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菌性皮肤病 正常皮肤表面的细菌可分为皮肤常驻菌及皮肤暂驻菌 前者指能在皮肤上生长繁殖 包括表皮葡萄球菌等 后者指着落于皮肤 经过一定时间可从皮肤上消失 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 链球菌等 细菌与皮肤病的关系十分密切 细菌及其毒素可分别引起感染性病变 如疖 中毒性病变 如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和免疫介导性病变 如超抗原诱发或加重特应性皮炎 银屑病 等 根据细菌形态不同可将细菌性皮肤病分为球菌性皮肤病和杆菌性皮肤病 前者主要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所致 多发生在正常皮肤上 故又属原发感染 后者又分为特异性感染 如皮肤结核和麻风 和非特异性感染 革兰阴性杆菌如变形杆菌 假单孢菌和大肠杆菌等 其中非特异性感染常发生在原有皮肤病变的基础上 故又属继发感染 本章仅重点介绍有代表性的原发性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第一节脓疱疮 脓疱疮 impetigo 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或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aureus 引起者约占50 70 其次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Hemolyticstreptococcus 两者亦可混合感染 温度较高 出汗较多和皮肤出现浸渍时有利于细菌在局部繁殖 患有瘙痒性皮肤病 如痱子 湿疹 时 搔抓可破坏皮肤屏障而利于细菌定植 本病可通过密切接触或自身接种传播 细菌主要侵犯表皮 引起化脓性炎症 凝固酶阳性噬菌体 组71型金葡菌可产生表皮剥脱毒素 引起毒血症及全身泛发性表皮松解坏死 抵抗力低下患者 细菌可入血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 少数患者可诱发肾炎或风湿热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 寻常型脓疱疮 impetigovulgaris 本型传染性强 常在托儿所 幼儿园中引起流行 故又称接触传染性脓疱疮 impetigocontagiosa 皮损初起为红色斑点或小丘疹 迅速转变成脓疱 周围有明显的红晕 疱壁薄 易破溃 糜烂 脓液干燥后形成蜜黄色厚痂 常因搔抓使相邻脓疱向周围扩散或融合 陈旧的痂一般于6 10天后脱落 不留瘢痕 病情严重者可有全身中毒症状伴淋巴结炎 甚至引起败血症或急性肾小球肾炎 后者多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 二 深脓疱疮 ecthyma 又称臁疮 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 多累及营养不良的儿童或老人 好发于小腿或臀部 皮损初起为脓疱 渐向皮肤深部发展 表面有坏死和蛎壳状黑色厚痂 周围红肿明显 去除痂后可见边缘陡峭的碟状溃疡 疼痛明显 病程约2 4周或更长 三 大疱性脓疱疮 impetigobullosa 主要由噬菌体 组71型金葡萄所致 多见于儿童 好发于面部 躯干和四肢 皮损初起为米粒大小水疱或脓疮 迅速变为大疱 疱内容物先清澈后浑浊 疱壁先紧张后松驰 直径1cm左右 疱内可见半月状积脓 疱周红晕不明显 疱壁薄 易破溃形成糜烂结痂 痂壳脱落后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 发生于新生儿时又称新生儿脓疱疮 impetigoneonatorum 起病急 传染性强 皮损为广泛分布的多发性大脓疱 尼氏征阳性 疱周有红晕 破溃后形成红色糜烂面 可伴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易并发败血症 肺炎 脑膜炎而危及生命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taphylococcalscaldedskinsyndrome SSSS 由凝固酶阳性 噬菌体 组71型金葡菌所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导致 多累及出生后3个月内的婴儿 起病前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咽 鼻 耳 鼓膜等处的化脓性感染 皮损常由口周和眼周开始迅速波及躯干和四肢 特征性表现是在大片红斑基础上出现松驰性水疱 尼氏征阳性 皮肤大面积剥脱后留有潮红的糜烂 似烫伤样外观 手足皮肤可呈手套 袜套样剥脱 口角周围可见放射状裂纹 但无口腔黏膜损害 皮损有明显疼痛和触痛 病情轻者1 2周后痊愈 重者可因并发败血症 肺炎而危及生命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脓液中可分离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 必要时可作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 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病根据典型临床表现 结合细菌学检查一般不难作出诊断和分型 寻常型脓疱疮有时需与丘疹性荨麻疹 水痘等进行鉴别 SSSS应与非金葡菌所致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性松解症进行鉴别 预防和治疗 应隔离和治疗患者 对已污染的衣物及环境应及时消毒 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平时注意皮肤清洁卫生 及时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和防止各种皮肤损伤 均有助于预防本病 本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 少数病情严重患者可考虑辅以内用药物治疗 1 外用药物治疗以杀菌 消炎 干燥为原则 脓疱未破者可外用10 硫磺炉甘石洗剂 脓疱较大时应抽取疱液 脓疱破溃者可用1 5000高锰酸钾液或0 5 新霉素溶液清洗湿敷 再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红霉素软膏等 SSSS治疗应加强眼 口腔 外阴的护理 注意保持创面干燥 2 内用药物治疗皮损泛发 全身症状较重 如SSSS 者应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宜选择金葡菌敏感的头孢类抗生素 必要时依据药敏试验选择用药 对重症和SSSS患者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必要时输注血浆 全血或丙种球蛋白 第二节毛囊炎 疖和痈 毛囊炎 疖和痈等是一组累及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病因 本组皮肤病多为凝固酶阳性金葡菌感染引起 偶可为表皮葡萄球菌 链球菌 假单孢菌属 大肠杆菌等单独或混合感染 高温 多汗 搔抓 卫生习惯不良 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 器官移植术后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常为诱发因素 临床表现 一 毛囊炎 folliculitis 系局限于毛囊口的化脓性炎症 好发于头面部 颈部 臀部及外阴 皮损初起为红色毛囊性丘疹 数天内中央出现脓疱 周围有红晕 脓疱干涸或破溃后形成黄痂 痂皮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 发生于头皮且愈后留有脱发和瘢痕者称为秃发性毛囊炎 folliculitisdecalvans 发生于胡须部称为须疮 sycosis 发生于颈项部 呈乳头状增生或形成瘢痕硬结者 称为瘢痕疙瘩性毛囊炎 folliculitiskeloidalis 二 疖 furuncle 系毛囊深部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好发于头面部 颈部和臀部 皮损初起为毛囊性炎性丘疹 基底浸润明显 以后炎症向周围扩展 形成坚硬结节 伴红肿热痛 数天后中央变软 有波动感 顶部出现黄白色点状脓栓 脓栓脱落后有脓血和坏死组织排出 以后炎症逐渐消退而愈合 疖多为单发 若数目较多且反复发生 经久不愈 则称为疖病 furunculosis 多见于免疫力低下患者 三 痈 carbuncle 系多个相邻毛囊及毛囊周围炎症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皮肤深层感染 好发于颈 背 臀和大腿等处 皮损初起为弥漫性炎性硬块 表面紧张发亮 界限不清 迅速向四周及皮肤深部蔓延 继而化脓 中心软化坏死 表面出现多个脓头即脓栓 脓栓脱落后留下多个带有脓性基底的深在性溃疡如蜂窝状 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中毒症状 亦可并发败血症 实验室检查 可取脓液直接涂片 革兰染色后镜检 同时留取标本作细菌培养和鉴定 并作药敏试验 诊断 毛囊炎可依据以毛囊为中心的炎性丘疹和小脓疱作出诊断 疖则根据深在性毛囊性硬结 中央有脓栓 伴红肿热痛进行诊断 痈则根据炎症更加广泛 表面有数个脓栓 脱落后形成蜂窝状深在性溃疡进行诊断 预防和治疗 应注意皮肤清洁卫生 防止外伤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 本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 多发性毛囊炎及较严重的疖 痈应进行内用药物治疗 1 外用药物治疗早期疖未化脓者可热敷或外用20 鱼石脂软膏 3 碘酊 亦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5 新霉素软膏 2 内用药物治疗可选用青霉素 头孢类 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 也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 疖病患者应积极寻找基础疾病或诱因 可同时使用免疫调节剂 如转移因子 3 物理治疗疾病早期可用超短波 远红外线和紫外线理疗 4 手术治疗晚期已化脓破溃的疖和痈应及时切开引流 切忌挤捏和早期切开 尤其是发生在鼻孔及上唇 危险三角区 者 第三节丹毒和蜂窝织炎 丹毒和蜂窝织炎是一组累及皮肤深部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丹毒 erysipelas 系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皮肤 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 蜂窝织炎 cellulitis 则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病因 丹毒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细菌可通过皮肤或黏膜细微损伤侵入 足癣 趾甲真菌病 小腿溃疡 鼻炎 慢性湿疹等均可诱发本病 机体抵抗力低下如糖尿病 慢性肝病 营养不良等均可成为促发因素 蜂窝织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少数可由流感杆菌 大肠杆菌 肺炎链球菌和厌氧菌等引起 本病常继发于外伤 溃疡 其他局限性化脓性感染 也可由细菌直接通过皮肤小的创伤而侵入 临床表现 一 丹毒好发于足背 小腿 面部等处 多为单侧性 起病急剧 典型皮损为水肿性红斑 界限清楚 表面紧张发亮 迅速向四周扩大 可有不同程度全身中毒症状和附近淋巴结肿大 病情多在4 5天达高峰 消退后局部可留有轻度色素沉着及脱屑 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水疱 大疱或脓疱者 分别称为水疱型 大疱型和脓疱型丹毒 炎症深达皮下组织并引起皮肤坏疽者 称为坏疽型丹毒 皮损一面消退 一面发展扩大 呈岛屿状蔓延者 称为游走型丹毒 若于某处多次反复发作者 称复发型丹毒 下肢丹毒反复发作可致皮肤淋巴管受阻 淋巴液回流不畅 致受累组织肥厚 日久形成橡皮肿 二 蜂窝织炎好发于四肢 面部 外阴和肛周等部位 皮损初起为弥散性 水肿性 浸润性红斑 界限不清 局部皮温增高 皮损中央红肿明显 严重者可形成深部化脓和组织坏死 急性期常伴有疼痛 高热 寒战和全身不适 可有淋巴结炎 甚至败血症 慢性期皮肤呈硬化萎缩 类似于硬皮病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升高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可出现核左移和中毒颗粒 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病根据典型临床表现 结合全身中毒症状和血白细胞计数即可确诊 鉴别 1 接触性皮炎 2 类丹毒 引起类丹毒的病原菌是红斑丹毒丝菌 因它属于猪丹毒的病原菌 所以也称猪丹毒杆菌 本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如土壤及鱼类 猪 鸟类等动物的体表及肠腔等都有本菌的存在 通常 在自然条件下 马 山羊 绵羊等动物可感染本病 而人类可因接触带菌的动物或其制品而感染本病 类丹毒常见于经营家畜 鱼类 禽鸟的人或屠宰工人 制革工人及兽医等 主要是因为受到外伤后皮肤感染而致病的 有时家庭主妇洗鱼 切猪肉时 手被刺伤或刀切伤也可引起本病 还有一些致病原因 如接触淡水鱼 被狗及猫咬伤 昆虫叮咬 木片刺伤等比较少见 丹毒与蜂窝织炎 预防和治疗 反复发作的患者应注意寻找附近有无慢性病灶 有足癣等丹毒诱发因素应积极处理 本病以内用药物治疗为主 同时辅以外用药物治疗 1 内用药物治疗早期 足量 高效的抗生素治疗可减缓全身症状 控制炎症蔓延并防止复发 丹毒治疗首选青霉素 每天480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总梁场试验培训课件
- 课题2第1课时《我们周围的空气》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 钻石保养基础知识培训班课件
-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培训课件
- 知识产权案件侦办培训课件
- 知识产权师培训课件
- 知识产权宣讲培训课件
- 知识产权培训调查表课件
- 钢铁厂钳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知识产权培训效果评价课件
- 全科医学病例讨论
- 新生儿惊厥护理
- 教育机构竞品分析报告
- 2025年6月黑吉辽蒙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
- 2025年连云港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备课专业化》读书心得
- 口腔健康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联机制
- 消防部队改革转隶课件
- 2025年安徽合肥包河区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CJ/T 120-2016给水涂塑复合钢管
- T/CNIDA 010-2023核电厂建(构)筑物变形监测系统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