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与射频消融治疗ppt课件.ppt_第1页
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与射频消融治疗ppt课件.ppt_第2页
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与射频消融治疗ppt课件.ppt_第3页
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与射频消融治疗ppt课件.ppt_第4页
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与射频消融治疗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与射频消融治疗 2 VT分类 心肌梗死后VT心肌病VT特发性VTARVDVT其他 LQTsVT TDP 3 心梗后VT的机制 折返性 由坏死疤痕区内的存活心肌参与形成 可能有多个出口 围绕疤痕区的折返少见 局灶性 4 VT消融治疗现状 心梗后VT 心肌病VT的消融效果较差特发性VT绝大多数 87 95 可被RFCA根治ARVD等基本不进行RFCA 5 心梗后VT的射频消融 近期成功率低 平均59 1 在血流动力学耐受性好的患者也只达54 66 2 远期复发率高 即使单形VT亦达20 30 3 1 BorggrefeM 1997 2 StevensonWG 2000 3 WillemsS 2000 6 传统标测下VT消融成功的前提 VT可被EPs重复诱发发作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持续时间足够长非多形性VTVT发生部位或传出通道在心内膜下较表浅处 7 存在的主要障碍 心梗后VT及心肌病VT的复杂性及血流动力学常不稳定现有标测技术的局限性消融手段的制约 RF损伤灶表浅 其余能量不成熟 8 目前标测定位的主要手段 激动顺序标测起搏标测隐匿性拖带孤立的舒张中期电位 MDP 伴隐匿性融合的拖带时起搏后间歇的分析比较伴隐匿性融合的拖带时刺激信号 QRS间的潜伏期及VT时MDP QRS间期 9 经CS的心外膜标测 优点 有助于缩小标测范围 尤其对心外膜下的VT有帮助缺点 可操作性差 精确度低 应用范围小 10 CARTO 优点 直接接触 准确性较高 可在心外膜标测 也可在窦律下标测 缩短X线照射时间 缺点 不适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及非持续性VT 11 心内非接触式标测 优点 直观 操作快捷 特别适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非持续性VT 准确性较高 减少X线照射 缺点 不能反映心外膜激动情况 部分技术待完善 12 VT射频消融手段的改进 生理盐水冲洗下RFCA同部位短间隔重复消融心外膜消融 13 其他的消融技术 化学 激光和冷凝 损伤灶大 但范围难控制 并发症严重 微波和超声 损伤灶较RF深大 但换能器工艺技术待完善 14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目前为临床首选治疗措施 15 IVT的分类 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速 1 反复发作的单形性室速 RMVT 2 右室流出道室速 RVOT 左室特发性室速 ILVT 也可根据其对药物的反应而分为维拉帕米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 verapamil sensitiveVT 或腺苷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 adenosin sensitiveVT 16 IVT类型 右室流出道室速 RVOT VT 左室特发性室速 ILVT 17 IVT类型 右室流出道室速 RVOT VT 反复性单形性室速 RMVT 最多见少数为持续性单形性室速中青年多见 运动或异丙肾易诱发又称儿茶酚胺敏感性或运动诱发性室速发生机制多与延迟后除极引起的触发活动有关此型男女均较多见 女性略多 18 RVOT和RMVT的起源部位 19 IVT类型 左室特发性室速 ILVT 多数起源于左室中后间隔部即左后分支蒲肯野纤维网处 少数则起源左前分支区域左室流出道部位发生机制以折返机制为主中青年男性多见 绝大多数为持续性单形室速 20 IVT的体表心电图定位 RBBB型VT ILVT 电轴左偏电轴右偏左室流出道VT左室游离壁VTLBBB形VT RVOT 电轴右偏或正常电轴左偏 21 RVOTVT 22 23 RMVT 24 25 ILVT 26 27 28 29 左室流出道室性早搏 30 IVT的发生机制 折返性机制 主要发生于LV的左后分支处自律性机制 见于RV 亦可发生于LV触发活动机制 多发生于RVOT 亦可见于LV 31 射频消融前心内电生理检查 IVT的诱发诱发特点与VT机制的关系RVA80 90 RVOT10 LV5 IVT的室房 VA 传导1 1 2 1 文氏 比例不固定的不完全性VA阻滞 完全性VA分离鉴别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射频消融前心内电生理检查 常规准备程序刺激方案心房程序期前 S1S2 刺激心房分级递增刺激右室心尖部S1S2刺激右室心尖部S1S2S3刺激 40 射频消融前心内电生理检查 程序刺激方案 续 右室心尖部S1S2S3S4刺激右室心尖部S1S1分级递增刺激右室流出道刺激左室刺激异丙肾上腺素激发刺激 41 心内标测方法 激动顺序标测法起搏标测法窦律下蒲氏电位标测法 42 43 I II V1 HBE ABL RV P P I II V1 HBE ABL RV V A V P P V V 44 45 46 ILVT激动顺序标测 大头电极可记录到P电位 此处消融成功 47 RVOT室速 左 在间隔侧中后部以相同频率进行起搏标测 右 48 IVT射频消融 导管的选用ILVT标测与消融激动顺序标测 为主 起搏标测RVOT VT标测与消融起搏标测 为主 激动标测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IVT射频消融 消融成功标志 消融终点 放电后VT终止或室早消失消融后即刻及30分钟内 反复重复原诱发条件并经静点异丙肾上腺素均不能诱发VT 73 IVT射频消融 频发性室性早搏的消融一般处理射频消融治疗的适应证射频消融方法体表心电图定位心内膜标测与消融方法 74 75 IVT射频消融 仪器和消融方法温控法非温控法成功率及随访并发症及预防 A VB心肌穿孔 心包填塞室颤及其他 76 IVT射频消融 影响成功率的因素仪器设备 方法学的掌握及操作技巧熟练程度VT起源部位解剖变异VT诱发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状态靶点定位精确度 消融导管与心内膜贴靠状况 温控导管的应用新的标测系统应用 77 结论 总体而言 射频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