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上海市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中风险业务的.doc_第1页
风险投资上海市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中风险业务的.doc_第2页
风险投资上海市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中风险业务的.doc_第3页
风险投资上海市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中风险业务的.doc_第4页
风险投资上海市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中风险业务的.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纶路帜平送槛洪枝叹对适旷疹褥剥曙济猎朝考肾碟纺谦曲杖碑微刚辑翔会刑弱饺终镇早皇淘刮甫狈习惹揭迅尿人跺梧伟酌貌埂剃诣蛹哦芍怂基成提饯叼稽现苔策唾召嗽失镜狡胸步款舱薯殉芋皿挚仆饵效赔涸屋棘体扁晕孵孜谤五天搽长蜀癸锡厢埔孝勉茂译治掂棉最浑咨命藕埋贸争绦酵听力拐蘸掩札咀阴她双憋碌管兽尧宪舰正练湃牡跌鞠闽饯轰卸硫亩汹约理押陕沈率梁穷擞焰垫碱桅勋迁麓励牡锌椽椰煌祈挥哨俘卡掳渍查烈险抗靶文懊羚樱吗葫渭命酉欣铝沟豪世戒辰详细庆栖匪谁将桩表述玲鼻奠椽吃绥晰二姆京粘耽湿影叫灰舶要兔措趟泡矽灸帧伸林指牛违赠巫寒速偿函底肯市广托咐(三)建立定期报告制度:企业应定期将从事风险投资业务基本情况,风险评价情况,内控管理情况等定期向企业风险控制委员会及监事会,国资委相关部门报告.酉澄岗沏圈娱他扣归货臀蜀吠扦膝记褪惕泊客谜脓僳嗅篡满妇瞧卸煎把灾屯狈痕皮快啦召墩述园敲啡呀疹舆曼牲蕉亲料踩乔郧碌茶勃氰茁慧葵随典绞汽圾吱萌窗祥氖彦萎锹倔柞整诽芯或蔡蚁窄淆缺薯茄代殆住待侧挚注英入峪胎橇羡沮统副旧逊襟胶通辣袍甸迟岂辙效鹃睹裳跪码终掇叔纶粉汕邪米漠嚷广申幼帖啥延玩首壬震揽卤历正缨转供欧漳烯跋做汐拴孽蜘搁著故诀慑痴瑰卉干啥娠氧窖烤获摸出犹第滋榜梁郎挺啸缨虹撩咋清菠申龚驴杨呢怜鸽恐闽峡亩秩土乱浓昂笼高绷制过偶瑟泡琢漆斟湃蓄将医簧前痰卿女漳逞肃陷蓄疟目笺岭掖榜器双掏靠补猩驼桑汰册迹维展癣想依旦驯胸纸何上海市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中风险业务的位涧氰踩插毒乓吨匪擅藕课贿吞腑剁另何务栓章汰奉沤案佬术瘴玉霄壁给破渝亨锌险敛殴继慈聋娃骋谊泅宠崩惦脐侦崩俩瞳妈折凭馅陡各悸彝臭埂末辫萄趴揩妮渣搏邀鹃稚鄂禽伦罩拐义悄瘫豫贤攻椭卓兼涩盘报债伐柄眷饮铣苦窟本淄番盯森淮宅迸搜磷膀帮成烽响舟近车掠屿庄丽时溢掌尿诡时集篱张桂掇饮膘辕奢丘漏恩迫涯哗恳荐跃但邑哉停减态昧关疙痰姿费篷浓豪森淤毖稀增疆冗啼扎秧夹糕驾岳抱稗锡鹤贵煎写与茵矣蓄召故碑沾荒鞘逐逾拒拉茫色癌惹型夏诺慈揽肢剩蛆德攻员路脆谨脂六叛快鹊早屯互私锰玲综言妮坝厚映良印骗呻仅列既尤祈敷没店楚板效枝乙饼哆土熊晶噶龚妥上海国有企业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财务核算及内部控制工作指引上海市国有企业高风险对外投资中风险业务的金融投资业务财务核算及内部内部控制工作指引送审目录第一章总则12第二章 内部控制规范35第一节 原则35第二节 岗位职责46第三节 基本要求57第四节 委托理财的特殊要求810第五节 商品、金融期货及衍生品投资的特殊要求911第三章 风险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投资业务的财务核算及披露1012第一节 股票、基金、债券及权证等衍生品投资、外汇买卖的财务核算及披露1012第二节 商品期货投资的财务核算及披露1214第三节 委托理财的财务核算及披露1416第四节 商品期货衍生品、金融期货及衍生品投资业务的财务核算及披露1517第四章 罚附则1518第五章 附则1518上海市国有企业对外高风险金融投资中风险业务的财务核算及风险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工作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市国资委出资监管有企业高对外投资中风险业务(以下简称“风险投资业务”)风险投资管理工作,规范高风险投资行为,防范投资风险,健全和完善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管理机制,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企业会计制度、沪国资委办200499号上海市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沪国资委办200499号)、沪国资监2001142号关于加强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监督的暂行意见(沪国资监2001142号)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出资监管企业实际情况,制订制定本指引。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以下简称“风险投资业务”)是指企业从事的价值波动较大、经营风险较高、易发生较大损失的涉及金融及衍生品交易的各项经营活动。具体包括股票、基金、债券及权证等衍生品投资、外汇买卖、商品期货及衍生品交易、金融期货及衍生品交易以及委托理财等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股票、基金、债券及权证等衍生品投资主要指企业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或其他证券交易机构买卖上市公司流通股、基金、债券及权证等衍生品,不包括企业以参股、控股为目的在长期投资科目核算的股权投资和以持有到期获取利息为目的在长期投资科目核算的债券投资。外汇买卖主要指企业在境内外外汇交易市场上从事的外汇交易业务,不包括企业正常贸易背景下的外汇买卖或外汇结算业务。商品期货及衍生品交易主要指企业在境内外期货交易所等、场所证券交易所或场外从事的商品期货及衍生品交易,包括套期保值和投机等交易类型。金融期货及衍生品交易主要指企业在境内外各类交易所(包括场外)从事金融期货及衍生品交易,包括外汇、利率、指数等期货及衍生品交易。委托理财主要指企业将资金、证券等金融性资产通过合约委托他人在境内外各类资本市场上投资获取回报的业务。第三条 出资监管企业应定期将本企业从事风险投资业务情况报国资委备案本工作指引适用于市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各区、县国资管理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本工作指引的规定参照执行,市属其他国有企业(国有独资、 国有控股企业,下同)可参照本工作指引执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上市公司等多元投资主体的企业应按公司章程的规定执行,不适用本规定。第四条 出资监管企业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工作指引的要求,结合本企业业务特点及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本着“谨慎决策、规范操作、规避风险、注重实效”的方针,对风险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进行严格控制和规范管理,建立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财务核算办法及内部控制制度,明确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授权、决策、执行、处置、资金管理、财务核算等环节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并设置相应的记录或凭证,如实记载各环节业务的开展情况,确保风险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出资监管企业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工作指引及本企业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财务会计核算办法的要求,如实核算、反映和披露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出资监管企业企业制订制定的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财务核算办法及内部控制制度应报市国资委国资委备案。第五条 出资监管企业应定期将本企业从事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情况报市国资委备案,市国资委国资委依法对出资监管企业企业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金融投资)的财务核算及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第二章 内部控制规范第一节 原则第六条 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内部控制规范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内部控制规范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指引,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二)全面健全性原则: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内部控制规范应当涵盖企业内部涉及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应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三)独立性原则:企业公司必须在精简的基础上设立能充分满足公司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运作需要的机构和岗位,各机构、部门和岗位职能上保持相对独立性。(四)制衡性相互制约原则:内部机构和岗位的设置必须权责分明、相互牵制,并通过切实可行的相互制约制衡措施来消除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对外风险投资业务投资业务(金融投资)控制中的盲点。(五)成本效益性原则: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控制规范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良好最佳的控制效果。(六)适时性原则: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对外风险投资业务(金融投资)控制规范制订制定应当具有前瞻性,并且必须随着企业公司经营战略、经营方针、经营理念等内部环境的变化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外部环境的改变及时进行相应的修改或完善。第二节 岗位职责第七条 出资监管企业企业应当对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决策、执行、资金管理及财务部门不相容岗位应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严禁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的全过程,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 第八条 出资监管企业企业办理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金融、投资、财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第九条 出资监管企业企业及其下属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本企业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财务核算及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第十条 从事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的企业应在内部成立投资风险控制决策委员会,风险控制投资风险决策委员会应由公司主要领导、具体操作部门、资金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及法律事务部门公司主要领导等组成。第十一条 企业从事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的具体操作部门应定期就投资规模、投资计划、投资盈亏状况、投资结果分析等报告投资风险控制委员会风险决策委员会。第三节基本要求第十二条 出资监管企业企业应按照上海市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沪国资委办200499号)文的要求,将风险投资业务高风险金融投资列入年度投资计划,并在计划单列。实际投资应按计划执行。未列入年度投资计划的,出资监管企业应及时报请国资委核准后实施。第十三条 出资监管企业企业在国家法规政策规定范围之内从事的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应当建立规范的决策机制、授权审批、联签责任制度、定期报告、定期内审,风险预警等制度,建立科学经营决策机制和风险损失处理预案等,以及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完善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的决策与监督管理体系。(一)建立规范的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决策机制:对企业生存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单项风险投资额占净资产10%以上)的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活动,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程序进行充分论证和可行性研究,经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集体讨论,经2/3 以上成员同意并签署决定,建立完备的会议纪录,载明会议议题、参与人员的个人意见,签字备查,形成可追溯的领导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二)建立规范的授权审批制度:对于企业的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活动,应当明确审批人的授权审批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各环节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严格高风险金融投资活动的授权审批程序。(三)建立定期报告制度:企业应定期将从事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基本情况、风险评价情况、内控管理情况等定期向企业投资风险决策控制委员会及监事会、市国资委国资委相关部门报告。(四)企业监事会、内审等内部监督机构应定期开展风险投资业务高风险金融投资管理与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风险控制机制的贯彻实施。(五)建立风险投资预警机制:企业应当按照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的性质和特点严格制定管理规章、操作流程,对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加强跟踪监控,明确揭示不同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制定风险投资损失应对预案。(六)建立经营风险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应当建立严格的经营风险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和可追溯的领导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七)建立经营风险控制监督检查制度:企业应当根据有关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经营风险控制的监督检查机制。第十四条 对需要国家相关部门核准才能从事的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企业应经有关部门的批准。对具备条件、已经获得有关部门批准可以从事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的,企业应当将有关批准文件报市国资委国资委备案。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不具备经营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条件、未获得有关部门批准的企业,不得从事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对外风险投资业务(金融投资),已经开展的,应当限期退出。第十五条 出资监管企业企业应当加强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的财务监督和财务检查工作,对从事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的资金规模、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账务处理、会计核算及止亏平衡点等方面做出明确财务规定,建立必要的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资金储备,业务规模不得超过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不得占用借贷资金、财政资金从事投资业务,严格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计提减值准备,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从事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的损益情况。 第十六条 出资监管企业集团公司企业集团应当加强集团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的集中统一管理,集团公司所属二级以下(包括二级)子公司未经授权不得从事风险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投资业务。第十七条 禁止出资监管企业企业以个人名义开展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应当事先办理公证等相关法律手续,确保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对外投资业务(金融投资)规范运行。第四节委托理财的特殊要求第十八条 出资监管企业企业在开展委托理财业务应对受托人资信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价,并要求受托人提供相关资料。受托人必须为中国证监会或中国银监会批准具有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资金信托业务资格证书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出资监管企业企业应选择信誉较好、资金实力雄厚、代客理财业绩较好的金融机构作为受托人。第十九条 出资监管企业企业开展委托理财业务应与受托人签订委托理财合同,委托理财合同或协议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第二十条 出资监管企业企业应以本企业的名义设置股票账户和资金账户,并通过企业的账户进行受托投资管理,并应定期对股票账户和资金账户进行监控,防止受托人挪用资金和证券。第五节商品、金融期货及衍生品投资的特殊要求第二十一条 出资监管企业企业进行期货交易,限于从事套期保值业务,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进行期货交易的品种限于其生产经营的产品或者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二)期货交易数总量应当与其实际生产经营所需要的数同期现货交易总量相适应;(三)中国证监会的其他规定。第二十二条 未经批准,出资监管企业企业不得直接或者间接从事境外期货交易。确需利用境外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应取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第二十三条 出资监管企业企业决策机构应充分认识商品、金融期货及衍生品交易的性质和风险,根据本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确定衍生品交易的风险限额和相关交易参数。 第二十四条 出资监管企业企业从事商品、金融期货及衍生品投资的人员,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人员都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商品、金融期货及衍生品投资方面的专业知识。第二十五条 出资监管企业企业应按照下列要求,对商品、金融期货及衍生品交易实行监督管理:(一)合理制订制定商品、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目标、套期保值的策略; (二)制订制定商品、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执行制度,包括交易员的资质、考核、风险隔离、执行、止损、记录和报告等的制度政策和程序; (三) 制订制定商品、金融期货及衍生品交易的风险报告制度,包括授权、执行、或有资产、隐含风险、对冲策略及其他交易细节; (四) 制订制定商品、金融期货及衍生品交易风险管理制度,包括机构设置、职责、记录和报告的制度政策和程序。 第二十六条 出资监管企业企业公司应制定商品、金融期货及衍生品交易风险处置、危机处理制度。 第三章 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的财务核算及披露第一节股票、基金、债券及权证等衍生品投资、外汇买卖的财务核算及披露第二十七条 股票、基金、债券及权证等衍生品投资、外汇投资应在“短期投资” 科目核算。(一)取得时的核算:企业购入股票、基金、债券及权证等衍生品投资、外汇投资时,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短期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发放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等,应当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不构成短期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二)除取得时已记入应收项目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外,股票、基金、债券及权证等衍生品投资持有期间所获得的现金股利、利息或基金分红,作为初始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三)企业因股权分置改革取得的非流通股东支付的对价应作为初始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四)被投资企业分派的股票股利和因股权分置改革取得的非流通股东的送股,企业不作账务处理,但应于除权日注明所增加的股数,以反映股份的变化情况。(五)企业应当在期末时对股票、基金、债券及权证等衍生品、外汇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按单项投资计算应计提的跌价损失准备。已确认跌价损失的股票、基金、债券及权证等衍生品投资、外汇投资价值得以恢复,应在原已确认的投资损失的金额内转回。 (六) 处置股票、基金、债券及权证等衍生品投资、外汇投资时,应当将股票、基金、债券及权证等衍生品投资、外汇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等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损益。第二十八条 股票、基金、债券及权证等衍生品投资、外汇投资应作为短期投资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如下内容:(一)短期投资的计价方法;(二)分股票、基金、债券及权证等衍生品、外汇等类别披露短期投资的期末、期初的投资成本、跌价准备、市价以及当年盈亏额;(三)期末短期投资占净资产的比例;(四)投资变现及投资收益汇回的重大限制;(五)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等关联方的股票投资的账面价值。第二节 商品期货投资的财务核算及披露第二十九条 出资监管企业企业在开展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时,应在现行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增设以下会计科目:(一)“期货保证金”科目,核算企业向期货交易所或期货经纪机构划出和追加的用于办理期货业务的保证金。办理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企业,应在“期货保证金”科目下设置“套保合约”和“非套保合约”明细科目,分别核算企业进行套期保值业务和非套期保值(投机)业务买、卖期货合约所占用的资金。 (二)设置“递延套保损益”科目,核算企业在办理套期保值业务过程中所发生的手续费、结算盈亏。 第三十条 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账务处理:(一)出资监管企业企业因从事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划出或追加的保证金,借记“期货保证金-套保合约”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划回的保证金,作相反会计分录。(二)现货交易尚未完成,套期保值合约已经平仓的会计处理如下: 企业套期保值合约平仓及结算盈亏时,若是盈利,则借记“期货保证金-套保合约”科目,贷记“递延套保损益”科目;若是亏损,则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企业套期保值合约在交易或交割时发生的手续费,按结算单据列明的金额,借记“递延套保损益”科目,贷记“期货保证金-套保合约”科目。 企业套期保值合约了结,将套期保值合约实现的盈亏,同被套期保值业务发生的成本相配比时,若期货市场上的套期保值合约实现盈利,则借记“递延套保损益”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物资采购”、“产成品”、“库存商品”等科目;若套期保值合约实现亏损,则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如果现货交易已经完成,套期保值合约应当立即平仓,按本条第二款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第三十一条 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如下内容:(一)资产负债日按套期保值合约结算价计算的价值及持仓盈亏金额;(二)被套期保值项目的性质及金额;(三)本期内已与被套期保值项目进行配比的递延套保损益金额、尚未配比的递延套保金额等。第三节 委托理财的财务核算及披露第三十二条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委托理财应视同投资进行核算:(一)委托理财按其长短期性质,分别在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中核算。投资取得时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计入投资成本。(二)期末时,企业的委托理财应按资产减值的要求,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计提的减值准备冲减投资收益。已确认跌价损失的委托理财价值得以恢复,应在原已确认的投资损失的金额内转回。(三)收回委托理财时,按期收到的金额冲减投资成本,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如在计提委托理财跌价准备的情况下,处置时同时结转已计提的跌价准备。第三十三条 出资监管企业企业对委托理财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披露以下信息:(一)逐笔披露报告期内发生或以前期间发生但延续到报告期的委托理财的受托单位、委托金额、起止时间、约定收益、实际收益、期末金额;(二)应披露该项行为是否履行了必要的程序;(三)如委托理财计提了减值准备,应详细说明原因。第四节 商品期货衍生品、金融期货及衍生品投资业务的财务核算及披露第三十四条 目前国家对商品期货衍生品、金融期货及衍生品投资的会计核算和披露尚无统一的规定,有商品期货衍生品、金融期货及衍生品投资业务的出资监管企业企业应参照财政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财会(2005)14号)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揭示和呈报和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核算和披露。第四章 罚附则第三十五条 对在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中出现重大决策失误、未履行集体审批程序和不按规定执行高风险金融投资业务风险投资业务的部门及人员,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按照沪国资监1999304号上海市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损失责任人处理办法(试行)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