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及标识代码ppt课件.pptx_第1页
塑料及标识代码ppt课件.pptx_第2页
塑料及标识代码ppt课件.pptx_第3页
塑料及标识代码ppt课件.pptx_第4页
塑料及标识代码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常用塑料及标识方法 1 塑料树脂 由单体经聚合作用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是制造塑料的原材料 塑料 以树脂为基料 加入适量添加剂而成的聚合物 经加热熔融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成型 其制品能在使用条件下保持既定形状 添加剂机械力学性能 填充剂 增强剂 增韧剂 增塑剂 热 光 电性能 热稳定剂 光稳定剂 阻燃剂 抗氧剂 抗静电剂 抑烟剂 密度 形状 颜色 发泡剂 成核剂 着色剂等 聚合亲合力 改性能力 交联剂 偶联剂 相容剂 第一节汽车常用塑料简介 2 塑料的分类按加工成型重复性 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按高分子化合物状态 均聚物共聚物基础聚合物 按使用范围和产品性能 热塑性塑料通用塑料通用工程塑料高性能工程塑料热固性塑料 第一节汽车常用塑料简介 3 第一节汽车常用塑料简介 塑胶材料知识 xls 汽车常用塑料材料介绍 4 ABC技术机理 利用容度积参数相近和反应共混原理 在反应器或螺杆中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及其添加剂 通过机械掺混而最终形成一种 宏观上均相 而微观上分相 的多组分 多相的新材料 改性方法 仅从改性过程的主体变化来划分 两种改性方式伴随发生 化学改性 是两种不同的单体进行共聚反应或在基料树脂中添加第三单体而进行接枝反应 从而使基料树脂性能得到改善 基本特征 改变了基料树脂的化学结构 通过共聚反应及接枝反应 物理改性 在基料树脂中添加改性剂与之共混 又称共混改性 基本特征 聚合物大分子链结构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仅在体系组成与微观结构发生了变化 第二节高分子共混改性技术 ABC技术 5 ABC改性技术 第二节高分子共混改性技术 ABC技术 相互贯穿在一起的聚合物 在热塑性材料中最坚硬的 6 合金化 Alloy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通过物理掺混或化学掺混的方法 形成各组分完全相容或部分相容的新聚合物 根据各组分的相容程度 合金化可能为以下三种状态 形成完全相容状态 化学共聚合金 形成部分相容状态 物理共混合金 形成不相容状态 第二节高分子共混改性技术 ABC技术 7 第二节高分子共混改性技术 ABC技术 8 共混化 Blend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 以粉末 溶液 乳液或熔体状 经混炼机机械混合 形成各组分均匀分散的聚合物合金 复合化 Composite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的一种有用的多相材料 新材料中各组分在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能上是不同的 组分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面 第二节高分子共混改性技术 ABC技术 9 聚合物共混合金的形态结构是决定其性能的最基本要素之一 由于聚合物共混合金的多相性 造成不同共混体的组成形成不同的形态结构 即使是同一组成的共混体 因为其加工条件 基料属性 催化剂 添加剂 混炼方法及其参数 的不同 也会导致呈现不同的形态结构 不同的形态结构使聚合物共混合金的性能发生巨大的变化 第二节高分子共混改性技术 ABC技术 10 标识系统的结构系统参照采用ISO11469 2000系统结构由系统符号 缩写代号和中介符号三部分组成系统符号 缩写代号中介符号 和 等 系统字母 英文大写字母 第三节标识系统和分类基础 11 关于中介符号 使用范围说明 引用自ISO11469 2000 原则上所有相关标识都应该添加此标记符号 在二维图的技术条件上 包括在图样上 必须有 而在二维图的明细表中可省略 在一般技术文件或技术资料 如刊物 上可省略 要求零部件供应商在制模和汽车零部件上必须有此标记 第三节标识系统和分类基础 12 标识系统所采用的中介符号 的使用说明 当标识系统所表示的内容是由不同单体聚合而成的共聚物时 将各个单体缩写代号之间用中介符号 分开 例如 二元共聚物 E P 乙烯 丙烯 共聚物 三元共聚物 VC E MAK 氯乙烯 乙烯 丙烯酸甲酯 共聚物 当两种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相近和根据相似相容原理 会造成两种聚合物形成各组分完全相容或部分相容的新共混合金时 可用中介符号 分隔该两种聚合物来表示 PC ABS 聚碳酸酯和 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 共聚物的共混合金 第三节标识系统和分类基础 13 共聚物材料缩写代号 1 14 共聚物材料缩写代号 2 15 共聚物材料缩写代号 3 16 标识系统所采用的中介符号 的使用说明 当标识系统所表示的内容是各种聚合物的混合物时 可将各个基础聚合物 包括共聚物 弹性体 的缩写代号之间用中介符号 号隔开 所示混合物的主要组分最多为3个 例如 PC PET 表示聚碳酸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共混合金 PP E P 表示聚丙烯和 乙烯 丙烯 共聚物的共混合金 PP EPDM 表示聚丙烯和三元乙丙橡胶的共混合金 第三节标识系统和分类基础 17 标识系统所采用的中介符号 使用说明 当标识系统中包含有一项或多项基础聚合物与填充材料和 或增强材料共混时 应采用本系列TJI YJY 01 04 2006标准的规定 明确各组分的百分比含量 按质量成分比例递减顺序排列 填充和增强材料的缩写代号 一般以两个字母表示 第一个字母表示填充或增强材料的类型 第二个字母表示它的物理形状和结构 然后在两个缩写代号后面表明添加剂的百分比含量 例如 PA6 GF30 表示聚酰胺 尼龙6 添加30 玻璃纤维 一项聚合物或多项基础聚合物添加填充剂或增强剂进行共混改性 应在基础聚合物与填充剂或增强剂之间 用中介符号 号隔开 例如 PP EPDM T20 表示聚丙烯和三元乙丙橡胶中添加20 滑石粉进行共混改性 第三节标识系统和分类基础 18 填充材料和增强材料的缩写代号 19 形状与结构缩写代号 20 在中介符号 号后边 先将添加的填充剂 增强剂缩写代号之间加上中介符号 号 再用括号括起来表示 具体有两种表示方法 说明如下 当以两种添加剂的百分比含量总和来表示时 PBT GF MD 50 表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添加50 的玻璃纤维增强剂和粉状矿物填料而形成的混合物 当分别以两种不同的添加剂百分比含量来表示时 PBT GF30 MD20 表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添加30 的玻璃纤维和20 的粉状矿物填料而形成的混合物 第三节标识系统和分类基础 21 当多项基础聚合物中添加不同类型或形状的填充剂 增强剂时 可直接在各项添加剂的缩写代号之间 加上中介符号 号而连接起来标记 例如 PP EPDM GF30 MF20 表示在聚丙烯和三元乙丙橡胶共混合金中添加了30 玻璃纤维和20 矿物纤维的混合物 第三节标识系统和分类基础 22 阻燃剂的编号根据其化学组成分类如下 卤代化合物代号自10 29 氮化合物代号自30 39 有机磷化合物代号自40 49 无机磷化合物代号自50 59 金属氧化物 金属氢氧化物及金属盐代号自60 69 硼和锌的化合物代号自70 74 硅质化合物代号自75 79 石墨代号自80 89 未分配代号自90 99 标识系统中添加防火 阻燃剂的代号 23 标识系统中添加防火 阻燃剂材料时的表示方法 在基础聚合物及其填充 增强剂的缩写代号中间添加中介符号 号 直接与该阻燃剂的缩写代号 FR 及在括号内包括阻燃剂代号连接起来标记 例如 PA66 GF30FR 52 表示尼龙66同时添加30 玻璃纤维和代号为 52 的阻燃剂 即 红磷 当一项或多项基础聚合物中添加两项不同类型的阻燃剂时 可在中介符号 号后边 连接阻燃剂的缩写代号 FR 及在括号内包括用中介代号 号将两项阻燃剂代号连接起来 例如 PP PE FR 30 52 表示聚丙烯和聚乙烯共混同时添加代号为 30 及 52 的阻燃剂 即 氮化物与红磷 第三节标识系统和分类基础 24 特例说明1 由同类型聚合物而不同组分品级缩聚单元制备的共混物 可在其同类型组分的缩写代号后边 将不同组分 含分子量 用中介符号 分开 例如 PA66 11 表示由两种不同组分的聚酰胺单体PA66和PA11共混的聚合物 仅需在PA后边连接两种不同的聚酰胺组分 中间用斜线 分开 第三节标识系统和分类基础 25 特例说明2 根据本系列TJI YJY 01 03 2006标准的规定 为明确同一基础聚合物的不同改性品级共混物之间的差异时 可在基础聚合物缩写代号后边 用中介符号 将所增加的特征性能缩写代号联系起来表示 特征性能缩写代号可由1 4个字母组成 例如 PVC C PE C 也可将特征性能缩写代号直接放在基础聚合物缩写代号前边 例如 HDPE UHMWPE 第三节标识系统和分类基础 26 特征性能缩写代号 27 中介符号 的使用说明 同一基础聚合物的不同改性品级共混物之间及由基础聚合物之间或多项基础聚合物与填充材料和 或增强材料共混时使用 符号 含义是不同 前者不同改性品级共混物之间用特征性能缩写代号来表示其特殊特性 定性关系 而后者则表示共混时所添加的填充剂或增强剂的类型 形状和结构及其百分比含量 定性 定量关系 例如 PP C PP MD20 前者将 直接放在每个特性基础聚合物的后边 而后者则将 放在共混物的各个基础聚合物的最后边 例如 PP C PP EPDM T30 第三节标识系统和分类基础 28 本标识系统对组合件或复合材料的标识和标记 的使用说明 应从贴 刻 制标记方向目视 按 由表到里 由外向内 的排列顺序给出 并且在各组分之间用逗号分开 该标识按各种组分的质量份额 在主要成分的缩写代号下面划线 例如 PVC PUR ABS 表示该组合件是由表皮 PVC 中间层 PUR 和骨架层 ABS 三部分组成 而ABS是该组合件的主要聚合物 第三节标识系统和分类基础 29 当存在非树脂 塑料及其改性材料的木制品或纺织品夹层的组合件 例如 PVC ABS PUR PP WD40 表示该组合件是由表皮 PVC ABS聚合物 中间层 发泡聚氨酯 和骨架层 聚丙烯添加木粉填充剂的聚合物 并作为主要材料 三部分组成 例如 CR PET LT15 NBR 表示该组合件由表皮 氯丁橡胶 中间层 热塑性聚酯加绳子 外层 丁腈橡胶 组成 其中中间层是基础材料 第三节标识系统和分类基础 30 另外对于只要求分类 由粘结或焊接各个单个元件的结构件 也可使用英文说明加上本标识系统及其缩写代号来进行标记 例如 Glass PMMA Reflector PC PBT Reality ABS 表示该结构件是由面罩 有机玻璃 即PMMA 反射镜 聚碳酸酯和聚酯的共混合金 和灯具本体 ABS 三部分组成 第三节标识系统和分类基础 31 当组合件中镶嵌金属制品夹层时 可用该金属的化学符号包含在括号内给出 例如 PUR Al TPVC E Fe 注意 仅对分类回收有意义或国家环境保护法规要求的必须回收的金属材料进行标记 表示铝件或铝合金件镶嵌在聚氨酯中 表示外包发泡聚氯乙稀 弹性体 中间镶嵌不锈钢片的密封条 第三节标识系统和分类基础 32 由橡胶体 金属和弹性体混合组成的合成件的缩写代号及其标识方法 例如 NBR Fe TPVC 表示该组合件是由表皮 天然橡胶 骨架层 不锈钢 和基料层 聚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 三部分组成的密封组合件 橡胶体和弹性体的缩写代号见后表所示 第三节标识系统和分类基础 33 34 汽车常用热塑性弹性体 35 标识系统的基本要求 运用本标识系统的聚合物应该是正确 完整 清晰 易读 要求统一性 正确性和完整性 聚合物的标记必须按规定的形状尺寸和发布位置顺序排列 要求能长久保存且不可更改 标识系统的形状尺寸材料标记的形状 尺寸和规格必须与同一个制品上已用的零部件号 生产日期 日历批次和 或生产厂商编号的标记尺寸 规格相一致 使用本标识系统的标记 一般推荐使用印刷体5号字体 字高5mm 最小不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