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吴嘉纪诗歌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吴嘉纪诗歌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吴嘉纪诗歌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吴嘉纪诗歌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吴嘉纪诗歌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吴嘉纪诗歌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吴嘉纪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的遗民诗人,他以高洁的品格和狷介的赋性生活于易代之 际,在坎坷的人生际遇中创作了一批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他的诗歌既有陶渊明的淡泊, 亦有杜甫的沉郁。本文试图从文学创作活动,尤其是诗歌方面对吴嘉纪进行探讨。 全文分为四大章。 第一章论述了吴嘉纪的生平及其作品。吴嘉纪生活于明清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 人民流离失所。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贫贱的出身,坚贞的傲骨,注定了吴嘉纪多舛的命 运,坎坷的一生。穷困的人生,坎坷的经历并没有磨蚀掉吴嘉纪身上的那种高洁品格。在 逆境中,他更加坚守自己的忠贞节操,坚决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用自己的毕生心血创 作了一部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诗集陋轩诗,由于条件的限制,其身后的诗集刊刻历尽 曲折,备受磨损,因其作品带有强烈的亡愁国恨,并具有一定的反清意识,于乾隆五十三 年( 1 7 8 8 年) 被军机处奏请列为禁毁书。 第二章论述了吴嘉纪的山水田园诗。明清鼎革之际,为恪守儒家封建正统的忠君观念, “一臣不事二君一,吴嘉纪选择了隐居,在与志同道合的友人交游唱和之际,有感于山水 风光的秀丽和田园生活的平淡,写下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作品真实再现了吴嘉纪的平淡 生活,寄予了他对家人、朋友的深情厚意。吴嘉纪的山水田园诗风格平淡、自然,善用白 描的手法,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不假雕饰、独抒性灵真实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以白 描写景,明白如话的口语。 第三章论述了吴嘉纪的遗民诗。明清易代与以前的朝代更替有所不同,它是蛮夷之族 对汉族的侵略,是野蛮对文明的挑战,这对于那些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夷防 观念深重 的文人士大夫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他们恪守“一臣不事二君”的忠君观念,或直接反 抗清廷,或隐居不仕,或逃于禅,因此清初出现了大量的故明遗民,他们互相交游、唱和, 抒发自己的亡国之恨。吴嘉纪诗中也描写了大量的遗民朋友,有勇于抗清者、高蹈肥遁者, 有学官型、官宦型,甚至还有一些史书上根本没有记载的遗民,在吴嘉纪笔下,他们的国 仇家恨荡然溢出,遗民心绪表露无遗。吴嘉纪的遗民诗按题材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痛恨 战争、缅怀英雄;寄情山水、借物咏怀;描其心志、自我排解。另外吴嘉纪的遗民诗中还 出现了大量的遗民意象,如:游侠之士,嫉恶如仇、坚持正义的爱国之士,品格高洁的节 士。诗歌真实地还原了吴嘉纪的遗民心绪,寄托了他的故国之思,体现了他的亡国之恨。 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论述了儒、释、道等思想对吴嘉纪的影响。吴嘉纪的思想不是单一的,是一个 矛盾的综合体。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吴嘉纪诗歌形成了鲜明的平民化风格:以平实的语言 凸显地方文化色彩,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人们疾苦,以悠闲的笔调描绘人民生活。儒家 思想是封建正统思想,吴嘉纪受此影响最深,他心地善良,宅心仁厚,孝敬父母,团结兄 妹,这些全是儒家思想的体现。除此之外,吴嘉纪还受到了墨、道、佛等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吴嘉纪山水田园诗遗民诗思想 分类号:1 2 0 7 2 2 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w uj 划i ,t h ef a m o u sp o e ta n da d h e r c n t i nl a t em i n g 加de a r l yq i n gd y n a s t y ,w m t ea n u m b e ro fp o e m sr c f l e c t i n gt h es o c i a lr e a l i t yo ft l l a tt i m ew i t l ln o b l ec h a m c t e r 锄du p s 趾d d o w n si nh i sl i f ea t t h et u mo ft h ed y n a s t y h i sp o e t f ) ,h 弱t h en a v o ro fi n d i 虢r e n c et of a m e 柚d w e a l t hr c f l e c t e di nt a oy u a 咖i n g sw o r l 【sa n d 百0 0 mi nd uf u s 皿i sp a p e ra “e m p t st om a k ea s t u d yo nw uj i a j if 的m t h ep e 璐p e c t i v eo 仆i sl i t e r a t i l r ec r e a l i o n ,e s p e c i a l l yh i sp o e t r y t l h ew h o l e p a p e r 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o u rc h a p t e r s 曲a p t e ro l l er c l a t e sw uj i a j i f cs t o r y 锄d h i sw o 衄h el i v e di nt h ec h a n g e 纳mm i n gt 0 q i n gd y n 鹊t yw i n lt h ew h o l es o c i e t yu 肚e s t 锄dp c o p l ed i s p i a c e d n et u i b u l e n ts o c i a l b a c k g r o u n d ,h u m b l co r i 西n sa n df a i t h f u lc h a r a c t e r sa l ld 0 0 m e dm 柚yo ft h eu p sa n dd o w n so fh i s r o u g l ll i f e n ed e s t i t u t i o n 弱w e l l 弱b u m p y 懿p e r i c n c e sd i d n to b l i t e r a t et h en o b l ec h a r a c t e r i i l h i i 1 1 1t h ef a c co fa d v e r s i t y h es t u c km o 陀t 0l l i sc 0 璐t 觚c y 柚d 脚t h f u l n e s s ,n e v e ra l i 印e dw i t h t h em l i n gc l a 豁,卸ds p e n t t h ew h o i eo fh i sl i f ew r i t i n gt h cc o l l e c t i o no fp o e t r ) ,g 忱胁删6 绝 c 口r r 妇g e ,w h i c hr e f l e c t e dt h es i d c i a lr e a l i t ) r b c c a u s eo fa l ll 【i n d so f 觚i s t s 觚dt u m s ,m u c hw e 盯 柚dt e a rh ee x p c r i e n c e d 咖d e rt h es e v e r cs o c i a lc o n d i t i o n ,h i sp o c m sc o n t a i n e ds 仃o n gd e p r e s s i 蛐 卸dh a t e 嬲w e l l 弱m ea n t i q i n gi d e 鹤,t h u sw e 陀c l 舔s i f l e db 锄e db o o kb yg r 柚dc o u n c i li n 1 7 8 8 c h a p t e rt w od i s c i l s s e sw uj i a j i sp 硒t o r a lp o e m s a tt h et e mo fm i n g 柚dq i n gd y n 蕊t i e s , t 0a b i d eb yt h ec o n c e p to ft h ef c u d a lc i o n f u c i 锄o n h o d o x y “am i n i s t e rn e v e rs e r v e s 锕0 e m p e r o 瑙”,w uj i a j ic h o s es e c l u s i 咖,t 硪v e l i n gw i t hl i k e m i i l d e d 衔e n d s 觚dc r c a t i n gal o to f p a s t o m lp o c m so nt h ev i e wo ft h eb c 硼t i f u l l a i l d s c a p 懿锄dt h eu n e v e n t f u lm m l l i f c w uj i a j i s p a s t o r a lp o e m sc 锄b ed i v i d e di i l t o l r e e 甜e 舔,n a m e l y ,w a t e r 柚db e a u t i f u ls c e n e r y ,q u i e tf 抽i l y l i f c 卸de l e g 锄t 衔e n d s h i p t h ep o e t r yr 印r o d u c e sw uj i a j i su n c v e n t f u l 锄dq u i e tl i f e , c x p r c s s i n g l l i ss i i l c e r e f c e l i n 黔t 0l l i sf a m i l y 柚d 衔e n d s w uj i a j i sp a s t o r a lp o e m s 觚e c h 孤a c t e r i z e db yp l a i l ln a t u r a ls t y l e 彻dc l e a fd e s 硎p t i o n 锄e dw i t hs p o k e nw o r d se a s i l y u n d e 璐t 0 0 dt oe x p r e s sh i st n l ef e e l j n g s c h a p t e r1 1 l r e ed e a l sw i t hw uj i a j i sp o e m sr e l a t e dt ot h ea d h e r e n t so fm i n gd y n a s t y :t 1 l e c h a n g ef r o mm i n gt oq i n gd y n a s t yw a sd i f 托r e n tf 幻mt h ep r e v i o u s g e n e r a t i o nr e p l a c c m e n ti n t l l a ti tw 硒t h ef o r e i g n e r so v e r s e a si n v a d e dt h eh a nn a t i o n a l i t y ,t h eb a r b a r i s mc h a l l e n g e dt h e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w h i c hw e r eu n i 叭l b t e d l yah e a v yb l o wf o rt t i o s cw h ow e r cd e e p l yi n n u e n c e db y c o n f u c i 锄c l l l t u 他w i t hap r o f o u n dc o n c e p to f “姐t i - b a r b a r i 锄7 n l e ya d h e r e dt ot h el o y a l t y 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 o n c 印to f “am i n i s t e rn e v e rs e r v 嚣t 、o 啪p e r 0 娼”,c i t h e rd i r e c t l yf i g l l t i n ga g a i n s tt h eq i n g 【) y n 舔t y ,o rc h 0 0 s i n gs e c l u s i o n ,0 rc s c a p i n gi n t h ez c n t h e r e f o r e ,t h e r ee m e r g e d m 锄y a d h e r e n t so fm i n gd y n a s t yi i lt h el a t em i n g 粕de a j l yq i n gd y n 觞t y ,t h e ym a l 【i n g 衔e n d sw i t h e a c ho t h e ra n dc h i m i n gt o g e t h e r t 0e x p r c s st h e i rr e g r c t 如dh a t e0 v e rt h e i rp e r i s h e dc o u n t r ) r w u j i a j ia l s od e s c r i b e dm a n ya d h e r e n t 衔e n d si nh i sp o e m s ,i i l c l u d i n gt h o s er c s i s t a n c e s ,t h eh e 加i t s , t h es c h o l a s t i c 锄de u 舢c ho 衔c i a l s ,锄de v e ns o m ea d h e r c n t sn o tf e c o r d e di nt h eh i s t o 巧b o o l 【s w u j i a j if u i l yr c v e a l e dt h ea d h e r e n t s 玎0 w 弛dh a t eo v e rt h el o s th o m e 锄dc o u n t r ) r w uj i a j i s p o e m s 0 na d h e r e n t s0 fi h em i n gd y n 筋t yc 锄b ed i v i d e dj n t 0t h r c e 硒p e c t s ,n a m e l y ,h a t i n g 、v a r 锄dc h e r i s h i n gt h em e m o r y0 f h e r 0 鹪,d e s c 曲i n gl 卸d s c a p et 0e x p r e s sf e e l i n g s ,v e i l i n gm i n dt o s 0 0 t h es o u l s h la d d i t i o nt h e 陀a p p e a r e dm 姐ya d h e r e n t si m a g e r ) ri nh i sp o e m s ,跚c h 弱啪g e 璐, r i g l l t e o u sp a t r i o t s ,弱w e h 弱p e o p l ew i t h 玳) b l ec h a m c t e r t h ep o e t r yc a nb er e g a r d e d 弱ar e a l r e d u c t i o no fw uj i a j i sm i n dw i t hh i s1 0 n g i n g 锄dh a t e0 v e rt h el o s tc o u n t r ) r c h a p t e rf 0 u ri sa b o u tt h ei n f l u e n c co fc 0 n f i l c i 枷s m ,b u d d h i s m ,t a o i s m 锄do t h e rt h o u g l l t s w uj i a j i w uj i a j i si d e ai s s i n 舀e ,b u tas y n t h e s i so fc o n t r a d i c t i o 璐笳e c t e d b yt a i z l l o u s c h 0 0 l ,w uj 划i sp o e 仃yf 0 咖e dad i s t i n c tp l a i ns t y l e ,w i t hp l a i nl 柚g i l a g eh i g l l l i g l l t i n gt h eh 斌 0 0 l o r 佗a l i s t j ca p p r o a c hr c 玎e c 曲gt h eh a r d s h 倘o ft h cp e o p l c ,p o n r a y j n gp e o p l e sl j f ci na c a s u a lw a y c 0 n f u c i 觚i s m ,af c u d a lo r t h o d o x ,m a d e 伊e a ti n n u e n c e 咖w uj i ,w h i c hw 勰f i l l l y e m b o d i e di nh i sg o o d - n a t u 陀,l 【i n d n e s s ,f i l i a lp i e t y 锄du n i t yw i t hl l i sb r o t h e 璐柚ds i s t e 璐i l l a d d i t j o n ,w uj 蠲iw 勰a l a 彘c t e db ym o i s m ,t a o i s m ,b u d d l l i s m 觚do t h e rt h o u g l l t s k e yw o m s :w uj 竭i p s t o r a lp o e m s d y n a s t yp o c t r ) ,i d e a c l a 鼹墒c a 6 0 nn u m b e r :l2 0 7 2 2 4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 明的本栏可空)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躲起姗 导师箨 学位做作者签名:起翻p 剔磁毛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堂撞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堂 蛰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f 1 期:2 0 0c 1 年;月5 l f j 导师签字: 7 易 a 砂芝 签字同期:2 0 0 7 ,年乡月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吴嘉纪诗歌研究 绪论 海上吟诗到白头, 一生不出东淘路, 菱花满地一沙鸥 自有才名十五州 一一王苹读吴野人诗1 1 l 诗中所写的这个人就是吴嘉纪,他“幼负异姿 ,饱读诗书,参加科举考试,州试第 一,但由于鼎革之变,他毅然放弃科举仕途,主动选择了归隐家园。在生活困顿的情况下, 他依然“不傲公卿不苟同,闲闲自放海陵东。川幻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他抒发“一字一成泪, 因悲季世身。产愁老后破,诗到乱离真一口1 的悲惨感情。 吴嘉纪是明末清初著名的遗民诗人,时人对吴嘉纪诗歌的评价极高,认为其诗是以诗 为史,后来如沈德潜、洪亮吉、陈田、谭献诸人,都非常推崇他,朱则杰曾把他与顾炎武 并称为遗民世界的双子星座,由此可见他的诗歌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遗民心态以及明末清 初那个特定年代的历史还是很有帮助的。遗憾的是,三百年来,他的诗集始终没有受到重 视,现在从事文学的人,甚至不能举其姓名,真可谓有幸有不幸。当代对吴嘉纪的研究是 从杨积庆先生开始的,他收集了大量的关于陋轩诗的资料,1 9 8 0 年出版了吴嘉纪诗 笺校,这部书的出版对于我们了解吴嘉纪和他的诗歌,有着很大的帮助,但它毕竟只是 一部笺校性的著作,因此在把握吴嘉纪作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去把握当时的社会状况, 了解当时遗民的心态是有着深远意义的。 目前对吴嘉纪的研究不是很多,迄今为止大约有十几篇关于吴嘉纪的论文,有的侧重 分析其盐民诗歌;有的重点描写其穷苦艺术;还有的是分析吴嘉纪诗歌创作的文化特征。 这些论文只是抽取了陋轩诗里的一部分诗歌进行分析,并没有对吴嘉纪诗歌进行整体 地研究,甚至有关吴嘉纪的生平也少为涉及。另外还有一部专著,是台湾黄桂兰的吴嘉 纪陋轩诗之研究,这本书从整体上对吴嘉纪进行了分析,虽然很全面,但是有些部分还 不够深刻,比如吴嘉纪的遗民心态以及其田园诗歌,作者就没有论及。 文学史中涉及吴嘉纪的也很少,即使有的话也只是一笔带过,游国恩本中国文学史 里根本没有论及,郭预衡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也只是一笔带过,到了袁行霈先 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生主编的 中国文学史才开始用了不到三百字的篇幅,简单记叙了吴嘉纪的一生,并且 认为其“多作危苦之词。一h 1 严迪昌先生在清诗史中把他作为泰州遗民诗群的一个代 表来论述;朱则杰先生的清诗史更是把吴嘉纪和顾炎武相提并论,把他们放在一章进 行比较,还原了吴嘉纪遗民诗人的真正面目。 本文从吴嘉纪的生平经历出发,结合其交游及思想心态,对他的诗歌作品进行分析。 主要结合他的田园诗和遗民诗,以及儒释道思想对他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吴嘉纪的生平与创作 吴嘉纪,字宾贤,号野人,泰州安丰场( 今江苏东台市安丰镇) 人,生于明万历四十 六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 公元1 6 1 8 1 6 8 4 ) ,是清初著名遗民诗人。 吴嘉纪生于明清鼎革之际,一生经历坎坷,命运多舛,却始终坚守遗民气节,品格高 洁,留下了颇具史学价值的陋轩诗。 第一节坎坷的人生经历 吴嘉纪生活在明末清初鼎革之际,明代末年,皇帝昏庸无能,宦官专权,朝廷党争残 酷,官吏贪污腐败,横征苛捐杂税,于是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明崇祯十七年( 1 6 4 4 年) , 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占领北京城,推翻了腐败的明王朝。这时的清朝,利用了人们传统的“忠 君 思想,打着为明朝复仇的旗帜,获得了汉人的军事合作,推翻了刚刚建立起来的大顺 政权,占领北京,开始了野蛮对文明的统治。 满族本来就是一个善骑射的武力民族,野蛮、凶残。它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征服了 中原,在清初统一过程中,他们仍然用自己的武力来摧毁文明。清初实行“薤发令 ,强 迫汉族人民剃发蓄辫,改从满族服制,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出现了”江阴守城”这样的 壮举。清廷还制造了“扬州十日一、“嘉定三屠 等悲惨事件。 并且,满族建立的清朝与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又有所不同。蒙古族由于汉化程度不深, 所以它完全是凭借自己强大的武力来统治中原,在文化领域管制松懈,当时文人有自由的 文化生存空间,但是清朝则不同,在与汉族人民长期的交往过程中,满族的汉化程度不断 加深,当时的康熙、乾隆等皇帝就精通汉文,所以清朝除了在军事上进行管制,在文化领 域也不放松,康熙、乾隆两朝就发生多起悲惨的“文字狱 ,如著名的庄廷明史案, 戴名世南山集案等。导致当时的文人噤若寒蝉,失去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在夹缝中 痛苦生存。 清代统一中国的战争,直到康熙二十二年台湾统一才结束,前后延续了近半个世纪。 吴嘉纪也正病死于战争结束的后一年,他的一生都是在战乱中度过的。 关于吴嘉纪的出身问题,前人有所争论。汪国瑶先生在爱国诗人吴嘉纪中说:“吴 嘉纪的出身是一个盐民,青年时间是为人烧盐,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灶主的雇佣而生 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活的。”嘲在 吴嘉纪的盐场今乐府中又说:“他是贫苦盐民出身,年轻时曾种过田,烧 过盐。 圈而杨本义先生在其关于吴嘉纪的出身一文中,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否 定了汪国瑶的看法,他认为吴嘉纪“不是生长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中,更不是盐民出身。一口1 蔡观明在吴嘉纪年谱中肯定了杨本义先生的看法,并且补充了一些材料进行详细地解 释。他认为吴嘉纪的先世是灶户,但“灶户不必全家都是煎丁,因为煎丁有定额,一家人 口增多,分成若干户,当然有当煎丁的也有不当煎丁的。吴嘉纪兄弟五人,除嘉经的儿子 肯定为煎丁外,一砸1 其他并不是煎丁,因此吴嘉纪并不是盐民。 但是不管吴嘉纪本身是不是盐民,从一些诗歌里我们可以看出,吴嘉纪生活非常贫困, 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经常挨饿受冻。 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贫贱的出身,坚贞的傲骨,注定了吴嘉纪多舛的命运,坎坷的一生。 由于资料的缺乏,吴嘉纪少年时期的生活已不可考,我们只能考查出鼎革之后他的生 活状况。1 6 4 4 年明清鼎革,此时的野人己2 7 岁,并且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有“兼济天下 的雄心壮志,“其时我年方弱冠,如航巨壑初得岸, ( 喜刘师移家淘至上) 正准备大展 拳脚,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怎料“业成慷慨出衡门,海内谁知遭丧乱。 ( 喜刘师移家 淘至上) 诗人亲眼目睹了清廷的罪行,于是拒不仕清,隐居东淘海滨,过着贫穷的生活, 常年在外奔波,但仍然经常填不饱肚子,在友人的救济下,才得以勉强支撑下去。吴嘉纪 经过病痛、丧子、丧妻等一系列的打击,终在康熙二十三年,即公元1 6 8 4 年,悲惨地离开人世。 纵观吴嘉纪坎坷的一生,与东晋诗人陶渊明颇为相似,陶渊明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 即公元3 6 5 年,卒于宁文帝元嘉四年,即公元4 2 7 年,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也是一个朝代 变换,动荡不安的社会。 陶渊明和野人一样,也面临着民族问题,只不过不如其悲惨。东晋毕竟偏安一隅,没 有灭亡,陶渊明不用忍受让野蛮来统治文明的悲惨。陶渊明有着收复失地,与少数民族作 战的壮志。如拟古九首其八: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1 因此,在目睹了频繁的政权更迭,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而自己“兼济天下苍生”的 理想,即使为仕也难以实现的情况下,陶渊明终于在公元4 0 5 年,“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辞掉了彭泽县令,走上了归隐道路。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吴嘉纪和陶渊明样,两人都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选择了隐居。陶渊明信奉儒家“穷 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的主张,年轻时,他也曾有过“兼济天下 的宏伟抱负, 曾五次出仕,但最后受孔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1 的影响,选择了隐居。 吴嘉纪恪守儒家封建正统的忠君观念,。一臣不事二君 ,选择了隐居。 他们两个都选择了这条看似道家的生存方式隐居,但其实却体现了儒家的正统思 想,以道家的形式恪守着儒家的传统。 第二节高洁的品格 明清易代之际,吴嘉纪拒仕清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归隐这条道路,除了受儒家正统 思想的影响外,也与其坚贞不屈的高洁品格有关。古人将梅、兰、竹、菊合称为花中“四 君子 ,赋予它们很深的文化内涵:菊花凌霜傲雪,高雅脱俗,被誉为“花中君子一。吴嘉 纪在诗中描写了大量的菊花,以此来隐喻自己高洁的品格,坚贞的气节,这点与东晋诗人 陶渊明颇为相似。 陶渊明出于对现实社会的失望,选择了隐居,归隐后写下了大量的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 屡次使用菊花这个意象,陶渊明诗中菊花便成了隐者的象征。 吴嘉纪同陶渊明一样,喜爱菊花,杨谦的题吴陋轩诗就有“种菊篱边老遗民 n 2 1 之说,可见在他人心目中,菊花“花之君子 已成了野人的人格象征。关于这点,野人也 曾多次以菊自比,“只思种菊老东淘,极目秋原首自搔。 ( 扬州九日) “花之君子”的称 号,野人是受之无愧的。甲申国变,社会动荡,出于儒家的忠君传统,野人选择了隐居, 写下了大量的描写隐居生活的田园诗歌,以菊为伴,继承了菊花“花之君子 的意象。如 “菊花漫漉陶潜酒,月出须烹陆羽茶。 ( 吴仁趾复移家来广陵二首) “雨歇秋气佳,黄 花发檐隙。何以遣予愁,篱外来嘉客。一( 归里与胡右明二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n 羽陶渊明与菊花已经连在了一起。菊花就是他隐居田 园的一个象征。而吴嘉纪也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篱长陶潜菊。( 汪长玉、郝乾行过宿 陋轩)“野人初处海滨,无意于世n 们他生活在自己的“陋轩 里,吟诗、喝酒,以菊 为伴。“居处绝车马,篱菊为我客。刀( 哭妻王氏) 野人生活中亦无“车马喧 ,没有人 来人往的喧闹,只有同样耐得住寂寞的菊花,在这里,他把菊花拟人化了,摇身一变成了 与诗人有相同志向的宾客,其实也就是诗人自己高洁品格的象征。 汪楫在陋轩诗序中说:“诗人性严冷,穷饿自甘,不与得意人往还。川峙1 吴周祚陋 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轩诗序中也有类似记载“而野人以一鹤孤赛,俪然云表,不干名,又耻藉时流延誉。 n 町 吴嘉纪本性严冷,高洁耿直,不愿去媚俗他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蔑视荣华富贵,不 愿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明清鼎革,很多人都再仕新主,而野人却卓然独立,拒不仕清, “我矩人以圆,我钩物偏直。 ( 送郝羽吉) 这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因此,他非常欣赏 菊花凌霜傲雪的坚贞品格。“天寒雪已霏,篱菊吐黄英。晚节真可赏,浊醪相对倾 。( 过 徐次源古香堂) 严冬雪花纷纷,众花皆己凋谢,相继归隐,但菊花却不畏严寒,毅然开 放,令人敬仰。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点缀上这喜人的金黄,野人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 对花饮酒。 菊花在野人诗里得到了充分的描绘,意象内涵也有了更深的开拓。在诗人笔下,它不 仅是隐者的象征,品格高洁,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而且还是友情的象征,亲情的象征。 “可怜朋友少,只是别离多。( 送缄子) 野人在诗里曾一再标榜自己寡交,朋友不 多。但是纵观陋轩诗,可以发现野人的交往还是比较广泛的,尽管如此,野人交友还 是有一定原则的,“文士一华堂,不如一直友 ,( 二月九日三首,与徐式家) 并且他认 为“贫贱交态比金坚( 赠程云家,时四十初度) 。他重视朋友间的情义,不以金钱来衡 量,认为它们像菊花一样纯洁。“菊开试携手,不异栖林丘 ( 送吴仁趾北上) “下鞍逢 菊花,香醴慰渴饥。( 送孙豹人) 野人品格高洁,不滥交友,他的朋友亦都是一些不慕 富贵的高洁之士。 他们的人格都像菊花一样高洁,他们的友情更像菊花一样纯洁,俗话说:“君子之交 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一n 刀他们彼此间没有那么多的功利心态,有的只是对朋友的真 诚关怀。“不知明日还行路,自榷扁舟送菊来 ( 谢徐式家送菊兼奉别) “记得重阳风 雨里,扁舟远送菊花来。 ( :二月十三日,王鸿宾七十初度,赠诗四首) 不顾风雨,驾舟 前来,为的只是送一捧菊花。“入户销忧桑落在,开轩兀坐菊英香,也知腮漆为同类,不 信雷陈肯异乡。一( 赠程云家,时四十初度) “纪也非断蓬,家在东海滨。门外即流水,狂歌把钓缗。妻儿饥驱我,青赣入红尘。 一生何疏散,垂自翻苦辛。一( 栝园诗四首,赠周雪客) 野人天性疏散,不善营生,晚年 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到处飘泊。“村孤愁独夜,人老适他乡。一( 宿白米村) 现实的窘状 与野人理想般的田园生活,相差甚远,再加上国仇家恨,万般感慨寄托于羁旅之愁。“塞 马偏嘶南郭外,篱花只似故园中。一( 饮康山草堂) 诗人通过菊花表达自己羁旅之愁,思 乡之情,而菊花也似乎是颇通性情,盼望着主人的归来。“东篱花发尽,只为主人归。糟( 东 淘九日) “荒芜篱落菊还开,知是应门稚子栽。勿叹频年多寂寞,花时又见主人回。一( 归 1 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后赠菊) 诗人种菊,赏菊,惜菊,爱菊,菊花已经成了他家的一分子,甚至成了诗人生命里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野人对于菊花的热爱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在威胁生命的洪水来临之际, 诗人仍不忘“抱菊登舟航 ( 雨中栽菊) 。可见对于他来说,菊花已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植 物,不仅仅是“花之君子 ,它简直就是诗人的精神寄托,与诗人有着同样的喜怒哀乐,“寒 芳嫌俗物,之子不妨来! ( 移菊复归陋轩,喜戴岳子过访) 这分明就是诗人内心的话语。 诗人甚至以菊治病,“遣病一篱菊,驱愁数卷书( 自题陋轩) 。 菊花是“花之君子 ,是“花之隐者,坚贞高洁,传递友情,表达亲情。它是诗人高 洁人格的形象写照,同时也是诗人的精神寄托,千百年来受到文人的喜爱,从屈原到陶渊 明,再到野人,它那高洁的形象从未改变过,“花中高士君不愧,不卑不媚难为邻。 ( 题 壁上画菊) 第三节吴嘉纪诗作的刊行 吴嘉纪命运多舛,一生悲惨,其身后诗集刊刻也历尽曲折,备受磨损。流传至今最早 的诗作于顺治七年,最晚作于康熙二十二年。 “吴野人陋轩诗六卷,信芳阁活字本,为清初十家诗钞之七据康熙十八年 汪懋麟序,野人诗初集,为周栎园所刻汪芾斯分司东淘,为再刊其集方于云复裒其前 后诗刊之,懋麟所序即此本也计东序初集之刊,在康熙戊申,先于于云凡十二年吴周 祚序于云所刊,案于云当为汪芾斯之误,共四百余首今六卷本,盖野人没后, 其友程岫所刊者,后于于云凡五年凡一千二首。信芳既复刻,又称泰州缪氏有重刊 本盖缪中刻( ( 陋轩集,依汪刻强分十二卷,时在嘉庆甲戌刻成未印行,后其族弟锦, 为之补板行世,则道光庚寅矣缪刻集板,后归夏退罨退巷叉得东淘施井亭藏陋轩未刻 诗二卷,三百六十余首,选出百二十余首,编为续集,分上下二卷,附刻集后,刘文淇为 之序,然则野人之诗,先后凡七刻矣。”【i 町 邓之诚的这篇读书笔记,大致概述了吴嘉纪诗歌的刊刻情况。野人诗集最早由其好友 周亮工于康熙初年刊刻,即赖古堂本,但不全,所收诗仅至康熙三年,即公元1 6 6 4 年。“康 熙六年,钱塘汪芾斯分司东淘,雅重先生,为裒其全集,得诗四百首,续梓以行。”n 们这 是陋轩诗的第二次刊刻。康熙十八年( 1 6 7 9 年) ,方于云收集野人先后诗,重新刊刻, 现在所传的陋轩诗原刻,即方本,四库全书中所用本子即为此本。康熙二十三年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1 6 8 4 年) ,即野人死后,其好友程云家收集整理其遗稿,交由汪悔斋刊刻,共六卷。后 来泰州陈璨的增补本刻于:清初十大家诗中,即信芳阁活字本。嘉庆甲戌间,泰州人缪 中重刊时,开始将六卷分为十二卷,即一草亭本。同乡夏退巷依据一草亭本,并收集野人 未刻二卷,共三百六十多首,从中选出一百二十多首,于道光二十年( 1 8 4 0 年) 编为续集 上、下两卷,一并刊行。 但有些陋轩诗的刊刻情况,在桑园读书记中并未提及。秀水王相曾于乾隆三 十年( 1 7 6 5 年) 覆刻陋轩诗,“野人先生陋轩诗,零章断句,传诵已久,每令人悠 然神往,而原版荡佚无存。余辑是编,遂绿全稿,不遗一章。 伽 吴嘉纪与程岫诗风比较相近,诗歌混于一起,竟难以辨识。袁承业得陋轩诗清初 钞本,稍加笺注,并撰年谱一卷附后,后又多方搜求程岫诗歌,终得钞本二卷,合刻陋 轩江村集八卷。 民国九年( 1 9 2 0 年) ,丹徒人杨程祖依据信芳阁六卷本和夏氏年编续集二卷合刊,成 八卷本。 1 9 8 0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杨积庆的吴嘉纪诗笺校,共十五卷,收诗约7 8 8 首, 并附有吴嘉纪生平事迹、诸家序跋、评论等。 这就是陋轩诗的刊刻情况,它里面反映了吴嘉纪的遗民思想,带有强烈的亡愁国恨, 并具有一定的反清意识,故此诗集于乾隆五十三年( 1 7 8 8 年) 被军机处奏请列为禁毁书。 1 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吴嘉纪的山水田园诗 古往今来的评论家都倾向于把吴嘉纪定位为遗民诗人,因为明清鼎革后,吴嘉纪拒仕 清廷,写下了大量的遗民诗歌,但其实在吴嘉纪隐居于泰州安丰的时候,还写下了很多反 映乡村美景的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兴起于魏晋,成熟于唐代,这一诗歌题材贯穿于整个中国古典诗歌时代, 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是中国山水诗歌的鼻祖,而吴嘉纪本来就与其有很多相似之处,再加上山水田 园诗本身的魅力影响,吴嘉纪也对这种诗歌题材大为推崇,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手 法上都有所继承和创新。从内容上看,吴嘉纪的山水田园诗取材更加广泛,不仅写了自己 隐居的田园生活,而且还写了交游生活中的山水风光;从艺术上看,其风格平淡自然,初 读他的诗作,往往会有字不雕琢、旬不锻炼、格不整峙的感觉,细细品味会觉得朴中有华、 淡中有味。 第一节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吴嘉纪一生多在隐居和旅途中度过,因此他的山水田园诗内容比较丰富,不仅写了自 己恬静、淡然的田园生活,而且描写了旅途中的山水景物,此外在吴嘉纪与友人的交游中 也出现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 一、优美的水乡风光 吴嘉纪一生隐居于家乡东淘小镇,东淘地处海滨,是一处典型的鱼水之乡,景色优美, 令人陶醉。因此他的诗歌中有很多描写东淘秀丽风光的。 宛转垂杨岸,柴门自一家;细流通曲涧,小圃隐疏花 风外眠吟榻,烟中老垂钓终年忘盥栉,不问鬓发华 过陋轩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闻君栖隐处,芦获透幽居隙地留锄菜,长竿学钓鱼。 秋风吹褐短,夜月到虚窗;寂寞五来客,穷贫好著书 陋轩问吴宾贤赋 东淘西岸是君家,溪水逶迤速户斜;桥畔飞来鹭鸳鸟,庭前开遍蜀葵花。 ,怀吴宾贤 这是吴嘉纪的朋友对东淘秀丽风光的描写,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东淘的秀美,吴嘉纪 自己也写下了很多诗歌来描绘家乡的美丽,抒发对故园的热爱之情,如城北泛舟 高塍流细泉,湖草碧芊芊燕子归僧舍,杨花落酒船 良辰连雨后,往事古台边水调无人唱,隋宫起暮烟 泉水涓涓,碧草青青,柳絮飘飘,蜂飞蝶舞,泛舟湖上,饮酒唱和,这就是诗人笔下 的东淘,这就是典型的江南美景,无怪乎历来的诗人都喜欢游历江南,甚至连乾隆皇帝都 曾经六下江南,饱览山川之美。 如诗似画的东淘小镇在雨后更加显出它的娇美,“苍天施雨泽,天地洗尘埃。鹅掌擎 新水,蝉声咽泾槐。沾濡存晚稼,时节过黄梅。犹喜黑云在,斜阳熏不开。 ( 雨后) 江 山似锦,风景如画,大雨冲刷了往日的烦嚣,给小镇带来了一片清新,万物复苏,鹅和蝉 也在尽情地享受着这清新的气息,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呀。 东淘小镇镇为泽国,因河成街,古朴而有特色,有很多植物也是水乡所特有的,吴嘉 纪的诗里就出现了很多,如“渡口水清放湖莲,园中雨晴开旱莲;旱莲虽让湖莲美,一生 不受路人怜。林中篱下风气凉,白花绿叶自然芳。不嫌采掇人年老,生性能令老益强。 ( 旱 莲草) “水萍逐水去不还,旱萍生根篱落间;有根且恋田园土,日与桑麻共好颜。不去漂 流奈何尔! 江湖景色门内多。鸥鸟菱花莫相忆,微生今已里风波。 ( 旱浮萍) 东淘历史源远流长,小镇有很多古迹,颇具有文化韵味,吴嘉纪的诗里就有吟咏这些 文化古迹的,如东淘杂咏十首 其一 茫茫潮汐中,兀兀沙堤起;智勇敌洪涛,胼胝生赤子 西塍发稻花,东火煎海水;海水有时枯,公恩何时已? 范公堤 1 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其二 其九 先儒乐道处,明月寒塘出枯树晓啼鸟,颓垣春长棘 余亦生此乡,水滨访其室独往意悠悠,沙禽起横泌 勉仁堂 灶丁日食盐,澹味诧为异可叹清泠泉,乃生斥卤地 早天泽不枯,夜月茶堪试凄凉蔓草中,汲引谁远至 家常井 范公堤为北宋范仲淹所筑,堤建成之后,附近百姓得以安生,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 敬仰、缅怀之情,以范公堤命名,登堤所望,烟墩、潮墩星罗棋布,海雾飘忽,茫茫苍 苍,别是一番风光。勉仁堂是王心斋先生精舍,是王艮先生讲学的地方,他创建了泰 州学派,着重口传心授,使“愚夫愚妇 明白易懂家常井是煎盐之乡特有之物,也 是东淘的标志之物,很有特色,诗人在诗里曾多次提及,如“甘霖着卤地,便与卤味 并。始知天壤间,水亦有不幸。东淘东二里,几家煮盐井。其北古楝下,云是家常井。颇 类江南泉,堪煎雨前茗。海氓不知淡,汲引绝有绠。朝集乌鸦雏,夜流明月影。终年荒草 中,一泓自孤冷。 ( 家常井) 二、悠闲的水乡生活 吴嘉纪不仅描写了家乡东淘的秀美景色,而且还写了家乡的风土人情,以及这里的悠 闲生活,这些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格调明快,风格颇像魏晋南北朝时的南朝民歌。“南朝 民歌产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生活。南朝民歌语言清新自然,正如 大子夜歌所说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清妙的歌 谣随口唱来,不雕饰,不做作,便将内心深处细腻缠绵的情感真切地表现出来。一1 2 1 l 像脍 炙人口的两首南朝民歌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许。 【2 2 l 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 叶南,鱼戏莲叶北。 【2 3 1 在吴嘉纪的诗歌中也有很多这样描写水乡人民生活,类似民谣的诗歌。由于江南山青 水秀,鸟语花香,自然景色优美动人,生活在这样景色中的青年男女,怀春之情油然而起。 吴嘉纪“娶泰兴王三重女,名睿,字智长 。m l 众香词中有关其妻的介绍“王睿字智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长,泰兴人,东淘诗伯吴野人室,有陋轩词刚。由此可见,王睿并不是目不识丁的 农村妇女,她能诗善文,且有一定的文学修养。从哭妻王氏中,我们可以看见两人诗 歌唱和、伉俪情深的场景,“闺房有赏识,不叹知音寡! 静“昨日铺糜熟,共食情何怡l 一“犹 记大雪夜,几树花婆娑;香醪斟已尽,子为我煎茶。栽种有同心,泣下思畴昔。( 哭 妻王氏) 正因为诗人本身拥有甜蜜的爱情,品味过爱情的幸福,所以他才能描写出青年 男女的爱情。如船中曲 船姥怜阿女,坐船招女塥芦苇静新人,沧浪足家计 侬是船中生,郎是船中长;同心苦亦甘,弄篙复荡桨 同样的出身,同样的生活经历,让两颗年轻的心靠拢在一起。同甘共苦,苦中作乐, 郎情妾意,一片温馨幸福的场景。 再如湾港谣 郎刺船,侬夜炊,饭熟共郎食未毕,船头已见飞鹭鸶。鹭鸶飞飞下啄蚌,水大船轻到 湾港树鸣东淘鸡,海黑三塘岸,来到湾港程一半 三塘,即芙蓉塘,在海安西寺,沿塘植芙蓉。合鸥鸟、白鹭,故号三塘,惟芙蓉名最 胜,邑亦名芙蓉塘。刚男子划船,女子做饭,这与传统的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的生活图景相似,只不过这里描写的是水上人家的平淡温馨的爱情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