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烈日和暴雨下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认识旧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体悟作者对祥子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控诉的感情。2、掌握本文抓住特征,有层次地描写景色变化,以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艺术特色。3、掌握本文注重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4、体味文中准确生动、精妙传神的语言。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由以前曾学过的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引出对老舍的介绍,在过去介绍的基础上,突出老舍的平民家庭出身及与劳动人民的密切联系。简要介绍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大体概括小说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明确本课学习要求(见上,用投影打出来)。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他的作品多取材于下层受压迫人们的生活,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的不幸,无情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其作品语言特点是生动、幽默,善于运用北京方言。1951年老舍获得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老舍出身于一个平民家庭之中,他自己没有拉过车,但与拉车的、打拳的、卖唱的穷苦人是朋友,和他们一起长大成人,所以他才能创作出这部深切同情旧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优秀作品。骆驼祥子(写于1937年)描写了军阀统治下北方人力车夫的生活。故事梗概:穷苦农民出身的祥子因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十八岁时来到北平租拉洋车。为了不受车行老板的气,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他凭着自己年轻力壮,立志买车,三年后终于用血汗换来一辆洋车,不料,刚跑了一趟车,就被反动军队连人带车一起抓走了。他乘乱从军阀队伍中拉走了几匹骆驼,变卖以后,逃回北京。因这些遭遇,他得了外号骆驼祥子。回到北京后,祥子决心从零开始,靠 拉包月车攒钱,希望再买辆车。不料包月的主人又因躲避债务而出走,祥子仅有的积蓄也被侦探诈走了。这时车行老板的女儿虎妞看上了他,不顾父亲反对和他结了婚。婚后,祥子用虎妞的储蓄买了一辆洋车,还是想靠自己的力气活下去。但不久虎妞难产死去,他又不得不卖车治丧,生活理想终成为泡影。无情的生活使他染上了恶习,他吸烟、喝酒、赌钱、打架,日趋消沉。他曾想再振作起来,但曾经和他有过感情的女子小福子沦入妓院被迫自缢,断绝了他最后一点希望。他最终彻底丧失了上进好强的生活态度而走向堕落,变成一个吃喝嫖赌、欺诈耍赖的市井混混。(这一悲剧是对黑暗社会的有力控诉,也是对依靠个人奋斗来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的一种否定。)课文中的祥子,此时已经与虎妞成了家,虎妞已怀孕,为了承担家庭生活的沉重负担,维持两口人的生活,迎接孩子的出世,他不得不拼命拉车挣钱。本文就描写了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痛苦生活。二、板书文题,问学生看到在烈日和暴雨下这个题目,是否想起曾经感受过的某次烈日或暴雨的景象,并作口头描述。三、那么,课文里是怎样描写烈日和暴雨的呢?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描写烈日和暴雨的相关段落和重要语句。(可顺便解决分段问题:“在烈日和暴雨下”在烈日下,在暴雨下。1-6主要描写烈日;7-16主要描写暴雨。)四、 研读对烈日的描写。1、描写烈日这部分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段的景象?明确:“六月十五那天”“一夏里最热的一天”,从“太阳刚一出来”至中午。2、小说是从哪些方面/角度描写烈日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明确:先总写天气特点“天热得发了狂”(“狂”形容天气酷热的厉害程度,具体体现在阳光灼热、气压低、没有风),正面描写天气的酷热,制造了一种赤日炎炎的氛围;接着抓住景物在烈日下的特征,调动多种感官,分写了街上的柳树(拟人手法“病”、“懒得动”、“无精打采”)、马路(视觉“干巴巴”、“发着白光”)、便道上的尘土灰沙(“飞起多高、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触觉-烫着行人的脸)、狗(趴、吐)、骡马(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不敢吆喝”)、柏油路、铺户门前的铜牌(夸张“晒化”,听觉“寂静”、“单调的丁丁当当”)、车夫(“打盹”、“喝茶”、“看看”、“奔”、“灌”、“栽”-引出对祥子的具体描写),从侧面描写烈日,表现了天气的炎热、干燥、憋闷;5通过写祥子的感受,调动多种感官从侧面表现酷暑高温。五、研读对暴雨的描写。1、小说是怎样有层次地写暴雨到来的过程和暴雨时的景象的?明确: 总的来说,小说分两个阶段写暴雨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第一个阶段:7-9这是暴雨将至的前兆。第二个阶段:10写暴雨到来的景象。作者观察仔细,描写细腻,通过阳光和天色、风、云、雨、柳枝等的变化情况写暴雨到来的过程(详见书),以雨和柳树为例:雨星-雨点-雨道-瀑布-空中的水往下倒-一个水世界;柳枝微微地动了两下-柳条飘洒地摇摆,都像长出一截儿来-柳枝随着风狂舞-柳枝横着飞。(小说有层次地写出了风、雨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作者还写了天气自身的其他因素的变化,如云、阳光和天色,这些都是直接写天气情况的变化;同时小说还通过写柳枝的变化间接描写天气的变化【从侧面写风的变化】。)详见书2、小说描写暴雨逐步到来和暴雨景象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明确:比喻、拟人、夸张等。(例句见书)六、布置作业 1-2从“太阳刚一出来.永不起来”描写夏日的酷热,却并没有出现一个“热”字,请你仿照作者的这种写法,以“冷”为题,试写一段话,描述天气的寒冷,注意文中也不要出现“冷”字。 第二课时一、回忆上节课所授内容,提问:课文是否单纯是为了描写烈日和暴雨等自然景象?明确:若将题目补充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可以补上主语-人物:祥子,谓语-事情:拉车。“在烈日和暴雨下”这个介宾短语可以充当状语,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自然环境的背景。二、具体讨论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拼命情况和痛苦感受,明确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1、小说是怎样描写烈日下祥子的行动和心理的? 祥子三次出车的心理活动。作者先写祥子有些胆怯了,那是怕自己也会像有的车夫那样中暑倒下把命送了,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可见其贫困(一般车夫只要今天还不至于挨饿,就懒得去张罗买卖)。拉了趟车以后,他不敢再动了,说明祥子自知体力消耗过大,不敢接着再拉。他坐了好久,虽然腿懒、身软,心里不舒畅,可是再也坐不住了,爽性出去试试,反映了祥子的勤劳、顽强、不怕苦。然而一出来,他又感到自己错了,炽热的阳光折腾得他不知怎么好了。他走走坐坐,始终懒得张罗买卖,但即使这样他也没有回家,在这一天最热的午后一点,他挣扎着又拉上个买卖。板书:有些胆怯-拉了买卖-不敢动了-出去试试-懒得张罗-又拉买卖。 祥子拉车的痛苦感受。一跑,就喘不过气来,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明明心里不渴,也见了水就想喝,写出烈日下拉车的痛苦和矛盾心理。只觉得到处都闪眼,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搀合着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低着头,拉着车,慢腾腾地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从视觉、听觉、嗅觉和神志等方面写祥子在烈日下受煎熬的感受。一直到了正午,他还觉不出饿来,看见食物就要恶心,装满了各种各样水的肚子里光光光地响动,像骡马喝完水那样,这里的感受暗含着祥子过的是牛马一般生活的意思。 作者细致地刻画了祥子矛盾的心理和痛苦的感受,是为了深入揭示恶劣的社会环境在祥子身上施加的重压,为了养家糊口,祥子不得不强忍痛苦在烈日的煎熬下奔走卖命。2、小说是怎样描写祥子在暴雨中挣命的形象和心理活动以及难以忍受的感觉的?明确:直砸.,横扫.从正面写暴雨对祥子的无情袭击;过、裹写出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艰难;四个不能与四个动词紧相呼应,构成排比,写祥子在暴雨下难以忍受的感觉。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这些句子逼真地再现了祥子的心理活动,表现出祥子在暴雨的淋砸之下神志近于麻木的状态。水裹住他的腿,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的往前拽,他咬上了牙,蹚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真实地描写出祥子在暴雨中拼命的形象。3、景物描写与人物描写的关系。景物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人物和景物有时可以交织、穿插和揉合起来进行描写,从而有助于增强文章的感人魅力,突出中心思想。本文就是这样,小说把烈日和暴雨与祥子的感受和心理活动交织起来写,用恶劣的自然环境衬托了祥子拉车的痛苦和遭遇的悲惨。三、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痛苦感受是否仅来自于自然界的烈日和暴雨?由预习提示引用的老舍谈骆驼祥子的创作时说过的话:车夫不但吃的苦,喝的苦,连一阵风,一场雨,也给他的神经以无情的苦刑。可见旧中国的车夫受到哪些痛苦?末句他哆嗦的像风雨中的树叶有什么深刻含义?明确: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痛苦感受不仅来自于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来自于造成底层劳动人民贫苦的根源-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环境:如果今天还不至于挨饿,祥子就不会出来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如果坐车人不那么冷酷无情,祥子就可以避避再走。因此,造成祥子痛苦生活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天气而在于社会制度。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情形,是祥子苦难生活的写照,也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旧社会痛苦生活的一个缩影。老舍的话告诉我们,车夫吃的苦,喝的苦,受尽达官贵人、军阀兵匪和流氓势力的欺凌,甚而至于一场风雨都能使他遭到巨大痛苦,充分表现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车夫的非人生活。末句他哆嗦的像风雨中的树叶一语双关,既写祥子当时的状态,也暗示像祥子一样的劳动人民的命运像风雨中的树叶一样无法自控。四、主题小说通过对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痛苦生活的描写,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为了生活而受尽种种折磨的悲惨遭遇,揭露和控诉了旧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五、写作特色1、抓住景物特征,从多方面具体逼真地写出天气的变化,以景物描写展示人物活动环境,衬托人物。写烈日,按照天气的变化,描写了由闷热到暴雨的景物特征;写暴雨,也是根据天气的变化,抓住由热到凉,由起风到下暴雨的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天气的变化,不但表现在天气自身因素的变化,如晴、雨、冷、热、云、风等,也可以从其他事物形态的变化上,侧面表现出来,作者仔细观察阳光、天色、风、云、雨和柳树等事物形态的变化,以生动、逼真、细腻的笔触有层次地展开描写,震人心魄地展现了祥子拉车的痛苦环境,表现了祥子和广大人力车夫的悲惨生活。(首先是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选择好观察点。如写烈日,从天上到地下,从院内到街上;写街上则是由马路到便道,或是由上到下,由内到外,或是由总体到局部。其次是抓住景物特征。三是采用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表现出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四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2、具体描写人物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感受,注重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3、用语准确、生动,精当传神,并借助多种手法增强表现力。首先,小说善于选用准确生动、富于表现力的动词来叙写事情。如写烈日下的拉车人用奔、灌、(突出口渴之苦和喝水之急,映衬了天气的酷热,反映了烈日下拉车之苦)栽(说明发病之猝,进一步突出酷热之甚,反映烈日下拉车的艰苦、危险),写人们听说有风时用争、跑、攥、遮、找、嚷、跳,写暴雨用砸(突出雨点之大,写出雨点的气势和威力)、垂落、射、倒、浇、裹。其次,小说还借助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如用拟人手法写柳树的病态,烘托了天气的炎热。处处干燥,处处.使人喘不过气来一句运用了叠词、排比、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方法,充分表现了烈日下的老城温度之高和人们被炙烤的感受。街上非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度解析教育科技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教育机构如何利用游戏化平台提高教学效果
- 企业培训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以智慧教室为例
- 新版培训课件模板图片
- 碧桂园张家港拓客内部培训89
- 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在城市老旧小区健身设施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 全球铀矿资源市场前景与2025年核能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报告
- 公交优先战略在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的可持续发展报告
- Carpetimycin-B-生命科学试剂-MCE
- 成都文理学院《游戏美术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预计财务报表编制及分析课件
- 骨科出科试题带答案
- 河道基槽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 Q∕SY 1347-2010 石油化工蒸汽透平式压缩机组节能监测方法
- 现代美国玉米商业育种的种质基础概要
- 西门子顺序功能图语言S7-Graph的应用
- GB∕T 4162-2022 锻轧钢棒超声检测方法
- 中医治疗室工作制度管理办法
- 提花装造工艺技术培训课程
- 研究实验报告水火箭.doc
- 五谷杂粮食品安全调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