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 中文摘要 中国民间美术是我国本原文化和文化符号的传承。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母体。它融于 民族群众的衣食住行、节日习俗、人生礼仪和信仰禁忌的社会生活之中,是人类劳动生活最 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的体现。也是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从民间美术存在的基本形态和创作心理来看,它的创作目的是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结合。 这与现代设计的为实用、审美需求而创造的特征是一致的。因此,无论从审美心态或从创作 形式上来看,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都有着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 如何再发掘、再认识中国民间美术中的元素语言,使其能够丰富现代艺术设计,是本课 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法则、色彩语言、视觉符 号语言、审美性和创作思维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为民间美术对现代设计的启示做出了一定的 探索。并通过对一些成功现代艺术设计案例的分析,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希望面对今日“国 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视觉语言的“失语”现象较为严重的现代艺术设计界, 传统的民间美术可以带我们回归到民族本原文化的深处,探寻新的道路。 关键词: 中国民间美术,现代艺术设计,视觉符号,色彩思维方法 f o l ka r ti n s p i r e dm o d e r na r td e s i g n a b s t r a c t c h i n e s ef o l ka r ti st h es u c c e s s i o no ft h es y m b o l so fo u rc u l t u r e i tc o m e sf r o mt h eo r i g i n a l s p i r i io fo u ra n c e s t o r s c r e a t i o n i ta l s or e f l e c t st h ea e s t h e t i c so ft h en a t u r eo fo u rn a t i o n a l i t y b e i n g c l o s e l yb o u n du pw i t hc o m m o np c o p l e sb a s i cn e c e s s i t i e so fl i f e ,t h ec h i n e s ef o l ka r ti sp r o d u c e d f r o mp e o p l e sd a i l yl i f e ,a n di st h en a t u r a le m b o d i m e n to ft h ea r t i s t i ct h o u g h t sa n da r t i s t i c l a n g u a g e so fp e o p l e sl a b o rl i f e i ti sa l s oap r e c i o u sd e p o s i tf o rt h em o d e ma r td e s i g n ,w h i c hw i l l n o t d r y u p a c c o r d i n gt oi t so r i g i na n dt h e o r i e sw h e r et h ef o l ka r te x i t s ,i ti sap e r f e c tc o m b i n a t i o no f p r a c t i c ea n da e s t h e t i c s t h i sh a sc o m m o nw i t h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m o d e r na r t w h i c hl a k e s c r e a t i o nf o rp r a c t i c a la n da e s t h e t i c a 】n e e d s t h e r e f o r e t h e r ei sa l li n t e r i o rn e c e s s a r yc o n n e c t i o n b e t w e e nt h ef 0 1 l 【a na n dm o d e md e s i g nf r o mt h ea n g l e so fa e s t h e t i c a lp s y c h o l o g y , a sw e l la sf r o m t h ea n g l eo ft r e a t i o nf o r m a l i t y t h em a i nf o c u so ft h i sr e s e a r c hl i e so nh e wt od i ga n du n d e r s t a n dt h ef i n ef a c t o r si nc h i n e s e f o u ( a r t f u r t h e r m o r e ,t h ea u t h o ra n a l y z e sh o wt ot a k et h o s ef a c t o r sa sr e f e r e n c et oe n r i c hm o d e m d e s i g n t h ei n n o v a t i o no ft h et h e s i sl i e s i ni t s a n a l y s i sa n dr e s e a r c h e so nt h ea s p e c t so fs c u l p t p r i n c i p l e s ,v i s i o ns y m b o ll a n g u a g e ,c o l o r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e s t h e t i c sa n dt h o u g h t so fc r e a t i o no n f o ka r to fc h i n a t h i sa r t i c l ea l s oe x p l o r e so nt h eo r g a n i cc o n n e c t i o no ft h ef o l ka r ta n dt h e m o d e m d e s i g n 1 1 l et h e s i sa l s or e a l i z e s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t h e o r ya n dp r a c t i c et h r o u 曲a n a l y s i so f c e r t a i ns u c c e s s f u lc a s e s r h er e s e a r c hi m p l e m e n t sc e r t a i ne x p l o r a t i v es t u d i e so nd e v e l o p i n g c h i n e s em o d e md e s i g nw i t hf o l k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b l e n d i n g o l ka r ti n t om o d e md e s i g n k e yw o r d s : c h i n e s ef o l ka r t ,p r i n c i p l eo fm o d e r nd e s i g n , v i s i o ns y m b o l ,m e t h o d o l o g yo fc o l o rt h o u g h t 刖菁 民间美术在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在直接继承了原始艺术的实 用性和审美性的同时延续了原始艺术的生命。因此,它具有根性的、母性的、基础性的特征。 张道一先生就曾指出“民间艺术是一种本元文化”。它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来源,又是美术创 作的基础。不论宫廷艺术、文人士大夫艺术、宗教艺术、还是现代艺术设计它们的发展都 离不开民间美术这个根源和基础,都应从民间美术这一本元性母体中吸取营养,才能更好地 发展。无需质疑,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艺术在追求单纯、概括、简洁和表现哲学观念方面, 在拒绝伪善,返朴归真方面,在设色的鲜艳明丽,对比分明方面,存在着很多的沟通、交流、 互渗点,我们有很大的空间去深入挖掘。民间美术的内蕴,是现代设计艺术取之不尽,用之 不竭的宝藏,它形态多样,种类丰富,内涵深厚,贮存了可贵的知识、情感和技术,蕴含着 古老的中华民族创造和审美最本原的精神。 现代艺术设计是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以追求商品的经济价值和商业利润为主要目的。 而民间美术更注重人性化的表现,强调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表达原始本能和情感以及对 世俗功利意愿的追求。它的造物原则是源于自然,融于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睦共处,从 而达到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艺术需求的心理平衡。民间美术这种人性化的情感体现在回归自 然,返朴归真的造物原则,为大工业生产引发的现代商业设训注入了新鲜活力。尽善尽美是 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审美思想,在民间美术作品的题材中,以反映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 多子多福、平安吉祥等愿望为多。这样一种乐观、积极向上,富有美满理想的风格追求己经 作为一种民族心理渗透到民众生活的习俗之中,并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独特的审美形式。由 这样的审美观和求善求美的心理特征下形成的象征寓意性的造型表现手法,对完善人性化设 计,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现代设计艺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8 0 年代起我国兴起了民间美术的研究热潮。遗憾的是虽然从民俗学、社会学的范畴进 行论述的专著很多,但论述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关系方面的文章却不丰富。而深入地从 民间美术的造型法则、色彩语言、创意思维、象征寓意等方面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进行论 述的文章更少。作者在读研究生期间,基于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美术的热爱,采风收集 了火量 e 问剪纸、皮影、面具、刺绣、水雕、年画等图片资料和实物,在导师的指导下深入 的对其造型法则、色彩语言、创意思维、象征寓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本人以前从 事现代艺术设计的工作经验,探求了民问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希望我的研究可以为 对现代艺术设计语言的丰富寻找更多的契机。 鉴于已有文章仅仅是对一些大众熟知的借鉴了民间美术的现代艺术设计作品的案例分 析,而没有从根本上将民问美术的造型法则和色彩语言进行剖析,即而寻找到对现代艺术设 计语言有影响的切入点,也就是说这即不是造型及色彩的外部样式,也不是风格问题,而是 指出导致其结果的根本成因,从根本上把握造型及色彩的主动,及如何将这种造型及色彩的 。 规则成功地运用与现代艺术设计中,使现代艺术设计语言和民间美术的精神元素完美融和, 创造出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现代艺术设计语言是我们年轻一代设计师的使命。 第一章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基本特征 1 1 民间美术的基本特性 文化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 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及习性” i 古老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 程中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民间美术是这个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美术是广大 劳动人民适应生活需要,表达思想情绪,美化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它是劳动人民的艺术, 根植于民问,来源于生活,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和普及性。它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受“审 美性”和“实用性”的影响应该是最主要的。 审美性是人们普遍认可的艺术的本质特征,因而艺术的审美属性也被认为是艺术首要的 基本的属性。马克思曾有精辟的论述:“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有意识 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e 2 、马克思主义在论述艺术产品功能 的价值性时也阐明艺术掌握是一种专门的审美活动,艺术产品的根本价值特性就是审美价 值。同时也认为艺术产品价值性的特点是以审美为主导价值的多样价值的统一,例如娱乐、 认识、道德、教育等价值都是通过审美价值得以实现,而且还体现在其他各项价值内容本身 也都是审美的。因而,民间美术的审美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审美性不能脱离其它特性,其 他特性也不能脱离审美性,同时各种特性又常常通过审美作用来实现。 审美性是艺术普遍存在的特性,但不是唯一的特性。在以往的研究中,民间美术的审美 性被多方论述,而民间美术其它特性则较少提及。民间美术特殊的性质决定了它与纯美术有 着较大的不同,因其较多的传承了原始艺术,同时又作为本元性的母体派生出其他非民间艺 术,成为其他非民间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在本章中,我们在吸收前人的优秀成果 的基础上,把民间美术的特性作为一个整体结构系统地加以表述。以下将民间美术的特性概 括为三个大的部分,即民间美术的生活实用性、精神审美性、文化民俗性。这 三种特性相互联系,且具有整体性。它全面作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活动,同时又作为 一种特质生产和精神活动产品的文化形态参与到社会、自然和人们的生存、生活当中去。 1 1 1 民间美术的生活实用性 民问美术保持着人类创造文化的晟初形态,它的主流多带有实用性。人类最初的造物活 动是从实用开始的,在实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审美,使之既能满足实用的物质需要,又能满 足审美的精神需求。民间美术始终与人类的实用功能 ( 衣、食、住、行) 紧密联系,无论房屋建筑、室内陈 设、服装款式、食晶造型、日常生活用品,儿童玩具 等都可窥见民间美术的踪影。也就是说“民问美术不 是为艺术而艺术,为求美而美的艺术,而是一种生活 的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e 3 它根植于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连鲁迅都说: “民间美术是生产者的艺术。” ( 幽1 ) 莲生贵了 中国民间对于子孙繁衍,家族兴旺,乃是生中所追求的目标,在不断的繁衍和兴旺中 追求生命的充实、强盛、无限和永存。服饰当中的莲生贵子、瓜蝶绵绵、石榴多子、葫芦生 子题材就是如此。剪纸莲生贵子f 图1 ) 就是一件非常优秀的创作,上面是一幼童坐于莲花蕊上, 寓意着莲花生子,中间有双鱼对称,再往下是一对鸳鸯,从整个画面来看,有着一连串的民 俗思想,即莲生贵子,就该聪明伶俐,非同一般,双鱼对称意味着连年有余,鸳鸯是美好爱 情的象征,主题表现对繁衍和兴盛的渴望,引起民众的崇敬与好感。 ( 图2 ) 甘肃庚阳面花 中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也表现了中国本原哲学的观念。 它的艺术形态有几何形和自然形。表现在食品的造型上,典型例 子为面花( 图2 ) 。面花,是用面捏制成的民间艺术品,也叫“礼 馍”、“花馒头”。它普遍流行于我国以吃面食为主的北方,起源 于民间祭祀活动中用面塑动物代替宰杀牛羊等动物的习俗。之 后,面花的作用越来越多,在许多地区人的一生不断与其结缘, 面花也深深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其造型生动夸张、色彩鲜艳夺 目、民俗气息浓郁、制作精巧细腻是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内 涵丰富的艺术品。 出行的主题是祝福“走好”。在各类出行工具中以喻生命意识的“如意”、“八卦”等 符号最多,典型的例子当属花轿。花轿,也叫喜轿,有一种“硬衣式”全部木结构,轿身造 型为四方四角出檐宝塔顶,尺寸也多与吉祥的“六”字相合。四角翘檐各立一只展翅凤凰。 口含琉璃珠穗,四边出檐密垂红丝穗,精雕细缕、油漆彩绘有麒麟送子、龙风呈祥、八仙过 海等图案。还有一种软衣式;轿框罩以红色绫罗围幕,绣有金鱼闹荷花、丹风朝阳等图案, 色彩艳丽红火。突出地体现了花轿民俗的丰富多彩性。 我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表现在住的方面,在建筑色彩式样上也各不相 同。藏族人民生活在高寒地区,造就热情的性格,膘悍的气质,质朴而豪爽,在藏族建筑( 图 3 ) 中常用的三种颜色白、红、黑集中体现了世界的三层天上、地上、地下,每一种颜色 都是献给一位神的。而西北回族地区,历经千百年传承的砖雕 技艺,更是以其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闪烁着奇光异彩。 用的方面品种就更多了,陶瓷、竹木棕草、藤条柳编、金 属等日常用具器皿各有特色。由此可见,人类造物的根本目的 首先是实用,人类的一切造物活动即是在人类需要的驱动下进 行的。民间美术的创造不仅忠实于这一原则,而且把生命维系 过程与造物活动相沟通,成为联系生活的重要方式,它源于生 活的要求,又服务于生活。实用的目的和要求必然给民间美术 的创造以较强的文化规约,实用意义也就成为民间美术主题和 艺术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民间社会的变更和民间美术的 发展,其审美性相对于实用性也在发生偏离,但总体上来讲或 长期以来,实用性仍然是民间美术特性的主要方面。 f 圈3 、藏族建筑 1 1 2 民间美术的精神审美性 中国民间美术的精神审美性直接秉承原始艺术的混合性特征,与人们的生活原则相重合。 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观念中得以逐渐发展和完善,成为一种独立的物质文化 形态。民间美术精神审美性实际功利地体现了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民间审美意识具有强 烈的精神功利性,从来不是超功利的,对美的认识与感受和对善的认识与感受常常是统一的。 这种审美意识较多地保持了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原初意义,具有实在、执着地关注人的生命 价值、抚慰人生的性质。” 4 是百姓大众以自身的意愿和要求作为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 的标准,将征服和改造客观世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理想诉诸审美的一种形式。 民间美术的审美观念更多地继承、保留了原始意义上的传统审美意识。首先由“占祥” 派生出的种种美好祝愿,成为民间美术长河中的主流追求,就源于它最切实际生活并执着于 对符合人意的生命价值的关注。在民间美术的各个品类中,对吉祥、如意的祈求,对生殖、 生命的渴望无处不在,如甘肃庆阳香包( 图4 彩) 所体现。老百姓总是用善的正面形式来揭 示或寄托对美的追求。求生、趋利、避害的功利意愿像一根红线似地贯穿在民间美术的审美 理想当中。那种以门神镇宅辟邪( 图5 彩) ,借财神广开富源,使纸扎抚慰亡灵,用泥娃带 宜子之祥,包括人生礼俗、上梁立柱等等审美活动,都坦率地表达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善意 祈求。其次,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在历史发展中是靠“天”吃饭、以善为本的,天灾人祸、美 丑善恶等困扰着人们,历史地局限着人们渴求幸福的心灵,人对切身利益的需求必然成为个 体行为参与整体社会活动的首要目的。由“如意”引申出的种种渴求祈愿,赋予民间美术以 千古不灭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更利益化地钟情于对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关照。不难看出,以 人生的切实需要为目的的民间文化观念及衍生出的功利主义色彩极强的审美思想,自然地成 为民间美术的审美特性中核心的价值尺度。人们把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或渴望实现的生命要 求诉诸于一种精神的模拟形式,通过寻求替代实现追求和满足。 1 1 8 民间美术的民俗性 “民俗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民俗的产生,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解。” 5 民间美术通常与一定的民俗活动有着对应关系,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种重要的物 化形式,而民俗则是民间美术生成发展的文化源泉。例如民间美术中的风筝、年画、剪纸、 面具、玩具等己逐渐脱离最初的目的和功能,成为审美愉悦、游戏娱玩的用品,但它们大都 起源于祈福禳灾、驱邪避恶的民俗活动。风筝( 图6 彩) 是用来释放晦气的、门神是用来镇 宅辟邪的,剪纸招魂、面具娱神去邪,木制棒棒人是由占h 习俗演化而来,泥娃娃也是拴娃 娃求生习俗演变而来。至于许多民间服饰、器具、宅居、灯彩等也犬都与民问服饰习俗、生 产生活习俗、居住习俗、游艺习俗等密切相关,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都说明,民间黄 术创作大多以民间习俗为基础,民间习俗是它的创作源 泉,如果缺少了民俗活动这一丰饶的土地,民间美术也不 会呈现如此多姿多彩的形象。也正因为民俗活动是民间美 术的刨作基础,所以民间美术的内容与形式也就强烈地受 到民俗活动和民俗心理的约定成为民俗观念的形象载 体。民俗心理和民俗观念是一种内在的,隐形的民俗结构, 而民俗事象则是外在的,显形的活动内容和图式。民间美 术作为民俗活动的内容之一必然地体现了民俗的观念和 ( 幽7 ) 三苄开臻 心理,呈现为民俗事象,同时也是民间文化观念的体现。像春节的年画、元宵的灯彩、婚礼 的喜字花、丧葬的纸扎、祝寿的枣馍、订情荷包,这一切不仅表现为民问美术的精彩刨造, 同时也是富有表征意义的民俗事象在特定民俗活动中的显现,而且体现了不同民俗活动中的 民俗心理、民俗观念。即使是民间美术作品的形式构成也深刻地体现了各种不同的民俗心理、 民俗观念,频频出现的程式化的、富有吉祥意义的纹样,热烈鲜明的色彩,完整和谐的结构 等等很大程度上受到民俗心理、观念的制约,诸如福、禄、寿、禧的内容,诣音寓意、象征 的手法这切大都是民俗观念使然。“三羊开泰”( 图7 ) 是许多艺术品中常见的主题,因为 ( 圈8 ) 麒麟送子 它象征着辞旧迎新、吉祥、安泰。“麒麟送子”( 图 8 ) 为主题的民俗文化现象不仅见于图画、祝祷之 语,而且也见于岁时活动,表现形式十分广泛,意 在祈求、祝愿早生贵子,子孙贤德。其他像建筑的 风水观念,各种禁忌、信仰等等时常主导着各种民 俗活动和民间美术创造。民俗活动为民间美术的创 造提供了大量素材和原动力,同时民俗活动和民俗 观念又制约了民间美术的创造,使民间美术呈现出 浓厚的民俗性。 1 2 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特性 现代艺术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诸多方面,认识现代艺术设计的性质,不 能只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去看,而应作多角度、多方面的考察。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市 场行为或者生产行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更是一种积极的文化行为,种美学行为。“设 计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条件下,它所体现的已不只是有用性物品以形式和外表的 行为,而且也是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体文化形象和美学风格的创造性行为。” 6 总的 来说,归纳为现代艺术设计的经济性、现代艺术设计的社会性、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性、现 代艺术设计的高科技性。 1 2 1 现代艺术设计的经济性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艺术设计是社会意识的体现形式之一,社会经济是社会存 在的表现形式之一,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的关系的本 质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就是说,社会经济是基础,艺术设计要为发展社会经济服务。社会 经济状况的好坏,可以制约艺术设计的发展;艺术设计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具有推动作川,却 彳:能决定经济发展的状况。社会经济的发展造就了艺术设计的繁荣。 纵观历史,凡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艺术设计繁荣的时期。例如历史上英国 就是因为工业大革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成为现代设计的发源地。后又有在1 9 9 7 年5 月,英国首相布莱尔提议并推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明确提出,把设计创意 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规划。这一行动使得英国以教育、音乐、广告、体育、时 4 装设计、软件开发等行业为主的设计创意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英国人的经验引起了亚洲地 区的普遍关注。像二战以后日本政府从5 0 年代引入现代工业设计,将艺术设计作为日本的基 本国策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从而实现了日本经济7 0 年代的腾飞,使日本一跃成为与美国和 欧共体比肩的经济大国。国际经济界的分析认为“日本经济= 设计力”。 亚洲四小龙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的经济起飞,也上e 是依靠对艺术设计的巨大投入 以及对日本经验借鉴。1 9 9 8 年金融风暴后的韩国借艺术设计之力,一股强劲的“韩潮”席卷 了中国、日本和东南弧。 也在1 9 9 8 年,新加坡政府提出了“创意新加坡”计划,把创意i _ q k 定为策略工业。至2 0 0 2 年3 月,香港设计创意产业的就业人员超过9 万人,占香港总就业人口的3 7 ;创意产业在 2 0 0 0 年的出口总值达1 0 0 亿港元,占香港服务出口总额的3 1 。2 0 0 2 年,我国台湾在“挑战 2 0 0 8 重点发展计划”中,也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 在我国,邓小平在1 9 9 2 年的南巡讲话中说:“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 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这也指出了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在德、美等国,从一开始就很注意把设计和产业 密切结合起来,在飞快发展的电器工业方面一度走在了世界的前头。从这个角度来说,“艺 术设计也是一种生产力”、“设计就是经济效益”的说法并不过分。我们都知道,我国的产 品出口到国外,一直都是“一流质量”、“二流包装”、“三流价格”。这在很大程度上与 国内企业不重视产品造型设计、产品包装设计有关。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生活质 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又要求艺术设计必须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紧随时代的发展而 发展。 1 2 2 现代艺术设计的社会性 设计与艺术及手工艺的显著区别是:设计从开始就是社会行为,而后者可以说是“个 人”行为,艺术可以以艺术家个人为直接服务对象:手工艺也可以只为社会群体中极少一部 分贵族阶层服务。但是,现代艺术设计必须为尽可能多的消费者服务。与之相关,设计必须 与社会各阶层,与社会各机构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各种联系。大至国家政府机关,小至普通百 姓都与设计发生关系。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设计本身的专业化,这种联系在不同层面上 趋向于更复杂、更深入。现代艺术设计具有社会性,主要原因是由于现代艺术设计是为他人 服务的。同时现代艺术设计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因而它还必须处理各种复杂 的经济关系,以谋取利润。概而言之,设计的利他性和功利性决定了现代艺术设计必然是一 种社会工程,即具有社会性。其社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第一,设计的服务 对象不再局限于少数集团内部,而扩展到占主流地位的社会大众。第二,设计既受社会制约, 同时对社会有巨大影响。设计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就表现在设计不仅能提供给人类高质、低价、 便利的生活用品,安全、舒适、美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而且,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 交流和沟通,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交流除了提供一般功能性的满足外,还包含 有普遍的文化意味。如全世界的人类心理具有类似共通的一面,因此全世界的救护车、消防 车都以红的信号灯代表危险,全世界的机场设计都具有比较相近的特点,乘客在了解飞机的 航班、时间、地点方面都不会有太大困难。这就在物质层面使人与人之间交流变得越来越方 便。由此可见,现代艺术设计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1 2 3 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性 人类的任何物质活动、精神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传统t 人文背景、社会环境的影响。 艺术设计作为人类活动之一,自然也受到文化的影响。同时,设计的成果也都将反作用于 文化,成为文化的历史积淀的一部分,并由此流传下去。这种作用可以称之为“互动”,即 设计与文化处于永远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中。 艺术设计的文化性指艺术设计是一种文化创造,它意味着两个层面的意义,首先是文化 对艺术设计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的是表层的,有的则是深层的;其影响既可能是潜移默化的, 也可能是自觉的、有意识的。其次是艺术设计对文化的影响,即设计对于文化丰富、创造和 更新的作用。文化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有一个重要的区别,那就是:利学是以代替的方式来 完成其进步的直线运动过程,即以正确的理论学说代替错误的理论学说。文化的发展则有所 ,不同,它是以叠加的方式螺旋上升进行的。任何历史上保留下来的文化成果都是在历史的发 展进程中起过积极作用的。不管是今天看来是正确的部分,还是错误的部分,都对后人有价 值。艺术设计对文化的创造,既包括对旧文化的继承、发扬,也包括对新文化的探索。正是 由于文化的继承性和连续性,文化的积淀与艺术设计有着密切关系。艺术设计的直接目的是 为当今的人类生活提供服务,而其潜在的效益则是成为人类文化积淀的一部分,为后代人的 仓q 造提供精神营养和借鉴。 艺术设计是一种文化创造。这其中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艺术设计是社会历史文化积淀 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二是优秀的艺术设计是对人类文化的新贡献,并构成文化的一部分。 而艺术设计的多元性决定艺术设计对文化的吸纳不是单一的,而是全面的,它是对文化各个 层面的整合。这意味着设计中既有强烈的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的烙印,同 时又与艺术相似,吸收了大量精神成果。 1 2 4 现代艺术设计的高科技性 科学技术是一种资源,但是,人类要享受这一巨大的资源,还需要某种载体,这种载体 就是艺术设计。新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管理、巨额的资本投入,都需要经过这一媒介才能 转化为社会财富。 艺术设计不仅是科学技术得到物化的载体,尤其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科学技术是 通过艺术设计向社会广大消费者进行自我表达的,设计使新技术的“可能”转变为现实。科 技资源需要艺术设计加以综合的利用,变成优质的新商品,被市场大量的吸收,才完成了科 技的社会财富化、发挥了科学技术的作用。 设计总是与科技同步发展的,总是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设计对象、设计手段、设计思 维乃至设计者本身,都由于科技的强力介入而发生巨大变化。试以现代科技的典型产物计算 机对设计的影响来说,它带来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变化。一是设计对象的变化。这主要体 现在电子信息产品的丰富促使了新的设计行业和设计职业的不断涌现。常见的有数码图像、 商业插图、桌面出版、计算机直接制版、电脑三维动画、影视数字化后期制作等。在数据通 6 讯中,有商业在线服务、互联网、网上c d r o m 宽带通讯、交互式电视、宽带通讯,以及电 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 p d 人) 组成的无线通讯。这些新产品的出现和发展为设计提供了广 阔前景。在这种背景下,有的设计师分化出来,专门从事某专业的设计。同时j 设计对象中 电子产品的不断丰富和增加,促进了设计师和科技界的联系,并促使设计公司不断进行相关 领域的学习,这样也提高了设计人员的水平。二是设计方式的变化。这体现在计算机辅助设 计的兴起使工作方式更高效,设计过程视觉化、设计结构精微化、设计成果现实化。计算机 参与设计后,使设计师的体力劳动强度大为减轻,工作效率迅速提高。如以前需要手工绘制 的建筑效果图在电脑上轻松即可完成,并且极为生动真实。三是设计观念的变化。这主要体 现在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大众媒体,设计师得以共享全球信息资源,从而为设计创意提供了前 所未有的丰富资源,这就给设计师的创意带来了更多的灵感。设计师的设计思维从静态的、 被动的传达向动态的、人机对话式的双向沟通转化,设计思路更强调设计的整体控制方法论。 艺术设计受科技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设计是一项高科技运作,具有强烈的高 科技性。 第二章、民间美术的造型语言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2 1 民间美术的造型法则与视觉语言特征 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属于独立的视觉符号系统,这种艺术体系 和造型体系不是取法自然的真实形象去表达作者的某种观念, 而是用主观观念去看待和描述某种事物,是一种自由的、随意 的创造,借以使作者的观念暗寓其中。民间老百姓在创作时往 往不受特定时问、空问观念的束缚,他们把不同时间的事情放 在一个画面,把田间地头不同空间的东西放在一个画面,平面 展开,互不遮挡,完整的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事物。这独特的 艺术观和造型观,充分传达出了民间老百姓对待现实生活、客 观事物的主观态度。 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念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古典 哲学思想。这种造型观念高度地肯定了人与自然之间具有内在 ( 图9 ) 石榴捧佛手 统一性,将自然认定为内在于人的存在,而将人认定为内在于自然的存在,使主、客体之间 没有绝对的分界,可以自由地对人的审美感受用比兴的象征手法。比如:葫芦、莲子、石榴 等自然物被作为多子多孙的比附;梅、兰、竹、菊等植物都是高尚纯洁的品格象征;三羊开 泰、石榴捧佛手( 图9 ) 、马上封侯、连年有余、凤穿牡丹( 图1 0 ) 等自然物被赋予吉祥如 意的寓意在民间美术的造型理念中,现实世界的客观事物都与某种特定的寓意相关联, 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有着某些利害关系。于是,那些百姓生活中熟知的自然现象,在 ( 图1 0 ) 风穿牡丹 一代又一代的寓意传说中不同程度地被模糊或丧失了其 本原的性质,从而演变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约定俗成的 观念性符号,成为百姓极易解读的艺术语言,家喻户晓, 代代流传。 民间美术的造型原则具体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民间文 化观念中的太极阴阳学说。这种造型原则讲究“求全”、 “求大”,忌讳残缺不全、形单影只。表现在民间美术具 体的造型形态中即为:硕大丰满、完整团圆、对称偶数、 黑白辩证、阴阳相守、动静结合。比如:门神、泥人等 的人物造型头大、眼大、体硕,即大是吉利:年画中“三侠五义”、“六才西厢”、“西游记” 等全景式布局,即全是气派;“龙风”、“对鱼”、“龙风呈翔” ( 图1 1 ) 、“蛇盘兔”( 图1 2 ) 等的对称偶数,即成双成对是美满幸福; “福到人间”( 图1 3 ) 、“兔子吃白菜”( 图 1 4 ) 、 “狮子贯钱”、“鹰踏兔”等对美好 幸福生活的高扬在民间美术造型原则 中,不仅赋予自然万物以人格化的灵性, 还创造出富有荚学特色的程式化图式,使 百姓无须挖空心思地苦思冥想,就可以轻 黼圆 ( 图1 1 ) 龙风呈翔( 图1 2 ) 蛇盘兔 8 充满动感与力度的造型形态。这些千姿百态、繁 简相宜的造型,涵盖了民间艺人们艺术创作目的,思想方法,表现了他们视觉艺术思维的形 式。 2 1 1 1 平面剪影造型 中国造型艺术中具有悠久历史基础和民族特色的平面剪影造型意识形态。“指用民间特 有的物质材料,用点、线、面的空间分布和色彩的运用,在二度空间中创造出来的可视平面 形象。” 7 1 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充分运用了轮廓的形象表达功能,以侧影、动势、黑 白调度中的以均衡求不均衡等造型手段,曾取得了无比灿烂的艺术成就。中国画笔法组织程 瓣 式中所谓“个字点”、“交凤眼”、,构图中的“布白”、“穿插”、 “间架”、“疏可走马,密不透针”,深远法中的“散点透视” 等等,均不同程度的含有平面剪影造型意识。今天流行在民 间的皮影、刺绣与剪纸更是血缘姐妹,都是以两度空间观念 作为造型的认识基础的高度完美的传统艺术形式。 民间剪纸是典型的平面剪影造型方法,其淳朴自然的形 式美感,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和“自由自在”的创作风格构 r 圜1 鼬成了我国民间艺苑中的一朵奇葩。中国民间剪纸的魅力来自 其自身的形式美感。民间百姓的形象思维从不以创作的直接 目的去观察周围环境,她们并没有经过写生、构图、解剖、透视以及比例关系等一系列的正 规美术训练,只是对自己特定的生活环境条件下的花草树木动物人物极为熟悉,经过对客观 事物的深入观察以后,在脑海里形成某一客观现象的形象。随手拿起剪刀各取儿组线条,先 剪个大样,“大样要有神气,有势,”这个“大样”就是轮廓。物象借体现在轮廓上的形态、 动势等富有特征的形象米传达情意。所以她们的作品不受任何约定俗成的模式限制,完全是 根据自己对世间万物的特征概念或物象相互关系的特定印象来剪。由于受工具、材料的限制, 民间艺人凭着自己的感受在二维的纸面上施展着自己的才华,将所要表现的事物巧妙的用剪 影的手法表现在一个平面内,以乌瞰式移动视点的思维方式表达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和认识, 并将自我的理解融贳于刀剪之中,在掏剪过程中不是 剪迁就于形,而是形迁就于剪,时而剪花( 图1 5 ) 、 时而剪形、时而形上镂花、时而以花托形。( 图1 6 ) 的老虎腹中的小老虎平面处理得极为可爱,几只小老 鼠顽皮机灵驾驭着威猛的老虎,画面形与形之间相互 贯通,各种物体互不遮挡,充分展示着各自的美,作 品中不见前后之间的纵深变化,构图的平面化使民间 ( 幽1 6 ) 剪纸产生了具有极强装饰效果的造型,同时把影像美感发挥 得淋漓尽致。 “皮影是用驴皮或牛皮雕镂刻画的平面图象。其基本方 式和剪纸类似,亦是用阴阳虚实对比造型,但皮影更为精工 纤巧,并着以艳丽的色彩。” 8 它的艺术风格,在民间 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 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刻镂手法,因此形成了以线为主的 造型形式和点、线、面相结合的特色,人物等形象大都以表 芝嚣意翌盒蓑嚣主篓翟主嚣黧巍蓑薷 c 酣,皮影 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 形象,夸张而幽默( 图1 7 ) 。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 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甘肃庆阳皮影( 图 1 8 彩) 人物造型的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度,有势有韵,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 又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常常饰有不同 的图案花纹,整体效果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每一个形象不仅局部耐看,而且整体 配合也美,既充实又生动,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图中的出行图,主体人物突出,无论在色 彩上还是造型上都较之仪仗人物醒目,线条的细密繁复、疏密层次以及工艺的细致都可见一 斑。线条流畅细密,充分发挥刀刻的优势。 2 1 1 2 装饰变形造型 “中国原始艺术和民间艺术是受图腾、集体( 氏族或村社) 、具体思维方式和实用功利 的支配,作不自觉的意象或象征变形,是自然而然的变形。” 9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艺术 长河中,装饰性艺术源远流长,从青铜器的纹饰到金、银、玉、石雕的造型,从秦砖汉瓦到 六朝造像,从隋唐壁画到宋元陶瓷、明清绣片。而博大精深连绵不绝的民间艺术更是装饰艺 术的海洋。只有大胆吸收、融合传统和民间装饰艺术,不是简单生搬硬套的抄袭。按民间吉 祥寓意的习俗,蝠与福谐音。所以人们很早就喜爱把蝙蝠作为吉祥物( 图1 9 ) ,用于装饰艺 术中。蝙蝠的形象亦不美,但人们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变形手法,在吉祥图案中把蝙 ( 图1 9 ) 蝠的形象变成非常可爱。与蝙蝠结合的吉祥图案在我国应用很广 泛,例如:蝙蝠与寿桃结合的吉祥图案,称为福寿图;与云纹结 合则称云蝠纹。这些吉祥图案表达了人们美好的希望和追求。常 用作吉祥闰象征案有很多很多,如:松、竹、梅、兰、菊、莲、 玫瑰、牡丹、月季、百合、桃花、等等还有很多很多。如:龙、 风、鹤、喜鹊、鲤鱼、象、猴等用这些图案比拟吉祥、如意。 由这种装饰变形手法再提炼山的我 国传统的太级图案表现在民间美术中, 是以“喜相逢”( 图2 0 ) 的形式出现的。 如民间剪纸、蓝印花布的“喜相逢”图案就代表着成双成对、相互 追逐、旋转不己、生生不息的美好形象。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 图 2 1 ) 就成功地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凤凰纹样,并采用中国特有的“喜 相逢”的结构形式,一风一凰振翅高飞,铿锵和鸣,将媒体的特点, ( 目2 0 ) 喜相逢 1 0 以及品牌立意高远,领唱同侪的王者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至,用两只飞翔盘旋的凤凰形象代表 中美两种不同文化的互补和交融,体现了融汇东西、荟萃南北的文化观念,具有明显的华夏 文明的烙印。“凤凰”台标给人以形象活泼、舒展、飘逸j 紧凑、 富有飞旋的韵律感及强烈的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均衡感。在造型上给 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又有着较深的文化内涵,打造出了符合时代精 神的民族形式,是一个成功吸收、借鉴民间图形与造型手法的现代 设计的典范。 , 2 1 1 3 象征性符号造型 ( 图2 1 ) 凤凰卫视标志 所谓象征性造型方式,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 想、感情。苏珊朗格说:“艺术中用的符号是一种暗喻,一种包含着公开或隐藏的真实意 义的形象,而艺术却是种终极的形象一种非理性的不可言语表达的意象一种诉诸于 直接的知觉的意象,一种充满了情感、生命和富有个性的意象,一种诉诸于感受的东西” 1 0 “象征符号的造型方式是劳动者由最早的图腾符号发展为极为自由的一种造型方式。博 厄斯认为,象征手法是原始艺术的重要手段,它们几乎以现代艺术的同样方式给某一对象的 某一特征以强烈的强调”。 1 1 民间美术继承了原始美术中象征符号的造型方法。象征手法也是民间艺人喜闻乐见的表 现方式之一。农村妇女的剪纸、刺绣、布制品等造型,是服从隐喻的象征观念,服从喜庆吉 祥的愿望,不需要摹拟自然,均能把象征实体变为传神的符号,极其简练概括又很生动。在 象征图形上,如包公绘日月,象征夜断阴,昼断阳,铁面无私,公正廉明,品德如日月。杨 七郎勇猛则绘以虎形,阮小七善水战则绘以蛙纹。还有民间美术中普遍应用的“万”字纹, 则是原始图腾太阳崇拜的符号。涡纹也代表着太阳和光明,在侗族刺绣中也常用涡纹,同样 代表着太阳崇拜。这些古老而又特殊的民间造型,是形成戏剧脸谱( 图2 2 彩) 的源泉,同 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以抽象符号形式表现具体观念和形象的可能。 民间美术的五色观也极具象征性寓意。每种色彩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如红为忠、白为奸、 黑为正、黄为残暴、蓝为草莽、绿为侠义、金银为神妖。在民间美术的设色运筹中,色彩被 转换成一种逻辑推理方式和思维认知图式,是“心象”的印证。民间美术用色在不违背色彩 文化的象征寓意的同时,又特别讲究色彩的视觉美感,极其重视色彩的视觉心理效果。民间 艺人们是通过色相所产生的联想和大众化心理情感的要求来选择使用色彩的,根据百姓生活 态度、价值标准、审美情趣,把用色经验编汇成浅显又深刻的色彩口诀:“红红绿绿,图个 吉利”、“红搭绿,一块玉”、“红间黄,喜煞娘”等等。不难看出,老百姓是依自己的切身利 益去理解色彩的,民间美术的色彩视觉感应是一致对吉凶福祸的对应,且导致了色彩的主观 反映是积极、欢庆、吉祥的,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所以,用色艳丽、浓烈、鲜明是民间美术 遵从的色彩风格;使色彩红火热闹、喜瑞吉庆,是民间美术尊崇的色彩品质。比如:年画用 色热烈、明快;剪纸用色浓丽、鲜艳:玩具用色响亮、轻松;道具用色粗犷、质朴总之, 民间美术用色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是心灵的真实是生命的眭青。 在民间百姓看来,现实世界的客观事物与某些图形似乎都关联着特定的观念,具有一定 的涵义和象征性。在千百年历史长河的流传演变过程中,这些现实事物不同程度地丧失或模 糊了其原始实践意义,从而演变成相对稳定的观念性符号。而这种观念性的符号又通过百姓 大众集体意识的渗透作用深入到个体意识中,成为百姓人众共同使用的语汇。这些共用的语 1 1 汇在民问约定俗成、家喻户晓,具有高度的集体性、传承性,并深深地影响了民间的审美活 动,成为民间美术创作中时常使用的观念性造型符号,直到今天,更加富有社会化的意义。 在这些象征性的符号体系中,大部分是以寓意的手法表现出吉祥喜庆的含义。充分体现出百 姓大众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期盼这样就形成了中国民间特有 的吉祥图案,吉祥色彩体系。 2 1 1 4 几何法造型 民问艺人将自然形态进行归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儿童魔方培训行业市场格局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2025-2030儿童天文启蒙教育市场观测设备与课程体系报告
- 2025-2030儿童医疗健康行业市场调研与未来趋势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信息技术支持农业物联网应用协议
- 工头用工合同(标准版)
- 合同期未满变更合同(标准版)
- 商业场地活动安全协议书
- 借款及抵押协议
- 小区集体土地流转协议
- 珠宝购买协议书范本6篇
- 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
- 使用吹风机课件
- 安检流程课件
- 中国未来50年产业发展趋势白皮书(第四期)
- 2025年财会类资产评估师资产评估基础-资产评估基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公安宣传打击黄赌毒课件
- 风光制氢醇一体化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参考模板)
- 2025 河北省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实务》试题 (押题) 带答案解析
- 药品追溯管理培训试题(附答案)
- 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公开招聘一级造价工程师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医院心理测试题范文(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