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精品]中国农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研究.docx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0/6a015af8-4cbd-4214-910e-02fa26b48714/6a015af8-4cbd-4214-910e-02fa26b487141.gif)
![[毕业设计精品]中国农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研究.docx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0/6a015af8-4cbd-4214-910e-02fa26b48714/6a015af8-4cbd-4214-910e-02fa26b487142.gif)
![[毕业设计精品]中国农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研究.docx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0/6a015af8-4cbd-4214-910e-02fa26b48714/6a015af8-4cbd-4214-910e-02fa26b487143.gif)
![[毕业设计精品]中国农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研究.docx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0/6a015af8-4cbd-4214-910e-02fa26b48714/6a015af8-4cbd-4214-910e-02fa26b487144.gif)
![[毕业设计精品]中国农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研究.docx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0/6a015af8-4cbd-4214-910e-02fa26b48714/6a015af8-4cbd-4214-910e-02fa26b487145.gif)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号 2007* 密级_ _ 本科毕业论文中国农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研究院(系)名 称:经济与管理学院专 业 名 称 : 学 生 姓 名 : 指 导 教 师 : 二一一年五月郑 重 声 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本人签名: 日期: 2011年5月10日 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农药企业面临的竞争由单纯的国内竞争变为国内国际双重竞争。竞争不可避免,积极应对是唯一选择,中国农药企业必须按照国际规则和要求转轨变型,以求得更长久的发展。在梳理大量关于中国农药企业发展的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成果,然后通过swot分析法的应用,重点分析了中国农药企业在产品研发、品牌推广、营销网络建设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改善企业外部环境和增强企业自身能力建设等途径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策略。通过分析和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的条件下,由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市场竞争程度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任何企业,尤其是面临国际企业“三板”夹击的我国农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注意培育和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农药企业来讲,应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做起,政府、金融机构、行业组织等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积极扶持、引导行业发展;企业自身要依靠政府、金融机构、行业组织等,加大自身研发体系建设,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三农”建设,扩大品牌影响,改善企业营销模式,增大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总之,农药企业想要提高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就必须注意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以求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关键词:农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策略,战略分析abstract “agri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the true portrayal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n more than 30 year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after the entry of wto, the purely domestic competition confronted by the pesticides enterprises in china has become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nce competition is inevitable, positive response is the only choice. the pesticides enterprises in china should carry on reforms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rules in order to gain long-term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esticides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makes an analysis mainly on the common problems about r&d、branding、marketingnetwork constructing,etc. existing in chinese pesticides enterprises and put forwardthe strategy by improvingthe external environmentandenhance their owncapacity-buildingand other waysto solve these problemsin order toenhance their own core competitive. th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 the article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deepening 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because of the constantly emerging of tech-innovation, the market competitions are getting more intense than any time.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especially the company in the attack of the international three board in china pesticide industry, they must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e and develop their core competencies.to pesticide enterprises, from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start, governme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dustry organizations, etc.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role, and actively support and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enterprises themselves have to rely on the governme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dustry organizations, etc.increase their r & d system, an active part in the socialist three rural building, expand the brand and improve the marketing model, increased business-to-market control.in short, the pesticide companies want to improve their products, market share, they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ir cultivation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in order to put themselves in position.key words: pesticides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 strategy; swot目 录第1章 绪论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2 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研究11.3 swot分析方法简介3第2章 我国农药行业现状的swot分析2.1 我国农药企业存在的劣势和威胁62.2 我国农药企业发展的优势92.3 我国农药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10第3章 提升我国农药企业竞争力的策略3.1 改善企业外部环境133.2加强企业自身建设14结 论19参考文献20致 谢21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第1章 绪论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迅猛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10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在最新的世界500强公司中,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中国公司达到了54家,比1995年增加了近11倍。农业是我国的第一大产业,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内地农村人口为 7.45亿(占57%),农业产值40497亿元。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农药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中国市场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世界农药市场的强烈变动,这就表明了中国农业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也特别说明了中国农药生产、销售企业所面临的广大市场和严峻的市场环境。我国农药企业和跨国企业进行竞争时,主要劣势凸显在技术、品牌和渠道三个方面,我国农药企业常面临跨国公司“三板”的挤压,即遭受跨国公司核心技术的挤压(天花板),遭受跨国公司渠道网络的挤压(地板),遭受跨国公司强势品牌力的阻隔(墙板)。跨国公司们通过这“三板”把我们锁定在有限空间里并不断压缩,让我国的农药企业生存越来越难。因此,随着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进入全新阶段,面对新时代下激烈的竞争态势,如何提高农药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及保持强有力的持续优势已经成为我国农药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依托swot分析方法,分析探讨了提升我国农药企业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旨在为我国农药企业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1.2 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研究自1990年美国密芝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prahalad.c.k)和哈默(gary hamel)在哈弗商业评论上发表“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1一文以来,理论界掀起一场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热潮。企业竞争理论之所以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由于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剧,跨国企业兼并重组愈加频繁,而企业要想保持持续发展,如何定位企业自身优势并保持竞争优势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中,将竞争定义为:一种发生在个人(或团体或国家)间的争胜行为,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利益集团在为某种大家都达不到的目标而奋斗,就会有竞争。在经济学意义上,竞争是指经济主体在市场上为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既定目标而不断进行的角逐过程。这种角逐在市场经济中是必然发生和普遍存在的。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相对于竞争对手表现出来的更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即为企业竞争力2。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等的理论中。而后,人们对企业、企业战略与企业能力的认识不断深化,加上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企业不仅要更加关注其外部市场的变化,还要将目光向自身独特的、可以推而广之的能力,即核心竞争能力。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综合目前有关研究,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提升企业r&d能力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是指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性创造活动。它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三项。研究开发能力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企业的成长性以及企业的盈利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和线性关系3。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竞争和变化是绝对的和永恒的,一个企业要保持发展和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进取和创新。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4,而企业的经营创新对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应从企业经营哲学、理念、战略和网络创新四个方面加强企业的竞争力5。在以技术变化迅速和产品周期不断缩短为特征的商业竞争中,创新是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万华指出企业想要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大力实施创新,包括意识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五个方面6。三、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对竞争优势的产生有强烈的影响”7。企业的运营管理,实质上就是发动人去工作。日本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说:“如果说日本式经营真有什么秘密的话,那么,我觉得是人,就是一切秘诀最根本的出发点”。被人们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也曾说,松下公司的口号是“企业即人”,并多次宣称,“要造松下产品,先造松下人”。美国的李亚科卡以自己在美国福特和克莱斯勒两大公司长期管理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管理就是发动其他人去工作”。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国外很多企业已把人才的开发放到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位置,突出竞争化的“人才激励管理”已成为众多公司取胜的法宝之一。四、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客观环境时刻都在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变化愈加明显,企业决策者必须具有对客观环境敏锐的应变能力,与此同时,还必须保持经营方略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即因地、因时、因竞争对手、因顾客消费心理变化而变化8。五、强化企业信息化建设包括sap/erp、b2c、soa在内的各种企业管理系统不断涌现,企业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是加快企业办事效率,提高企业运营水平,连通产业上中下游,提高市场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企业应通过信息化管理加快企业的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11。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以共同价值观、企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个性化与深层次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强烈地影响着企业员工的行为,并通过企业的经营决策过程和行为习惯体现在企业的技术实践与管理实践中9。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内在动力和基础,企业文化是激发企业中人的作用,推动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源泉,企业文化是优秀企业管理,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南;企业文化是提升产品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灵魂10。1.3 swot分析方法简介1.3.1 swot分析法定义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在现在的战略规划报告里,swot分析应该算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工具。来自于麦肯锡咨询公司的swot分析,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并让企业的战略变得更加明朗。1.3.2 swot模型含义介绍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 。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即优劣势)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外部的力量来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 一、 机会与威胁分析(environmental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等诸多方面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过程的加快,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企业所处的环境更为开放和动荡。这种变化几乎对所有企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因为如此,环境分析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企业职能。 环境发展趋势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示环境威胁,另一类表示环境机会。环境威胁指的是环境中一种不利的发展趋势所形成的挑战,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战略行为,这种不利趋势将导致公司的竞争地位受到削弱。环境机会就是对公司行为富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这一领域中,该公司将拥有竞争优势。 二、 优势与劣势分析(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识别环境中有吸引力的机会是一回事,拥有在机会中成功所必需的竞争能力是另一回事。每个企业都要定期检查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这可通过“企业经营管理检核表”的方式进行。企业或企业外的咨询机构都可利用这一格式检查企业的营销、财务、制造和组织能力。每一要素都要按照特强、稍强、中等、稍弱或特弱划分等级。当两个企业处在同一市场或者说它们都有能力向同一顾客群体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如果其中一个企业有更高的赢利率或赢利潜力,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个企业比另外一个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换句话说,所谓竞争优势是指一个企业超越其竞争对手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实现企业的主要目标赢利。但值得注意的是:竞争优势并不一定完全体现在较高的赢利率上,因为有时企业更希望增加市场份额,或者多奖励管理人员或雇员。 竞争优势可以指消费者眼中一个企业或它的产品有别于其竞争对手的任何优越的东西,它可以是产品线的宽度、产品的大小、质量、可靠性、适用性、风格和形象以及服务的及时、态度的热情等。虽然竞争优势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企业比其竞争对手有较强的综合优势,但是明确企业究竟在哪一个方面具有优势更有意义,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扬长避短,或者以实击虚。 由于企业是一个整体,而且竞争性优势来源十分广泛,所以,在做优劣势分析时必须从整个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上,将企业与竞争对手做详细的对比。如产品是否新颖,制造工艺是否复杂,销售渠道是否畅通,以及价格是否具有竞争性等。如果一个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优势正是该行业企业应具备的关键成功要素,那么,该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也许就强一些。需要指出的是,衡量一个企业及其产品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只能站在现有潜在用户角度上,而不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上。 企业在维持竞争优势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自身的资源和能力,采取适当的措施。因为一个企业一旦在某一方面具有了竞争优势,势必会吸引到竞争对手的注意。一般地说,企业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建立起某种竞争优势;然后就处于维持这种竞争优势的态势,竞争对手开始逐渐做出反应;而后,如果竞争对手直接进攻企业的优势所在,或采取其它更为有力的策略,就会使这种优势受到削弱。显然,公司不应去纠正它的所有劣势,也不是对其优势不加利用。主要的问题是公司应研究它究竟是应只局限在已拥有优势的机会中,还是去获取和发展一些优势以找到更好的机会。有时,企业发展慢并非因为其各部门缺乏优势,而是因为它们不能很好地协调配合。例如有一家大电子公司,工程师们轻视销售员,视其为“不懂技术的工程师”;而推销人员则瞧不起服务部门的人员,视其为“不会做生意的推销员”。因此,评估内部各部门的工作关系作为一项内部审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第2章 我国农药行业现状的swot分析2.1 我国农药企业存在的劣势和威胁2.1.1行业混乱,产业集中度低据调查,我国注册农药生产企业超过3000家,但大多数为中小企业,从产量来看,前10大原药企业占全国原药总产量的比重只有195,前20大企业占总产量比重只有308。以产值计,前10大企业占行业现价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232,前20大企业比重只有315,从销售来看,年销售量2000吨以下的企业占85%,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的企业只有7家,整个行业销售额只与拜耳公司相当。如表2.1所示,2010年瑞士先正达、德国拜耳作物以及美国杜邦的销售额分别是中国农药企业总销售额的1.53倍、1.32倍、1.19倍。而中国农药行业排名前三位的公司新安化工、诺普信以及红太阳集团2010年的销售额只占中国农药企业总销售额的3.89%、2.81%、1.67%,新安化工的销售额与瑞士先正达销售额相差771.45亿元人民币。表2.1 国内外主要农药企业销售额对比 单位:元人民币企 业 名 称2010 农 药 销 售 额国际企业拜耳作物683亿先正达791.59亿杜邦617.78亿国内企业新安集团20.14亿诺普信14.56亿红太阳8.64亿2010中国农药企业总销售额518.2亿注:表中国际企业销售额按照人民币:美元:欧元=10:1.47:1换算。我国农药企业生产的产品基本上是过专利期的产品,同一个品种有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生产。中国农药行业50多年来的发展也成为了国民经济建国以来整体粗放式经营的一个典型缩影:大量企业集中生产少数的中低端产品,企业没有足够的研发能力,原料无法控制,行业的发展甚至是建立在损害环境的基础之上的。以阿维菌素为例,互联网搜索显示,中国以生产阿维菌素原药为主的厂家超过30家,而生产、销售阿维菌素复配制剂的厂家超过100家。河北威远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阿维菌素原药生产商,其生产的1.8%阿维菌素制剂“蓝锐”市场占有率不到20%。很多不生产原药的厂商通过购买原药,自行加工复配生产制剂,通过低价来抢占市场,最终导致农资市场混乱,农药行业“好药难卖第三年”。而由于中国农药市场研发投入有限,导致国外厂商不断蚕食中国农药市场份额。调查显示,六家世界大型农药生产商(拜耳、先正达、陶氏、巴斯夫、孟山都、杜邦)一年的销售额占世界农药市场总销售额的70%以上,其在中国的销售额也可占到中国农药市场总销售额的50%以上。2.1.2 科研投入严重不足我国农药行业过低的产业集中度导致单个企业实力弱,无力承担创制农药新品种的巨额资金,创新能力低下,不利于提高我国农药行业整体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国外大农药生产公司基本每年都有新药上市,而对比我国农药生产企业,基本上依靠非专利药的生产,我国2009年中国农药年产量达到2262万吨,占全球农药产量的一半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生产国,年出口量有100万吨,占全球销量的一半,而专利药的生产依然集中在世界六大农药生产商。由于我们的农药生产以原药为主,而制剂产品少,故难以成就强势的消费者(农户)品牌,中国农药企业的品牌力弱,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也不强。2.1.3 营销手段单一在我国农药销售市场,对于制造商来说,其产品渠道结构是金字塔形, 即企业通过总经销商二级经销商三级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这样的多层级结构,将产品分散到更广的基础层面上供应给消费者。这种呈金字塔式体制的多层次传统销售渠道,虽然在生产厂家占领市场份额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销售渠道难以控制,经销网络中的各级代理商、经销商等受到利益的驱使,容易造成市场价格混乱,而且这种多层次的销售网络也使得生产企业不能很好的贴近市场,企业获得的市场信息也会相对比较滞后,不利于企业的发展。2.1.4 农民用药教育不足根据笔者在湖北黄陂、汉川、鄂州等地农村实地调查发现,农民用药教育明显滞后,有些农民由于外出打工,而又承包土地较多,常常通过减少打药用水量,加大施药浓度,减少打药次数等方式减少劳动力投入,在病虫害大发生时往往变得束手无策,这些大面积田块就成为病虫源头。而有些农民依靠农田生活,尤其是那些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农田重视程度高,有虫、有病即打药,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环严重,病虫害抗药性增强。上述情况的发生,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关键还在于中国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科技素质整体偏低。由于农民技术水平低,影响了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导致农产品质量低下,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甚至低于印度),技术进步率低(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80%),物质能耗高(中国单位gnp能耗为日本的6倍)。2.1.5 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 每个农业工人拥有的机械设备达15万美元, 比制造业工人拥有的机械装备高22 ;加拿大平均每个牧业劳动力拥有8万加元的机械设备;法国和德国每个农业工人拥有的固定资本在2000美元以上。先进的农业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产品随着技术的不断改革更加多样化、性能更可靠。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重大挑战。一是农机化水平总体不高,装备结构不够合理,不同区域、农业各产业、各环节农机化发展很不平衡;二是农业生产和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农机利用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三是农机化基础设施和相关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四是部分环节适用农机产品和技术供给不足,不能有效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五是应对日益凸显的能源短缺约束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农机肩负重要使命,同时节能减排任重道远。2.1.6 政府宏观管理体制落后,外部环境差我国负责农药生产审批的政府主管部门是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负责农药品种登记的部门是农业部。其中,国家石化局负责发放农药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农业部负责发放农药品种登记证,各省、市、自治区的技术监督局则负责提供农药标准备案。三者加起来就是所谓农药的“三证”。目前我国农药行业的多重管理,一方面是可以强化管理,但另一方面就造成了部门间互相推诿,造成管理空当。另外,全国政协常委方兆本曾做过统计:目前国内市场上2030左右的农药不合格,其中劣质农药占8左右;销售过期、失效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生;无农药登记证的产品也能在市场上购买到;施用国家禁用、限用农药的现象屡禁不止;假冒农药产品时有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近年来面临的一大困惑。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现在我国农药市场管理的不完善,农药经营部门遍地开花,疯狂制造假冒伪劣农药,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虽然加大了打击力度,但仍不能杜绝和有效控制假农药。2.1.7 国际农药巨头携资金优势长驱直入在全球农药产业链分工上,跨国公司挑肥拣瘦,拿走了利润最丰厚的部分,留给我们的是一些“残羹冷炙”,而跨国企业又依赖技术、资本、品牌等优势“大举入侵”中国市场,整合相关资源在中国大陆市场战略布局,这留给我国农药企业的生存空间将是越来越小。2.2 我国农药企业发展的优势2.2.1 国内经济稳定发展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1482亿美元,居世界第十位。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中国创造了一个世界经济界的神话。我国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54641万吨,棉花产量597万吨,另外,我国谷物、籽棉、花生、茶叶、水果等农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一连串世界第一的背后,是庞大的农药产量需求,这为我国农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资源。2.2.2 剩余劳动力富足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耕地面积少,工业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这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特征。目前我国城市化率为47.5%,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十二五”末期我国城市化率要达到51.5%,年均提高1%。根据刘易斯理论以及结合我国国内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况,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正在接近“拐点”阶段。农村劳动力从工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过程中,工业部门一时没有相应的容纳量,造成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2.2.3资源丰富中国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多种矿产的成矿条件,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3位。中国目前已发现矿产168种,20多种矿产资源具有区域性优势,如农药生产必需的钾盐、磷等。2.3 我国农药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2.3.1 全球农产品价格进入上升通道从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持续攀升,据国家统计局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国内月均cpi增幅持续同比超过2%。从表2.2可以看出,2007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指数年增幅超过10%,其中,主要农产品(如谷物)价格增幅均超过5%,大豆价格年涨幅接近20%。表2.2 2005-2008年中国cpi统计指标2005200620072008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101.4101.2118.5114.1种植业产品101.6104.5109.8108.4谷物99.2102.1109.1107.1小麦96.4100.1105.5108.7稻谷101.6102.0105.4106.6 玉米98.0103.0115.0107.3大豆94.299.3124.2119.7油料91.3104.8133.4128.0棉花111.897.1109.690.6糖料111.6121.1100.098.4蔬菜107.2109.3106.9104.7水果107.4111.4101.3101.4林业产品104.8112.8104.4108.5注: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2.上年=1002.3.2 国家对 “三农”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党的十五大以来,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取消农业税,完善农业补贴、保险制度,提高各种农产品最低收购保护价格,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到,今年中央拟安排“三农”投入9884.5亿元,接近万亿,这基本上顺应了中央过去提出的每年涉农资金新增千亿的目标。一系列措施的采取进一步提高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种田积极性,扩大了农药的市场。2.3.3 土地流转政策实施我国人均土地非常稀缺,我们现在的耕地面积已经降到了18.2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一亩三分八,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再减少确实会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乃至于社会稳定。在过去的11年中,我国耕地的总面积已经减少了1.25亿亩,超过了一个河南省的耕地面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期历史过程,反映了农地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的需要,是联结承包农户与规模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渠道和纽带。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使积极种田的农民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同时也可以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2.3.4 高毒农药逐渐禁用2004年以来,我国陆续开始禁用各种高毒农药,去年初发生的海南“毒豇豆”事件再一次将人们的目光拉向高毒农药,国家对高毒农药的生产监管更加严格。高毒农药的削减和淘汰,对我国农药行业产生深远影响。高毒农药退出历史舞台不仅将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也将为农药的新剂型提供市场机遇。高毒有机磷品种的禁用,将给低毒有机磷、拟除虫菊酯和吡啶类杀虫剂带来巨大的新增市场空间,直接增加替代农药制剂约100亿元的市场空间。2.3.5 各种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草甘膦自1971年被美国孟山都(monsanto)首先研制出来后,在市场上得到迅速推广。其主要用于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田间除草、非耕地除草、免耕作物种植。因为依赖转基因技术,草甘膦一直广受争议,但凭借优异的除草性能,草甘膦还是占据了全球市场的8%,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农药”。由中科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科院教授张启发教授团队研发的转基因水稻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关注。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近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主席克莱夫詹姆士就201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情况及相关技术发展做了介绍。据悉,2010年转基因作物累计种植面积已超10亿公顷。2009年至2010年,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范围内种植面积增加了1400万公顷,增长率约10%,这表明转基因作物仍保持强有力的发展态势。詹姆士表示,2010年发展中国家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占全世界的48%,到2015年将超过发达国家。随着世界各国对转基因农作物态度的转变,草甘膦的需求量大幅上升,如图2.1所示,当转基因棉花、大豆、玉米及小麦的种植面积不断上升时,草甘膦的需求将与之成比例增加。另外,草甘膦的发明者孟山都逐步淡出农药行业也将给予中国化工企业更大的空间。图2.1 转基因棉花、大豆、玉米、小麦草甘膦需求预测图数据来源:威士曼研究2.3.6 国际范围内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在全球范畴内,农药行业属非主流行业。非主流行业高度依赖自然资源及劳动力,资金周转率低,行业进入门槛低,通常污染程度较高,为发达国家与跨国公司所回避,世界农药产业很自然就从发达国家往发展中国家甚至更落后地区进行梯度转移,这也符合全球产业转移基本规律。第3章 提升我国农药企业竞争力的策略3.1 改善企业外部环境3.1.1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做好财政投资的统筹规划、集中使用,要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和竞争能力强的农药企业给与财政支持,要对农药企业为农户提供的各项服务包括技术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等给与补偿。3.1.2 调整优化税收政策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体现一个国家对一个产业的政策导向。国家应对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农药企业实行税收减免,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最终受惠与农户。3.1.3 强化金融信贷支持针对农药生产企业行业集中度低,利润有限,周期性生产,流动性大的特点,各金融机构要加大扶持力度,具有针对性的扶持龙头企业,促进行业产业升级速度,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具体途径有一下两点:第一、商业银行要改善金融服务、放款抵押担保条件。第二、政策性银行要向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倾斜。3.1.4 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具有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本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短期行为,如在区域内有限的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企业为了抢占市场,纷纷采用“价格战”等手段,形成企业间无序竞争,导致农药产业在低水平下恶性循环。因此,政府应适时加强领导,使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相一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1.5 加强农机服务建设发达国家都建立起了为农民提供服务的公共服务系统、私人服务系统和农民自己联合组织起来的合作服务系统。农业机械合作组织形式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以法国居马、德国的农机环和韩国的机械化营农团为典型代表的纯属民间性质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团组织;第二类是与政府联系紧密,政府给予补贴,协助政府制定或执行有关政策,带有明显中央性质的组织形式,如日本的农协、农业机械化协会、全国农业机械商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农业机械工业会;第三类是纯以盈利为目标的公司和企业,美国和德国的农业机械租赁公司、经销商等是典型代表;第四类是纯属政府机构和组织性质的组织形式,如日本的肥料机械处(课)、地方农政局和美国的农业部。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农机服务组织体系的建设可以包括3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行政管理服务组织,这一层次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和行业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与监督。第二个层次是为农机经营主体服务的组织,这一层次的主要职能是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推广、信息开发服务、培训、农机产品质量鉴定、安全检验以及农机产品的零配件供应、维修和安全保险等服务范畴。这一层组织可以包括政府、中介性的公益机构、各种农业合作组织以及各种企业性的服务组织。第三个层次是为农业生产提供机械化作业的服务组织。它由农机大户和各种农机服务组织以及各种企业性的服务组织构成,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中坚力量。应逐渐引导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和规范的运行机制,制定行业自律规则,拟定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协会章程和农机服务协议、合同等规范化文本,规范农机社会化服务运作,保护农机服务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3.2加强企业自身建设3.2.1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树立企业诚信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的意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没有诚信的企业,一定无法立足于市场。只有诚信,企业才能赢得市场,求得长久发展。农药企业要牢固树立“诚信兴起”的观念,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依法诚信经营,全心全意服务“三农”。对于农药企业而言,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农民提供最好的服务。农民要的不是农药,要的是粮食,要的是有个好收成。我们要做好农化服务,做成一个服务最好、竞争力最强的农药品牌,为农民提供完全的致富解决方案。3.2.2 加大行业整合力度,实行强强联合优胜劣汰的行业风气,建立健全行业协会体制,坚决抵制互相压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农药行业集中度过低,一方面造成厂家多而分散、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过程的物耗和能耗较大、没有规模经济优势,特别是众多小企业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监控困难;另一方面,单个企业实力弱,无力承担创制农药新品种的巨额资金,创新能力低下,不利于提高我国农药行业整体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这一问题已经得到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并已开始着手推动我国农药工业的改革。从行业发展来看,集约化、规模化是农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环保力度的加大,中国农药产业正进入新一轮整合期,行业也将变得更加有竞争力。而一些上市农药公司都是大型企业以及区域性的龙头企业,也必将在未来的兼并整合中处于主导地位,赢得加快发展的机遇。3.2.3 农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重视新产品专利申请从全球农药产业链来看,其价值分工包括上游原材料、中间体、原药、制剂、渠道网络、农户等环节,农药产业价值链的典型特征是“中间小、两头大”,即上游原材料、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下游品牌、渠道拥有较高附加值,这些环节利润相对较高;中间生产环节的附加值较低,利润相对也较低。农药行业属于精细化工行业,与医药行业相似,具有明显的技术依赖性。实践表明,提升新产品研发能力、关键中间体自给能力、工艺线路的效率以及环保治理能力是中国农药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3.2.4 完善营销体系建设,改变单一的金字塔型销售模式,减少渠道层级,建立扁平化销售。建立销售信息化平台,实行从生产到销售的一条龙信息化监管,做到产销平衡,合理利用产能在未来的农资市场中,经销商将负责分销,厂家负责品牌建设。目前,中国农资经销商超过10万家,经销商过度分散,经营的品牌、品种过多,而且规模小。另外,原来意义上的一级经销商,虽然下线众多,网络覆盖面广,但网络渗透能力不强,且以“坐商”为主,推广能力差。基于行业扁平化发展趋势,农药行业的渠道网络将逐步以县级经销商为主,经销商应拥有自己的终端和具备终端把控能力,这就需要营销网络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建设,产销结合,产销平衡,加速企业资金流动,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同时,企业将避免一品两投,最终形成连锁专卖品牌,经销商不在只守着那一亩三分地,而是要主动联合,实现跨区域联盟。 3.2.5 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引导,生产低毒高效农药,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为贯彻落实农药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印发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的要求,2010年8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印发了农药产业政策公告,公告提高了农药行业准入门槛,鼓励企业加强研发投入,生产高效低毒农药,提倡企业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环境污染。这是近十多年来,政府部门首次出台、专门针对农药工业发展的一项产业政策。我国农药企业应依次为契机,大力发展低污染高收益的新型农药,提高自身竞争力。农药行业未来的发展将受到资源、环保等因素的强力制约,国家也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农药企业向循环经济要效益。比如,对循环经济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或允许抵扣税收;今年起实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对急需升级工艺和设备的农药企业来说也相当利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一些农药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江苏利民化工的碳酸锰废渣和代森锰锌废渣的处理利用,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420万元。浙江新安化工更是把实现内资源循环当作了目前的核心竞争优势。据介绍,该公司的内资源循环包括草甘膦小循环、有机硅小循环和草甘膦与有机硅大循环三个部分,通过两个小循环,草甘膦、有机硅的生产成本可分别节约2000元/吨、300元/吨左右;而草甘膦生产过程中的氯甲烷可用作有机硅的生产原料,有机硅生产过程中的盐酸又可用作草甘膦的原料。3.2.6 实施对广大农民的用药教育活动,增强品牌知名度;规范农民用药,扩大农药使用量,降低病虫害抗性的产生,延长产品寿命农户对农药消费拥有最终发言权,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农户价值将得到进一步关注和重视。在市场不够规范阶段,“厂家忽悠经销商、经销商忽悠零售商、零售商忽悠农户”的行为常有发生,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证,更没听说过哪次行业会议或产品推广订货会有邀请农户参加的,但随着农药消费者群的变化以及市场的逐渐成熟,农户价值必将越来越得到重视。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农户价值逐步得到重视的同时,基于农户层面的品牌构建也越来越被重视,而不仅仅是在中间商圈子有品牌。我国农药企业原来多靠产品和渠道来驱动业务发展,但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原有业务模式驱动力日趋不足,企业需靠品牌来驱动业务。不论是基于农户选择农药的需要,还是国家为规范农药行业而取消商品名,或者说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品牌(特别是基于农户层面的品牌)的构建都至关重要。不同的农业模式、不同的种植结构、不同的农民群体,其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消费习惯必然大不一样,各农药企业需把握“三农”变化趋势,把握农民需求动态,关注和重视农户价值,努力在农户层面构建起良好的品牌形象,不断积累品牌资产,方不至于在行业整合大潮中被无情淹没。在农民买农药时,农药企业要学会问农民的作物得了什么病,病情严重不严重,多少天了,条件允许时应该跑到农民的田里去看看情况怎么样。在建议农民使用什么样的农药,使用多少,怎么用。最好能给农民发放些宣传册,指导他们识别作物病虫害,怎样采取措施。让农民不仅买的放心,还增长了知识,同时宣传了企业和企业的产品。同时,由于农民长期大量无序使用单一农药,对植物病虫害形成了相应的选择机制,严重影响了产品寿命。规范农民用药,一方面可以减少病虫害抗性的产生,延长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诗歌鉴赏与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讲义(部编版)学生版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Module9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3
- 酸和碱的反应课件教学
- 人工智能通识教程(微课版) 课件 02 人工智能技术的行业应用-千行百业应用大爆发
- CN120198439A 基于深度学习的电控部件外观检测方法及装置
- 老山界课件内容
- 老北京火锅黏土课件
- 配电运维巡视专业课件
- 2025标准木托盘租赁与专业仓储服务合作合同
- 2025成立公司投资入股及企业全面运营合作协议
- 四川大学宣传介绍PPT
- 小学生元宵中秋猜谜语竞赛题目
-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附件13-账簿划分和名词解释
- 燃气轮机离心式压缩机组运行操作手册教学教材
- GB 7956.2-2014消防车第2部分:水罐消防车
- FZ/T 21001-2009自梳外毛毛条
- 二年级语文《称赞》练习题
- 2023年重庆市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
- 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黄河大合唱》课件
-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打印版带翻译
- 山东省青岛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