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模拟考试(二模)生物试卷分析 一、命题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09年的考试大纲及安徽省的考试说明,借鉴近两年新课改实验区的高考试卷,本着有利于检测高三学生的学业水平,有利于高三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的原则,命制一套在省内具有较高检测质量,能反映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命题趋势的模拟检测卷,以发挥安庆市模考应有的检测与反馈、激励与鞭策、预测与导向的功能。(二)试题设计原则1科学与规范的原则:试题要杜绝科学性错误,题干、选项、材料的表述要规范、准确,测试目标明确。2新颖与原创的原则:要求试题立意新颖,杜绝照搬各地高考题和模拟题,避免繁、偏、旧的试题,避免过难的试题。要求原创题不少于50%,其余为组合改编题。试题应有适当的难度和区分度。3检测与导向原则:通过本次测试检测当前的教与学,并对后期的复习提供一定的指导,并起到激励与鞭策的作用。(三)试卷结构1题型:试卷包括选择题(第16题)和非选择题(第29、30、31题)。其中选择题按必修到顺序编排。2分值:选择题每题6分,计36分,非选择题计54分,生物单科合计90分,占理综总分的30%。3各题考查的知识内容、能力要求及难度设计(表一)预计生物试题总难度在0.5-0.6之间。表一 命题双向细目及难度设计题号知识内容能力要求所属模块设计难度1细胞中的化合物及作用机理理解能力:通过比较分析,做出合理判断必修0.802细胞的有丝分裂理解能力:识图并解释必修0.653实验实验能力:理解相关实验方法及结果必修0.604生物的进化获取信息能力:识图及解释、推理能力必修0.605突触、反射弧结构及兴奋传导理解能力:正确描述生物模式图所表示的生物学内容必修0.506体液免疫(二次免疫)综合运用能力: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必修0.5029.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验探究实验与探究能力:对实验原理过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必修0.4029.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获取信息能力:运用表中信息分析推理必修0.4530.人类遗传病系谱及优生综合运用能力:运用遗传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必修0.6030.多倍体的培育在育种上的应用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必修0.5531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培养、PCR技术识记选修0.604各模块知识分值及比例(表二)表二 各模块知识分值及比例模 块必修必修必修选修选修分值选择题157.513.5/非选择题9201654比 例26.67%30.55%32.78%5.56%4.44%(四)对试卷的评价1试卷体现了预期的目标效度内容覆盖五大模块,突出考查了高考所要求的四大能力。2题型多样,图表信息丰富试题中有柱形图、模式图、实验装置图、系谱图、示意图、表格曲线等,各题型配置合理,充分发挥了不同题型应有的考查功能,为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业水平提供了依据。3试题科学规范、新颖灵活、难度适宜,符合当下高三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4全卷贯彻新课程理念,约60%左右试题出自原创全卷注重情境创设,贴近社会生活,具备相应的检测与导向功能,对2009年安徽省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命题过程中我们反复斟酌,数次修改,打造成卷,最终的定稿为第八稿。由于我们对命制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模拟试卷经验不足,加上自身对新的生物课程标准、2009年考试说明的研究不够透彻,不足之处在所难免。例如第30题第II小题涉及到果皮的遗传是否超纲?选修模块内容如何进行能力立意等等,希望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二、考试情况分析(一)数据统计说明:以下所分析的数据来源于两个部分,一是市属八县的抽样数据(以下简称县区),二是从市区119个考场中随机抽取12个考场的抽样数据(以下简称市区)。1 各小题答题情况抽样统计表(表三)表三 生物答题情况及成绩统计表(县区两个班共130份试卷)序号选择题非选择题总分(90分)1(B)2(C)3(C)4(D)5(A)6(B)合计(36分)29(9分)29(16分)30(10分)30(10分)31(9分)合计(54分)平均分5.122.583.613.924.705.3225.34.87.26.7805.832.557.5难 度0.850.430.600.650.780.880.700.530.450.670.800.640.600.642选择题答题情况统计表(表四)表四 选择题答题情况抽样统计表(县区两个班共130份试卷)(共130人)ABCD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1(B)75.3%11185.4%107.7%21.5%2(C)2519.2%3829.2%5643.1%118.5%3(C)2922.3%1511.5%7860.0%86.2%4(D)129.4%96.92%2418.5%8565.4%5(A)10883.1%21.5%1310.0%75.3%6(B)10.77%11687.5%118.5%21.5%3平均分、难度抽样统计(表五)县区人数分值分布平均分难度市区人数分值分布平均分难度16514,7047.30.58213031,6655.170.61326222,6850.60.56223010,7855.770.6236425,8157.30.63732715,6341.670.46346111,7950.60.56243030,7450.60.56255819,7951.60.57353041,7760.130.66866625,72348.40.5386307,5935.370.93976620,8358.60.65173028,6548.970.54486022,751.20.56782910,5661.580.35196612,8346.90.52193026,7353.770.597107013,8746.50.517102916,6535.040.389119416,8158.70.652112918,6136.270.403129023,8957.40.638122812,6334.610.385总计82211,8952.90.588总计35210,7851.770.575表五 县区12个班与市区12个考场分值分布、平均分及难度抽样统计表4生物总分分段统计(表六,图一,图二)表六 生物总分分段统计表类别总人数分值分布0-910-1920-2930-3940-4950-5960-6970-7980-90县区82211-89010311001862381826870.0%1.2%3.8%12.2%22.6%29.0%22.1%8.3%0.9%市区3527-7811845697486411800.3%5.1%12.8%19.6%21.0%24.4%11.6%5.1%0.0% (二)考生答题情况及高频率错答分析1第1题较容易,约80%以上的考生选择了正确的答案B,这与设计预期相符。本题平均分5.06分,难度系数0.84。2第2题正确率约43%。有19%左右的考生选择了A,这是对细胞周期的概念尚未真正地理解,还可能是没有看懂图形的含义;约18%的考生选择了B,是由于混淆了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本题平均得分2.43,难度系数0.41。3第3题考查了新教材上的四个实验,在考查的层次上基本属于记忆再现型,但只有约60%的正确率。约22%的学生选了A,可能与必修尚未复习有关,但这同时说明学生对教材上常规实验的基本方法、典型试剂和实验结果都没有掌握,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本题平均分3.66分,难度系数0.61。4第4题考查生物进化方面的知识。约18.5%的考生错选了C,说明这部分考生对于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尚不清楚。本题平均分3.94,难度系数0.66。5第5题考查的是突触、反射弧的结构及神经调节方面的内容,绝大多数考生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这与命题的预期有较大的差距,可能与一轮复习时刚刚复习过该内容有关。本题平均分4.78,难度系数0.80。6第6题考查体液免疫相关知识,只有少数考生错答,其中较多的错选了C,可能与遗传方面的知识薄弱有关。本题平均分5.25分,难度系数0.88,这也可能与刚复习过该内容有关。7第29题第题是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许多学生不知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气体释放量的关系,不知道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简易测量方法,不理解光合作用中净光合作用速率与实际光合作用速率的区别与联系。在第小题中,相当一部分同学填“需向左”、“需向右”;第、小题不能正确计算出答案,尤其是第小题;第小题的答案则五花八门,说明许多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该实验的含义,当然也就不能正确地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了。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和反思。本题平均分4.8,难度系数0.53。第29题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许多同学将表中的“追逐”与“吃”相混淆,认为二者均是“捕食”关系。如果认真审题,就会发现A、B均吃植物种子,属于植食性动物,应排除二者之间的捕食关系。另外第小题中,部分学生不知道“营养结构”是什么,更谈不上正确解答了;另有些学生食物链中将“植物”写成“植物种子”;第小题由于没有注意“从食性角度看”,导致答题不得要领;第小题由于对生态系统的成分这一知识点模糊了,有的答成“水、光、空气、无机盐、生产者、分解者”等等;最后一空绝大多数学生填“稳定”而不是“相对稳定”,而导致失分。本题平均分7.2,难度系数0.45,比预计的稍难,可能与尚未复习到该内容有关。8第30题第题是一道较简单的遗传系谱题,部分同学解答时将“X染色体”模糊地答成“性染色体”,甚至有少数同学不能判断该系谱的遗传方式;另有一部分同学不能正确计算后代的患病几率;失分最多的是最后一空即“可采取的措施”,大多数同学不能完整地解答,多数同学只想到基因检测。事实上若是女孩就不会患病,所以应当先进行较简单的性别检查。本题平均分6.7,难度系数0.67。第30题第题考查的是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原理,以及种皮的遗传。主要失分的原因是系谱书写的不规范,如将杂交符号写成自交符号、配子或基因型外加圈、F1与F2不分等等。本题平均分8.0,难度系数0.80。9第31题考查选修模块内容,从命题上看基本属于知识立意。主要问题有:不知道基因表达载体上的启动子和终止子,而答成工具酶;不能区分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平板划线法”错写为“平板画线法”;培养皿的灭菌答为高压蒸气灭菌;不知道引物等。本题平均分5.8,难度系数0.65。三、考后反思及备考建议1梳理教材,认真落实课标、考纲及考试说明的要求今年是我省新课改高考的第一年,与旧版本教材相比,内容的增减幅度较大。在复习中,要重视新课程对能力的新要求,加强对新增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理解和掌握,理清复习思路,正确把握后期复习的方向。2跳出题海,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路和方法教给学生,多给学生反思的空间,真正为学生减负后期复习中要注意引领学生回归教材,充分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训练题应少而精,且要面向基础题,突出中档题。要明确高考中拉开差距的并不是高难度题,而是中档题。另外我省今年理综首次自主命题,从求稳这一点看,试题难度应比过去的全国卷有所下降。3强化审题训练,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认真审题,弄懂题意,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审题时应特别注意关键性的字、词、句,例如第29题第题表中,“追逐”与“吃”含义的不同。对于图表,还要联系题干中的文字和已有知识进行解读。例如,本卷的第2、4、5、6、29、题等,均涉及不同图形和表格,其中包含的信息必须挖掘出来。所谓成在审题,败亦在审题,审题透彻了,解题自然就快了。4进一步加强以实验和探究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培养生命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科学,高考生物试题不论其知识点落在何处,多会联系生产生活实践和科学探究等加以考查。从生物高考上看,“得实验者得天下”,虽显夸张但却一语中的。实验题可考查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如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是高考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题型。因此,在复习中要充分重视学生对实验设计基本原则、设计思路、方法步骤等的理解掌握,使学生逐渐能运用恰当的实验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进而能针对某些生物现象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在这些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但从本卷第3、29等题来看,学生对教材上的基本实验掌握程度远远不够,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级非遗工坊运营师的技能提升与进修计划
- 心理危机干预案例报告与分析
- 香文化讲师中级水平评估标准
- 注册防雷工程师的日常工作记录与总结
- 高级酒店前厅部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
- 独立站运营专家金牌级月度工作计划及KPI考核方案
- 股票操盘手职业发展规划建议书
- 城市运行监督面试重点
- 高效团队建设拓展主管的团队工作安排
- 从零开始学习数码菲林制作技巧与技巧
- 2025至2030中国PEEK牙科植入物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幼儿园社会性发展教育方案
- GB/T 2423.17-2024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 山东省汽车维修工时定额(T-SDAMTIA 0001-2023)
-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
-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东北林业大学
- GB/T 31845-2015电工电子设备机械结构热设计规范
- GB/T 20308-202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矩阵模型
- GB/T 15406-1994土工仪器的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
- GB 18281.4-201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4部分:干热灭菌用生物指示物
- 2021-2022年分层教学教研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