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 第46课时 数据的波动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1页
中考数学 第46课时 数据的波动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2页
中考数学 第46课时 数据的波动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3页
中考数学 第46课时 数据的波动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4页
中考数学 第46课时 数据的波动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6课时数据的波动 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量 极差 方差 标准差1 极差 一组数据中的 数据与 数据的 2 方差 有n个数据x1 x2 xn 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 即用s2 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3 标准差 方差的 即s 最大 最小 差 算术平方根 核心点拨 数据离散程度与极差 方差的关系 极差反映数据的变化范围 方差反映数据波动的大小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 数据的波动越大 数据越不稳定或不整齐 即时检验 1 已知样本 3 4 0 2 6 1 那么这个样本的极差是 2 一组数据 5 7 3 x 6 4 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 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标准差是 8 极差 方差的概念及其计算 例1 2011 芜湖中考 某中学开展 唱红歌 比赛活动 九年级 1 2 班根据初赛成绩 各选出5名选手参加复赛 两个班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复赛成绩 满分为100分 如图所示 1 根据图示填写下表 2 结合两班复赛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分析哪个班级的复赛成绩较好 3 计算两班复赛成绩的方差 方差公式 思路点拨 自主解答 1 填表 2 九年级 1 班成绩好些 因为两个班级的平均数都相同 九年级 1 班的中位数高 所以在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中位数高的九年级 1 班成绩好些 3 九年级 1 班5名选手复赛成绩的方差九年级 2 班5名选手复赛成绩的方差 规律总结 方差计算的 两种类型 及计算步骤1 单纯的方差计算 1 计算数据的平均数 2 代入方差公式计算 2 与统计图表有关的综合计算 1 认真分析题目信息 2 求平均数或其他相关量 3 代入公式仔细计算 对点训练 1 2012 宁波中考 我市某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统计如下 27 28 29 29 30 29 28 单位 则这组数据的极差与众数分别是 a 2 28 b 3 29 c 2 27 d 3 28 解析 选b 极差为30 27 3 在27 28 29 29 30 29 28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29 因此 这组数据的极差是3 众数是29 2 2011 襄阳中考 2011年春我市发生了严重干旱 市政府号召居民节约用水 为了解居民用水情况 在某小区随机抽查了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 结果如下表 则关于这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众数是6 b 极差是2 c 平均数是6 d 方差是4 解析 选d 这10户家庭月用水量 吨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可以排列为5 5 6 6 6 6 6 6 7 7 因为6出现了6次 出现次数最多 所以这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的众数是6 选项a正确 月用水量最多为7吨 最少为5吨 7 5 2 即这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的极差是2 选项b正确 经计算可知 这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平均数为选项c也正确 用排除法可知 选项d错误 故选d 3 2012 德阳中考 已知一组数据10 8 9 x 5的众数是8 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a 2 8 b c 2 d 5 解析 选a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8 x 8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根据方差公式计算s2 10 8 2 8 8 2 9 8 2 8 8 2 5 8 2 2 8 技巧点拨 平均数 方差与数据的四种变化规律设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方差为s2 1 当数据都增加a时 平均数为方差为s2 2 当数据都减少a时 平均数为方差为s2 3 当数据都扩大a倍时 平均数为方差为a2s2 4 当数据都缩小倍时 平均数为方差为 极差 方差的应用 例2 8分 2011 丽水中考 王大伯几年前承办了甲 乙两片荒山 各栽100棵杨梅树 成活98 现已挂果 经济效益初步显现 为了分析收成情况 他分别从两山上随意各采摘了4棵树上的杨梅 每棵的产量如折线统计图所示 1 分别计算甲 乙两山样本的平均数 并估算出甲 乙两山杨梅的产量总和 2 试通过计算说明 哪个山上的杨梅产量较稳定 规范解答 1 4 40 千克 1分 4 40 千克 2分总产量为40 100 2 7840 千克 3分 50 36 40 34 36 40 48 36 98 2 s甲2 50 40 2 36 40 2 40 40 2 34 40 2 38 千克2 5分s乙2 36 40 2 40 40 2 48 40 2 36 40 2 24 千克2 7分 山上的杨梅产量较稳定 8分 s甲2 s乙2 乙 自主归纳 方差的应用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 程度大小的指标 方差越小 说明这组数据越 离散 稳定 对点训练 4 2011 德州中考 某赛季甲 乙两名篮球运动员12场比赛得分情况用图表示如下 对这两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比较 下列四个结论中 不正确的是 a 甲运动员得分的极差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极差 b 甲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 c 甲运动员的得分平均数大于乙运动员的得分平均数 d 甲运动员的成绩比乙运动员的成绩稳定 解析 选d 由统计图可知甲运动员得分的极差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极差 a正确 甲运动员在6 7场的成绩比乙运动员的高 因而中位数也高 故b也正确 由图易知甲运动员的总成绩要比乙运动员的高 则得分平均数也高 故c也正确 由图可以看出表示甲运动员成绩的折线没有乙运动员的平缓 因而乙运动员的成绩比甲运动员的成绩稳定 故d错误 5 2012 盐城中考 甲 乙 丙 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 每人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恰好都是9 4环 方差分别是s甲2 0 90 s乙2 1 22 s丙2 0 43 s丁2 1 68 在本次射击测试中 成绩最稳定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解析 选c 成绩的稳定性取决于方差的大小 方差越小越稳定 选c 特别提醒 极差与方差应用的两点注意1 当多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或接近时 一般用极差或方差来判定其稳定程度 2 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方差的计算较为繁琐 数据的稳定程度也可以通过图象 根据其波动幅度的大小来判断 易错误区 忽视统计量的综合分析 例 2011 雅安中考 某初中数学老师要从甲乙两位学生中选一名参加数学竞赛 甲乙两人前5学期的数学成绩如下表 1 分别求出甲乙二人前五学期的数学平均成绩 2 在图中分别画出甲 乙前五学期数学成绩折线图 3 如果你是老师 你认为该选哪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 请简要说明理由 错误解答 1 甲的前五学期的数学平均成绩为 85 乙的前五学期的数学平均成绩 85 2 3 甲同学成绩的方差为 s甲2 75 85 2 80 85 2 85 85 2 90 85 2 95 85 2 50s乙2 95 85 2 87 85 2 88 85 2 80 85 2 75 85 2 47 6 s甲2 s乙2 应选乙同学参加竞赛 纠错空间 1 找错 通过分析错误解答过程 可知第 步出现了错误 2 错因 3 纠错 忽视了实际问题的情景 对数据的变化趋势没有理 清 单纯从方差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 甲 乙两位同学的成绩走 势为甲同学的成绩稳步上升 乙同学的成绩呈下降趋势 所 以应该选甲同学参加竞赛 即时训练 2010 德州中考 某工厂甲 乙两名工人参加操作技能培训 现分别从他们在培训期间参加的若干次测试成绩中随机抽取8次 记录如下 1 请你计算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 中位数 2 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操作技能比赛 从统计学的角度考虑 你认为选派哪名工人参加合适 请说明理由 解析 1 95 82 88 81 93 79 84 78 85 83 92 80 95 90 80 85 75 85 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85 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分别为83 84 2 派甲参赛比较合适 理由如下 由 1 知 78 85 2 79 85 2 81 85 2 82 85 2 84 85 2 88 85 2 93 85 2 95 85 2 35 5 75 85 2 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