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分析规程_第1页
三聚氰胺分析规程_第2页
三聚氰胺分析规程_第3页
三聚氰胺分析规程_第4页
三聚氰胺分析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聚氰胺中控分析规程三聚氰胺的性质及用途三聚氰胺,简称蜜胺,分子式C3N6H6,分子量:126.12,纯白色单斜晶体,无毒、无味。密度:1570kg/M3(14),堆积密度:700-90kg/M3,熔点:354,沸点升华。比热:1.473KJ/kg.能溶于甘油、吡啶、热乙二醇、乙酸、甲醛等有机溶剂。略溶于 水及乙醇,不溶于醚、苯和四氯化碳。与盐酸、硫酸、硝酸、乙酸、草酸等都能形成盐。在中性或微碱性情况下,与甲醛缩合而成各种羟甲基三聚氰胺,但在微酸性中(PH值5.5-6.5)与羟甲基的衍生物进行缩聚反应而生成树脂产物。三聚氰胺在高温(300)、高压(8.0Mpa)下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三聚氰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主要用途有装饰面板、涂料、模塑粉、纸张、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与其它原料混配还可生产出织物整理剂、皮革鞣润剂、上光剂和抗水剂、橡胶粘合剂、助燃剂、高效水泥减水剂、纲材淡化剂等。三胺工艺流程方框图及取样点位置图 附:(1)SC-01 界区尿素溶液(2)SC-03 进反应器尿液(3)SC-04 浓缩工艺冷凝液(4)SC-06 急冷尾气(5)SC-07 三胺溶液(套)(6)SC-08 粗三胺溶液(7)SC-09 吸收塔放空尾气(8)SC-10 吸收塔循环溶液(9)SC-14 三胺下料口(10)SC-15 三胺成品(11)SC-19 汽提塔出口液(12)SC-20 氨汽提塔出口液(13)SC-21 氨精馏塔出口液(14)SC-24 二段结晶器出口溶液(15)SC-25 滤饼(、)(16)SC-27 OAT过滤溶液(、)(17)SC-28 循环水(18)SC-29 冲洗水(19)SC-32 甲胺液(20)SC-52 废水(21) P6202 高压废水稀碳铵液(、)(22)熔盐槽 气相 三聚氰胺分析项目一览表三 胺 分 析取样点位号分析项目SC-01Ur、Bi、NH3、CO2、Fe、OilSC-02Ur、Bi、H2OSC-03Ur、Bi、H2O SC-04NH3、 CO2、 UrSC-05Oil、Titre SC-06 NH3、 CO2、H2OSC-07Fe、Ni、Cr、Ts、MeSC-08NH3、 CO2、TS、OAT、Fe、Ni、 Cr、 Me、PcSC-09NH3、 CO2 、H2OSC-10NH3、 CO2、 H2O、TsSC-11Me、 Ts、PcSC-12OAT、Me、 Ts、PcSC-13NH3、SS、TSSC-14H2O、PcSC-15H2OSC-17NH3SC-18NH3SC-19NH3、SS、 TsSC-20NH3、 CO2、 TsSC-21NH3、 CO2SC-22 H2O、 CO2SC-23OAT、 TsSC-24OAT、 Ts 、NH3、 CO2 、H2O、PHSC-25OAT、H2O、MeSC-27OAT、TS、MeSC-28OAT、TSSC-29NH3、 CO2SC-30H2O、PHSC-31NH3、 CO2、 H2OSC-32NH3、 CO2、 H2OSC-52NH3-N、COD小废水NH3-N、COD三聚氰胺产品OAT、H2O、Me、Ash、Apha、Pc熔盐NaNO2、Na2O-Na2CO3、熔点小 尿 素 分 析R8301NH3、 CO2、Ur、Fe、NiE8306NH3、H2OE8307NH3、H2OE8303NH3、 CO2、Ur、H2O、 Fe、NiP8137Ur、Fe、Ni、OiLC8501NH3、 UrV8502NH3、CO2、H2OV8301NH3、CO2、H2O取样方法球胆法:1、操作方法:1.1 取气体样品时要用干燥的带弹簧夹的球胆,先用气样置换二至三次后方可取样。1.2 取中间产生出的液体和气体混样品时,用装入约300毫升水(带弹簧夹的7号)的球胆。先称量球胆重量,取样时先将冲洗水阀关闭,打开取样阀排放片刻,将球胆套上取样管,边取边摇,待样品达3050克或球胆发热后取下,擦干外壁再称重,前后重量之差即为样品重量(称准到001克);然后将球胆中溶液倒人500毫升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冲洗球胆三次,洗涤液倒入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混合备用。2、注意事项:2.1 取样时要戴手套,站在顺风的上方,如果氨浓度高时要戴面具。2.2 取样阀开度要适当,排出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球胆的皮管要套紧取样管。 2.3 如果球胆胀大,应关紧取样阀,剧列摇动球胆使气体溶解。2.4 取完样后要立即用冲洗水冲洗取样管。容量瓶法:1、操作方法1.1 取液体样品时,洗涤500毫升容量瓶,加约300毫升蒸馏水,擦干外壁称重。打开取样阀排放片刻,将容量瓶口对准取样管取样,取完后要立即盖上容量瓶盖,再称重;前后重量之差为样重,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备用。1.2 取含气体的样品时,用中心插入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橡皮塞与容量瓶口间划一道沟,以通大气,弯管两端有皮管,上端按取样阀,下端插入溶液三分之二处)的容量瓶加蒸馏水约300毫升,擦干外壁称重。打开取样阀排放片刻,将容量瓶上端的皮管套在取样管上,边取边摇,到样品达3050克或溶液混浊后,关上取样阀,取下容量瓶,再称重准确到001克。前后重量之差即为样重,冲洗皮管后并稀释到刻度,混合备用。2、注意事项:2.1 取样时要带上手套。 2.2 取样阀开度要适当,使样品能够溶解于水中,否则样品的代表性不够。2.3 取端出口必须插入水中,但不能接触容量瓶的瓶底;否则容易冲破瓶底。 2.4 如果橡胶塞让气体冲出,应重新取样。磨口瓶法:1、操作方法:打开取样阀排放片刻,用样气冲洗磨口瓶二次,然后承受试样,取完样应迅速盖上磨口瓶备用,取本样品要用洗净干燥的瓶。2、注意事项:2.1 本法只适用于含氨低的水解样。2.2 若样品温度太高应冷却后再分析。固化法:1、操作方法打开取样阀排放片刻后用取样盘(不锈钢或搪瓷的)承受样品,使样品均匀分布盘上,厚度1-2毫米,待样品固化后,迅速将样品倒下捣碎,装入磨口瓶中备用。2、注意事项 :2.1 取样时应戴上手套和面具。2.2 如果测定水份含量,应尽快捣碎,但颗粒不得过小,立即装入带磨口瓶中。2.3 本法只适用于固化的样品一、氨的分析1、分析方法 酸碱滴定法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小尿素合成塔、粗三胺溶液、吸收塔循环溶液、氨汽提塔出口液、氨精馏塔出口液、甲胺液、急冷尾气等液相、气液混合相中常量氨的测定.3、方法原理以氢氧化铵和碳酸铵形式存在的氨,可以用盐酸直接滴定: NH4OH+HCL=NH4Cl+H20 (NH4)2C02+2HCL=2NH4Cl+C024、仪器试剂4.1 300毫升三角烧瓶4.2 5毫升移液管4.3 0.5molL HCL标准溶液4.4 0.04溴酚兰 称取0.1克试样,溶于250毫升乙醇中。5、操作步骤在三角瓶中加入大约50毫升蒸馏水,用移液管吸取5毫升稀释样于三角瓶中,加35滴溴酚兰指示剂,用0.5moll HCL标液滴定至兰色末全褪,而黄色刚出现为终点。6、计算 CV0.01703 NH3= -100 = 85.15V/m 5/500m式中: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盐酸用量,(mL)m-样品质量,(g)7、注意事项:滴定时应快滴慢摇,因氨易挥发。二、二氧化碳分析1、分析方法 酸碱滴定法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小尿素合成塔、粗三胺溶液、吸收塔循环溶液、氨汽提塔出口液、氨精馏塔出口液、甲胺液、急冷尾气等液相、气液混合相中常量二氧化碳的测定.3、方法原理:试样中的二氧化碳全部转化为碳酸铵(NH4)2C03,碳酸铵与氯化钡作用生成氯化铵,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氢氧化铵,氢氧化铵与甲醛反应生成中性的乌托品,过量的碱溶液用盐酸返滴定。反应如下, (NH4)2C03+BaCl2=2NH4Cl+BaCO3 NH4Cl+NaOH=NH4OH+NaCl 4NH4OH+6HCHO=(CH2)6N4+10H2O HCl+NaOH=NaCl+H204、仪器试剂:4.1 滴定管4.2 三角瓶300毫升;量筒20毫升4.3 0.5000mol/L 盐酸标准溶液4.4 0.5000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4.5 20氯化钡中性溶液:20克氯化钡溶于水中稀释至100毫升,加混合指示剂,先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微红色,再用盐酸溶液中和至红色刚褪。4.6 25甲醛溶液:取36甲醛70毫升加水稀至100毫升,加混合指示剂混匀,用05M氢氧化钠中和微红色。4.7 混合指示剂 称取0.5克酚酞和0.5克麝香酚酞混合,溶于100毫升乙醇中。5、操作步骤:先往三角瓶中加入20毫升氯化钡溶液,用移液管吸取5毫升稀释样加入三角瓶中,用滴定管准确加入一定量的0.5000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加入10滴混合指示剂和20mL甲醛溶液,用0.5000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再加0.5000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23毫升,如此反复几次,最后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为终点。6、计算: (C2V2一C1V1)0.02201CO2=-1005500 m式中:m-样品重量C2-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V2-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毫升) C1-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 V1-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毫升)7、注意事项:7.1 加甲醛时,应边加边摇,以免局部酸化而溶解碳酸钡,若加甲醛后出现无色,说明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加得太少,应取样重做。7.2 当试样中二氧化碳当量数超过氨时,可在取样中先加入已知量的氨水,以保证二氧化碳全部移入液相。7.3 本法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 三、尿素分析1、分析方法 甲醛法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小尿素合成塔等工艺溶液中常量尿素的测定3、方法原理以浓硫酸分解试样,使试样中的氮转化成硫酸铵。硫酸铵与甲醛作用,生成等当量的硫酸,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硫酸,反应如下:(NH2)2C0+H2S04+H20=(NH4)2SO4+CO2 2(NH4)2S04+6HCH0=2H2S04+(CH2)6N4+6H2O H2S04+2NaOH=Na2S04+2H20由于试样中的氨和缩二脲都能和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因此用甲醛法测出的总氮量应减去氨和缩二脲中氮才是尿素的含氮量。4、仪器与试剂:4.1 300mL三角瓶 4.2 50mL滴定管 4.3 5ml移液管4.4 分析纯浓硫酸 4.5 0.5000molLNaOH标准溶液4.6 20氢氧化钠 20克固体氢氧化钠溶于蒸馏水中,稀释到100ml即可 4.7 25甲醛溶液 同CO2测定中配制方法4.8 0.1甲基红指示剂 称取0.10克甲基红、溶于乙醇,并用乙醇稀释到100ml4.9 混合指示剂:称取05克酚酞和05克麝香酚酞混合,溶于100毫升乙醇中。5、操作步骤用移液管取稀释样5mL于三角瓶中,加入3-5mL浓硫酸,在电炉上加热消解,至大量冒白烟,至白烟腾空到瓶口三分之一时取下冷却。用少量水冲洗瓶壁,加入甲基红指示剂12滴,用2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淡红色,再用05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橙色,加入20mL甲醛溶液和10滴混合指示剂,用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到出现稳定的红色为终点。6、计算公式: (C2V2一C1V1)X0.03003(NH2)2CO%= X 100-0.874B 5500Xm式中 C2-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 V2-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l-滴定氨时,盐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 V1-滴定氨所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0.03003-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OOmolL)相当的尿素质量 m-样品质量,g; B-样品中缩二脲的百分含量 0.874-缩二脲换算成尿素的换算系数7、注意事项7.1 浓硫酸加入量要足够,同时不能烧干,否则因硫酸铵分解使结果偏低。在消化尿素时,二氧化碳气泡首先逸出,接着产生大量三氧化硫白烟。加热至白烟腾空时消化完毕。7.2 用NaOH中和时,不能过量出现黄色,若过量则重新取样。四、水溶液中的尿素含量1、分析方法 结晶法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来自界区的尿素溶液及浓度含量较高的水溶液中高含量尿素的测定3、方法原理 测定试管中尿素水溶液的结晶温度来测得尿素含量。4、仪器试剂4.1 试管:直径30mm,长250mm4.2 温度计:0-150C4.3 木制夹子5、操作步骤5.1 用木制夹子夹住玻璃管,吸取尿素水溶液样品于玻璃管,加到一半位置。5.2 从外部加热玻璃管,把温度计放进管中溶液中心,其刻度保持在清楚位置。5.3 小心控制下降温度,直到液体在温度计周围出现结晶为止。6、计算:在尿素溶液结晶温度浓度一览表中查出尿素浓度。 附:尿素溶液的结晶温度C 尿素(%) C 尿素(%)0 40.0 10 46.0 103 89.220 54.0 104 89.6 30 58.4 105 90.040 62.0 106 90.4 50 67.0 107 90.860 71.0 108 91.270 76.0 109 91.675 78.0 110 92.080 80.0 111 92.481 80.4 112 92.882 80.8 113 93.2 83 81.2 114 93.6 84 81.6 115 94.0 85 82.0 116 94.4 86 82.4 117 94.8 87 82.8 118 95.2 88 83.2 119 95.6 89 83.6 120 96.0 90 84.0 121 96.35 91 84.4 122 96.7 92 84.8 123 97.05 93 85.2 124 97.4 94 85.6 125 97.75 95 86.0 126 98.1 96 86.4 127 98.45 97 86.8 128 98.75 98 87.2 129 99.05 99 87.6 130 99.35 100 88.0 131 99.65 101 88.4 132 99.85 102 88.8 132.7 100.0五、气体中氨含量的分析1、分析方法 快速吸收法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吸收塔放空尾气等气相中常量氨的测定3、方法原理:量取一定量的气体,气体中的氨被硫酸溶液吸收后,根据体积的减少量确定气体的氨含量。4、仪器试剂:4.1 100mL气体吸收管4.2 1+1H2SO4 5、操作步骤在100毫升气体吸收管中,准确量取100mL气体,在吸收管上部加入1+1的 H2SO4100mL缓慢吸收6、注意事项: 1+1的 H2SO4应定期更换,以免影响氨的吸收。六、气体中微量氨含量的分析1、分析方法 吸收法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熔盐槽及其他气相中微量氨的测定3、方法原理: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氨,用甲基红指示终点。4、仪器试剂:4.1 氨吸收管4.2 湿式流量计4.3 0.0100mol/lH2SO4 使用前用高浓度的H2SO4硫酸标液稀释4.4 0.1%甲基红指示剂 称取010克甲基红、溶于乙醇,并用乙醇稀释到100ml5、操作步骤在100毫升氨吸收管中,准确量取一定量的H2SO4溶液和3-5滴甲基红指示剂,加水至三分之一处,出口支管连接流量计,进口支管接被测气体,当管中溶液变黄时记下流量计的体积。 6、计算: CV122.081 NH3(ppm)=-106 V0f+CV122.081 式中:CH2SO4的浓度 V1H2SO4的量取体积 V0通气量f气体折算为标准状态下的校正系数,通常为0.93七、工艺溶液总固体含量1、分析方法 重量法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粗三胺溶液、吸收塔循环溶液、OAT过滤溶液中总固形物的测定。3、方法原理:总固体是指水样在一定温度下蒸发至干时所余留的固体物总量,是溶解性固体与悬浮性固体的总称。 用已知重量的蒸发皿,放在水浴上蒸发水样,然后再在105。C左右烘干至恒重,所增加的重量即为总固体。4、仪器:4.1 天平(精确至01mg)4.2 瓷蒸发皿4.3 恒温水浴锅4.4 烘箱5、操作步骤5.1 将瓷蒸发皿清洗干净,于烘箱中在105.C左右烘干至恒重。5.2 取一定量充分摇匀的试样体积要按残渣在25250毫克之间选择,注入已烘干至恒重的瓷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发至近干。5.3 将己蒸干的样品连同蒸发皿移入105C的烘箱中烘干1小时,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迅速称重。5.4 再在相同条件下烘干半小时,冷却后称重,如此反复操作至恒重。6、计算: m1-m2总固体(TS)mg/L =- x1000 V式中:m1-蒸干残留物与蒸发皿的总质量(mg) m2-蒸发皿质量(m) V-试样体积(mL)7、注意事项7.1 该方法同样适用于不溶于水的样品溶液。7.2 如果试样为浆料,则取样以质量称取,结果按百分含量计算。式中质量均以克计,则:总固体(TS)=(m1一m2)mxl00八、工艺水溶液中的悬浮固体1、分析方法 重量法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粗三胺溶液、吸收塔循环溶液、OAT过滤溶液中总固形物的测定。3、方法原理:测定工艺溶液中的悬浮固体,用已知重量的坩埚,抽滤样品后,置入105。C左右烘箱烘干至恒重,计算增加质量的百分比。4、仪器砂芯玻璃坩埚5、操作步骤5.1 把样品摇匀后,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将样品徐徐倾入已恒重过的坩埚中过滤。5.2 坩埚置于105。C左右的烘箱中烘干30分钟,在干燥器中冷却,并重新称重。6、计算:悬浮固体(克)悬浮固体(SS)=-100 样品重量(克)7、备注:7.1 快速处理试样,需使用离心机。7.2 为加快过滤速度可使用真空泵。九、三聚氰胺中的密伯胺含量1、分析方法 分光光度法2、适用范围 SC-14号样滤饼出口缩聚物的测定3、方法原理:测定三聚氰胺碱性溶液在288纳米处的吸光度,吸光度大小与密伯胺含量成正比。4、仪器试剂:4.1 10molL氢氧化钠溶液4.2 UV-1601分光光度计4.3 1厘米石英比色皿5、操作步骤:5.1 准确称取0.10.2克的试样,放进200毫升容量瓶中,并用150毫升蒸馏水溶解。5.2 加入20毫升20氢氧化钠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5.3 把溶液放入1厘米比色皿中,使用脱盐水作参比进行比色测定,测定288纳米处的吸光度。6、计算: D288 100 密伯胺=- =A/5m 1250 C式中:D288-288纳米时的吸光度 C-分析溶液中的试样样品浓度 (g/100mL)7、注意事项:7.1 通过“总固体”试验,分析三聚氰胺溶液,然后使用干燥的“总固体”产品,通过本方法测定密伯胺。7.2 感光极限为0.05。7.3 在测量区域内的任何物质都会产生干扰。十、三聚氰胺中的0AT含量1、分析方法 重量法2、适用范围 SC-15号样、粗三胺溶液、汽提塔出口液、甲胺液中OAT的测定3、方法原理:用稀氢氧化钠溶解OAT,在中性条件下,使OAT沉淀然后进行重量测定。4、仪器试剂:4.1 1的氢氧化钠溶液4.2 2molL盐酸水溶液4.3 0.1molL盐酸水溶液4.4 G3砂芯坩埚4.5 恒温箱4.6 真空泵5、操作步骤:5.1 称取0.5250克之间的试样放于1000mL的烧杯中,加入500毫升1的氢氧化钠溶液。强烈搅拌2个小时,用滤纸进行过滤,并用少量氢氧化钠清洗余物。5.2 滤液与冲洗水一起用酸度计将其PH值调节到7。5.3 溶液放置大约12小时,放在砂芯坩埚中进行过滤。5.4 将砂芯坩埚连同残余物一起放于105左右的烘箱中进行干燥,直至恒重。6、计算: OAT=M100M0式中:M-沉淀物重量(g)M0-样品重量(g)7、注意事项:7.1 通过“总固体”试验来分析三聚氰胺溶液,然后,通过本方法,使用干燥的“总固体”产品,测定OAT。7.2 本方法灵敏度极限:1000mgKg。7.3 密伯胺和密勒胺不影响测定。7.4 氰酸作为三聚氰胺的氰化物,与OAT一起沉淀。7.5 在本分析条件下,会沉淀的所有物质都会影响测定。十一、工艺溶液中铁含量的测定1、分析方法 分光光度法2、适用范围 粗三胺溶液、小尿素合成塔出口液等溶液中微量铁的测定3、方法原理:用抗坏血酸将试样中的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离子,在PH=9时,二价铁离子与邻菲罗啉生成橙红色络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510纳米处测其吸光度。4、仪器试剂:4.1 1+1盐酸溶液4.2 1+1氨水溶液4.3 乙酸一乙酸钠缓冲溶液:称取164克乙酸钠溶于水中,加入84ml冰乙酸,稀释至1升4.4 2抗坏血酸:2克抗坏血酸配成lOOml溶液 4.5 0.2邻菲罗啉:0.2克邻菲罗啉溶于20mL乙醇,用水稀释至100毫升。4.6 铁标液lml=O.1mgFe3+4.7 分光光度计5、操作步骤:5.1 标准曲线的绘制将标液稀释10倍,此工作液lml=O.0lmgFe3+。在六个50m1烧杯中取0,2.0,4.0,6.0,8.0,10.0马力工作液,加水至约40ml,使用PH计,用盐酸溶液调整溶液的PH接近2,分别转移至六个10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2mL抗坏血酸,10mL乙酸一乙酸钠缓冲溶液,5ml邻菲罗啉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5厘米比色皿,波长510nm处测定消光值,求出系数值。5.2 样品分析 移取20mL消化溶液于100mL烧杯中,使用PH计,用1+1氨水溶液或盐酸调整PH为2,将溶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加入2.5ml抗坏血酸,10ml乙酸一乙酸钠缓冲溶液,5ml邻菲罗啉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以空白溶液为参比,测定。6、计算: Fe(mg/L)=KAm式中:K标准曲线的斜率A样品的吸光度m样品重量(g)7、注意事项:若试样含铁量15ug,可在调整PH前加入5.00ml铁标准溶液,然后在结果中扣除。按上述操作步骤进行空白试验,除不用样品外,操作手续和应用的试剂与测定时相同。以空白溶液作为参比溶液,测定样品溶液在510纳米处的光度比色皿:3厘米)。 十二、工艺溶液中的铬含量1、分析方法 分光光度法2、适用范围 粗三胺溶液中微量铬的测定3、方法原理:通过酸处理,然后进行高锰酸钾处理,把全部的铬氧化为六价铬。六价铬与二苯氨基脲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可于波长545纳米处测定其吸光度。4、仪器试剂:4.1 C(1/2H2SO4)=9mol/L硫酸溶液:量取200mL浓硫酸,缓缓加入到有600mL的蒸馏水烧杯中,边加边搅拌,冷却备用。4.2 二苯氨基脲溶液:称取0.25克试剂,溶解在10mL冰醋酸中,并用乙醇稀释至100毫升,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此溶液如变色则不能使用。4.3 1的叠氮化钠水溶液4.4 C(1/5KMnO4)=0.1mol/L高锰酸钾溶液 4.5 铬标准溶液(1ml=lmgCr6+)4.6 分光光度计5、操作步骤:5.1 标准曲线的制作将标准铬溶液稀释1000倍此溶液含量(1ml=1ugCr6+)。分别于一系列100毫升烧杯中加入0,2,5,10, 15,20毫升的稀释标准溶液, 在每个烧杯中加入5毫升硫酸溶液和3滴高锰酸钾溶液。加热到沸腾,保持5分钟,然后往热溶液中每10秒加入1滴1的叠氮化钠溶液,直至颜色消失,继续煮沸1分钟。冷却后把溶液转移到100毫升的容量瓶中,加入5毫升二苯氨基脲溶液并稀释到刻度,摇匀10分钟内以不含铭标液的溶液作为参比溶液,在545纳米处测定吸光度,比色皿为5厘米。以铬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系数K。5.2 样品分析移取50mL消化溶液于100mL烧杯中,使用PH计,用1+1氨水溶液或1+3的硫酸调整PH为7,将溶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取样50mL于100ml容量瓶中,操作步骤同标准曲线的绘制。四、计算 Cr(mg/L)=KA/m式中: K标准曲线的斜率A样品的吸光度m样品重量(g)十三、工艺溶液中的镍含量1、分析方法 分光光度法2、适用范围 粗三胺溶液、小尿素合成塔出口液等溶液中微量镍的测定3、方法原理1-(2-吡啶偶氮)-2萘酚简称PAN,与Ni2+形成红色络合物,此红色络合物在566纳米波长有最大吸收,测定吸光度,可求出镍的含量。4、仪器试剂4.1 镍标准溶5液(1ml=lug镍):准确称取0.1000克金属镍,加热溶于5毫升1:1硝酸中,稀释至1升,取此溶液稀释100倍即1ugml镍标液。4.2 10钛铁试剂:30克钛铁试剂溶于300mL水中。4.3 0.1PAN乙酸溶液:03克PAN溶于300mL无水乙醇中。4.4 缓冲溶液:称取675克NH4Cl溶于少量水,加浓氨水570毫升用蒸馏水稀释至1升。4.5 1%SDS溶液:称取1克十二烷基磺酸钠溶于100mL水中。4.6 分光光度计5、操作步骤5.1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标准镍溶液0,1,2,3,4,5毫升置于6个50毫升比色管中,用脱盐水稀释至25毫升再依次各加入缓冲溶液5毫升,钛铁试剂2毫升,PAN1毫升,加入10毫升1%SDS溶液稀释至刻度,上下翻转几次,摇匀。10分钟后,于566nm处用5厘米比色皿测其吸光度,同时做空白,求出系数K。5.2 样品分析移取50mL消化溶液于100mL烧杯中,使用PH计,用1+1氨水溶液或1+3的硫酸调整PH为7,将溶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取样20mL于50ml比色管中,操作步骤同标准曲线的绘制步骤测定吸光度。6、计算: Ni(mg/L)=KAm式中:K标准曲线的斜率A样品的吸光度m样品重量(g)十四、PH的测定1、分析方法 酸度计法2、适用范围 二段结晶器出口溶液的测定3、方法原理:PH值为溶液中氢离子的负对数,其大小表示了溶液的酸碱性,可以用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用酸度计测量两电极之间的电动势来测定水样的PH值。4、仪器试剂:PHS-3C型酸度计4.2 PH = 4.00标准缓冲溶液:准确称取GR邻苯二甲酸氢钾C6H4(COOK)(COOH)10.21克,溶解于1000毫升的去离子水中。4.3 PH = 6.86标准缓冲溶液:称GR磷酸二氢钾KH2PO43.4克,GR磷酸氢二钠Na2HPO43.53克,溶解于1000毫升去离子水中。4.4 PH = 9.18缓冲溶液:称取GR硼砂NaB4O710H2O 3.80克,溶解于1000毫升去离子水中。5、操作步骤:5.1 校正:5.1.1 接通电源,按PH键,预热数分钟5.1.2 测量被测溶液温度,调节温度调节器于该温度值5.1.3 对不同类型PH计,校正步骤不同,在此不加叙述5.2 定位:5.2.1 在塑料烧杯中放入和待测溶液PH值相近的标准缓冲溶液,查出该温度下的PH值5.2.2 按下读数开关5.2.3 调节定位调节器直至显示为该标准溶液的PH值,轻摇烧杯,使数值稳定为止。5.3 测量:5.3.1 放开读数开关5.3.2 将电极提出液面,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头部,并用滤纸吸干。然后放入被测溶液中,并不断摇动烧杯。5.3.3 按下读数开关,读取PH值5.3.4 测量完毕后倒掉水样,清洗电极,对不同PH计采取不同方法放置5.3.5 放开PH键,拔掉电源插头5.3.6 直接读取溶液的PH值,并以PH单位表示十五、尿素溶液中油含量测定1、分析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2、适用范围 来自尿素界区的尿液、总排废水中等油含量的测定3、方法原理:油类在紫外光下有特定的吸收光谱,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4、仪器试剂:4.1 UV-16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4.2 1厘米石英比色皿4.3 环已烷(分析纯)4.4 油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000克油标样用环已烷在100毫升容量瓶中配成溶液,此溶液1毫升含油1毫克,lml=lmg油。5、操作步骤:5.1 打开UV一16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预热。5.2 称取一定量的尿素溶液于分液漏斗中,加2毫升环已烷,盖上漏斗盖,剧烈振荡3分钟,静置分层后,弃去水相,将有机相转移至50毫升容量瓶中,加2毫升油标样,然后用环已烷稀释至刻度,摇匀。 5.3 准确吸取2毫升油标样于50毫升容量瓶中,用环已烷稀释至刻度, 摇匀。5.4 10秒钟后,先用标液于1厘米石英比色皿中测量最大吸收波长max,调零。然后在此波长下,以环已烷为空白,分别测定油标样的吸光度AS和油标样加待测样品的吸光度Ax+S。6、计算: (Ax+S)AS一1X2X103油(mg/L)=- m式中: Ax+S-标液加试样后的吸光度 As-标液测得的吸光度 2-所取标液中含油的毫克数 m-样重,克7、注意事项:7.1 不同油类有不同吸收波长,测定波长可根据最大吸收峰选择,标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配 7.2 取稀释样时,样重应为实际所取原液的重量十六、废水中微量氨的测定1、分析方法 分光光度法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工艺废水、污水中微量氨的测定3、方法原理:在碱性溶液中,氨与奈氏试剂HgI22KI生成黄色的化合物,反应如下:NH3+2Hg I2 2KI+3NaOHNH2HgHgo+4KI+3NaI+2H20溶液颜色的深浅与氨含量有关,可进行比色测定。4、仪器试剂:4.1 UV-1601分光光度计 ;4.2 氨标准溶液:称取03147克干燥氯化铵,以无氨水溶解后稀释至1升。此溶液lmL=0.1mg氨。取25毫升此溶液稀释至250毫升得lml=0.1mg氨工作液。4.3 50酒石酸钾钠:称50克酒石酸钾钠用蒸镏水溶解后稀释至100毫升。4.4 奈氏试剂:称取10克碘化汞及7克碘化钾溶于少量无氨蒸馏水中,另取16克氢氧化钠溶于50毫升蒸馏水中,冷却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并稀释至100毫升,待溶液澄清后,小心倾出上层清液贮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备用。5、操作步骤:5.1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50毫升比色管一组,分别加入氨标准溶液0,0.5,1.0,1.5,2.0,3.0,4.0,5.0,6.0,8.0,10毫升,以无氨水补加10毫升,向各管中加入05毫升酒石酸钾钠及05毫升奈氏试剂,用蒸馏水稀释至50毫升,摇匀;2分钟后于波长430纳米处(比色皿:3cm),测其吸光度。 以氨含量(mL)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系数K。5.2 水样测定:取适量体积水样,按标准曲线制作步骤操作,测其吸光度。6、计算: KA氨(mg/L)=x1000 V0 1.06KA铵离子(mg/L)=x1000 V0 式中: K标准曲线系数 A测得水样吸光度 V0取样体积 1.06为NH4+的克当量NH3的克当量 7、注意事项:7.1 加酒石酸钾钠的目的在于防止Mg2+、Ca2+、Fe3+生成氢氧化物而引起浑浊。 7.2 奈氏试剂和酒石酸钾钠不能用滤纸过滤。十七、废水中化学耗氧量CODcr的测定1、分析方法重铬酸钾法(催化快速法)2、适用范围适用于三胺一、二、三套、小废水池的污水中COD含量的测定。3、方法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铬酸钾作氧化剂,在专用复合催化剂存在下,于165恒温加热水解水样10min,重铬酸钾被水中有机物还原为三价铬,在波长610nm处,测定三价铬离子.根据三价铬离子的量换算成水样的质量浓度.测定范围为:60-1000mg/l.4、仪器试剂4.1 分光光度计,3cm比色皿,COD快速测定仪,专用反应管(磨口具塞刻度试管,耐温高于200,容积15ml,12ml处有定量刻度,高度不低于16cm)4.2 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4.3 浓硫酸(分析纯),4.4 专用氧化剂,4.5 专用催化剂(用浓硫酸稀释10倍后使用)4.6 掩蔽剂:准确称取20.0g硫酸汞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约80ml纯水,加入浓硫酸10ml使其溶解,用纯水定容至标线,摇匀备用.4.7 邻苯二钾酸氢钾标液: :准确称取(105110)烘干二小时的邻苯二钾酸氢钾(优级纯)0.5101g容于水,置于500ml容量瓶中,以水定容至标线,摇匀备用,该标液的理论COD值为1200ml/l(现配现用)。5、操作步骤 5.1标准曲线5.1.1 将六支反应管作好标记,清洗干净。5.1.2 分别加入标液0,0.1,0.5,1.0,2.0,3.0ml,其相应的理论值为:0,40,200,400,800,1200mg/l。5.1.3 用纯水将各反应管依次补足至3ml。每支反应管内加入掩蔽剂12滴。(水样中氯离子含量小于500ml/l可不另行添加)。5.1.4 每支反应管内加入专用氧化剂1.0ml摇匀。5.1.5 垂直快速加入各反应管内催化剂使用液5.0ml,如溶液上下液色不匀,可盖塞摇匀,否则将引起加热过程飞溅。5.1.6 将反应管恒温加热消解10分钟(165)5.1.7 冷却后每支反应管加入纯水3.0ml(定溶总体积12ml)盖塞摇匀。操作完成后可水冷至室温,于610nm波长处,3cm比色皿,测其吸光度值。回归计算出斜率K。5.2 水样的测定吸取3ml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3ml)置于专用反应管中,每批样品需作1支空白,空白操作过程同实际水样一致,下面步骤同标准曲线。6、结果计算 COD值(mg/l)=KA7、注意事项7.1 样品消解过程需在通风柜内进行,溶液酸度较大,操作时防止意外烧伤。7.2 如全部试剂加入颜色不匀,将其充分冷却后摇匀,在进行消解。7.3 对于本方法未涉及的废水类型,需经与标准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后,再决定可否适用。7.4 在标准系列中,若在消解冷却后,于试管底部析出极少量沉淀物(硫酸汞),对测定结果无影响。7.5 对于COD值高于1000ml的水样,也可采用增加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换用较短光程比,来扩大COD的值的上限浓度。7.6 Cl- 900mg/l时,也可提高掩蔽剂中H2SO4的浓度,但必须保持20%(V/V)的浓硫酸度。十八、三聚氰胺浊度的测定1、分析方法比浊法2、适用范围适用于三胺一、二、三套15#样浊度含量的测定。3、测定原理:利用浊度仪,根据吸光值大小进行测定。4、操作步骤:4.1 精制高岭土标准溶液的制备: 4.1.1 取约10克高岭土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水,再加入0.2克10水焦磷酸钠(10水二磷酸钠),然后用电磁搅拌器激烈搅拌3分钟左右,使其混匀,混匀后,移至1000mL带塞量筒中,加水至刻度,盖紧塞子,再激烈振荡一分钟左右,室温下静置1小时后,用移液管抽取从液面至250mL处的溶液弃之不用,采取以下至500mL处的溶液。4.1.2 用移液管移取上面溶液100mL至1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