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埃及金字塔教案一、 教学目标:1、 正确、顺畅地朗读课文2、 本课的7个生字认识并会写,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3、 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4、 感受古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二、 教学重难点:1、 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2、 感受古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三、 教学步骤:(一) 导入新课1、 回顾秦兵马俑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秦兵马俑,咱们一起来回顾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介绍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和神态各异,突显了秦兵马俑举世无双的地位。 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与个性鲜明的?在语言上采用短句,短语和四字词语,使文章的节奏感强,富有气势使用了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主要外貌特征+写感受相结合的方式来突显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 从秦兵马俑的举世无双、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惟妙惟肖的雕塑技艺,大家能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超群。2、 引出课题:看来大家上节课学得很扎实,我们要经常复习,经常巩固前面所学,才能增强记忆,才能温故知新。我们从秦兵马俑中领略到我国古代人民雕塑技艺的高超,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无穷,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课文埃及金字塔一起到古埃及去领略古埃及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吧。3、 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你们预习了课文后,会发现这篇课文与秦兵马俑在语言上、写法上既存在很大的不同,又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与秦兵马俑相比,在语言上、写法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二) 初读感悟1、 指名朗读课文并正音。2、 讲解生字词:学生开火车朗读;提醒学生注意容易读错或写错的词语。3、 思考问题:埃及金字塔与秦兵马俑在语言上、写法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语言上:(引导学生发现语言上的不同)秦兵马俑:语言生动,多用短句、成语、短语等;节奏感强。埃及金字塔:语言平实,多用长句。 写法上:(这个问题有难度,是这节课的重点问题。)可以先请学生说说初读印象,再在精读品味中解决问题。学生初读后,可能会发现以下两个方面的相似之处:两篇文章都条理清晰,都写了了外形宏伟与制作工艺的精巧;都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不同:秦兵马俑具体详细地介绍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和神态各异;而埃及金字塔仅用一个自然段介绍金字塔的宏大和精巧。4、 总结: 你们真是慧眼识珠,一下子就发现了两篇文章在语言上和写作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而且还提出了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老师要表扬你们,你们很会读书。接下来,我们就仔细地读一读这篇课文,一起来探讨还未解决的问题。(三) 精读品味 主问题:埃及金字塔与秦兵马俑在语言上、写法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次问题:为什么作者仅用一个自然段描写了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其他自然段都在写什么呢? 1、接下来,请同学默读第1至3自然段,想一想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请学生读第一自然段:你从这一自然段读到了哪些信息?金字塔的地理位置:“开罗西南面的金黄色沙漠中”金字塔的外形:“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金字塔的宏伟:“巍然屹立”“傲对碧空”金字塔的“举世闻名”。第一自然段:交代金字塔的概貌、地理位置及其地位。 请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这一自然段读到了哪些信息?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金字塔的历史形成过程金字塔的外形第二自然段:具体介绍金字塔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外观、名字由来。 请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讲了什么?第三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古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2、它们之间的关系?总分关系。第1自然段是总起段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金字塔的地理位置,外形及地位。我们要学习作者用语上的简洁精炼。第二自然段:在第一自然段的基础上,更加具体地向读者介绍了金字塔:历史形成过程,名字的由来及其外形特征。第三自然段则具体介绍了金字塔如何“巍然屹立”,如何宏伟,如何精巧。3、请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写出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的?请回顾秦兵马俑,比较两篇文章在写法上的异同。 列数字: “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胡夫金字塔高146米多”;“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十块平均每块重2.5吨” 抓典型、重点: 重点写胡夫金字塔 作比较: 把这些数字与人们熟悉的事物或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读者能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到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 “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我们对于146米这个概念不熟悉,但是我们能想象40层楼有多高,这样我们便能具体地感受金字塔的高大。 “差不多走1千米的路程”:相当于我们的三个操场那么大,可见金字塔的宏伟。引导学生算一算:如果让一列拥有30节车皮的火车来运石块,大约要拉多少趟?需要2万趟。一块石块重2.5吨,230万块重多少?575万吨(一吨等于1000公斤)让学生感受金字塔的宏伟。引导学生从“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感受金字塔的制作精巧。(即使制作工艺精良的今天,也很难做到这样的无缝连接,更何况是在几千年前的古代。可见其制作之精良。正因为如此,所以今天的人才有各种猜测,认为这是外星人修建的。) 比较异同 金字塔和秦兵马俑都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和抓典型的方法。 只是在语言上,秦兵马俑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更加生动,更具有气势。 而金字塔联系生活,更加直观、更加真切。 总结 作者用列数字、作比较、抓典型等方法,用更加直观的语言介绍了金字塔的宏伟和制作工艺的精巧。其外形之宏伟,制作工艺之精巧真不愧是世界闻名的,也难怪现代人无法想象,在科技尚未诞生的古埃及竟会造出如此宏伟、精巧的金字塔。4、那么金字塔到底是怎么建造出来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4、5自然段。 “如此”句是过渡句,承上启下作用。 在没有起重机,没有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古代,埃及人民想出了许多科学方法,如用“木撬”,“牲畜”;修“石路”;建“土坡”等。“据说”能不能去掉?为什么?不能。“据说”一词看似平常,却能看出作者用词的严密。因为,这种“砌法”,只是后人根据当时可能拥有的工具推测、想象出来的方法之一,并没有史料记载,所以课文称“据说”。 5、作者写四五自然段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突出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聪明。总结:在没有起重机,没有火车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古代,埃及人民却建造出了如此宏伟的金字塔,而且其制作工艺之精良在今天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何况是在几千年前的埃及。足见: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所以,作者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请同学们带着这种赞叹之情,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吧! 6、埃及金字塔与秦兵马俑在语言上、写法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为什么作者仅用一个自然段描写了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其他自然段都在写什么呢? 学习了整篇文章,现在大家能解决这两个问题了吗?请同学们自己在下面写一写,然后再分享给同学们。埃及金字塔和秦兵马俑:相同:都运用了列数字、抓典型、作比较等说明方法。都突出了“宏伟”和“精巧”。不同:秦多用短句;金多用长句。 秦读起来节奏感、紧迫感强;金则没有。 秦语言更加形象生动;金更加直观、真切。 秦集中笔墨介绍了兵马俑的规模、类型和制作工艺的精巧;金仅用了一个自然段描写(原因是秦兵马俑于我们而言比较熟悉,不需要太多笔墨的介绍其他方面的知识;而金字塔于我们而言却很陌生,需要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可见写作选材的重要。)另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航天器质量检测与可靠性保障补充协议
- 医用级聚碳酸酯(PC)原材料进口与分销合同
- 2025年中国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工程设计软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小卷票据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裁剪试题及答案高中物理
- 2025年中国大圆角叶片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墙柜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回力玩具飞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可水洗耐腐蚀瓷砖填缝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玻璃加工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井下电钳工题库(含答案)
- 吉林伟良矿业有限公司吉林省和龙市和安河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2025年陕西省高考适应性检测(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铜火法冶炼的智能化改造与应用
- 氟化工艺作业课件
- 2025年4月12日乌鲁木齐市人才引进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档案法律法规相关试题及答案
- 润滑油委托加工合同
- 企业信息化管理与应用考核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