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一人物传记训练题第二套【肖志喜】 .doc_第1页
上海高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一人物传记训练题第二套【肖志喜】 .doc_第2页
上海高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一人物传记训练题第二套【肖志喜】 .doc_第3页
上海高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一人物传记训练题第二套【肖志喜】 .doc_第4页
上海高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一人物传记训练题第二套【肖志喜】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高考语文2013年人物传记二模专题训练肖志喜 2013-12-2【长宁】(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李姬者,名香。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p、夏吏部允彝y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初,皖人阮大铖chng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zhng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yng怏,因辞去,不复通。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节选自侯方域李姬传)【注】琵琶词:即琵琶记,元末的一部南戏,讲述蔡邕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魏忠贤:明末太监,受宠时结党专权,残害忠良,崇祯即位后,被贬,自缢。城旦:古代刑罚。阳羡君:指陈贞慧。中郎:董卓擅政时,蔡邕官拜中郎将。学不补行:谓学问虽富,而品行有缺陷。译文名妓姓李名香,她的母亲叫贞丽。贞丽颇有任侠的风度,曾经与他人赌博,一夜之间输尽千金。她所结交的都是一些才华出众的人物,跟宜兴人陈贞慧特别要好。李香是贞丽的养女,性格也很豪爽,而且聪明伶俐,略读点书,能辨别那些当官的是否正直贤明,张溥、夏允彝都非常称赞她。李香年少时风度爽朗美好,韵致超群。十三岁那年,跟苏州艺人周如松学唱汤显祖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四大传奇,而且能将曲调音节的细微变化尽情地表达出来。她特别擅长琵琶记,然而不轻易唱给别人听。商丘侯生,于崇祯十二年来到金陵,认识了李香。她曾邀请侯生题诗,然后自己唱曲给他听作为酬谢。当初安徽人阮大铖因奉承依附阉党魏忠贤而被判罪,削职后退居金陵,遭到正直言论的抨击。实际上首先发难的是宜兴陈贞慧、贵池吴应箕,他们坚持得很有力。阮大铖不得已,想让侯生从中斡旋,于是假手干好友王将军,每日送来美酒佳肴,陪同侯生一道游玩。李香生疑道:“王将军家境清贫,不是广交朋友的人,你何不问一问他呢?”经侯生再三诘问,王将军于是屏退左右,转述了阮大铖的用意。李香私下告诉侯生说:“我从小跟随养母与宜兴陈贞慧君相识,他品德高尚,还听说吴应箕君更是铁骨铮铮。而今他们跟你都十分友好,你怎能为了阮大铖而背弃这些亲朋密友呢!况且公子你出身于世家,颇负名望,怎能去结交阮大铖呢!公子读遍万卷诗书,你的见识难道会比不上我这样的妇道人家吗?”侯公子听后大声叫好,从此便故意借醉酒而卧床不见,王将军心里颇不高兴,只得辞别而去,不再同侯公子来往。过了不久,侯生赴考名落孙山。李香在桃叶渡设宴饯行,还特地唱了一曲琵琶记送他上路,说:“公子的才华名声与文章词采都很美好,和蔡邕中郎不相上下。蔡邕学问虽然不差,但难以弥补他品行上的缺陷。如今琵琶记里所描写的故事固然虚妄,但蔡邕曾经亲附董卓,却是不可抹杀掉的。公子秉性豪爽不受约束,再加上科场失意,从此一别,相会之期实难预料,但愿你能始终自爱,别忘了我为你唱的琵琶记!从今以后我也再不唱它了。”侯生离开之后,原淮阳巡抚田仰以三百锾黄金为聘,邀李香见面,李香断然予以拒绝。田仰恼羞成怒,便故意制造流言对李香恶意中伤。李香感叹地说:“田仰难道与阮大铖有什么不同吗?我以往所赞赏侯公子的是什么?而今如果为贪图钱财而赴约,那是我背叛了侯公子!”她终于不肯与田仰相见。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夏吏部允彝亟称之 屡次 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 判罪不复通 相来往 此去相见未可期 约定18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2分)a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 今君乃亡赵走燕,b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 为除不洁者,引入c所见岂后于贱妾耶 若属皆且为所虏d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 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她)特别擅长唱琵琶记,然而不轻易唱给别人听。(省略句工发)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王将军家境清贫,不是广交朋友的人,你何不问一问他呢?(否定判断盍叩)20侯生落榜后,李姬为什么要“歌琵琶词以送之”?(2分)表达对侯生的真挚情意(1分),规劝侯生不要因科场失意,玷污自己的品行,要始终保持高洁的操守(1分)。21李姬的性格“侠而慧”,请结合、两段作简要分析。(3分)“侠”指坚守大义,“慧”指见识过人;第段李姬能识破阮的意图,劝说侯与之终止往来,第段认为蔡邕文采不能掩盖他品行上的污点,并因此不再唱琵琶词,都既体现其明辨是非的一面,又体现其注重节操的一面。(“侠而慧”的理解1分,两段文字相关内容分析2分)【崇明】(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予友黄君梦升,其先婺州金华人,后徙洪州之分宁。黄氏世为江南大族。自其祖父以来,乐以家赀赈乡里,多聚书以招四方之士。梦升兄弟皆好学,尤以文章意气自豪。予少家随州,梦升从其兄茂宗官于随。予为童子,立诸兄侧。见梦升年十七八,眉目明秀,善饮酒谈笑。予虽幼,心已独奇梦升。后七年,予与梦升皆举进士于京师。梦升得丙科,初任兴国军永兴主簿,怏怏不得志,以疾去。久之,复调江陵府公安主簿。时予谪夷陵令,遇之于江陵,梦升颜色憔悴,初不可识,久而握手嘘唏,相饮以酒,夜醉起舞,歌呼大噱。予益悲梦升志虽衰而少时意气尚在也。后二年,予徙乾德令,梦升复调南阳主簿。又遇之于邓间。常问其平生所为文章几何,梦升慨然叹曰:“吾已讳之矣。穷达有命,非世之人不我知,我羞道于世人也。”求之,不肯出。遂饮之酒,复大醉,起舞歌呼,因笑曰:“子知我者。”乃肯出其文。读之,博辩雄伟,其意气奔放,犹不可御。予又益悲梦升志虽困而独其文章未衰也。是时,谢希深出守邓州,尤喜称道天下士。予因手书梦升文一通,欲以示希深。未及而希深卒,予亦去邓。后之守邓者皆俗吏,不复知梦升。梦升素刚,不苟合,负其所有,常怏怏无所施。卒以不得志,死于南阳。吾尝读梦升之文,至于哭其兄子庠之词,曰:“子之文章,电激雷震,雨雹忽止,阒然灭泯。” 未尝不讽诵叹息而不已。嗟夫,梦升曾不及庠,不震不惊,郁塞埋藏。孰与其有,不使其施?吾不知所归咎,徒为梦升而悲!(欧阳修黄梦升墓志铭有删减)译文】我的朋友黄公子梦升,他的先祖是婺州金华人,后来前戏到洪州的分宁。他的曾祖父讳元吉,祖父讳某,父亲讳中雅,都没有做官。黄氏世代是江南的大族,自从他的祖父以来,乐于用家中的钱财赈济乡里百姓,多收集图书用来招揽各地的学士。梦升的兄弟都勤于学习,尤其以文章的意志气概而自豪。 我小时候住在随州,梦升跟着他的哥哥茂宗【官于随】。我担任他哥哥的伴读童子,站在他的各个哥哥的身旁,我看到梦升年龄十七八岁,眉目明秀,善于饮酒谈笑。我虽然还年幼,但是我的心中已经独独对梦升感到惊异。后来过了七年,我和梦升都中进士去京师。梦升得到丙科,先担任兴国军永兴主簿,他泱泱的样子很不快乐,带着疾病就去上任了。过了一段时间,他再被调到江陵府公安主簿。此时我被贬谪为夷陵令,我在江陵遇见梦升。只见梦升的容颜神色憔悴,刚看到时还认不出来,然后握着我的手感慨着并一起去喝酒,到了晚上他喝醉了开始跳舞,唱着歌大喊着。我更加悲伤梦升【志】虽然衰退了然而他年少时的意志气概尚且还在。又过了二年,我被调为干德令。梦升又被调遣为南阳主簿,我们再次在邓间相遇。我有问过他的平生所作的文章有哪些,梦升一脸感慨地感叹道:“我已经快死了,【穷达有命】,不是世上的人不知道我,而是我羞愧于被世人所提起”。恳求他他也不肯说,于是继续喝酒,梦升又一次大醉起来跳舞歌唱叫喊,因此笑着说:“你才是了解我的人啊”。梦升这才愿意把他的文章拿出来,我读了以后感到他的文章博辩雄伟,意气奔放,像是不可驾驭的。我又更加悲伤梦升的志向虽然被困住了,然而他的文章并没有衰退。那个时候,谢希深出来驻守邓州,他尤其喜欢和天下士交朋友。我因此用手些了介绍梦升的文章的信一封,想要给希深看,信还没到希深手中他就去世了,我也就离开了邓州。后来驻守邓州的人都是俗气的官吏,【不复知梦升】。梦升为人向来刚强,不愿意与世俗苟合,依靠着他自己有本事,经常怏怏的样子没有什么【施】,【卒以】没有得到赏识,在南阳死去。梦升讳名为注,在宝元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卒,享年四十有二。他平生所做的文章有破碎集、公安集、南阳集,总共三十卷。 梦升娶的潘氏,生有四男二女。将在庆历年某月某日葬在董坊的先人的坟地中。梦升的弟弟渭哭着来告诉我说: “我知道你是我哥哥的好朋友,你可不可以为他作铭文?”我向来哀伤【梦升者】,因此为梦升作的铭文说:我曾经读梦升的文章,在写到哭他的哥哥子庠的词说:“你的文章,像电激雷震。雨雹忽止,【阒然灭泯】。” 我曾经【不讽诵叹息而不已】。唉,梦升!【曾不及庠】!不震不惊,【郁塞】埋葬。【孰与其有,不使其施】?我不知到要归咎于谁,只有为梦升而悲伤!17解释下列加点字 (2分)(1)乐以家赀赈乡里救济 (2)心已独奇梦升以为奇18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3分)a尤以文章意气自豪。 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b常问其平生所为文章几何。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c乃肯出其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d予又益悲梦升志虽困而独其文章未衰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非世之人不我知,我羞道于世人也。不是世人不了解我,而是我为向世人说明自己感到羞愧。(宾语前置、介短后置、羞)(2)梦升素刚,不苟合,负其所有,常怏怏无所施。梦升向来刚烈,不随便附和,倚仗他具备的才能,常常闷闷不乐无处施展。(素、苟合、负)20第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是生动形象地表现梦升高度赞扬子庠的文章雄阔奔放(有气势,有震撼力)的特点。(2分)21概括作者三次“为梦升而悲”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第一次悲叹梦升虽然不得志但少年时候的意气风发尚存;第二次悲叹梦升虽然志向屡次受阻扰但文章还没有衰退;第三次悲叹梦升虽有这样的才能但却无处施展,郁郁而终,作者又不知是谁的过错。【奉贤】(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机身长七尺,其声如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年二十而吴灭,退居旧里,闭门勤学,积有十年。以孙氏在吴,而祖父抗士将相,有大勋于江表,深慨孙皓举而弃之,乃论权所以得,皓所以亡,又欲述其祖父功业,遂作辩亡论。至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张华。华素重其名,如旧相识,曰:“伐吴之役,利获二俊。”张华荐之诸公。后太傅杨骏辟为祭酒。范阳卢志于众中问机曰:“陆逊、陆抗于君近远?”机曰:“如君于卢毓、卢廷(这两人分别是卢志的祖父、父亲)。”志默然。既起,云谓机曰:“殊邦遐远,容不相悉,何至于此!”机曰:“我父祖名播四海,宁不知邪!”议者以此定二陆之优劣。时中国多难,顾荣、戴若思等咸劝机还吴,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时成都王颖推功不居,劳谦下士。机谓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表为平原内史。太安初,颖起兵讨长沙王乂,假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督北中郎将王粹、冠军牵秀等诸军二十余万人。机以三世为将,道家所忌,又羁旅入宦,顿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牵秀等皆有怨心,固辞都督。颖不许。机乡人孙惠亦劝机让都督于粹,机曰:“人将谓吾为避贼,适所以速祸也。”遂行。初,宦人孟玖弟超并为颖所嬖宠。超领万人为小都督,未战,纵兵大掠。机录其主者。超将铁骑百余人,直入机麾下夺之,顾谓机曰:“貉奴能作督不!”孙拯等左右劝机杀之,机不能用。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言其素有异志。颖大怒,使密收机,遂遇害于军中,时年四十三。(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四,有删改)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1)有大勋于江表 功勋、功劳、功业 (2)造太常张华 拜访、造访 (3)而志匡世难 救助、帮助 (4)固辞都督 坚决、坚持 1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2分)a. 殊邦遐远,容不相悉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a代词,偏指动作一方;副词,互相b. 遂委身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b代指司马穎,助词;形容词词尾c. 机以三世为将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c介词表,原因d. 伐吴之役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d助词,的;代词,这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张华荐之诸公。后太傅杨骏辟为祭酒。张华向各位公卿推荐了他;后考太傅杨骏征召他担任祭酒。(省略句或状语后置、辟)人将谓吾为避贼,适所以速祸也。别人将会说我是躲避灾祸,(这)正好是招致祸患的原因啊。(“贼”“适”“速”、判断句)20.根据第段内容推断,“议者”认为陆机和陆云谁优谁劣?为什么?(2分)可能有两种理解:陆机优,陆云劣。卢志(直呼其名)的发问表现出了对陆机祖辈父辈的不敬,陆逊当场予以回击,体现其善辩与胆识(1分);而陆云却劝陆机隐忍,委曲求全(1分)。陆云优,陆机劣。卢志的发问源于对陆机祖辈父辈的不熟悉,.陆云宽宏大量,不予迫究(1分)陆机当场予以回击,傲气凌人,这种性格也是他最终遇害的原因之一(1分)21.根据段内容,分析陆机的死因。(3分)陆机才能出众,在司马颖麾下位居群士之上,引起他人怨恨;陆机志在匡正困难,不愿让位于王粹,加剧矛盾冲突;司马颍宠幸宦宮,误信谗言。(主观原因2条、客观原因1条)【闸北】(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番款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部,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牴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怅,盛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咸私哂其矫饰焉。帝称矩至诚,曰:“装技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技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大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旧唐书裴矩传)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资治通鉴唐纪八)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劝告b、咸私哂其矫饰焉 讥笑c、每遇人尽礼 接触,对待 d、务止奸吏 务必,致力18、选出下列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a c )(2分)a、(裴矩)为伯父让之所鞠 b、隋文帝为定州总管c、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 d、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裴矩)大凡所上奏的,都是我想好的;我还没说出来,他就说出来了。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如果每件事都像这样,何愁天下不能治理好!20、裴矩侍奉两朝的所作所为可以概括为;对此你认为如何? (3分)亦忠亦佞(奸)21、你同意司马光“君明臣直”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3分)同意(或不同意)(1分)。(同意:)上行下效,“君明臣直”。国君有生杀予夺的权力,臣子必须惟命是从,否则便难以生存。如遇“明君”,臣子才敢于直言,竭忠尽智,以取得君王的赏识与重用。裴矩、魏征就是例证。(不同意:)臣子应有独立的人格,坚定的操守,不能由君王的明智或昏庸而改变;历史上,明君身边有佞臣、昏君时代出忠臣的例子也不少(2分)。【普陀】(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18分)于 江乡民于江,父宿田间,为狼所食。江时年十六,得父遗履,悲恨欲死。夜俟母寝,潜持铁槌去,眠父所,冀报父仇。少间,一狼来,逡巡嗅之,江不动。无何,摇尾扫其额,又渐俯首舐其股,江迄不动。既而欢跃直前,将龁其领。江急以锤击狼脑,立毙。起置草中。少间,又一狼来,如前状,又毙之。以至中夜,杳无至者。忽小睡,梦父曰:“杀二物,足泄我恨,然首杀我者,其鼻白,此都非是。”江醒,坚卧以伺之。既明,无所复得。欲曳狼归,恐惊母,遂投诸眢井而归。至夜复往,亦无至者。如此三四夜。忽一狼来,啮其足,曳之以行。行数步,棘刺肉,石伤肤。江若死者,狼乃置之地上,意将龁腹。江骤起锤之,仆;又连锤之,毙。细视之,真白鼻也。大喜,负之以归,始告母。母泣从去,探眢井,得二狼焉。异史氏曰:“农家者流,乃有此英物耶!义烈发于血诚,非直勇也。智亦异焉。”注眢井:枯井18.这篇文章选自聊斋志异。(1分)19.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1)得父遗履留下的(2)潜持铁槌去秘密地(3)遂投诸眢井之于 (4)非直勇也 只,仅仅20.下列各句中与“父宿田间,为狼所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c(2分)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郞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d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21.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既而欢跃直前,将龁其领。过了一会儿,(狼)腾身跃起,径直向前,就快咬住于江的脖子了。(2)农家者流,乃有此英物耶!乡村农户之辈,竟然也出了这样杰出的人才!22.概括于江“勇”和“智”的具体表现。(2分)“勇”在不惧恶狼伤害、一再独自赴险;“智”在用装死的计策迷惑了狼。23.简要赏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3分)画线部分句式短而有力,传神地表现出于江干脆利落的动作和当时的紧张氛围,将杀狼的场景描摹得紧凑凝练而富有动感,突出了于江的勇猛。【静安】(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房晖远房晖远,字崇儒,恒山真定人也。世传儒学。晖远幼有志行,治三礼、春秋三传、诗、书、周易,兼善图纬,恒以教授为务。远方负笈而从者,动以千计。齐南阳王绰为定州刺史,闻其名,召为博士。周武帝平齐,搜访儒俊,晖远首应辟命,授小学下士。及高祖受禅,迁太常博士。太常卿牛弘每称为五经库。吏部尚书韦世康荐之,为太学博士。寻与沛公郑译修正乐章。丁母忧,解任。后数岁,授殄寇将军,复为太常博士。未几,擢为国子博士。会上令国子生通一经者,并悉荐举,将擢用之。既策问讫,博士不能时定臧否。祭酒元善怪问之,晖远曰:“江南、河北,义例不同,博士不能遍涉。学生皆恃其所短,称己所长,博士各各自疑,所以久而不决也。”祭酒因令晖远考定之,晖远览笔便下,初无疑滞。或有不服者,晖远问其所传义疏,辄为始末诵之,然后出其所短,自是无敢饰非者。所试四五百人,数日便决,诸儒莫不推其通博,皆自以为不能测也。寻奉诏预修令式。高祖尝谓群臣曰:“自古天子有女乐乎?”杨素以下莫知所出,遂言无女乐。晖远进曰:“臣闻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此即王者房中之乐,著于雅颂,不得言无。”高祖大悦。(选自隋书)注 图纬:图谶和纬书,汉代流行的神学。“谶”是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隐语或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纬”指方士化的儒生编集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策问:以经义或政事等设问要求解答以试士。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兼善图纬 擅长 会上令国子生通一经者 适逢 祭酒元善怪问之 感到奇怪 钟鼓乐之 使快乐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2分)a辄为始末诵之 太常卿牛弘每称为五经库b祭酒因令晖远考定之 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c远方负笈而从者 所以久而不决也。d并悉荐举,将擢用之 此即王者房中之乐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远方负笈而从者,动以千计。从很远的地方背着书箱跟从他求学的人,往往以千计数。(得分点:负笈、丛、动,各1分)(2)晖远览笔便下,初无疑滞。方晖远拿过笔来马上就写下(录取的名单),一开始就没有一点迟疑。(得分点:览、下、凝滞,各1分)20.文中第段中最能体现房晖远博学的句子是牛弘每称为五经库(2分)21.请用简要的文字叙述第段的故事内容。(3分)博士们未能判定国子生的优劣,(1分)房晖远凭借通博的才学很快做出了判定。(2分)(原文大意:皇上令博士(国子监教师)选拔国子生,由于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子生学习的经义体例不一,博士对这些经典又未能 全部掌握,因此不能确定高下。房晖远遍涉经典,能指出所有学生的缺陷,顺利完成了选拔人才的任务。)【闵行】(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重修盘门双忠祠记余观建炎之事,宋之不亡者幸耳。方金兵破扬州,于时,高宗驻平江,去敌尚远,平江固可守也。蹙蹙焉去之临安,而越,而明,不暇一夕息。已而敌破健康,道广德,趋临安,由越入明,纵掠海上而归。使其时平江诸将帅,以劲旅遏其冲,俾只轮不反无难者。奈何兵不战而溃,城不攻而下,坐使五十万人并命于锋刃而莫之救!相传金兵从盘门入,有二士者拒敌于门外,一死于阵,一死于水,而盘门破矣。呜呼!彼守城者,或则侍郎,或则宣抚使,非不显且要也;委而去之,若弃涕唾。而独遗二士者以殉国之烈,此不可为发愤而深痛者哉!然自二士之死,里人神而祀之,迄今六百余年,而灵爽益著。二士俱汴人,从高宗南渡守平江,其一刘姓鼐名,盖死于阵者也;其一张姓鳌名,盖死于水者也。祠有明永乐中俞祯碑,以鼐为顺国明王,职天坛传奏司;以鰲为顺济龙王,职盘溪守御司。其封爵莫知何昉,要其来也则远矣。近者祠久不修,里人聚金千两,新其宇。既成,属予记。祠在盘门外灵岩乡,俗名双土地祠,余更之曰双忠。夫其忠也,乃其所以自神也。遂书而记之。【注】盘门:江苏吴县城南门。建炎:宋高宗年号。建炎三年,金军连陷南京、临安,帝航海走。平江:江苏吴县。越:今浙江绍兴。明:今浙江宁波。俾:使;只轮不反:反,同返。灵爽:指神灵精气。永乐:明成祖年号。昉:曙光初见,引申为开始。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道广德取道以劲旅遏其冲要冲、要塞非不显且要也显赫既成,属予记通“嘱”嘱咐 ,嘱托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 (2分)a.蹙蹙焉去之临安 b.纵掠海上而归 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c.而独遗二士者以殉国之烈d.此不可为发愤而深痛者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坐使五十万人并命于锋刃而莫之救!白白地(徒然只是)让五十万人全部死于刀刃之下(在刀刃之下丧命),却没有谁能拯救他们!(得分点:“坐”、莫、宾语前置)夫其忠也,乃其所以自神也。他们的忠烈,正是他们使自己成为神灵(受人供奉)的原因。(得分点:判断句、自神、所以)20.作者为之“发愤而深痛”,是因为君臣偷生,将帅弃战,反是两位小卒以身殉国(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21.综观全文,本文所“记”的主要内容有:重修盘门双忠祠的由来;盘门之战两小卒的忠烈之事。(3分)【徐汇】(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光武帝纪 范晔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六年春正月辛酉,诏曰:“往岁水、旱、蝗虫为灾,谷价腾跃,人用困乏。朕惟百姓无以自赡,恻然愍之。其命郡国有谷者,给禀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癃、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如律。”七年春正月丙申,又诏曰:“世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至于富者奢僭,贫者单财,法令不能禁,礼义不能止,仓卒乃知其咎。其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慈兄、悌弟薄葬送终之义。”中元二年二月戊戌,帝崩于南宫前殿,年六十二。遗诏曰:“朕无益百姓,务从约省。刺史、二千石长吏皆无离城郭,无遣吏及因邮奏。”初,帝在兵间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皇太子尝问攻战之事,帝曰:“昔卫灵公问陈,孔子不对。此非尔所及。”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承间谏曰:“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虽身济大业,兢兢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节选自后汉书卷一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如律遵照,遵从 昔卫灵公问陈 同“阵”,攻战之事承间谏曰 空隙,空 虽身济大业 完成,成就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a养于叔父良 故燕王欲结于君b贫者单财 今者项庄拔剑舞c仓卒乃知其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且知天下疲耗 无不活,且硕茂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朕惟百姓无以自赡,恻然愍之。我念及百姓没办法养活自己,心里难过怜悯他们。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帝)屡屡召集公卿、郎和将领们议论经典理义,半夜才睡。20光武帝如何推行他的殡葬改革措施?(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先将殡葬从俭的国策布告天下,后立遗嘱以身垂范。21第段叙述光武帝与皇太子的对话,其用意是刻画光武帝能体恤百姓,勤于治国(2分)【黄浦】(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应奉字世叔,汝南南顿人也。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为郡决曹吏,行部四十二县,录囚徒数百千人。及还,太守备问之。奉口说罪系姓名,坐状轻重,无所遗脱,时人奇之。著汉书后序,多所述载。大将军梁冀举茂才。先是,武陵蛮詹山等四千余人反叛,执县令,屯结连年。诏下公卿议,四府举奉才堪将帅。永兴元年,拜武陵太守。到官慰纳,山等皆悉降散。于是兴学校,举仄陋,政称变俗。坐公事免。延熹中,武陵蛮复寇乱荆州。车骑将军冯绲以奉有威恩,为蛮夷所服,上请与俱征。拜从事中郎。奉勤设方略,贼破军罢,绲推功于奉。荐为司隶校尉。纠举奸违,不避豪威,以严厉为名。及邓皇后败,而田贵人见幸,桓帝有建立之议。奉以田氏微贱,不宜超登后位,上书谏曰:“臣闻周纳狄女,襄王出居于郑;汉立飞燕,成帝胤嗣泯绝。母后之重,兴废所因。宜思关雎之所求,远五禁之所忌。”帝纳其言,竟立窦皇后。及窦氏党事起,奉乃慨然以疾自退。追悯屈原,因以自伤,著感骚三十篇,数万言。诸公多荐举,会病卒。 (节选自 范晔后汉书)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太守备问之 详细 (2)四府举奉才堪将帅 能(任)(3)坐公事免 因为 (4)远五禁之所忌 远离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a (2分)a录囚徒数百千 b拜从事中郎 c桓帝有建立之议 d诸公多荐举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奉口说罪系姓名,坐状轻重,无所遗脱,时人奇之。应奉亲口说出犯人姓名,犯罪情形的轻重,没有什么遗漏的,当时的人感到奇怪。(口、无所、奇)(2)车骑将军冯绲以奉有威恩,为蛮夷所服,上请与俱征。车骑将军冯绲认为应奉有威信,被蛮夷信服,上书请求与他一道出征。(以、被动、省略)20应奉“自伤”的原因是 谏言不立田贵人,桓帝竟然立了窦皇后,引发党争之事。(2分)21概括应奉这一人物为官方面的特点。(3分)具备将帅才能,有政绩;有威信,治军严厉;善于进言。【虹口】(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观巴黎油画记 清薛福成7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余亟叹其技之奇妙。译者称:“西人绝技,尤莫逾油画,盍驰往油画院,一观普法交战图乎?”其法为一大圜室,以巨幅悬之四壁,由屋顶放光明入室。人在室中,极目四望,则见城堡、冈峦、溪涧、树林,森然布列。两军人马杂遝:驰者、伏者、奔者、追者、开枪者、燃炮者、搴大旗者、挽炮车者,络绎相属。每一巨弹堕地,则火光迸裂,烟焰迷漫。其被轰击者,则断壁危楼,或黔其庐,或赭其垣;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仰视天,则明月斜挂,云霞掩映;俯视地,则绿草如茵,川原无际。几自疑身外即战场,而忘其在一室中者。迨以手扪之,始知其为壁也、画也、皆幻也。余闻法人好胜,何以自绘败状,令人丧气若此?译者曰:“所以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也。”则其意深长矣。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然者此画果真邪、幻邪?幻者而同于真邪,真者而同于幻邪?斯二者盖皆有之。(选自庸庵文外编)【注】薛福成(18381894):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人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他与入侵的法军浴血奋战。1890年,即光绪十六年,他受命出使英、法、意、比等四国。遝:通“沓”,“杂遝”是指人多拥挤杂乱。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屡次盍驰往油画院 何不迨以手扪之 等到而其事信而有征确凿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2分)a以巨幅悬之四壁 以勇气闻于诸侯-b络绎相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c幻者而同于真邪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d斯二者盖皆有之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参观者)猛然看到这些蜡像,没有不惊叹像是活人似的。(骤;生人;省略主语)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那些折断膀臂腿脚、血流成河染红了地面、趴着仰着僵硬地倒下的士兵们,实在叫人不忍心看。(殷;偃;定语后置)20.请用四个字的短语评价第段普法交战图的绘制效果。(2分)亦真亦幻21根据文章内容及相关信息资料,推断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3分)赞颂“好胜”的法国人“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不忘国耻、奋发图强)的精神,殷切地希望中华民族学习这种精神,激励国人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尽快挣脱帝国列强的瓜分奴役。【浦东】(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泗滨美石泗水之滨多美石。孟尝君为薛公,使使者求之以币。泗滨之人问曰:“君用是奚为哉?”使者对曰:“吾君封于薛,将崇宗庙之祀,制雅乐焉,微君之石,无以为之磬。使隶人敬请于下执事,惟君图之。”泗滨人大喜,告于其父老,斋戒肃使者,以车十乘致石于孟尝君。孟尝君馆泗滨人而置石于外朝。他日下宫之舃阙,孟尝君命以其石为之。泗滨人辞诸孟尝君曰:“下邑之石,天生而地成之。昔日禹平水土,命后夔取而荐之郊庙,以谐八音,众声依之,任土作贡,定为方物,要之明神,不敢亵也。君命使者来求于下邑曰:以崇宗庙之祀 ,下邑之人畏君之威,不敢不供,斋戒肃使者致于君。君以置诸外朝,未有定命,不敢以请。今闻诸馆人曰将以为下宫之舃,臣实不敢闻。”弗谢而走。诸侯之客闻之皆去。于是秦与楚合谋伐齐。孟尝君大恐,命驾趋谢客,亲御泗滨人,迎石登诸庙,以为磬。诸侯之客闻之皆来,秦、楚之兵亦解。君子曰:“国君之举不可以不慎也,如是哉!孟尝君失信于一石,天下之人疾之,而况得罪于贤士哉!虽然,孟尝君亦能补过者也。齐国复强不亦宜乎?” (选自明朝刘基郁离子)【注释】舃,同“磶”,承垫宫柱的脚石。阙,通“缺”。后夔,人名,相传为舜掌乐之官。方物,可贡的地方特产。17.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1)微君之石没有(2)惟君图之希望(3)孟尝君馆泗滨人安排住馆 (4)天下之人疾之痛恨,憎恨18.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b。(2分)a.使隶人敬请于下执事 而君幸于赵王b.孟尝君命以其石为之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c.命后夔取而荐 之郊庙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d.将以为下宫之舃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19.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斋戒肃使者,以车十乘致石于孟尝君。(我们)斋戒后恭拜使者,用十辆车子给孟尝君送去美石。(2)命驾趋谢客,亲御泗滨人,迎石登诸庙,以为磬。命人驾车赶去向客人道歉,亲自迎接泗水人,迎请石头进入宗庙,用来做磬。20. 泗滨人“弗谢而走”的原因是什么?(2分)不满孟尝君倨傲不敬:孟尝君将泗滨人以隆重礼节敬献的美石随意丢在朝会的外面。(1分)不满孟尝君失信:先以祭祀做磬为由求石,结果却命令用那些美石来制作柱础。(1分)21.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评价孟尝君。(3分)要点:评价不论褒贬,都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参考答案一:孟尝君不愧为(战国四)君子。(1分)虽大意疏忽失信于民而致国生后患,但知错即改,真诚补过,仍不失为君子。(2分)参考答案二:孟尝君不过是以自己利益为中心的小人。(1分)未见危险,即不顾信义,怠慢宾客,待到发现祸患降临,才不得不做出改过姿态。(2分)【长宁】(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1分)借竹楼记徐渭2 龙山子既结楼于宅东北,稍并其邻之竹,以著书乐道,而自题曰“借竹楼”。方蝉子往问之,龙山子曰:“始吾先大夫之卜居于此也,则买邻之地而宅之;今吾不能也,则借邻之竹而楼之。如是而已。”方蝉子起而四顾,指以问曰:“如吾子之所为借者,特是邻之竹乎?非欤?”曰:“然。”“然则是邻之竹之外何物乎?”曰:“他邻之竹也。”“他邻之竹之外又何物乎?”曰:“会稽之山,远出于南,而迤于东也。”“山之外又何物乎?”曰:“云天之所覆也。”方蝉子默然良久。龙山子固启之,方蝉子曰:“子见是邻之竹,而乐欲有之而不得也,故以借乎?非欤?”曰:“然。”“然则见他邻之竹而乐,亦借也;见莫非邻之竹而乐,亦借也;又远见会稽之山与云天之所覆而乐,亦莫非借也,而独于是邻之竹。使吾子见云天而乐,弗借也;山而乐,弗借也;则近而见莫非邻之竹而乐,宜亦弗借也,而又胡独于是邻之竹?”龙山子矍然曰:“吾知之矣。吾能忘情于远,而不能忘情于近,非真忘情也,物远近也。请子易吾之题,以广吾之志,何如?”方蝉子曰:“胡以易为?乃所谓借者,固亦有之也。其心虚以直,其行清以逸,其文章铿然而有节,则子之所借于竹也,而子固不知也!其本错以固,其势昂以耸,其流风潇然而不冗,则竹之所借于子也,而竹固不知也!而何不可之有?”龙山子仰而思,俯而释,使方蝉子书其题,而记是语焉。(选自徐渭集,有删减)【注】徐渭: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有青藤老人等别号。22.第段“方蝉子往问之”的“之”是指龙山子将书楼命名为“借竹楼”的原因。(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2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段的表达效果。(3分)用反复及反问的修辞,多次重复“亦借”及“弗借”,以“而又胡独于是邻之竹”的反问(1分),强调龙山子对待外物缺少统一的标准,受到自身位置、眼界的束缚(2分)。24.第段龙山子“请子易吾之题”的原因是什么?(2分)认识到自己“借竹”源于不能忘情外物(1分),易名以期开阔心胸(1分)。2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2分)a龙山子建书楼渐渐兼并了一些邻居的竹林。b龙山子执意请求方蝉子说说对借竹的看法。c方蝉子认为竹与人是互赏互鉴,互相学习。d本文借事说理,通过对话的形式揭示主题。26.根据文意,概括龙山子最终“使方蝉子书其题,而记是语”的意图。(3分)记录下自己的检讨、反省(1分);表达了对“借竹”的深刻理解: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必得到、占有,而应体其意,用其神,来提升自己的修养与品格(2分)。【崇明】(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送秦中诸人引 元好问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以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自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注释:结夏课:举子考进士不中,退而肄业学习,称过夏,结业出学后称为结夏课。脱屣:摆脱而不当一回事。靳:吝惜。22解释下列加点字 (2分)(1)时时酿酒为具准备(供应) (2)庶几乎不负古人者差不多23第段中“四方之志多乐居关中”是因为风土完厚;人质直讲仁义;具有山川名胜。(3分)24第段中最能概括作者与“秦中诸人”关系的一句是道相合而意相得也(2分)25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b(3分)a因为闲居之乐无味无得,所以造物者不吝惜。(选a 1分)b闲居之乐的无味无得是超脱世俗者所追求的。c闲居之乐能使世俗之人放弃所争,淡泊名利。d超脱世俗者乐在无所贪、无所争、无所吝惜。26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3分)赞扬秦中诸子超然世外,表达自己内心极其向往能追随诸子而隐,但因为离家较远、无法成行而嗟叹。【奉贤】(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永州韦使君1新堂记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永州实惟九疑之麓2。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3,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4。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5纡余。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