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失灵与政府微观经济政策ppt课件.ppt_第1页
市场失灵与政府微观经济政策ppt课件.ppt_第2页
市场失灵与政府微观经济政策ppt课件.ppt_第3页
市场失灵与政府微观经济政策ppt课件.ppt_第4页
市场失灵与政府微观经济政策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第十章微观经济政策 本章内容 1 市场失灵及其原因 2 公共产品的特点及最优数量的确定 3 垄断的危害及政府管制 4 外部影响对资源配置分析及对策 5 非对称信息 主题内容 第一节市场失灵及原因第二节公共物品第三节垄断和反垄断政策第四节外在性第五节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 市场机制的局限性 市场效率的两大限制 市场不灵和不能被接受的收入分配 萨缪尔森 经济学 第十六版 市场失灵 MarketFailure 市场机制本身在某些场合下并不能导致资源有效配置的结果 不能接受的收入分配 即使市场是有效率的 它也可能带来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收入分配结果 贫富悬殊 广义的市场失灵将不能接受的收入分配也包括在内 市场有效率 市场有效率 当市场上的资源配置使得社会总剩余最大化时的状态 除了市场效率以外 决策者往往还要考虑公平性问题 财富在各类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分配是否公正 市场失灵 低效率或者扭曲 回想 亚当 斯密提出 似乎有一只 看不见的手 引导利己的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 使得社会获取的总利益最大化 市场 机制 就是看不见的手 然而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的曲折发挥 低效率 是客观存在 市场失灵的低效率 是相对于完全竞争均衡时的帕累托效率 基准 而言 具体形式有 外部性 公共物品 垄断 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机会主义行为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市场存在着垄断或不完全竞争 使其并不总是产生最有效的结果 市场行为的外部性可能产生负面的外溢效果 市场机制不能保证公共物品的供给 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或不对称性所导致的经济中的不确定性 市场所导致的收入分配后果在政治上或道义上无法接受 主流经济学的政府干预理论 完全竞争的市场保证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收入分配平等只要偏离完全竞争 市场就会失灵 垄断导致市场失灵 所以政府干预 反托拉斯法 管制或国有化 外部影响导致市场失灵 所以政府干预 管制或征税公共物品导致市场失灵 所以政府干预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 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 所以政府干预 政府提供信息 强制标准化和强制参与医疗保险等 市场导致收入分配不平等 政府干预收入再分配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既然市场机制本身不能保证能在一切场合下导致资源有效配置的结果 那么 政府在这些场合进行某种干预就成为必要 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理由是存在着市场失灵 即政府的作用就在于解决市场自身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不过 有人对这种现代国家干预理论提出质疑 市场机制失效不等于政府干预有效 问题实质在于 如何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这两害之中取其轻 公共物品的特征 公共物品 publicgoods 与私人物品 privategoods 私人物品是市场提供给个人享用的物品公共物品是供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公共物品的两个特征非排他性 nonexclusive 非竞争性 nonrival 私人物品是那些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的物品 而公共物品是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征 纯公共物品 purepublicgoods 既具有非竞争性 又具有非排他性 或者由于技术上的原因难以排他的 称为纯公共物品 如国防 警察 环保等 准公共物品 quasi publicgoods 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但可以排他的 称为准公共物品或半公共物品 如医疗 交通 教育等 公共资源 publicresource 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但无法排他的 称公共资源 如空气 江河湖海中的鱼虾 公共牧场上的草 公共物品的特征 公共物品的识别图 具有竞争性吗 具有排他性吗 私人物品 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 有 有 公共资源 仅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 技术是能够排他吗 排他成本很高吗 准公共物品 仅有排他性但无竞争性 无 是 不 无 纯公共物品 既无竞争性又无排他性 不 是 公共物品的特征 搭便车公共物品的提供上市场是无能为力的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公地悲剧公共江河湖海中的鱼被过度捕捞 公共山林被过度砍伐 公共矿源被掠夺性开采 公共草地被过度放牧 野生动物被灭绝性猎杀公共资源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竞争性 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公共物品的最优产量决定条件社会的边际利益等于生产的边际成本社会的边际利益等于所有消费者的边际利益之和 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最优数量的决定 P P 0 0 Q Q 每个消费者的边际利益均等与边际成本 CE FG Q0H 社会的边际利益等与边际成本 OL ON OT 私人物品 公共物品 公共品的供给公共品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固定成本很高其使用的边际成本往往极低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市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资源配置最有效价格就要趋于零 零价格就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怎样为公共品筹措资金 政府拿 私人物品 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最优产量是难于确定的1 单个消费者通常并不很清楚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格 更不用说去准确地陈述他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价格的关系 既然私人的公共物品需求曲线无法确定 也就无法确定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 更无法确定最优产量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最优产量是难于确定的2 即使单个消费者能够通过需求曲线描述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程度 但他们不会如实地说出来 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使得每个消费者都想成为 免费乘车者 既然得到的需求曲线是假的 以此得到的最优产量也是错误的 主题内容 第二节公共物品第三节垄断和反垄断政策第四节外在性第五节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 作为思维工具的完全竞争模型和现实中的竞争 完全竞争只能是经济学家的思维工具 是为了理解竞争而假想的一个模型 市场中的竞争是企业家争相为消费者提供更好 更便宜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市场竞争是一个过程 是企业家发现消费者的更迫切需要 为资源找到更有利的用途的过程 作为取胜的手段 可以是更低的价格 质量更好的产品和便利和吸引人的营销方式等 事实上 产品同质和信息完美意味着没有竞争 自由市场会形成垄断吗 如果垄断指一个卖者 那么 垄断无处不在 如果垄断指marketpower 即影响价格的能力 那么 垄断也无处不在 如果垄断是竞争的对立 而竞争指没有特权 那么 自由市场中没有垄断 如果没有暴力 卡特尔一类的垄断组织很难成功 这是因为 成功的卡特尔要具备如下条件 1 市场需求缺乏弹性 2 寡头 3 有担当领导角色的大厂商存在 4 有进入市场的障碍 5 能够有效地监督和惩罚违背协议者 后两者往往意味着暴力 垄断的危害 资源浪费社会福利损失 P MC 无谓损失DeadweightLoss 垄断的危害 社会福利损失 H I 无谓损失DeadweightLoss 垄断的危害 社会福利损失 H I J 消费者剩余 A B 生产者剩余 A C 社会剩余 B C 垄断权与寻租 寻租 Rent seeking 是指一种为了获得或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 即垄断租金 的而采取的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 长方形FJPcPm是垄断厂商的垄断利润 为了取得或保持垄断利润 垄断厂商愿意支付FJPcPm的一部分给有能力保持其垄断地位的人或机构 如雇人游说政府官员或议院 或直接向政府官员行贿 寻租费用也是一种净福利损失 所以垄断造成的净福利损失要大于三角形FEG 管制与放松管制 管制 尤其在美国 指的是政府为控制企业的价格 销售和生产决策而采取的各种行动 政府公开宣布这些行动是要努力制止不充分重视 社会利益 的私人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 到1975年 联邦管制机构控制了约占国民生产总值24 的行业的企业重要产品 价格或生产过程决策 自70年代中期开始 公众对管制所强加的经济负担的不满意状况 加上经济学家对各种具体的管制方案的批评 引发了一场强有力的 旨在废除许多特定的管制方案的政治运动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 管制与放松管制 辞条 反托拉斯法 西方很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制定了反托拉斯法 其中 最为突出的是美国 这里以美国为例作一概括介绍 世纪末和 世纪初 美国企业界出现了第一次大兼并 正如列宁在 帝国主义论 所指出的那样 结果形成了一大批经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 这些大企业被叫做 垄断 厂商或托拉斯 这里的 垄断 不只局限于一个企业控制一个行业的全部供给的 纯粹 的情况 而且也包括几个大企业控制一个行业的大部分供给的情况 按照这一定义 美国的汽车工业 钢铁工业 化学工业等都属于垄断的市场 垄断的形成和发展深刻地影响到美国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的利益 从 年到 年 美国国会通过一系列法案 反对垄断 其中包括谢尔曼法 克莱顿法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罗宾逊 帕特曼法 惠特 李法 和塞勒 凯弗维尔法 统称反托拉斯法 在其它西方国家中也先后出现了类似的法律规定 经济学家通常有这样的想法 政府关于垄断的政策的任务是以这种那种手段去消灭垄断利润 但是 上述分析表明 通过福利三角形 加上被用于寻租的资源所部分地 吃掉 的有可能被转移的资财的矩形 以此来计量社会损失的传统方式 非常适用于因政治因素而形成的垄断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根据通常的经济理由 适当的政府政策应当包括政府对它自身已经创造的某种东西作出 纠正 至少对于头脑简单的人来说 解决这种问题的直接方法应是 政府首先不再授予法定的垄断特权 关于反垄断法的争论 但是 新的 政治的经济学 提出了为什么创造垄断租的立法活动必然存在多数票决议的民主制度的结构内部 确实 某些作者 布伦南 Brennan 和布坎南 Buchanan 1980年 曾论证说 政府机构本身通常就是一种垄断 在上述论证属实的范围内 我们面临自相矛盾的局面 经济学教科书上所开列的政府政策实质上是由自身就是垄断的一伸机构去管辖或控制的一般的垄断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 垄断 辞条 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价格调节 管制 PriceRegulation 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价格调节 管制 PriceRegulation 对自然垄断 Profit maxmizing Pm Qm Marginal costPricing Pc Qc Average costPricing Pr Qr 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实践中的价格调节 回报率调节 rateofreturnregulation 税收调节 反托拉斯法 管制和国有化的问题 自然垄断 拆不是办法 不正当竞争 难以界定 管制 信息问题国有化 失败的实践 不合逻辑和道德问题政府做什么 看看那个惟一的卖者背后是否有暴力 主题内容 第二节公共物品第三节垄断和反垄断政策第四节外在性第五节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 外部性及其分类 外部性 当一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其他消费或生产活动产生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间接效应时 就存在外在性 或称外部影响 外差因素 分类 生产的外部经济消费的外部经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外部性及其分类 当私人成本或收益不等于社会成本或收益时 就会产生外部性 外部性的两种主要的类型是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外部性引起市场的低效率 外部性有正 受益 负 受损 之别 外部性的原因 是个体理性不受约束 没有考虑或者不顾及他人利益 的不适当的发挥 负外部性的例子 汽车废气 吸烟 狂吠的狗 制造噪音的宠物 公寓楼里吵闹的立体声音响正外部性的例子免疫 修复历史建筑 新技术研究 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1 负外部性 Q C 边际污染成本MCE MR 私人边际生产成本MCP 社会边际生产成本MCS Q P Q S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厂商决策 Q P 社会决策 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MCS MCP MCE 均衡Q S 与社会有效水平比较 产量过多 过度生产 消费 捕捞 完全竞争不是最优的 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2 正外部性 教育或R D MC MRP MRS 收益 投资 I P I S 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溢出效应 Spill overEffect 均衡结果 IP IS 投资不足 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思路 负的外部性 提高私人成本 或降低私人收益 正的外部性 提高私人收益 或降低私人成本 克服外在性的对策 负外部性 征税 排污 正外部性 补贴 教育 Q MCE MCP MCS MCP1 t Q P Q S t MC MRP MRS PS IP IS P0 I 克服外在性的对策 为将产量限制在QS 不是直接控制产量 而是控制排污数量 硬性规定教育水平 九年义务教育 Q MR MCP MCS Q S Q P MC MRS MRP 小学毕业 初中毕业 Y Q 像环境污染这种负外部性肯定应该受到限制或消除 但美国有些地方政府却允许企业之间买卖排污权 而且还得到称赞 1992年 设在美国加州多伦斯的美孚炼油厂从加州南门以300万美元购买了每天可排放900磅有毒瓦斯气的权力 美孚排放瓦斯气的污染行为合法化了 但加州环保部门批准了这次交易 环保主义者没有抗议反对 经济学家还把它称为治理污染的一个进步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克服外在性的对策 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表现之一 消除外部性是政府的职责 政府用于治污的方法一般有两类 一类是对污染征收税收 这种税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 故称为庇古税 这种税收一方面增加了生产有污染产品的成本 提高了价格 以减少社会需求和企业生产量 从而减少生产和污染 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用这种税收收入去治理污染 庇古税使生产者自己承担了合理污染的成本 把社会成本私人化了 另一类是管制 即对企业排放的污染量实行强制性限制 规定排污的最高量 超过这一规定给予重罚 迫使企业自己治理污染 这些政策对治理污染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社会也为此而付出了代价 能不能有一种办法获得同样的治污成果 但又能减少成本呢 买卖排污权就是这样一种低成本治理污染的方法 续 克服外在性的对策 假设有一个钢铁厂和一个造纸厂排出同样有害的东西 政府规定每个厂每年的排污量为300吨 违反这一规定要重罚 如果这两个厂要求进行一笔交易 钢铁厂以500万元购买造纸厂的100吨排污权 这样 钢铁厂每年可排污400吨 造纸厂每年可排污200吨 这两个厂排污总量没变 对环境的影响也没变 那么 允许这种排污权的买卖会有什么影响呢 续 克服外在性的对策 允许企业交易排污权不仅减少了企业为排污所付出的成本 而且也减少了政府用于减少污染的支出 在征收庇古税和实行管制时 政府要支出大量管理费用 例如确定应征的税率 建立一套相应和管理机构等等 而在允许企业交易排污权时 政府可以确定一个排污总量 然后发行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就是排污权 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这种污染许可证 也可以由政府任意地把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分配给企业 然后由企业之间进行自由交易 在用这种方法治理污染时政府的支出少多了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 在市场经济下 政府也要尽量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市场失灵活问题 续 克服外在性的对策 克服外在性的对策 例 假定造纸与养鱼市场均为竞争的造纸厂1 PX 60 Cx x2 x是纸的产量 养鱼场2 Py 42 Cy y2 xy y是鱼的产量 两家厂独立 分别决策 利润为多大 两家厂合二为一 统一决策 利润又为多大 克服外在性的对策 例 纸厂 MRx MCx即60 2x x 30 x 60 30 302 900鱼场 MRy MCy即2y x 42 但x 30 所以y 6 y 42 6 62 30 6 36 x y 936 克服外在性的对策 例 x y 60 x x2 42y y2 xy 2x y 60 x 2y 42 x 26 y 8 x y 60 26 262 42 8 82 26 8 948 936 克服外在性的对策 产权交易 将鱼场卖给纸厂 价格 由于鱼场的利润 36 则以36卖给纸厂 这样 鱼场成为纸厂的一个车间 纸厂将只生产26个单位的纸 多养鱼 达到8个单位 总利润是948 扣除36个单位的购买成本 利润为912 比900多出12单位 将纸厂卖给鱼场 价格 这样 我们得到产权交易理论中著名的科斯定理 外部性与产权界定 如何应对外部性 经济分析史很长时期 主流应对意见认为 应由政府通过税收或补贴等干预手段解决 因而 经济学原理通常在讨论外部性之后直接讨论政府干预必要性 过去几十年产权经济学发展 认识到外部性之所以产生效率问题 关键在于产权界定不清晰和不充分 可以通过界定产权来消除外部性影响 政府干预解决外部性问题实际上仍可能是必要的 但这一必要性建立在对产权解决方案交易成本过大这一假定基础之上的 也就是说 产权分析把外部性的行政干预方案由一般命题变成了一个特殊命题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 经济学原理 第11讲 信息不对称 外部性与产权 产权 PropertyRights 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属于个人的产权即为私有产权 它可以转让 以换取对其他物品同样的权利 私有产权的有效性取决于对其强制实现的可能性及为之付出的代价 这种强制有赖于政府的力量 日常社会行动以及通行的伦理和道德规范 根据私有产权 任何双方同意的契约条款都是允许的 它们并不是都必须得到政府强制力的支持 当契约条款是属法律所禁止的 则私有产权就要遭到否定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 产权 辞条 Coase定理 由于强调了 交易成本论 科斯定理可以被认为说的是 法定权利的最初分配从效率角度看是无关紧要的 只要交换的交易成本为零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 科斯定理 辞条 科斯定理的中心含义是 如果产权得到明确界定 如果协商或谈判等活动发生的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 那么在有外部性效应的市场上 无论所涉及资源的产权属于哪一方 交易双方总能够通过协商谈判达到资源配置有效率状态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 经济学原理 第11讲 信息不对称 外部性与产权 如果产权是明确界定的 交易成本为零 则不管产权划归哪方 交易双方总能通过协商达到某一个最优配置 称为Pareto最优 交易成本 TransactionCosts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 交易成本包括所有那些不可能存在于没有产权 没有交易 没有任何一种经济组织的鲁宾逊 克鲁索 RobinsonGrusoe 经济中的成本 交易成本的定义这么宽广很有必要 因为各种类型的成本经常无法区分 这样定义 交易成本就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制度成本 包括信息成本 谈判成本 拟定和实施契约的成本 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 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 简言之 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 经济组织与交易成本 辞条 理解科斯定理的例子 一个工厂A污染周围的农场B 就是A对B产生 负的外部性 的例子 科斯认为 传统的福利经济学对 外部性 问题的解决方法 如对A征税 追究A的法律责任 是不对的 因为忽视了 外部性 问题的 相对性 问题通常被想成是 A对B造成损害 我们应该如何制约A 但这种想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 我们所处理的问题是相对的 若想避免对B造成损害 则势必对A造成伤害 故其真正的问题是 应该允许A损害B 还是允许B损害A 核心所在 乃是怎样能避免较大的损害 科斯定理 在这个例子上 意味着 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无论法律上要求A补偿B 或是B补偿A 都不影响最终的资源配置 因为A和B可以私下交易谈判 达成对双方最优的协议 科斯的推理是 如果污染工厂A生产后有足够的利润 使得在补偿成本后还有利可图 则即使农场B有法律权利要求A补偿 污染工厂还是会生产下去 反之 如果A有权要求B补偿 而B不愿出更大的钱 收买 A不去生产 则污染工厂还是照样生产 总之 最终资源配置 污染工厂生产与否 在交易成本为零的假定下 与最初始的法律权利界定 或财产权 无关 克服外在性的对策 应用 石场与Coase定理 有一个经营石场的商人 他靠炸石山卖石头赚钱 一年利润有几百万 这个商人在石场周围又买了一大片地 一直闲置着 市场经理为什么买了空地又不利用 请给予合理的经济学解释提示 若是房产开发商买了开发房产 一方面 居民势必联合起来投诉石场爆破声影响居民生活 另一方面 若房产开发的价值超过石场的收入 则房产开发商会倒过来购买石场开发房产 灯塔之所以为经济学家津津乐道 就在于它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物品的公共物品 我们所用的一般物品属于私人物品 其特征是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 排他性指可以有效地禁止别人消费 竞争性指一个人消费了其他人就不能消费或要少消费 例如 一个苹果如果是你的 法律就保证了你的所有权 不得到你的允许 别人无法享用 这就是排他性 你吃了这个苹果 别人就无法吃 或者要少吃一个 这就是竞争性 公共物品则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例如灯塔 你无法排除不有为灯塔交钱的人利用它导航 这就是非排他性 同时一个人利用灯塔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的利用 这就是非竞争性 像立法 国防 基础科学研究这类东西都属于公共物品 灯塔这种物品引起了经济学家关于公共物品的一系列争论 到现在为止 公共物品问题也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所以 有关灯塔的话题还会继续下去 克服外在性的对策 克服外在性的对策 总结第一 使用税收和补贴 第二 政府有时也可以采取行政或法律手段 第三 确定财产权 主题内容 第二节公共物品第三节垄断和反垄断政策第四节外在性第五节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 不完全信息 信息的不完全性绝对意义上的信息不完全 未来的不确定性相对意义上的信息不完全 信息不对称 不完全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不完全信息1 价格有效调节经济运行的前提 充分信息 即所有经济主体拥有一切做出正确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2 不完全信息 指有关市场主体获取的或掌握的信息不足以使市场主体作出理性判断或决策 3 不完全信息产生的原因 1 经济的不确定性 2 获取信息需要成本 不完全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非对称信息1 非对称信息 asymmetricinformation 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 2 非对称信息的分类 1 按非对称发生的时间 分为事前非对称和事后非对称 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 adverseselection 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 moralhazard 2 按非对称信息的内容 分为行动非对称和知识非对称 研究不可观测行动的模型称为隐藏行动模型 hiddenaction 研究不可观测知识的模型称为隐藏知识模型 hiddenknowledge 或隐藏信息模型 hiddeninformation 不完全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二者区别 不完全信息指的是缺乏完全信息的情况 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信息都是不完全 但可以是对称的 即交易双方拥有的不完全信息是一样的 信息不对称是指信息的分布不均匀 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 信息一定是不完全的 可见 信息不对称是信息不完全的表现之一 不完全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会妨碍市场的有效运转 影响资源优化配置 逆向选择 adverseselection 道德风险 moralhazard 委托 代理问题 principalAgentproblem 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 AdverseSelection 事前不确定性导致市场上的交易双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信息少的一方选择信息多的一方进行交易 就是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会导致高质量产品在市场上被低质量产品驱逐出去 劣质品驱逐优质品 逆向选择的产生真正的好东西又不会按低价出售 按低价销售的东西质量真的较差 最终的结果是所出售的东西确实低劣 消费者出的价钱也极低 高质量的产品被驱逐出这一市场 例 二手车市场与假冒伪劣产品例 招聘中的浑水摸鱼例 保险市场例 学术腐败与学术浮夸 柠檬市场中的非对称信息 搜寻商品具有不同价格 质量组合方案 顾客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在市场中寻找到所期望的价格 质量组合的一类商品 搜寻的费用称为搜寻成本 经验商品只有通过使用产品的经验才能发现商品的质量的一类商品和劳务 经验产品具有更大的信息不对称性 机会主义的交易者总是期望通过隐瞒或是混淆关于他 或者他的商品 的有关信息 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来获取交易优势 逆向选择总会使存在非对称信息的竞争市场成为不完全的市场 1 柠檬 市场 次品市场 对它们的质量存在不对称的信息买主对次品了解少卖主对次品了解多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况 如果买卖双方都知道哪一种酒是高质量的 哪一是低质量的 即他们对于市场的信息是对称的 那么就会出现两个分离的市场 逆向选择 300 500 100 500 真茅台酒市场 假茅台酒市场 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 实际上买卖双方关于质量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卖方对酒的质量比买方要知道得多 在有低劣品存在的市场 逆向选择造成了劣品驱逐良品的后果 300 500 100 500 真茅台酒市场 假茅台酒市场 250 750 S S D D D D 逆向选择 当消费者开始明白只有25 是真茅台酒 需求会进一步转移 这种移动会不断地进行下去 市场上假茅台酒替代真茅台酒由于信息不对称低质量商品把高质量商品驱逐出市场逆向选择使价格机制失灵降价需求萎缩再降价需求再萎缩 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问题的解决 信号传递 是市场上信息多的一方通过某种方式将信号传递给信息少的一方 即向市场发送信号 生产质量较高 较可靠的产品的厂商就通过提供质量保证或售后服务的方法来使消费者明白他们出售的产品是可靠的 因此 消费者就能把一项内容广泛的保证书看做是高质量的信号 并为提供保证书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一些著名商品的品牌本身也是一种信号 因为名牌是靠长期稳定过硬的质量建立起来的 在消费者心理名牌代表优质 为此他们愿意支付一定溢价来取得质量的保证 逆向选择问题的解决 信号手段 1 以品牌和信誉或者产品质量保证书等向消费者传递有关信息优势一方关于生产工序 产品质量 售后服务 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信息 2 广告方式 广告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它能提供可供选择的商品的信息 同时广告也是厂商宣传其产品具有高质量的一种方式 高额的广告费用会使消费者相信厂商对自己产品的信心 从而间接增强消费者的信心 3 二次信号 发送 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在产品上粘贴防伪标识 二是名牌产品与名牌商家的结合 三是产品与保险公司相结合 逆向选择问题的解决 相互信赖 抵押品支持交易一般情况下 必须有抵押或契约机制才能促成不规则的非对称信息抵押品使买主 贷款者或保险人相信 欺骗的成本对于卖主 借款人或被保险人来说 要比提供承诺的产品质量 拖欠债务和说明事实的成本更高 逆向选择问题的解决 作为抵押品的品牌声誉品牌是一种支持非对称信息的营销机制品牌是一种资本资产 建立品牌需要很长时间的大量投资 提供低质量的产品 欺骗消费者将毁坏品牌的资本市场价值 所以品牌就成为一种抵押品 它向买主保证 卖主将不会谎称经验商品的质量 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 MoralHazard 道德风险可定义为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道德风险存在于下列情况 由于不确定性和不完全的 或者限制的合同使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者不能承担全部损失 或利益 因而他们不承受他们的行动的全部后果 同样地 也不享有行动的所有好处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 道德风险 辞条 道德风险与保险公司 道德风险也是和信息不对称相联系的问题 如果存在完全信息 保险公司可以免费获得承保人行为所有信息 并准确判断由于承保人行为不当造成的事故 便可能即时调整不同行为承保人需要支付的保险费水平 正是由于存在不对称信息 保险公司难以准确地监督承保人行为变化 才会广泛发生道德风险问题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 经济学原理 第11讲 信息不对称 外部性与产权 其他领域的道德风险问题 无论如何 由于这些公司的董事们是他人钱财而非自己钱财的管理者 因此很难设想他们会像私人合伙者照看自己钱财一样地警觉 所以 在这类公司事务的管理中 疏忽和浪费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的 亚当 斯密 国富论 道德风险存在于下列情况 由于不确定性和不完全的 或者限制的合同使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者不能承担全部损失 或利益 因而他们不承受他们的行动的全部后果 同样地 也不享有行动的所有好处 隐蔽信息的例子是专家服务 譬如医生 律师 修理工 经理和政治家的服务 集体生产也是责任和后果无法归置于个人的另一个领域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 道德风险 辞条 道德风险的实例 道德风险 MoralHazard 的实质 事后不确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