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终稿建筑工程检测报告编制标准.doc_第1页
128终稿建筑工程检测报告编制标准.doc_第2页
128终稿建筑工程检测报告编制标准.doc_第3页
128终稿建筑工程检测报告编制标准.doc_第4页
128终稿建筑工程检测报告编制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企业标准 q/jy01-2015 建 筑 工 程 质 量 检 测 报 告 编 制 标 准preparation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quality inspection reporting 2015-1-20发布 2015-02-01实施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发布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企业标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编制标准q/jy01-2015主编单位: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施行日期:2015年02月01日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2015年 石家庄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文件冀建研2015第5号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关于发布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编制标准的通知各部门:根据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关于进一步规范检测报告编制的要求,对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编制标准q/jy01-2013(试行)进行修订,经审查评议,现批准为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企业标准,编号为q/jy01-2015,自2015年2月1日起施行,原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编制标准q/jy01-2013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管理,由技术质量管理部负责解释。 2015年1月20日前 言 本标准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检测报告格式、检测报告内容、签字盖章及oa系统等内容。本标准是在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参考国内有关标准、规范及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的。 各部门在执行和应用本标准过程中,应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在使用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完善之处,请随时将有关意见或建议反馈至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技术质量管理部。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地 址:石家庄市槐中路244号 邮政编码:050021 联系电话:031185805745 本标准主编部门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部门:技术质量管理部 主要起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占雷 王维玉 付素娟 句德胜 边智慧 曲兆海 安国旗 孙元生杨志红 张 涛 张振拴 武海蔚 郝翠彩 赵士永 赵占山 赵 斌梁耀哲 商冬凡 强万明 路彦兴目 录1 总 则12 术 语23 基本规定34 检测报告格式44.1 检测报告的组成44.2 页次编号44.3 检测报告格式要求45 检测报告内容75.1 正文内容75.2 附表(图、照片)86 签字盖章及oa系统96.1 审批流程96.2 检测报告的补充和修改9附录a 检测报告封皮格式10附录b 声 明11附录c 首页格式要求12附录d 委托书格式13附录e 检测合同的主要内容14附录f 地基检测报告范本15附录g 结构检测报告范本28附录h 钢结构检测报告范本36附录i 建筑节能检测报告范本47本规范用词说明57 1 总 则1.0.1 为加强建筑工程检测报告编制工作的管理,规范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活动,统一建筑工程检测报告编写要求,确保建筑工程检测报告编写质量,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地基基础检测、建筑结构检测、建筑节能检测等报告的编写。建筑工程检测鉴定报告格式除按司法厅的要求编写外,其报告的有关要求可参照本标准执行。1.0.3 建筑工程检测报告的内容应做到资料完整、真实准确、数据无误、图表照片清晰、应用规范正确、结论有据。1.0.4 建筑工程检测报告的编写应做到格式统一,用词规范,表述完整,逻辑严谨,结构清晰,结论明确。1.0.5 建筑工程检测报告的内容,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72 术 语2.0.1 工程质量检测 testing for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采用试验、测试等技术手段确定建设工程的建筑材料、工程实体质量特性的活动。2.0.2 工程质量检测部门 testing services for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院属各部门,符合院专业分工要求,并具有相应的个人资格证书,对社会出具工程质量检测报告。2.0.3 检测人员 testing personnel 经建设主管部门或其所委托有关机构的考核,从事检测技术管理和检测操作人员的总称。2.0.4 检测设备 testing equipment 在检测工作中使用的、影响对检测结果作出判断的计量器具、标准物质以及辅助仪器设备的总称。2.0.5 鉴定检测 appraisal test 为建设工程结构性能可靠性鉴定(包括安全性鉴定和正常使用性鉴定)提供技术评估依据进行测试的活动。2.0.6 工程检测管理信息系统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testing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对工程质量检测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的管理系统。3 基本规定3.0.1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3.0.2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项目负责人应取得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资格证书,并经技术质量管理部批准,必须在技术能力、资格规定和委托范围内开展检测工作。3.0.3 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应对出具的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3.0.4 建筑工程检测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规(约)定时间、检测阶段,工程检测条件等具体情况编制。3.0.5 检测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并增强纠错能力和持续改进能力;应采用工程检测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检测管理效果和检测工作水平。4 检测报告格式4.1 检测报告的组成 检测报告由封面一、封面二、首页、正文、附表(图、照片)五部分组成,每部分内容独立成页。4.2 页次编号应包括总页数和单页数,一般以“共页 第页”表示,字体为宋体,五号字。“共页”:首页、正文、附表(图)的总页数,封一、封二不计;“第页”:首页为第1页,以下各页依次排序。4.3 检测报告格式要求 4.3.1 页面设置4.3.1.1 页边距设置:左边距2.4cm,右边距2.4cm,上边距2.7cm,下边距2.4cm。左侧装订,装订线0.6cm。4.3.1.2 纸张 (1)报告采用a4纸打印,若附图纸张较大,可折叠成a4纸大小。(2)封面宜采用a4防伪纸。4.3.1.3 页眉、页脚设置(1)页眉边距 1.5 cm,页脚边距1.75cm。(2)首页及正文的页眉格式:“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的字体:宋体,字号:3号,居中,行距1.25; “检测报告”的字体:宋体,字号:2号,居中,行距1.25; “冀建检()-”与“共页第页” 5号宋体,分别左对齐与右对齐,多倍行距1.2,“共页”和“第页”之间空一格。4.3.2 封面一 4.3.2.1 行距:签字栏为多倍行距2.2,其他为多倍行距1.25,标准字距。 4.3.2.2 封面一由标题、报告编号、工程名称、委托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字栏、检测机构名称和日期等内容组成,内容和样式见附录a。 (1)标题:“检测报告”字上边距纸上边5cm,初号黑体,字间距标准,字间空两格,居中。(2)报告编号:位于标题正下方,3号宋体,居中,按照以下规定原则编写。检测报告编号由汉字、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共12位。检测报告编号应按年度编号,编号应连续,不得重复和空号。若承接单位是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各号段如下图所示:冀建检()第13位为“冀建检”;第4位“()”按专业分类:结构-g,地基-d,节能-jn;第58位“”为年代号“20”;第912位“”为本单位自编流水号,须在人事处领取。 (3)工程名称:3号宋体,与检测报告的“检”字对齐;内容应详细填写清楚,具体到楼号或单元。 (4)委托单位:3号宋体,与检测报告的“检”字对齐;内容应与委托书一致。 (5)签字栏要求:各部门要严格落实检测报告5级签字制度,不得代签,主体结构或地基基础检测报告中,5级签字栏中需至少有一名取得注册岩土或注册一级结构注册证书的人员签字并加盖注册章。签字人要用钢笔或签字笔或oa系统签字,字迹要清楚,检测报告签名并盖冀检签字章。 检测栏,3号宋体,与检测报告的“检”字对齐;由参与检测的2名或2名以上检测人员签字,检测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签字人签字; 审核栏,3号宋体,与检测报告的“检”字对齐;由各部门主任工程师或所长签字; 所长栏,3号宋体,与检测报告的“检”字对齐;由各部门所长或副所长签字; 审定栏,3号宋体,与检测报告的“检”字对齐;由取得授权资格的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签字; 主任栏,3号宋体,与检测报告的“检”字对齐;由检测中心主任或副主任签字。 检测单位名称: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3号宋体,居中,与主任签字栏间隔两行。 “日期”的格式为“年月日”,字体:宋体,字号:3号,字符间距:标准,居中。 4.3.2.3盖章(1)检测中心检测鉴定专用章盖在封面一和首页的单位名称处。(2)以检测中心出据的检测报告应在封面一的左上角加盖cma章,在右上角加盖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成果专用章。 (3)检测中心的检测报告应在骑缝内盖章。 (4)签字栏按有关规定盖章。4.3.3 封面二 4.3.3.1 主要由声明和通讯方式组成,内容和样式见附录b。 4.3.3.2“声明”的字体:宋体,字号:2号,字符间距:标准,居中,字间空2格。 4.3.3.3 内容项的字体:宋体,字号,4号,字符间距:标准,行间距:单倍行距。 4.3.3.4 电话、传真号码应包括区号。电话包括检测部门电话和技术质量管理部电话。4.3.4首页4.3.4.1 首页由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委托单位、抽样日期、抽样数量、检测时间、检验类别、检测项目、检测仪器、检测依据、检测结论等内容组成。内容和样式见附录c。(1)字体:宋体,字号:5号,表格字距:标准,行距:单倍行距,表格行高0.95cm。(2)首页表格内标题水平居中、垂直居中,其它信息内容垂直居中顶左对齐。(3)字间不留空格。未有信息栏以“/”号表示,不得空白。4.3.4.2 工程名称:应具体到检测楼号或单元。4.3.4.3 工程地点:应具体到所在城市的街道路口、门牌或相邻建筑。4.3.4.4 委托单位:应与委托书一致。4.3.4.5 抽样日期:指完成抽取样品的日期,应与抽样单日期一致。格式为“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4.3.4.6 抽样数量:如数量较多,可见正文。4.3.4.7 检测时间:指检测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格式为:“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4.3.4.8 检测仪器:主要仪器的名称、型号、编号等。4.3.4.9 检测依据:委托书或合同、图纸、技术规范、有效文件等,如内容较多,可见正文。4.3.4.10 检测结论:应根据设计及鉴定委托要求等检测依据给出明确的结果。行距为多倍行距1.25。4.3.5 正文4.3.5.1 正文一级标题字体:宋体,字号:小4号,加粗,文字缩进1个汉字,字间距:标准。 正文二级标题字体:宋体,字号5号,加粗,文字缩进2个汉字,字间距:标准。正文三级标题字体:宋体,字号5号,文字缩进2个汉字,字间距:标准。4.3.5.2 正文内容的字体:宋体,字号:5号,文字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间距:标准。4.3.5.3 正文行距为多倍行距1.25。4.3.6 附表(图、照片) 4.3.6.1 附图、附表页均应设置页眉、页脚,页码连续编号4.3.6.2 附表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表序(如仅有1个附表,表序可定名为“附表1”)和简明的表题,5号宋体,居中排于表格的上方。表中顶线与栏目线之间的部分叫项目栏,底线与栏目线之间的部分叫表身。表格若需分页,另行起页时须添加项目栏;表身中数字一般不带单位,百分数也不带百分号,应把单位符号和百分号等归并在项目栏中。如果表中栏目单位均相同,则可把共同的单位提出来标示在表格顶线上方的右端(加“单位”二字)。表身中同一栏各行的数值有效位数应相同。表内严禁使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5 检测报告内容5.1 正文内容5.1.1 正文应包括工程概况,检测目的,检验依据,检测项目、数量和方法,检测数据(图表),检测结果和检测结论。5.1.2 工程概况应含工程基本信息和检测原因,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项目名称(全称);(2)工程所在地理位置或地质概况;(3)工程时间。开工、竣工等时间;(4)工程的功能及用途、地基基础型式和主体结构型式等工程特点;(5)工程规模、现状(建筑面积、层数、高度) 等; (6)被检工程以往检测情况概述(必要时)。5.1.3 检测目的 根据检测委托书(格式见附录d)或检测合同(有关内容见附录e)填写检测目的。 5.1.4 检测依据(1)国家现行有关标准;(2)设计、施工、检验等技术资料;(3)工程检测委托书或合同。5.1.5 检测项目、数量和方法列出检测项目,根据相关理论制定合理的检测方法及步骤,并详细说明。1抽样方案及数量(附建筑平面图或测点布置图)。 2根据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可包括检测原理,检测步骤等。对已经成熟,相关规程中已有详细介绍的检测方法,不必在检测报告中大篇幅地阐述检测原理。5.1.6 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包括名称、型号、数量、精度、仪器编号等内容。5.1.7 检测数据(图表) 1. 根据检测原始记录,汇总整理检测数据,依据有关规范进行分析,得出检测结果。 2. 图表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图表序号(如仅有1个表格,表序可定名为“表1”)和简明的图表标题,表格标题居中排于其上方,插图标题居中排于其下方。5.1.8 检测结果和结论检测结果:应按照检测项目的顺序,依次给出相应的检测数据(图表),每一项目应给出该项目的结果评定。检测结论:应根据设计及鉴定委托要求等检测依据给出明确的结论。 5.1.9 正文结尾须附“(本页以下无正文)”5.2 附表(图、照片) 5.2.1 附表(图、照片)由序号、标题、图表、图片、照片等相关资料组成。5.2.2 各附表均应在正文中进行表述。在报告后面有附表(图、照片)时,须在相应的检测项目后注明有附件,有多个附件时还要说明对应几号附件。5.2.3 建筑平面图或测点布置图的要求:原则是可以清晰地表明检测单元位置。同时,能大致看出主体结构。5.2.4 附图、照片等应与工程相关内容相符、图像清晰。176 签字盖章及oa系统6.1 审批流程6.1.1 检测方案进入oa系统流程:检测方案编写审核(所室主任工程师或所长)审批(所长或副所长)审定(总工或副总工)人力资源部技术质量管理部。6.1.2检测报告进入oa系统审批流程:检测栏审核栏所长栏审定栏主任栏人力资源部技术质量管理部。6.1.3 检测报告签字见4.3.2.2第5条,盖章见4.3.2.3。6.1.4 检测报告应登记后发放。登记应记录报告编号、份数、领取日期及领取人等。6.2 检测报告的补充和修改工程检测报告尽量避免对检测鉴定报告的质疑,检测鉴定服务对象对检测鉴定报告的质疑,可采用口头解释的方法解决,必须出具检测鉴定报告补充解释技术报告时,一般应要求质疑方写出正式书面材料,经研究后,出具检测鉴定报告的补充解释报告,该报告应由原检测鉴定报告审定人审定。 原始记录及记录的主要格式,记录的修改及签字规定以及归档按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管理手册执行。附录a 检测报告封皮格式封皮一律用a4防伪专用纸,左侧装订。页面设置左边距2.4cm,右边距2.4cm,上边距2.7cm,下边距2.4cm。“检测报告”四个字上边缘距纸上边5cm 。本页行距:签字栏为多倍行距2.2,其他均为多倍行距1.25;标准字距; 检测报告:初号黒体,标准字距,字间空2格,居中检 测 报 告 冀建检(g)2015-0001 3号宋体 居中 3号宋体 空1行工程名称: 3号宋体,空10格与检测报告“检”字对齐 3号宋体 空1行 委托单位: 3号宋体,空10格与检测报告“检”字对齐 设计单位: 3号宋体,空10格与检测报告“检”字对齐 施工单位: 3号宋体,空10格与检测报告“检”字对齐 监理单位: 3号宋体,空10格与检测报告“检”字对齐 3号宋体 空1行检 测: 3号宋体,空10格与检测报告“检”字对齐审 核: 3号宋体,空10格与检测报告“检”字对齐所 长: 3号宋体,空10格与检测报告“检”字对齐审 定: 3号宋体,空10格与检测报告“检”字对齐主 任: 3号宋体,空10格与检测报告“检”字对齐 3号宋体 空1行 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3号宋体 居中距纸底边4cm 年 月 日 3号宋体居中,阿拉伯数字附录b 声明1、本检测报告无我单位检测鉴定专用章和计量认证专用章无效。2、本检测报告无骑缝章无效。3、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测鉴定专用章无效。4、本检测报告涂改、换页、漏页无效。5、本检测报告无检测、审核、审定(批准)、主任签字无效。6、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委托方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我单位书面提出,过期不予受理。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槐中路244号联系电话:0311-* (部门电话),85803961传真编:050021附录c 首页格式要求 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3号宋体 居中 检 测 报 告 2号宋体 居中5号宋体 空1行 (注明:下表用5号宋体,表格字距:标准,行距:多倍行距1.25)冀建检(g)2005-001 共 页 第 页工程名称单行高:0.95cm 应详细填写清楚,具体到楼号或单元工程地点单行高:0.95cm 应具体到所在城市的街道路口、门牌或相邻建筑委托单位单行高:0.95cm 应与委托书一致抽样日期单行高:0.95cm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抽样数量内容较多,可见正文检测时间单行高:0.95cm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检验类别检测项目单行高:0.95cm 多行行距1.25检测仪器单行高:0.95cm 主要仪器的名称、型号、编号检测依据单行高:0.95cm 委托书或合同、图纸等,如内容较多,可见正文检测结论 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签章) 年 月 日注:本栏行距宜为多倍行距1.25,字体5号宋体。附录d 委托书格式工程质量检验委托书工 程 名 称施工时间工 程 地 点工程批准号委托单位名称邮 编电 话通 讯 地 址联 系 人建设单位名称设计单位名称施工单位名称监理单位名称委 托 方提供资料名称工程及质量概况:质量纠纷有 无诉讼法律是 否该工程是否进行过检测是 检测单位名称否委托项目:委托单位盖章代表人签字: 年 月 日中心意见:签字: 年 月 日备 注说明:双线以上各栏内容请委托方详细填写清楚,并对其真实性负责;当工程存在质量纠纷时,原则上应由双方委托;本委托书一经双方签字确认后即具有法律效力;本委托书一经双方签字确认后附上廉洁承诺书。附录e 检测合同的主要内容e.0.1 检测合同可包括检测合同、检测委托书、检测协议书等委托文件。e.0.2 检测合同应明确如下主要内容: 1 合同委托双方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2 工程概况。3 技术服务的目标、内容和方式。4 乙方完成技术服务工作需明确的要求。 1)技术服务地点 2)技术服务期限3)技术服务进度4)技术服务质量要求 5 甲方的权利义务。6 乙方的权利义务。7 检测费用的核算与支付: 1) 明确结算付款方式; 2) 规定检测项目费用有异议时的解决方式。8 技术服务工作成果验收 1)乙方完成技术服务工作的形式; 2) 技术服务工作成果的验收标准; 3) 技术服务工作成果的验收方法,检测报告的交付。4)验收的时间和地点。 9 对检测结论异议的处理。甲方对检测结论有异议的,可由双方共同认可的检测机构复检。复检结论与原检测结论相同,由甲方支付复检费用;反之,则由乙方承担复检费用。若对复检结论仍有异议的,可向建设主管部门申请专家论证解决。 10 违约责任。11 其他约定事项。 12 争议的解决方式。13 合同生效、双方签约及双方基本信息。14 其他事项。附录f 地基检测报告范本检 测 报 告冀建检(d)20xx-xxxx工程名称: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楼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检测委托单位:xxxxxx设计单位:xxxxxx施工单位:xxxxxx监理单位:xxxxxx检 测:xxx审 核:xxx所 长:xxx审 定:xxx主 任:xxx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20xx年xx月xx日声 明1、本检测报告无我单位检测鉴定专用章和计量认证专用章无效。2、本检测报告无骑缝章无效。3、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测鉴定专用章无效。4、本检测报告涂改、换页、漏页无效。5、本检测报告无检测、审核、审定(批准)、主任签字无效。6、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委托方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 十五日内向我单位书面提出,过期不予受理。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槐中路244号联系电话:0311-* ,85803961传真编:050021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 测 报 告冀建检(d)20- 共11页 第1页工程名称xxxxxxxxxxxxxxxx楼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检测工程地点xx市(县)xx路与xx路交叉口xx侧委托单位xxxxxx抽样日期20xx年xx月xx日 至20xx年xx月xx日抽样数量x点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x根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xx根桩低应变法检测检测时间20xx年xx月xx日 至20xx年xx月xx日检验类别委托检测项目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检测仪器rs-jyb全自动静载测试仪(编号:xxxx)、压重平台反力系统、油压千斤顶(编号:xxx)、电动油泵、压力传感器(编号:xxx)、位移传感器(编号:xxx);rs-1616k(s)基桩动测仪(编号:xxx)、速度传感器(编号:xxx)、激振力锤。检测依据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4、检测合同(或委托书)及委托方提供的勘察、设计、施工资料检测结论1、经对xxxxxxxxxxx楼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进行x点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180kpa的设计要求。2、经对xxxxxxxxxxx楼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进行x根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满足300kn的设计要求。3、经对xxxxxxxxxxx楼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进行xx根桩低应变法检测,类桩xx根,占检测总桩数的xx.x;类桩xx根,占检测总桩数的xx.x;类桩xx根,占检测总桩数的xx.x;类桩xx根,占检测总桩数的xx.x。 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20xx年xx月xx日20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 测 报 告冀建检(d)20- 共11页 第2页1、工程概况xxxxxxxxxxxxxx楼位于xx市(县)xx路与xx路交叉口xx侧。拟建住宅楼地上11层,地下1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基底坐在第层黄土状粉质粘土上,承载力特征值fak=110kpa。本工程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桩径400mm,面积置换率不小于4.9%,有效桩长13.5m,桩端持力层为第层粉质粘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180kpa,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300kn,总桩数427根。施工日期为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本工程建设单位为xxxxx,监理单位为xxxxx,(复合地基或地基处理)设计单位为xxxxx,施工单位为xxxxx。受xxxxxxx委托,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于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在现场进行了x点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及x根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于xx年xx月xx日进行了xx根桩低应变法检测,检测桩身完整性。试验桩号由xxxxx、xxxxx单位共同确定。检测位置见附图1。2、地质概况根据xxxxxxx单位的xxxxxxx#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场地地层情况如下:层耕土:以粉土为主,含植物根系。层厚0.40.7m。层黄土状粉质粘土:黄褐色、褐黄色,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见菌丝状钙质条纹及针状小孔洞,含铁锰斑、铁锈斑、云母碎片,见姜石,含砂,蜗牛壳碎片,局部夹粉土薄层。层顶埋深0.40.6m。层厚3.44.3m。fak=110kpa。层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局部硬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含铁锰斑、铁锈斑、灰绿色粘土条纹,大量姜石,局部见大块姜石,含砂粒,底部夹砂质粉土、粉质粘土薄层。层顶埋深4.14.8m。层厚0.44.2m。fak=110kpa。层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局部硬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偶见菌丝状钙质条纹及针状小孔洞,含铁锰结核,铁锈斑、含砂粒,姜石,局部含大量姜石,局部夹粉砂、细砂、粉土薄层。层顶埋深7.38.8m。层厚1.55.9m。fak=120kpa。层粉砂:棕黄色、棕褐色,湿,中密,砂的主要成分为长石砂、石英砂。分选性较差,混云母碎片,局部底部含中砂粒,夹粉土透镜体、粉质粘土薄层,含大量姜石、小砾石。层顶埋深12.013.2m。最大揭露层厚11.7m。所有钻孔均未揭穿本层。fak=210kpa。 勘察期间,本工程地下水位埋深6.58m7.04m,属于上层滞水。3、检测依据(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 测 报 告冀建检(d)20- 共11页 第3页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4)检测合同(或委托书)及委托方提供的勘察、设计、施工资料4、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4.1 试验目的: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xxxkpa的设计要求。4.2 试验数量及位置 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对该楼进行x点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试验点位置详见附图l。4.3 试验点的设计、施工及试验参数表1 施工及检测参数一览表 桩号桩径(mm)桩长(m)成桩日期检测日期承压板xxxxxxx.x20xx.xx.xx20xx.xx.xx1.25m1.25m方板xxxxxxx.x20xx.xx.xx20xx.xx.xxxx.xxxxxxxxx.x20xx.xx.xx20xx.xx.xxxx.xx4.4 试验点状态描述:所做3根静载荷试验桩桩头平整、完整,桩周土平整。4.5 试验方法及测试项目 4.5.1 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最大加载值为设计要求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最大加载值为xxxkpa(xxx.xkn)。4.5.2 主要测试项目:量测承压板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量,分析沉降同荷载、时间的关系,判定复合地基承载力。4.6 试验设备4.6.1试验加载系统:压重平台反力设备1套,堆载重量xxxxkn,3200kn千斤顶(编号:xxx)1个,加压电动油泵1台,1.25m1.25m方形承压板1块。 4.6.2 量测系统:采用量程50mm,最小分辨率0.01mm的位移传感器(编号:xxx)量测承压板的沉降,量程为60mpa的压力传感器(编号:xxx)量测所施加荷载,rs-jyb全自动静载测试仪(编号:xxx)记录数据。4.7 试验程序4.7.1 加荷程序:试验荷载加载至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即xxxkpa,分8级加荷,采用逐级等量加载,每级加荷xxxkpa(xxx.xkn)。4.7.2 观测程序:沉降观测:每级加载前后各读记沉降量一次,以后为每隔半小时读一次沉降。沉降相对稳定标准:在每级荷载作用下,1h内沉降量小于0.1mm,可加下一级荷载。试验终止条件:当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终止试验:a、沉降急骤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b、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承压板宽度的6%;32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 测 报 告冀建检(d)20- 共11页 第4页c、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达到设计要求压力值的两倍。4.8 试验数据整理及承载力特征值确定4.8.1 编制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结果汇总表,见附表1附表xx。4.8.2 绘制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p-s 曲线、s-t 曲线,见附图2附图xx。 4.8.3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经对该工程进行3点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对试验数据及曲线综合分析,各试验点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均为xxxkpa,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xxxkpa的设计要求。4.9检测结论经对xxxxxxxxxxx楼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进行x点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180kpa的设计要求。5、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5.1 试验目的:检测单桩竖向抗压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xxxkn的设计要求。5.2 试验数量及位置 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对该楼x根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试验点位置详见附图l。5.3 试验桩的设计、施工及试验参数表2 施工及检测参数一览表 桩号桩径(mm)桩长(m)成桩日期检测日期xxxxxxx.x20xx.xx.xx20xx.xx.xxxxxxxxx.x20xx.xx.xx20xx.xx.xxxx.xxxxxxxxx.x20xx.xx.xx20xx.xx.xxxx.xx5.4 试验桩状态描述:所做3根静载荷试验桩桩头平整、完整。5.5 试验方法及测试项目 5.5.1 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最大加载值为设计要求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最大加载值为xxxxkn。5.5.2 主要测试项目:量测桩顶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量,分析沉降同荷载、时间的关系,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5.6 试验设备5.6.1试验加载系统:压重平台反力设备1套,堆载重量xxxxkn,3200kn千斤顶(编号:xxx)1个,加压电动油泵1台。 5.6.2 量测系统:采用量程50mm,最小分辨率0.01mm的百分表(编号:xxx)量测桩的沉降,量程为40mpa的压力传感器(编号:xxx)量测所施加荷载,rs-jyb全自动静载测试仪(编号:xxx)记录数据。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 测 报 告冀建检(d)20- 共11页 第5页5.7 试验程序:5.7.1试验荷载加载至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即xxxxkn。共分八级加荷,采用逐级等量加载,每级加荷xxxkn。5.7.2 观测程序:沉降观测:每级加载后,每第5min、10min、15min时各测读一次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15min读一次,累计1h后每隔半小时读一次。沉降相对稳定标准:在每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连续两次在每小时内小于0.1mm,可加下一级荷载。试验终止条件: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时可终止加载:a、当荷载-沉降(q-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b、sn+1/sn2,且经24h沉降尚未稳定;c、桩身破坏,桩顶变形急剧增大;d、当桩长超过25m,q-s 曲线呈缓变形时,桩顶总沉降量大于60mm80mm;e、验收检验时,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注:sn第n级荷载的沉降增量;sn+1 第n+1级荷载的沉降增量。5.8 试验数据整理及承载力特征值确定5.8.1 编制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结果汇总表,见附表5附表xx。5.8.2 绘制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q-s、s-lgt 曲线,见附图4附图xx。 5.8.3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经对该工程进行3根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对试验数据及曲线综合分析,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均为xxxkn,经统计分析,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满足xxxkn的设计要求。5.9 检测结论经对xxxxxxxxxxx楼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进行x根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满足300kn的设计要求。6、低应变法试验 6.1 试验目的:测试工程桩桩身完整性。6.2 试验数量及位置 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检测数量为43根,桩位详见附图 l。6.3 试验桩状态描述:所测xxx根桩桩头平整、完整。6.4 试验方法及原理:基桩完整性检测采用反射波法。此方法建立在波动理论基础上,将桩假设为一维弹性连续杆。当在桩顶锤击时,形成振动脉冲力并作用在轴线上,在此作用下产生的应力波沿桩身向下传播,在遇桩底不同介质或桩断面质量变化时,波阻抗将发生变化,波即产生反射现象。利用波在桩体内传播时纵波波速、桩长与反射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把实际测试结果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 测 报 告冀建检(d)20- 共11页 第6页与正常波速、桩长进行比较来判断异常波的位置、特征,并据此定出桩身缺陷位置和程度。6.5 试验仪器设备:rs-1616k(s)基桩动测仪(编号:xxx)、速度(或加速度)传感器(编号:xxx)、激振力锤。6.6 试验数据整理及桩身完整性判定 :6.6.1 绘制桩身完整性检测实测信号曲线见附图6。6.6.2 桩身完整性按四类划分,桩身完整性判定标准见表3,桩身完整性分类见表4。表3 桩身完整性判定标准类别时域信号特征幅频信号特征2l/c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相邻频差fc/2l2l/c时刻前出现轻微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相邻频差fc/2l,轻微缺陷产生的谐振峰与桩底谐振峰之间的频差 fc/2l有明显缺陷反射波,其他特征介于类和类之间2l/c时刻前出现严重缺陷反射波或周期性反射波,无桩底反射波;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使波形呈现低频大振幅衰减振动,无桩底反射波缺陷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相邻频差fc/2l,无桩底谐振峰;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只出现单一谐振峰,无桩底谐振峰表4桩身完整性分类表桩身完整性类别分类原则桩身完整桩身有轻微缺陷,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响桩身存在严重缺陷6.6.3 根据实测波形,依据评定标准及规范,对波形进行分析,评价桩身完整性,结果见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汇总表附表6。6.7 检测结论经对xxxxxxxxxxx楼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进行xx根低应变法检测,类桩xx根,占检测总桩数的xx.x;类桩xx根,占检测总桩数的xx.x;类桩xx根,占检测总桩数的xx.x;类桩xx根,占检测总桩数的xx.x。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 测 报 告冀建检(d)20- 共11页 第7页附表1 xxx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结果汇总表级别荷载(kpa)时间(min)沉降量(mm)本级累计本级累计14590900.430.43290901800.581.013135902700.811.824180903601.012.8352251204801.334.1662701206001.595.7573151207201.917.6683601208402.159.81附表5 xxx #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结果汇总表级别荷载(kn)时间(min)沉降(mm)本级累计本级累计1751201200.280.2821501202400.660.9432251203600.941.8843001505101.263.1453751506601.554.6964501508101.986.6775251509602.228.89860015011102.7211.61附表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