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旅游景观概论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发展历程与类型一 旅游景观的历史沿革第二节形式美第三节自然景观第四节人文景观 1 一 旅游景观的发展历程与类型 自然崇拜时期雅好山水时期山水旅游发展时期旅游景观完善时期 2 一 自然崇拜时期 1 远古时代态度 以敬畏和亲近等复杂情感为特征的自然崇拜心理 自然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 3 自然崇拜 以人格化的或神圣化的自然物和自然力等为崇拜对象的自然宗教的基本表现形态 自然崇拜的种类大体分为 日月星辰崇拜 三星堆的太阳神树太阳神鸟风雨雷电崇拜 雷公 电公山川湖海崇拜 山神神山圣湖动物植物崇拜 灵物崇拜 龙图腾十二生肖 火与石的崇拜 火把节奥运会圣火白石社稷崇拜等 天地 4 太阳崇拜 金乌崇拜 极是人类最早自然崇拜之一 2万多年前的小孤山遗址中出土有 拜日骨盘 表明太阳崇拜之悠久 青海海西蒙古族 藏族 哈萨克族自治州都兰县巴哈毛力沟岩画 被断定为1万年前的遗迹 岩画中即有三个光芒四射的太阳 5 原始人认为这些自然存在现象表现出生命 意志 情感 灵性和奇特能力 会对人的生存及命运产生各种影响一般都崇拜对本部落及其生存地区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影响最大或危害最大的自然物和自然力 近山者拜山 靠水者敬水等地域及气候特色 自然崇拜反映了人类早期在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出在十分软弱和被动的地位 对于自然事物缺乏知识 并高度依赖于现成的自然环境 所以要神化和膜拜各种自然物和自然力 6 封禅祭祀活动与山神崇拜 封禅是在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宗教典礼是中国古代帝王在五岳中的中岳嵩山和东岳泰山上举行的祭祀天地神祇的一种宗教式的活动 其中以在泰山举行封禅仪式的次数最多 影响最大 封 是在泰山上堆土为坛 在坛上祭祀天神 报答上苍的功绩 禅 是在泰山下扫除一片净土 在净土上祭祀土神 报答后土的功绩中国独有的 东方大山崇拜 7 史记 封禅书 云 周官曰 冬日至 祀天于南郊 迎长日之至 夏日至 祭地祗 皆用乐舞 而神乃可得也 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 五岳视三公 四渎视诸侯 诸侯祭其疆内名山 大川 四渎者 江 河 淮 济也 8 在诸多的山审崇拜中 名山和大川逐渐成为大自然的代表 而五岳四渎则象征整个中华神洲大地 另一方面 通过这种崇拜与祭祀 名山作为一种物质功能的对象逐渐演化为一种精神对象 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也从功利的关系转向为精神关系 9 2 春秋时代 比德 在普遍的自然崇拜中 人们也萌发对山水的情感和审美意识 诗经中就出现了不少歌颂自然山水的句子 各路思想家都开始探索人与自然的精神关系 已将自然山水作为对象加象进行欣赏 孔子 庄子 尤其是后者 启迪了后世人们对山水自然的审美认识 但是山水真正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10 二 雅好山水时期 魏晋时期 官场腐败 战乱不断 很多文人雅士由于仕途不济 便将目光转到了田园山水 于是山水便成了 风流 的温床 儒道释的发展与融合儒家的自然是象征的自然 它使人安贫乐道 道家的自然是天然的自然 它使人心斋坐忘 闲适旷达 释家的自然是禅意的自然 它使人望破红尘 化悲为乐 自然山水成为文人消解主要因素 自然山水对文人消解 是通过山水诗 画的创作以及归隐山水间来完成的 山水由此成为中国传统的审美对象 11 三 山水旅游发展时期 唐宋以来 经济繁荣 文化发达推动了山水旅游活动 名人的游历 1 山水的审美情趣更加浓厚 2 更是造就一大批流传万世的名山胜水 3 审美方法 4 山水知识 12 李白 一生好入名山游 蜀道难 行路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 望庐山瀑布 望天门山 早发白帝城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3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14 郭熙 林泉高致 山水训 高远 深远 平远 的所谓 三远 学画花者以一株花置深坑中 临其上而瞰之 则花四面得矣 学画竹者 取一枝竹 因月夜照其影于素壁之上 则竹之真形出矣 因物而异的观照方式山近看如此 远数里看又如此 远十数里看又如此 每远每异 所谓山形步步移也 山正面如此 侧面又如此 背面又如此 每看每异 所谓山形面面看也 如此 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形状 可得不悉乎 山形步步移 山形面面看 15 山春夏看如此 秋冬看又如此 所谓四时之景不同也 山朝看如此 暮看又如此 阴晴看又如此 所谓朝暮之变态不同也 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 可得不究乎 春夏看 秋冬看 朝看 暮看真山水之云气 四时不同 春融怡 夏蓊郁 秋疏薄 冬黯淡 真山水之烟岚 四时不同 春山澹冶而如笑 夏山苍翠而如滴 秋山明净而如妆 冬山惨淡面如睡 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 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 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 冬山昏霾翳寒人寂寂 情感体验 16 沈括 沈括在地学方面也有许多卓越的论断 反映了我国当时地学已经达到了先进水平 守令图 这是一套大型地图集 共计二十幅 其中有大图一幅 高一丈二尺 宽一丈 小图一幅 各路图十八幅 按当时行政区划 全国分做十八路 17 徐霞客 明地理学家 旅行家和文学家 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 徐霞客游记 写有天台山 雁荡山 黄山 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 浙游日记 江右游日记 楚游日记 粤西游日记 黔游日记 滇游日记 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 描述自然的新方向 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 又是描绘华厦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 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 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18 地理知识 1 喀斯特地区的类型分布和各地区间的差异 尤其是喀斯特洞穴的特征 类型及成因 有详细的考察和科学的记述 2 纠正了文献记载的关于中国水道源流的一些错误 如否定自 尚书 禹贡 以来流行1000多年的 岷山导江 旧说 肯定金沙江是长江上源 正确指出河岸弯曲或岩岸近逼水流之处冲刷侵蚀厉害 河床坡度与侵蚀力的大小成正比等问题 对喷泉的发生和潜流作用的形成 也有科学的解释 19 3 观察记述了很多植物的生态品种 明确提出了地形 气温 风速对植物分布和开花早晚的各种影响 4 调查了云南腾冲打鹰山的火山遗迹 科学地记录与解释了火山喷发出来的红色浮石的质地及成因 对地热现象的详细描述在中国也是最早的 对所到之处的人文地理情况 包括各地的经济 交通 城镇聚落 少数民族和风土文物等 也作了不少精彩的记述 20 魏源 游山吟 海国图志 我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旅行家 魏源故居 海国图志 21 海国图志 1842年 魏源完成了50卷本 海国图志 的撰述 1843年 海国图志 正式出版 成为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 介绍世界地理的巨著 编撰 海国图志 的目的是 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22 旅行家 魏源还是一位旅行家 他一生极喜游览名山大川 并写下了大量游山水的诗和游记 一生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 东到定海普陀山 南到香港 澳门 西到甘肃嘉峪关 西南到四川 东北到山海关 他曾游历了庐山 泰山 恒山 华山 衡山 嵩山 黄山 天台山 雁荡山 普陀山 天目山 武夷山 九华山 五台山 太行山 中条山 盘山 王屋山 九龙山等名山 北尽黄渭 龙门 南游西江 阳朔 西溯嘉陵 三峡 衡岳吟 23 游山学 人知游山乐 不知游山学 游山浅 见山肤泽 游山深 见山魂魄 与山为一始知山 寤寐形神合为一 不再象前人那样只描述具体的审美经验 而是站在理性的高度上 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系统地探索其中的某些规律以祈建立游山学的理论体系 24 他不仅知 游山乐 而且知 游山学 在旅行中 他非常注意观览山川的形貌 并把它们进行对比 他在 衡岳吟 一诗中写道 恒山如行 岱山如坐 华山如立 嵩山如卧 惟有南岳独如飞 魏源一生喜游名山大川 他诗集中的山水诗 又占了很大部分 自称 十诗九山水 25 游山玩水 作为一项亲历审美活动 有其专门的内在机理 明清文士称之为 游道 游政 或 游山学 明清士夫们对 游地 游具 游时 游伴 及 游术 等 游道 作了多层面 多视角的探讨 26 四 旅游景观完善时期 旅游景观的继续增加与完善 27 二 旅游景观的类型 一 什么是景观一种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综合环境 二 旅游景观的类型自然旅游景观 山景水景地景人文旅游景观 28 三 旅游景观的宏观分布 在美学特征上我国的旅游景观表现为南秀北雄南秀 西南灵秀之美东南奇秀之美南国华丽之美北雄 华北的雄壮东北的坦荡与旷远西北的浑厚与险峻 29 一 地理因素 南方 雨水多 常绿植被为主要景观特征 地貌线条细腻柔和北方 雨量少 植被稀少 山石裸露 地貌线条粗 30 二 人文因素 北方地区自古以来绝大部分时间是我国的政治 经济 文化和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区 战争等此外 为了与自然景观和谐 31 32 第三节自然景观的审美特性 自然景观有三种典型存在形态 1 原生态自然景观 2 田园风光 3 经过艺术化加工了的自然景观 33 自然景观的审美特性 形式美 动态美 象征美 递进 34 风景美都是以具体的形象展现出来的 古往今来 对旅游景观的游览欣赏也都是从形式美的角度开始的 风景美在形式 这种形式美能为旅游者所直观 是引起旅游者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 35 一 自然景观的形式美 一 形态美形态美是风景资源中的重要审美元素 在纷繁的自然风景结构形式中 地形因素是构成风景空间格局的基础和骨架 是风景形象美的主要特征和标志 在我国数千年山水审美的历史上 经过世世代代经验的积累 对风景自然美的形象特征曾有各种描述 36 形态美 所谓形态美 就是以风景美空间结构形式为基础 并赋予传统山水美的含义 也就是说 它是以地形的空间形态为基础 但并不是简单的地貌学上的概念 而是将多种自然景观要素 如水 植被及某些审美意识有机结合 构成中国山水美学上的特有含义 这种形象美的概念 自唐宋以来陆续出现 概括起来 即为雄 奇 险 秀 幽 奥 旷等 37 泰山天下雄 黄山天下奇 华山天下险 峨眉天下秀 青城天下幽 武陵天下奥 洞庭天下旷 38 1 雄景观在体量 高度 声音等形态方面往往表现出大 粗等不和谐状态其美感状态类似于崇高感著名景观 泰山 黄果树瀑布 钱塘江潮 长江激流 黄河巨浪 39 2 奇 奇 相对于常见景观而言 是一种非常见之景观 大有出人意料 激动人心之感 是一种探索之境 激化之景 它似乎启迪人们去思索 去探求 因此 奇景之美 往往深深吸引着审美者的心灵 激发起诗人 画家 摄影师的灵感 文学家的想象力 给人以强烈刺激 也为民间的神话 传说提供素材 40 3 险峻 由于山的坡度特别大 陡峭 山脊高而窄形成的险要峻峭之美 险峻之所以美是因为它能满足人类寻求刺激的心里需求 既可以领略到 在险峰 的 无限风光 又可以从中享受到一种超然自我 征服艰险 实现目标的精神满足感 成就感 自豪感 41 4 秀 是审美主体对优美的客体产生的一种柔和 舒适的审美感觉 它是主体和客体自由和谐关系的完善体现 优美感给人以乐于接受的享乐感 使人心情舒畅 自由和谐 处于良好的心境中 推动人积极上进和进行美的创造 风景中的秀美的形象给人一种甜美 安逸 舒适的审美感受 使人感到幸福愉快 性情陶冶 情绪怡然 42 二 色彩美 自然景观中最常的色彩绿色 主色调 以植被为主红色 花 植物 太阳景观蓝色 大海天空黄色 树叶花等白色 43 各类自然景观的色彩美及典型 1 地文景观 1 山石 2 沙滩 3 沙漠 4 黄土高原 5 钙华池 44 2 水域景观 1 碧水 2 海洋 3 瀑布 45 3 生物景观 植物与花卉 46 4 天象景观 47 三 听觉美水声 溪流瀑布海水声风声雨声动物回音壁 四 嗅觉美 48 二 自然景观的动态美 一 空间位置的相对变化所引起的动态美1 水体景观 瀑布江河2 天象景观 日出日落云海3 植物 主要由风引起4 动物 风景中最活跃的构景要素 49 二 静止景观的动态美由于地壳和岩浆运动造成倾斜的岩石层理 50 九马画山是漓江著名的景观之一 51 清代两广总督阮元对画山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 六年间五次来游画山 他在 清漓石壁图歌 中写道 六年久识奇峰面 五度来乘读画舟 52 看马郎 看马郎 问你神马几多双 看出七匹中榜眼 能见九匹状元郎 53 54 三 时间变化导致景观变化而产生的动态美 四 风物传说的作用化静为动化死为活化无情为有情 55 三 自然景观的象征美 56 什么是象征 象征就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 如火炬象征光明荷花象征纯洁 57 象征美 凭借一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或符号 以比喻的方式来传达或体现某些概括性的思想观念 情感意趣 志向抱负或抽象哲理 这样便会产生一种审美属性或审美价值 这种属性或价值就被称为 象征性或象征美 58 象征美的基本特点象征的形象与被象征的内容之间只有表面的类似联系而无必然的内在联系 是熟悉其文化内涵的人们在审美想像力的积极作用下 于两者之间建立一种可理解性的表现关系 59 象征美的理论基础 玄学 天人感应 比德 情景说 意境说 60 比德 比德 将自然景观美的特征与人的品行相比时 把自然景观美比拟成一种人格美实际上也就是感物咏志托物寄情触景生情 61 中国人这种乐山悦水的方式蕴涵着哲学思考和伦理功利的意趣 是在追求道德完善的过程中给外在的自然山水赋予了人的品格德性 或是说是将自然人格化了或圣人化了 62 因此 人与自然的交流或人对自然的观赏实质上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人与自然的人格象征的交流或人对自然的人格象征的欣赏 63 由于长期的积淀 中国人在观照自然景物之时 十分强调 以心照物 不仅注重外在的美 而且特别标举内有的品 美 品 自然景观的形式美或表象美 如形态美 色彩美 动态美 自然景观的内涵或精神 64 自然景观的象征之美是物我对应 异质同构或情景交融的结果 是自然物 人化 的结果 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 情思与理想对象化的产物 离开了人与自然景观的审美关系 也就无 象征 美而言 65 答谢中书书 南朝 陶弘景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6 第四节人文景观的审美特性 人文景观 文化景观是人类长期从事劳动实践和创造的结晶 所涉及内容广泛 有形的人文景观 文物古迹建筑园林无形的人文景观 民俗风情神话传说 67 一 人文景观的工艺美 形式美 所谓的工艺美 其实主要指的仍是形式美 尤其是有形的人文景观 通常首先以其突出的形式美吸引游客 68 1 反复与整齐 美感特征 秩序感 条理感与节奏感 一般还会形成一种特有的气氛 给人以稳定感和庄重感建筑群是最为典型的表现 69 2 对称与均衡 一种动态的美感 70 3 调和与对比 调和给人一种融洽 平和 安定与自然的美感 71 对比给人一种鲜明 活泼或华艳之感 72 4 尺度与比例 乐山大佛在古代没有先进科学仪器的情况下 整尊佛像竟能保护匀称的体态与适当的比例 73 74 5 节奏与韵律 75 6 多样与统一 76 7 实景与虚景 实景 一般是指相对独立与实际存在的景物与形象 如园林中的水石花木建筑 绘画与书法中的着墨之处 虚景 是指相对依附和假借的景物与形象 如园林中的借来之景与绘画中的空白之处 77 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的一大特征 实景的空间是有限的 而虚景的空间是无限的 可实现 小中见大 咫尺千里 78 8 天人协调原理 也即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与融合 一般地 人们以特定的自然环境为背景 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 因地制宜地营造人文景观 以协调和强化整体景观的审美效应 79 在以 雄 为特征的景点 建筑物大多居于山脊 绝顶或明坡之上 以协调和强化雄伟崇高的气势 80 泰山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 共有石阶1600余级 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 远远望去 恰似天门云梯 泰山之雄伟 尽在十八盘 81 82 以 险 为特征的景点 建筑物一般临崖依壁 空出 无限风光在险峰 的意境 悬空寺 83 在以 秀 为特点的景点 建筑物依山傍水 通常掩映在林中 建筑物多小巧 84 在以 幽 为特征的景点 建筑物建造的最大特点就是隐于密林或幽谷之中 寺庙一般就是这样 潭柘寺 85 在旷为特征的景点 建筑物多选择临湖或沿江的最高点而设 以供游人登高远望以获景观的全貌与气势 岳阳楼 黄鹤楼 86 二 历史意味与生活意味 民俗风情 人文景观的审美特征与自然景观相比 其最大的区别与特征就是其审美价值的定向性 这种定向性通常就是由其历史意味与民俗风情引起的 定向性 87 历史意味 所谓的历史意味 实际上是指人文景观的历史价值 包括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历史情怀等泰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连淘宝代运营服务合同涵盖店铺优化及数据分析
- 说课课件公众号
-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培训教案课件
- 2025浙江省医疗机构安全保卫劳动合同
- 红色足迹课件
- 2025现代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 农业发展农业科技投入优惠合作协议
- 红楼梦第3回课件
- 红楼梦判词课件
- 红楼梦元春课件
- 汽车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课件
- 电梯每日巡视检查表
- 《健康评估技术》课件-7.《发绀》
- 《分析化学总复习》课件
- 《生物试卷分析》课件
- 皮肤科常见疾病瘙痒症护理的课件
- 2023年湖北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总工会协理员招考聘用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荟萃附带答案详解
- 电力电子技术(第3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招投标结果申诉函
- 内部准驾证管理办法
- dd5e人物卡可填充格式角色卡夜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