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影像诊断学基础 ppt课件.ppt_第1页
胸部影像诊断学基础 ppt课件.ppt_第2页
胸部影像诊断学基础 ppt课件.ppt_第3页
胸部影像诊断学基础 ppt课件.ppt_第4页
胸部影像诊断学基础 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胸部影像诊断学基础 1 医学影像学 MedicalImageology 是借助于不同成像手段使人体内部器官和结构显出影像 通过对影像变化的观察 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 发现病理变化 以达到诊断目的或在其导向下对疾病进行治疗目的的一门科学 是观察活体器官的组织形态及功能最好的方法 2 影像诊断学主要内容有 X线 超声波 核素扫描 CT MRI等诊断 成像原理与方法不同 对同一疾病的显示能力或提供诊断的信息量不同 价值与限度各异 但可互为补充 3 胸部影像方法 X线 CT MRI USG 4 X线检查技术 1 普通检查 透视 Fluoroscopy 摄片 Radiography 2 造影检查 支气管造影 灌注法 5 适应证包括 原因不明的咯血或临床拟诊支气管扩张而平片无阳性发现或只有轻微改变 如临床怀疑肺癌 但平片表现正常或平片拟诊肺癌 虽经断层摄影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肺不张 可了解支气管阻塞的原因 明确炎性或癌性不张 慢性肺化脓症及慢性肺结核需明确有无合并支气管扩张者 支气管先天性异常 禁忌证包括 高度衰弱 年龄过大 心 肺 肝功能不良者 肺或支气管急性感染及进展期侵润肺结核 近期有大咯血的患者 一般在咯血停止7 10d后方可考虑支气管造影 对碘过敏或甲状腺机能亢进 支气管哮喘 6 一普通检查 1透视 Fluoroscopy 是让穿过人体不同器官组织的X线作用于荧光屏 并转换为可见的荧光简便易行 取费低廉 不择机器 可任意转动体位 方向 多角度观察病变 可对某些器官的运动及功能动态观察 但对病变没有记录 不利于讨论 研究及复查对比 暗室透视不易显示微小病变 7 8 2摄片 Radiography 是让穿透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的X线照射胶片 使之感光 经处理后形成黑白度不同的组织器官的影像成像清晰 能显示微小病变 有客观图象记录 可长期保存 利于讨论 研究和复查对比 但不能了解器官的活动情况 是应用最广泛的X线检查方法正位侧位 9 10 胸部X线 胸廓肺肺门胸膜纵隔膈 11 胸部X线解剖 1 胸廓 thoraciccage 软组织 胸锁乳突肌和锁骨上皮肤皱褶胸大肌 乳房及乳头骨骼 肋骨 胸骨 胸椎 肩胛骨和锁骨 12 胸锁乳突肌和锁骨上皮肤皱折 13 胸大肌 14 肩胛骨和乳头 15 16 肺野 lungfield 含气的肺在胸片上所显示的透明区域称肺野 其透明度随呼吸而改变 肺叶 pulmonarylobe 肺叶相当大的部分是前后重叠的 肺段 pulmonarysegment 肺门 hilumoflung 肺纹理 lungmarkings X线解剖 2 肺 lung 17 图4 2 14肺野分区 18 肺叶与肺段 肺叶 19 表4 7肺叶 肺段命名 右侧左侧上叶1尖段上叶上部2后段1 2尖后段3前段3前段中叶舌部 舌叶 4外段4上 舌 叶5内段5下 舌 叶下叶6背段下叶6背段7内基底段7 8前内基底段8前基底段9外基底段9外基底段10后基底段10后基底段 20 肺段投影 21 22 肺门 23 分支状 逗号状 24 图4 2 20肺纹理示意图 25 观察肺纹理 多少粗细分布有无扭曲有无变形有无移位 26 脏层胸膜 visceralpleura 左 右斜裂 水平裂壁层胸膜 parietalpleura X线解剖 4 胸膜 pleura 27 图4 2 22肺叶间胸膜正位像 28 图4 2 23肺叶间胸膜侧位像 29 纵隔位于两肺中间 其上自胸廓入口 下至膈 前自胸骨后缘 后至胸椎之前 两侧为纵隔胸膜和肺门 为心脏 大血管 气管 食管 胸骨及胸椎等重叠在一起的高密度影 正常时两侧胸腔压力平衡 纵隔位置居中 X线解剖 5 纵隔 mediastinum 30 形态 圆顶状 顶偏内前方 心膈角 肋膈角位置 9或10后肋水平 右高1 2cm 运动 1 0 2 5cm 平静呼吸 3 0 6 0cm 深呼吸 X线解剖 6 膈 diaphram 31 32 CT ComputedTomography 是电子计算机技术与X线检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ComputedAssistedTomography 是一种数字断层技术 是数字化影像的一个组成部分 33 CT图像特点 CT图像是人体某一断层面的影像 是由一定数目的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小方块 象素 按矩阵排列所构成 象素的灰度反映单位容积内 相应体素 的X线吸收系数 CT密度分辨力高 X线吸收系数差别0 1 0 5就能分辨出来 34 气体脂肪水软组织骨 1000 970 100 80 60 40 20010203040506070901101301000 35 部分容积效应 Partialvolumeeffect 是指同一扫描层面内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组织成分 相互交叉重叠时 所测得的CT值就不能如实反映其中任何一种组织的CT值 而是它们的平均值 由此重建的影像也不能真实反映其中各组织成分的信息 致使影像失真 是任何层面成像方式均不可完全避免的失真效应 因此 这种CT值代表的组织密度可能根本不存在 所以 在高密度区域中较小的低密度病灶CT值常偏高 在低密度区域中较小的高密度病灶CT值常偏低 36 CT检查方法 一平扫1普通扫描 2特殊扫描 薄层HRCT二增强扫描 普通增强动态增强 即强化扫描 利用造影剂 可使病变与正常组织间的X线吸收差别增加 用以提高病变检出率三造影CT 四其它 CT内窥镜 37 38 胸部CT解剖 纵隔CT解剖肺门CT解剖肺野CT解剖 39 皮肤 皮下脂肪 纵隔内脂肪 胸骨 肋骨 肌肉 胸椎 肩胛骨 40 纵隔CT解剖 纵隔血管心脏气管 食管纵隔重要间隙胸内淋巴结 41 图4 2 55胸骨切迹层面 42 图4 2 56胸锁关节层面 增强扫描 43 图4 2 57主动脉弓上层面 44 图4 2 58主动脉弓层面 45 图4 2 59主动脉窗层面 46 图4 2 60左肺动脉层面 47 图4 2 61右肺动脉层面 48 图4 2 62左房上部 上肺静脉和主动脉根部层面 49 图4 2 63左房下部及下肺静脉层面 50 图4 2 64四腔心层面 51 图4 2 65心室及右膈顶层面 52 胸内淋巴结 大小 小于等于15mm形态 卵圆形或圆形 53 54 纵隔重要间隙 胸骨后 血管前间隙主肺动脉窗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隆突下间隙膈脚后间隙 55 56 57 肺野的CT解剖 肺纹理 树枝状高密度影胸膜 肺裂常规层厚 1 0cm 呈 透亮带 肺裂薄描 0 5cm以下 为 细线影 肺叶与肺段 肺段中心是肺段支气管和伴随的动脉肺段边缘为肺裂和肺段静脉主支 58 表4 11标志层面上的肺段分布 标志层面右侧肺段左侧肺段主动脉弓上方 胸廓入口 S1S1主动脉弓S1 S2 S3S1 S2 S3 S6左肺动脉 尖段支气管近端 S2 S3 S6S2 S3 S6右肺动脉干 右上叶支气管 S3 S4 S6S3 S4 S6叶间动脉 左上叶支气管 S4 S5 S6S4 S6下肺静脉 基底段支气管 S4 S5 S7 S10S5 S7 S10注 以上标志层面为非连续层面 59 主动脉弓上方 胸廓入口 S1 60 主动脉弓S1 S2 S3S1 S2 S3 S6 61 左肺动脉 尖段支气管近端 S2 S3 S6S2 S3 S6 62 右肺动脉干 右上叶支气管 S3 S4 S6S3 S4 S6 63 叶间动脉 左上叶支气管 S4 S5 S6S4 S6 64 下肺静脉 基底段支气管 S4 S5 S7 S10S5 S7 S10 65 影像分析步骤 评价影像质量 位置 条件 伪影等 按一定的顺序对图片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 病变观察要点 直接征象 位置 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