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富有的是精神》教案1冀教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富有的是精神》教案1冀教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富有的是精神》教案1冀教版.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富有的是精神》教案1冀教版.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富有的是精神》教案1冀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富有的是精神知识与能力:了解演讲稿的特点,学写演讲稿。过程和方法: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内容提要,把握北大精神实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北大丰富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点:领会北大丰富的精神内涵。 学会编写内容提要,学习写演讲稿。课时:一课时一、介绍北大背景及演讲相关知识北大的介绍:北京大学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建于1898年,当时为京师大学堂。1912年后改为北京大学。在辛亥革命前,京师大学堂已办了310余年,却没有培养出多少人才。后蔡元培到北大任校长,并聘请了许多学有专长和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到北大任教。北大这个名词常和爱国运动联系在一起。我们都知道五四运动是在北大首先发起的,后来北大以5月4日为校庆纪念日。北大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之一。解放后,1985年,设有24个系,1个学院(下设三个系),21个研究所和7个研究中心,并设有研究生院。1996年,设有38个系,7个学院,52个研究所和62个研究中心,并设有研究生院。在1998年5月4日,北大举行了百年庆典,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时作了深情的演讲。在此期间北大还在京举行了大学校长论坛。设问:一提到北大,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学生1:美丽的校园,悠久的历史。学生2:最高学府,人才辈出。学生3:令人向往,北大是我的目标。学生4:北大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地方,因为五四运动就是在北大首先发起的。学生5:北大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之一。学生6:北大已经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教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可见北大对同学们的影响之深。北大不仅感染着我们,可以说感染了全中国,因为北大富有的是精神。今天,我们就带着崇敬之情一起学习谢冕先生的富有的是精神一文,领会北大丰富的精神内涵。二、演讲的介绍演讲活动是一种渊远流长的社会现象,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简单地说,演讲是在听众面前就某一问题表示自己的见解或阐说某一事理。演讲是一种语言表现,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以有声语言和相应的体态语言为手段,公开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达见解,阐明事理,抒发感想,以期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是一种直接带有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三、有关五四运动1919年5月3日,北京市民各阶层举行了多种形式的集会。当日下午,政界人士组织了国民外交协会,一致决定5月7日举行各界参加的北京大游行。但是,北京的青年学生已经没有耐心等到5月7日了,就在外交协会开会的同时,他们就已经在筹备和酝酿5月4日的示威游行了。北京大学的青年学生当晚做出决议,联合各界力量,坚持不在和议上签字。他们除了通电全国支持外交协会定于5月7日国耻纪念日举行大游行外,还定于5月4日齐集在天安门举行学界大示威。5月4日晨,北大学生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戳而不可以低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再一次地显示了“公理战胜强权”的真理。北京大学掀起的爱国主义运动在这启蒙交织着救亡的时代,已不再仅仅是个性的自由主义了。它更要争取的是整个民族的自由解放。这种爱国主义运动不仅给北洋政府以沉重的打击,也对那些宣扬所谓自由主义的西方列强以迎头一棒,让他们明白这种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武器西方人又是何等的威力。四、文题解读教师:同学们阅读课下注释,了解本文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的。学生:本文是作者在北京大学中文系1997年迎新会上的演讲稿。教师:演讲稿具有怎样的特点呢?1:针对性强。演讲面向的是听众,演讲稿要本着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2:主题鲜明。一篇演讲稿只有一个中心,全篇内容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去铺陈,才能使听众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3:材料典型。材料力求丰富、生动、典型。4:语言通俗易懂,富有鼓动性,多用口语化的语言,多用比喻,能够深入浅出。教师:演讲语言是以有声语言和相应的体态语言为手段,公开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达见解,阐明事理,抒发感想,以期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是一种直接带有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五、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教师:下面让我们从演讲者的角度,以北大教授、知名学者的身份感受演讲的魅力。在读课文之前,我先提两处要求:第一、高声朗读课文,因为演讲的强大感召力只有通过高声朗读才能使我们感受到。第二、节奏适当,有表情,有感染力。好,开始朗读。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大多数学生读完后)同学们读得非常好,作为听众,我已经受到感染。2、问题:演讲稿要围绕一个中心,这篇演讲稿的中心是什么?明确:北大物质条件贫乏,在精神方面,北大是富有的。围绕这个中心,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为这篇演讲稿编写结构提纲。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达成共识。学生展示结构提纲:(一)激励与厚望(14)(祝贺、意义、责任)(二)谆谆的教诲(515) 1.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 2.抓紧时间读书 3.学好语言 4.不游戏文学(三)殷切的期待,总结点题(16)物质的贫乏 精神富有3.依据结构提纲,编写内容提要教师:下面我们根据结构提纲编写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提炼和概括,内容提要有利于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依据结构提纲概括一段内容提要。明确:富有的是精神是谢冕先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1997级迎新会上的演讲。在这篇演讲稿中,谢先生从现实、历史和未来等各个角度,对刚踏进北大这块圣地的莘莘学子阐述了来到北大的重要意义,阐明了他们将要肩负的建设世纪中国的重大责任,然后说明北大是个做学问的地方,强调“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的重要性,对学子们提出“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要重视本国语言的学习”,“不能游戏文学”等忠告。最后指出物质的贫乏并不等于精神的贫乏,在精神方面,北大是富有的。六、走进文本,探究内涵1再读课文教师:同学们再读文本,体味情感和语气,同时勾画出对你有启发意义的语句。2学生朗读课文(大多数学生读完后)下面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静静地思考一下:文中哪些语段启示了你?一会儿,同学们起来回答的时候,我希望你能告诉大家最能启发你的句子、语段在第几页、第几段,给你怎样的启发。3讨论、交流A 90页第3自然段,这一段中讲同龄人以千万计,幸运的只是“极少数”,既让人欣喜又让人负重,这里作者进一步启发学子们要珍惜机会,增强责任感,我们虽然是中学生,也应从此得到启发,珍惜机会,增强责任感。青年人肩负重任,珍惜现在,面向未来。B第1段,这一段是演讲开头,“伟大”、“无边无际”、“聪明才智”等词语,隐含着作者自豪、深沉、喜悦之情,包含了对跨世纪一代人的深切激励,勉励学子“珍惜这百年不遇的机会”。C第2自然段,这一段中“百年的沧桑,百年的奋斗,百年的期待”,三个“百年”形成排比,抓住了学子们刚刚踏入北大的心理状况,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发人深思,激发学子们的历史责任感。教师:责任感(板书)以天下为己任,任重而道远,古人为之,我们更需努力。我们把前三段一起朗读一下,体会这种责任感。注意感情的表达。(师生齐读前三段。)D文章最后一段,北大物质贫乏,精神富有。北大学者安于清贫,而以丰厚的学养和高尚的精神,构成北大的精神财富,为一代又一代北大人继承和发扬下去。E教师:北大,精神永驻。这种精神具体有何表现呢?同学们谈一谈。(1) 第56段。谢教授语重心长,在谈学习做学问之前,先阐述“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每一个卓有成就的学问家,都同时是崇高人格的典范,其学问和成就正是其崇高人格的外化。李大钊、鲁迅正是学问和人格的统一。(2) (2)做人与做学问爱国和敬业(板书)古代,就有“文品如人品”之说;现代,“要学做事,先学做人”。北大富有的是精神,谢先生讲到的“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主张做人和做学问的统一,爱国和敬业精神的统一,就是北大之精神。请一位学生以演讲者的身份,朗读一下这两段。(3) F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就是北大精神的体现。 “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大学,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生,下面的教师。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4) (1)北大的许智宏校长说,真正的“大”学,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5) 学生:我比较欣赏9192页711自然段,这一部分,谢教授以现身说法,激励学子们抓紧一切宝贵时间读书。在北大,要先做书呆子后做聪明人。考入北大的学生都是学业上的佼佼者,谢先生这番话具有极强的针对性。(6) (2)做书呆子(板书)抓紧一切机会苦读,思考,以充实自己、塑造自己,做一个这样的书呆子,才会争取将来的大智慧。读书需要这种精神。我们读书学习当然也需要这种精神,让我们一起高声朗读一下这几段同时体悟读书之道。(师生共同朗读711段。)(7) G 1213自然段,学好本国语言学,好外国语言,既要有巩固的本国语也要与国际接轨,与时俱进,走向世界。这里谢先生是针对97级中文系新生讲的,对于咱们,语言类科目较薄弱,所以谢先生讲的正中我心,给我们很大启发。(8) 教师:学好语言(板书)语言庞杂,现在是个多语化的社会。青年人,首先要掌握好母语,巩固强化外国语学习,走向世界,用好语言这座桥梁。学好语言也需要精神。(9) 七、拓展提升(10) 教师:同学们谈得都很好。同学们谈到的都离不开精神。富有的是精神始终紧扣着“精神富有”这个中心。北大富有的正是精神。自古以来,从不缺少有精神的人。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人类社会之所以存在希望,就是因为每当艰难时,总有心系天下的先驱者掏出燃烧的心,照亮前行的路。教师:我以屈原为例,同学们另选人物,仿照句式,抓住要点,每人仿写五句。例: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学生仿写,教师巡视。大部分同学仿写完毕,学生有感情朗读。学生:有奋不顾身文采表于后世的司马迁有呕心历血匡扶两朝的诸葛亮有坚持气节北海牧羊十九年的苏武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学生:有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马克思有救亡图存以血明志的谭嗣同有为中华崛起而努力读书的周恩来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毛泽东有亲临灾区贴近民众的温总理有不抛弃不放弃全力救灾的解放军战士教师:同学们写得非常好,大家在感受北大精神的同时,也在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一个富有精神的人,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下面,我把几所海内外知名大学的校训整理了一下,送给大家,希望同学们有所思考,有所收获。(多媒体展示)哈佛大学: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真理为友耶鲁大学:真理和光明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西点军校:职责、荣誉、国家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有止境教师:(学生整理完毕)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教学反思】这堂课较顺利完成,有所思考,与大家磋商。1、立足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我所教班级学生为音美艺术生,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薄弱,所以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实际,不能刻意拔高。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我选择了以下做法:(1)重视诵读朗读的运用,极大地突出了演讲稿的文本特点,让学生通过自读、齐读等方式自行品味文本中含蓄隽永的语句,然后体味其中内涵,较好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讨、讨论升华的教学过程。针对学生实际,反复朗读也不断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知,熟悉文本,就是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2)师生共同交流师生是平等的阅读主体,对于文本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自由交流感受。教师除了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还应该是交流的主体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明确后,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感受,自己来表达,鼓励每个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理解。同时也把自己融入交流中,不时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2、根据学生特点,激发兴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