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语文考试.doc_第1页
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语文考试.doc_第2页
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语文考试.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语文考试 本试卷分A卷(毕业考试)和B卷(升学考试)两部分。A卷1至3页,B卷4至8页。共200分。另有附加题6分。考试时间150分钟。A卷(100分,含卷面书写5分)一、(15分)默写填空。1、俱怀逸兴壮思飞,_。(李白宣州谢眺饯别校书叔云)(3分)2、奇山异水,_。(吴均朱元思书)(3分)3、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3分)4、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在古诗文中,不少句子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思。请写出两句:_,_。(3分)5、中秋佳节,几个朋友相聚小酌。此时,月上中天,清冷的光辉洒向大地。家在外地的小李不禁触景生情,说道:“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古人的两句诗_,_。我也只能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了。”(填写适合此情境的诗句,课内外均可)(3分)二、(20分)阅读说明文,完成612题。什么啄木鸟不怕震 啄木鸟为了觅食,问题不停地用坚硬的喙(嘴)在树干上啄击,产生强烈的震动。这震动如果发生在人的身上,恐怕早就脑震荡了,而啄木鸟却一点震动感觉也没有,这是为什么? 其实,早在20多年前就有神经医学专家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只要我们一下啄木鸟的头部生理构造和敲击树干的方式,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不可能发生脑震荡了。 观察啄木鸟的头盖骨和大脑之间有极窄的缝隙和少量的液体,使得震波在啄木鸟头部的传播比在人的头部困难得多。啄木鸟大脑被一层密实而富有弹性的头骨紧密地包裹起来,头骨骨质呈海绵状,形成一个避震功能极佳的保护垫,可以有效_外力的撞击。此外,啄木鸟头部的肌肉有助于吸收分散受到撞击的力量。舌头底部的组织延伸环绕脑部,同样可发挥保护脑部的作用。 研究人员利用每秒可连续拍摄2000张黑白照片的高速照相机,将啄木鸟敲击的动作拍摄下来。分析照片发现,啄木鸟在喙接触树干前会闭上眼睛,这可以防止眼珠子在剧烈的冲击下,从眼眶里跌落出来。啄木鸟的敲击方式很特别,每一击都是完全笔直的。一开始它先试着找准位置,然后就十分精准地重复重力啄击,喙与树木撞击的瞬间头部绝不会扭动,这有利于避免扭曲力,防止脑部神经受伤和脑震荡。而人类则常常在被撞击时受到扭曲力的伤害,如在侧面遭撞击引发的交通事故中,乘客往往会遭受较严重的脑伤害,就是那种扭曲力在作怪。 人们从啄木鸟身上得到了许多减震防震的启示,如在设计头盔和安全帽时,帽顶与头顶之间留有空隙,中间设有填充物,填充材料要用轻而有弹性的海绵状物体。 6、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液_体 7、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_。(4分) 8、填入段空缺处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缓解 (B)缓释 (C)缓冲 (D)缓和 9、啄木鸟在啄击树干时,眼珠不跌落的原因是_。(2分)10、文章段与、段的逻辑顺序是()(2分)(A)原因一结果 (B)一般一特殊 (C)现象一本质 (D)概括一具体11、文中多处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在文中任选一处画线,并指出:这里将_与_作了比较,其作用是_。(4分)12、段中说,人类设计头盔和安全帽时,“帽顶与头顶之间留有空隙”,这受启发于啄木鸟头部_;中间填充海绵状物体,这受启发于啄木鸟头部_。(4分)三、(60分)13、任选一题作文。 (1)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不可或缺。在家庭、在班级、在学校、在社区在各种活动的台前幕后、场上场下你在其中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1)请以“角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2)以“生日之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注意(1)文中出现的校名、人名用字母代替; (2)不要超过所给字格; (3)不要忘了写题目。B卷(100分)一、(15分)阅读文言文,完成17题。(一)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13题。(6分)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见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1、解释文中加点字。(2分)(1)称其气之小大 称:_(2)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为:_2、写出两个含“至”的成语,成语中的“至”要与“思之至深”的“至”意思相同。(2分) 成语:_ 3、林语堂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请把选文中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例子抄在下边。_ (二)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47题。(9分)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理:温习。)犹不遗忘;二十之外,反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壈(坎壈:困顿,不得志。壈,1n),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袁遗:人名),老而弥笃。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馀,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于瞑目而无见者也。4、本段选文的主旨句是_ .(2分)5、解释“闻”字在下面各句中的意思。(3分) 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 闻:_; 遥闻深巷中犬吠 闻:_;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 闻:_;6、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子。(2分)_7、文中说魏武“老而弥笃”。魏武的诗中就有表现他这种情志的句子,请写出两句。(2分)_二、(25分)阅读现代文,完成812题。秘密花园 一个星期前,女儿卡罗琳打电话过来,说山顶上有人种了水仙,执意要我去看看。此刻我正在途中,勉勉强强地赶着那两个小时的路程。 通往山顶的路上不但刮着风,而且还被雾(封锁;笼罩)着,我小心翼翼,慢慢地将车开到了卡罗琳的家里。 “我是一步也不肯走了!”我宣布,“我留在这儿吃饭,只等雾一散开,马上打道回府。”“可是我需要你帮忙。将我捎到车库里,让我把车开出来好吗?”卡罗琳说,“至少这些我们做得到吧?” “离这儿多远?”我谨慎地问。 “3分钟左右,”她回答我,“我来开车吧!我已经习惯了。” 10分钟以后还没有到,我焦急地望着她:“我想你刚才说3分钟就可以到。” 她咧嘴笑了:“我们绕了点弯路。” 我们已经回到了山路上,顶着像厚厚面纱似的浓雾。值得这么做吗?我想。到达一座小小的石筑的教堂后,我们空过它旁边的一个小停车场,沿着一条小道继续行进,雾气散去了一些,透出灰白而带着湿气的阳光。 这是一条铺满厚厚的老松针的小道。茂密的常青树罩在我们上空,右边是一片很陡的斜坡。渐渐地,这地方的平和与宁静抚慰了我的情绪。突然,在转过一个弯后,我吃惊地喘不过气来。就在我的眼前,就在这座山顶上,就在这一片沟壑和树林灌木间,有好几英亩的水仙花:各色各样的黄花怒放着,从象牙般的浅黄到柠檬般的深黄,满山遍野地铺盖着,像一块美丽的地毯,一块燃烧着的地毯。 是不是太阳倾倒了,如小溪般将金子漏在山坡上?在这令人迷醉的黄色的正中间,是一片紫色的风信子(花名),如瀑布倾泻其中。一条小径穿越花海,小径两旁是成排的珊瑚色的郁金香。仿佛这一切还不够美丽似的,倏忽有一两只蓝鸟掠过花丛,或在花丛间嬉戏,它们那粉红色的胸脯和宝蓝色的翅膀,就像闪动着的宝石。 一大堆的疑问(浮;涌)上我的脑海:是谁创造了这么美丽的景色和这样一座完美的花园?为什么?为什么在这样的地方?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带?这座花园是怎么建成的?走进花园中心,有一栋小屋,我们看见了几行字: 我知道您要问什么,这儿是给您的回答。 第一个回答是:一位妇女两只手,两只脚和一点想法。第二个回答是:一点点时间。第三个回答是:开始于40年前。 回家的途中,我沉默不语。我震撼于刚刚所见的一切,说; 卡罗琳听了我的话,笑了:“明天就开始吧。当然,今天开始最好不过。”8、概括叙述文章内容。(含标点40字以内)(4分) _9、“我”的情感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请从文中选出体现情感变化的词语填入空格。(3分)10、建设花园的过程是通过_交代的,这是略写;详写的是_。(2分)11、对花园的景物描写有几处把静态的写为动态的,很精彩。请找出一句,抄在下边。(2分)_12、文中加横线的两句,括号里各有两个词,用哪个词好?为什么?请任选一句作答。(3分)而且还被雾(封锁;笼罩)着。一大堆的疑问(浮;涌)上我的脑海。答:_13、有人认为这个花园是卡罗琳建造的,有人认为是另一个女人建造的,似乎各有各的道理。你认为是谁建造的,请以文章内容为根据加以阐明。(至少说出两条理由)(4分)答:_14、倒数第二自然段“说”的内容已忽略。“我”该说些什么呢?请根据省略处的上文和下文的内容把“我”说的话补写在下边。(含标点70字左右)(7分)答:_三、(10分)按要求修改下面短文。因为其中蕴含了广博的知识。高考满分凭证赤兔之死的成功恰好说明了这个道理。它从小便爱读三国演义,并且读了几十遍,又能将名著中的知识与自身学习溶会惯通,因而获得成功。而快餐文学的知识会计师十分可怜,又因其“快”,往往使求知者急躁而功利。优秀的文学名著因其思想蕴含深厚,使读者与广西“对话”时获益颇深。退缩时,鲁迅发出“不惮于前”的呐喊;烦躁时,钱钟书向我们展现了机智的幽默。与之相反,快餐文学却成为日益一种谋财的手段,文学的思想性早已抛到九宵云外,有益的交流更成了无本之木,无原之水。15、文中有多个别字,请修改其中的三个,将正确的写在右边。_、_、_ 。(3分)16、文中加横线的句子都是病句,请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修改其中的两个。 (4分)17、在下面空格中写上西文的中心句,即论点。(不超过15字X3分)四、(50分)18、任选一题作文。(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不是所有的鸟都能飞越太平洋,而有一种小鸟,却能飞越。它需要的仅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落中树枝上休息。饿了,这就站在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树枝上睡觉。就这样小鸟越过了太平洋。 其实,对每个人来说,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那截树枝”。那么,什么是我们心底的“那截树枝”呢?是追求?是自信?是责任?是习惯?是信任?还是 请以“那截树枝”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试题所给材料,可用也可不用,但所写内容必须是话题范围内的。 (2)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必须用上“校服、老槐树、一张旧报纸”三样东西。注意文中出现的校名、人名要用字母代替;不要超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