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PPT课件.ppt_第1页
静脉留置针PPT课件.ppt_第2页
静脉留置针PPT课件.ppt_第3页
静脉留置针PPT课件.ppt_第4页
静脉留置针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内三科王丽君2017 7 19 CompanyLogo CompanyLogo 外周静脉短导管 留置针 是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 作为头皮钢针的换代产品 于1958年应用于临床 其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 套管柔软 随血管形状弯曲 对血管刺激小 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 定义 1 输液时间长 输液量较多的患者2 老人 儿童 烦躁不安的患者3 输全血或血制品的患者4 需要做糖耐量试验以及连续多次采血标本的患者 CompanyLogo 适用范围 1 输入发泡剂级刺激性药物2 胃肠外营养液3 PH高于5低于7的液体或药物 以及渗透压大于900mOsm l CompanyLogo 禁用范围 留置针24G22G20G18G16G颜色分号黄色蓝色粉色绿色灰色注 留置针型号数字越大留置针越小 留置针的型号 血管的选择 应选择柔软而富有弹性且较直的静脉成人 可选择上肢的背面和桡侧面的静脉 新生儿和儿童 可选择额正中静脉 颞浅静脉 耳后静脉 Logo 转移方式 穿刺部位的选择 1 首先要对既往静脉穿刺以及静脉损伤的情况进行评估2 应避开静脉瓣及肢体关节部位3 应常规首选上肢远端部位 再次选择应位于前次穿刺点的近心短 4 不宜选择的穿刺部位 1 关节部位 2 弹性差的静脉 3 已有渗漏 静脉炎 感染及血肿发生的部位 4 静脉曲张的部位 5 手术同一侧肢体及患侧肢体 6 反复穿刺的部位 7 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进行穿刺 1 原则上在满足输液治疗需要的情况下 尽量选择型号小的留置针 临床实践证明细而短的24G型号静脉留置针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 可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机械摩擦 降低机械性损伤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从而延长留置时间 2 应考虑患者的年龄 静脉局部条件 输液的目的和种类 治疗时间和患者的活动需要 留置针的选择 留置针的选择 对于成人大部分输液治疗可选择20 24G导管 研究表明管径超过20G的外周静脉留置针更容易引起静脉炎 对于儿童 新生儿和老年患者可选用22 24G导管 当需要快速补液时 如创伤 静脉高压注射造影剂时 建议可选择16 20G导管 输血治疗时可选择20 24G导管 需要快速输血时选择16 18G导管 1 消毒范围 不小于8cm 8cm2 消毒剂 碘酊和75 酒精 复合碘制剂3 消毒方法 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 螺旋式不间断式消毒 穿刺部位消毒 1 穿刺前应对血管进行评估 了解静脉的走向 避免在关节部位 已变硬或曲张静脉部位 曾有渗漏 静脉炎 感染及血肿发生以及手术同侧肢体等部位穿刺 2 做好解释工作 以取得患者配合 3 穿刺时针头与皮肤成角15 30 直刺血管 穿刺速度稍慢 注意观察回血 4 见回血后再进少许 以保证外套管也在静脉内 5 松开止血带 以左手指或小指按压导管尖端处静脉防止溢血 撤出针芯 连接肝素帽 6 透明敷料固定留置针 延长管U形固定 有利于减少回血 防止导管堵塞 7 在透明膜上注明置管时间及操作者签名 操作注意事项 1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2 保持穿刺点无菌 保持透明膜清洁干燥 有卷边 或渗血 渗液污染时及时更换 3 严密观察穿刺部位 出现红 肿 热 痛或沿走向出现条索状发红 提示有静脉炎发生 应拔除留置针 进行相应的处理 4 输入刺激性药物前后需用NS冲管 避免刺激局部血管 5 正确的正压封管 以免堵管或有血栓形成 6 更换穿刺部位时应选择对侧手臂或不同的静脉 7 输液过程中注意保护输液侧的肢体 尽量避免肢体下垂 以免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穿刺部位的护理 8 如果发生堵塞 应拔管重新穿刺 切忌用力推注 以免将血管内的血凝块推进血管内引起栓塞 9 每次输液前 后检查穿刺部位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0 静脉留置时间72 96h 穿刺部位的护理 在使用留置针的护理中 其留置时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留置时间过长 可使病人发生局部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 留置时间过短 则增加病人的药费及多次穿刺带来的痛苦 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3天 但临床有报道 留置时间最长为27天 平均留置天为8 9天 病人静脉炎通常发生在置管后6 7天 1 置管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以取得合作 2 告知患者穿刺侧肢体不输液时可正常活动 但避免用力过度或剧烈活动 3 保持穿刺部位干燥 淋浴时用塑料薄膜保护 避免穿刺点感染 4 输液期间将远心端肢体抬高 以促进静脉回流 穿刺侧肢体上台与心脏平齐或高于心脏 以利血液回流 5 若出现穿刺部位红 肿 热 痛 应立即告知护士 6 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72 96h 患者教育 1 液体外渗2 导管堵塞3 静脉炎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白 发凉 皮肤紧绷 水肿1 应选择粗直 血流丰富 无静脉瓣的血管 2 用无菌透明敷料妥善固定 3 避免留置针侧肢体过度活动 勿使肢体受压 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 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过紧 4 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经常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主诉 5 采用正确的拔针 按压方式 液体外渗 表现为输液不滴或滴速过慢 冲管有阻力或无法冲管 不能抽回血1 注意观察静脉输液滴速 滴速减慢或不滴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 如通气管反折 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输液侧肢体受压等 2 静脉输入胃肠外营养后应彻底冲洗管道 多种药物输注时 两种药物之间一定要用NS充分冲管 3 采用正压封管 并且夹闭延长管 确保正压效果 4 正确使用封管液的浓度及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 有条件者可使用无针密封输液接头 5 注意输液时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 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管道 导管堵塞 表现为输液部位发红 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局部肿胀 沿穿刺部位走向出现红 肿 热 痛或条索状改变 有明显得束缚感 1 严格无菌操作 穿刺前严格检查留置针的有效期及包装是否完好 2 合理选择血管 选用粗直 血流丰富 无静脉瓣的血管 穿刺时尽量避开关节 尽可能从血管远端开始 3 规范输液操作流程 选用精密过滤输液器 以减少微粒污染液体所致的静脉炎 4 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力求一针见血 进针速度与角度要适当 避免损伤静脉内膜 静脉炎 5 穿刺后有效固定导管和输液器 必要时可使用臂板 6 根据药物的性质合理调节输液速度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