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村新变化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一、移民背景 当全国的“八七”扶贫攻坚战号角吹响以后,在广西中北部偏西的地方都安瑶族自治县还有一半的人还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要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对于顽强的都安人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压力。站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的人们冥思苦想,决策者们也惮思极虑,最后上下达成共识。贫穷的根源在于缺乏土地,要全面解决温饱问题,必须把一部分贫困群众搬迁出去。 于是,都安人把目光盯上了国土面积居广西第五、河池第一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那里有尚未开发的土地,那里有六七十年代从都安逃难出去的自发搬迁群众,这些自发移民已和当地群众融为一体,生活水平居中偏上。都安人一看到希望,说干就干,决定采取政府行为移民环江。要搬迁成千上万的人,谈何容易,地、县、领导慎之又慎,为慎重起见,1993年第一次移民时只安排2000人。据统计,到20XX年,在环江的都安人已达8万人之多,在他们当中,有经商定居的,有部队专业的,有大学毕业分配的,有参加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后就地安置的,有组织调动的,绝大多数则是从60年代至90年代自发和政府组织异地安置到环江安家落户的。 二、移民安置场发展现状 (一)基本现状 从1993年都安瑶族自治县人x政府组织移民开始,都安人更加坚信异地安置是扶贫攻坚的一条重要途径。1996年便开始筹划大规模移民环江,计划用三年时间内完成4万到5万人的搬迁任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及得到广东省的对口帮扶下,1997年、1998年和1999年又分别搬迁贫困群众3500人、11000人和30000人到环江安置,4万多移民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当年就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第二、三年户户基本上建成砖瓦结构或钢混结构的稳固住房;第四、五年就全面完成水、电、路、学校、卫生室和坡改梯地的任务,且看下列一组数字: 修建通往乡村道路76条,共320多公里,140多个居民点都通了路。 新建成水柜池1190个,总容量119556立方米,建成引水管道16公里,人畜饮水基本得到解决,同时解决了部分农田灌溉用水问题。 新建成学校35所,校舍为钢混结构或砖瓦结构,引进大批乡村教师,适龄儿童上学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新建成卫生室25所,基本解决移民的看病问题。 架通交压输电线路160公里,低压输电线路330公里,基本解决移民生产和生活用电。 新建成沼气池1100多座,每2个农户当中就有1户拥有沼气池,且每年数量都在增加。 坡地荒坡改为梯地5.3多万亩,人均拥有1.5亩以上的平台地。据研究人员对移民地的地质地貌分析:移民地地貌破碎,土地以坡地为主,但有相当量可开垦利用的土地;土壤主要为红壤,土壤剖面发育良好,土壤质地和结构尚可,有机质和氮含量相对丰富,但磷、钾缺乏,土壤酸度大;植被以先锋植物为主。最能吸引都安人的则是移民地拥有相当一大片的黑而薄的风化土壤,且很少含沙石,一坡缓着一坡,非常壮观。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的出都安移民之勤奋程度,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而最令人动容的则是毛南山乡人民能够团结来自都安的各族人民,他们这种胸襟坦荡、海纳百川的精神,使环江民族团结形成良好的局面。 (二)已取得的成就 (1)以县党委、政府带头,落实好移民异地安置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大会战,其主要表现在: 征收当地多余的农田、牧场及荒地荒坡,分田分地,保证移民们的耕地需求。 修建通往各个乡镇的乡村公路70多条共320公里,保证村屯通路,并适当修好通往农田的道路。 经过一系列的电改后,村民用电得到有效保障,并尽量满足村民的用电需求。 在安居建房方面,上级政府拨款给移民每户不少于2000元,主要用于建房买料,并提供大米、油盐、化肥等相当多的物质生产生活资料。 在移民安置补贴方面力求到位,落到实处。 林场建设方面初见成效,已建成爱山、黄冕等多个大规模林场,同时政府大力拨款为村民建起了沼气池,这样一来既减轻了农民们对水源林的用柴压力,又配合了上级政府的环保工作。 从1997年到20XX年等12年时间,基本上完成了坡改梯建设的任务,不断整治丘地,修建坡梯,有利于保持水土和肥力。 (2)乡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办学现状力求切合实际。 (3)牢牢把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努力发展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甘蔗、玉米、水稻等种植业,农业发展初具规模。同时加快长白猪的繁殖养殖业,根据当地市场需求,适当地发展水牛、菜牛、山羊、马等畜牧业。 (4)移民的迁入,带动本地,特别是激活了环江各乡镇企业的发展,拉动了乡镇市场经济,繁荣了交通沿线的各村庄。 (5)两种民俗地域文化趋向于融合。 (6)经过10年的艰苦创业,都安人移民环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都安人对土地的强烈需求,化解了人多地少、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矛盾局面。 (7)民族团结,在发展前进中巩固。 在环江境内,不管是毛南族,还是苗族、瑶族群众,他们除了会讲母语以外,大都会讲壮、汉语。长期以来,毛南族人民和壮、汉、瑶、苗等各族人民长期和睦相处,相互通婚、相互融合,形同一家人。8万移民进来以后,政府采取多种方式协调好当地农民与移民之间的关系。针对“移民小聚居,与当地农民大杂居”的特点,政府组织移民与当地村民共建家园,使他们形成了“同走一条路,同饮一井水”的利益共存关系,促进了团结。政府还帮助移民发展种蔗、种桑养蚕等家庭经济项目,组织他们劳务输出,使他们尽快富起来,从而消除因贫富悬殊而产生隔阂。同时,在处理问题时,公平公正,没有倾斜当地农民,使移民有如在家乡的感觉。据统计,从20XX年到现在,环江当地农民与移民共同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