既最大數減最小數 又稱數距 b 根據數距大小及資料多少 制定組的數量 一般為6 12組 c 將數距除於組量以求得組范圍 當制定范圍時 確保各范圍沒有重疊 d 制作次數表 2 繪圖X軸為資料數據軸將組范圍記在軸上並列 Y軸為頻率 次數 將各組的頻率化為柱狀劃在圖上 3 分析a 分析資料的偏中性 平均數 Average 中置數 Median 頻現數 Mode b 分析資料分佈形狀 一般正常的分佈應為常態分佈 NormalDistribution 或稱吊鐘型分佈 任何不規則都可根據圖型推敲出問題所在 c 分析分佈與規格 上 下限 間的關係 製圖方法 19 20 21 22 七 控制圖控制圖 是用於分析和控制過程質量的一種方法 控制圖 是一種帶有控制界限的反映過程質量的記錄圖形 圖的縱軸 産品質量特性值 或由質量特性值獲得的某種統計量 橫軸 按時間順序 自左至右 抽取的各個樣本號 圖內 有中心線 CL 上控制界限 UCL 和下控制界限 LCL 三條線 23 控制圖示例 24 注意幾點 確定産品型號 工序名稱 品質特性 確定子組大小 4 5 收集100個以上資料和頻率 計算各組的平均值X 取至測定值最小單位下一位元數 計算各組之極差R 最大值 最小值 R 計算總平均計算極差的平均R計算控制界限X控制圖 中心線 CL X控制上限 UCL 控制下限 LCL R控制圖 中心線 CL 控制上限 UCL 控制下限 LCL 25 控制图类型 26 均值和极差图 X R 1 收集数据以样本容量恒定的子组形式报告 子组通常包括2 5件连续的产品 并周性期的抽取子组 注 应制定一个收集数据的计划 将其作为收集 记录及描图的依据 1 1选择子组大小 频率和数据1 1 1子组大小 一般为5件连续的产品 仅代表单一刀具 冲头 过程流等 注 数据仅代表单一刀具 冲头 模具等生产出来的零件 即一个单一的生产流 1 1 2子组频率 在适当的时间内收集足够的数据 这样子组才能反映潜在的变化 这些变化原因可能是换班 操作人员更换 材料批次不同等原因引起 对正在生产的产品进行监测的子组频率可以是每班2次 或一小时一次等 27 接上页 1 1 3子组数 子组越多 变差越有机会出现 一般为25组 首次使用管制图选用35组数据 以便调整 1 2建立控制图及记录原始数据 见下图 28 29 1 3 计算每个子组的均值 X 和极差R对每个子组计算 X X1 X2 Xn nR Xmax Xmin式中 X1 X2 为子组内的每个测量值 n表示子组的样本容量1 4 选择控制图的刻度4 1两个控制图的纵坐标分别用于X和R的测量值 4 2刻度选择 30 接上页 对于X图 坐标上的刻度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应至少为子组均值 X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的2倍 对于R图坐标上的刻度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应为初始阶段所遇到的最大极差 R 的2倍 注 一个有用的建议是将R图的刻度值设置为X图刻度值的2倍 例如 平均值图上1个刻度代表0 01英寸 则在极差图上1个刻度代表0 02英寸 1 5 将均值和极差画到控制图上5 1X图和R图上的点描好后及时用直线联接 浏览各点是否合理 有无很高或很低的点 并检查计算及画图是否正确 5 2确保所画的X和R点在纵向是对应的 注 对于还没有计算控制限的初期操作的控制图上应清楚地注明 初始研究 字样 31 计算控制限首先计算极差的控制限 再计算均值的控制限 2 1计算平均极差 R 及过程均值 X R R1 R2 Rk k K表示子组数量 X X1 X2 Xk k2 2计算控制限计算控制限是为了显示仅存在变差的普通原因时子组的均值和极差的变化和范围 控制限是由子组的样本容量以及反映在极差上的子组内的变差的量来决定的 计算公式 UCLx X A2RUCLR D4RLCLx X A2RLCLR D3R 32 接上页注 式中A2 D3 D4为常系数 决定于子组样本容量 其系数值见下表 注 对于样本容量小于7的情况 LCLR可能技术上为一个负值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下控制限 这意味着对于一个样本数为6的子组 6个 同样的 测量结果是可能成立的 33 2 3在控制图上作出均值和极差控制限的控制线 平均极差和过程均值用画成实线 各控制限画成虚线 对各条线标上记号 UCLR LCLR UCLX LCLX 注 在初始研究阶段 应注明试验控制限 过程控制分析分析控制图的目的在于识别过程变化或过程均值不恒定的证据 即其中之一或两者均不受控 进而采取适当的措施 注1 R图和X图应分别分析 但可进行比较 了解影响过程的特殊原因 注2 因为子组极差或子组均值的能力都取决于零件间的变差 因此 首先应分析R图 34 3 1分析极差图上的数据点 3 1 1超出控制限的点a出现一个或多个点超出任何控制限是该点处于失控状态的主要证据 应分析 b超出极差上控制限的点通常说明存在下列情况中的一种或几种 b 1控制限计算错误或描点时描错b 2零件间的变化性或分布的宽度已增大 即变坏 b 3测量系统变化 如 不同的检验员或量具 c有一点位于控制限之下 说明存在下列情况的一种或多种c 1控制限或描点时描错c 2分布的宽度变小 变好 c 3测量系统已改变 包括数据编辑或变换 35 不受控制的过程的极差 有超过控制限的点 UCL LCL UCL LCL R R 受控制的过程的极差 36 3 1 2链 有下列现象之表明过程已改变或出现某种趋势 连续7点在平均值一侧 连续7点连续上升或下降 a高于平均极差的链或上升链说明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或全部 a 1输出值的分布宽度增加 原因可能是无规律的 例如 设备工作不正常或固定松动 或是由于过程中的某要素变化 如使用新的不一致的原材料 这些问题都是常见的问题 需要纠正 a 2测量系统的改变 如新的检验人或新的量具 b低于平均极差的链或下降链说明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或全部 b 1输出值的分布宽度减小 好状态 b 2测量系统的改好 注1 当子组数 n 变得更小 5或更小 时 出现低于R的链的可能性增加 则8点或更多点组成的链才能表明过程变差减小 37 注2 标注这些使人们作出决定的点 并从该点做一条参考线延伸到链的开始点 分析时应考虑开始出现变化趋势或变化的时间 38 UCL LCL R UCL R LCL 不受控制的过程的极差 存在高于和低于极差均值的两种链 不受控制的过程的极差 存在长的上升链 39 3 4分析均值图上的数据点 3 4 1超出控制限的点 a一点超出任一控制限通常表明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或更多 a 1控制限或描点时描错a 2过程已更改 或是在当时的那一点 可能是一件独立的事件 或是一种趋势的一部分 a 3测量系统发生变化 例如 不同的量具或QC 40 不受控制的过程的均值 有一点超过控制限 受控制的过程的均值 UCL LCL X LCL UCL X 41 3 4 2链 有下列现象之表明过程已改变或出现某种趋势 连续7点在平均值一侧或7点连续上升或下降a与过程均值有关的链通常表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或两者 a 1过程均值已改变a 2测量系统已改变 漂移 偏差 灵敏度 注 标注这些使人们作出决定的点 并从该点做一条参考线延伸到链的开始点 分析时应考虑开始出现变化趋势或变化的时间 42 QC7Tools使用情况之归纳 1 根据事实 数据发言 图表 Graph 查检表 CheckList 散布图 ScatterDiagram 2 整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 以探讨潜伏性之问题 特性要因图 CharacteristicDiagram 3 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数来考虑 应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 须从平均数与变异性来考虑 直方图 Histogram 管制图 ControlChart 43 4 所有数据不可仅止于平均 须根据数据之来龙去脉 考虑适当分层 层别法 Stratification 5 并非对所有原因采取处置 而是先从影响较大的2 3项采取措施 即所谓管理重点 柏拉图 ParetoDiagram QC7Tools使用情况之归纳 44 NewQC7Tools 品管新七大手法的使用情形 可歸納如下 关联图 理清复杂因素间的关系 系统图 系统地寻求实现目标的手段 亲和图 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粉尘预防培训知识点课件
- 鞠躬礼仪培训课件
- 管道预制工厂管理办法
- 粉尘爆炸知识培训讲义课件
- 纺粘熔喷热轧非织造布制作工作业指导书
- 米色植物纤维塑料课件
- 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
- 公园绿化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 农业种植区域水质保护管理合同
- 健康生活中心医疗设备租赁协议
- 考研英语单词的前缀后缀
- 2025年度古董古玩展览策划与买卖合同
- 牢记教师初心不忘育人使命作新时代合格人民教师课件
-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课件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期末复习:完形填空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 二年级体育上册 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
- GB 44263-2024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安全要求
- 项目资金融资合同范本
- YDT 4484-2023物联网云平台技术要求
- 2024年红河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