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播音的“语速”[权威精品]_第1页
新闻播音的“语速”[权威精品]_第2页
新闻播音的“语速”[权威精品]_第3页
新闻播音的“语速”[权威精品]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播音的 “ 语速 ” -权威精品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新闻播音的语速是播音专业的一个术语,具体指的是一个新闻播音员以有声语言在传播新闻内容时给受众听觉的一种接受速度。新闻播音的语速究竟要达到每分钟多少字才算合适?笔者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发现,这个速度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一样的标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没有电视,人们的信息来源主要来源于广播 电台。因此,播音员的播音速度也就是尽量慢得让大家听清楚、记录清楚,做到每个字都是字正腔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信息来源的增多,人们希望能够更早、更快、更多地获得信息。于是,那些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的媒体就成为了人们的首选。大家对播音速度的要求也因此发生了变化。据资料显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播音的速度大概是每分钟 160 180 个宇,到八十年代后就加速到了 200 字左右,九十年代则加速到了 260 字左右。现在,新闻播音速度仍在加速,已经达到了 300 字以上。由此可见,新闻的播音速度与社会生活节奏是同 步的,快速是时代发展对新闻播音的客观要求。 虽然现在的播音速度较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一分钟快了将近一倍,但是仍有受众觉得还不够快。那么,是不是播音速度越快就越好?答案是否定的。新闻播音员在工作时就是一个语言传播的工具。如果播的速度太快,就会让受众的耳朵跟不上播音员的嘴巴,听的人领会和理解起来就会吃力,甚至发生困难。北京师范大学语音专家周同春教授的研究表明,“ 对于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语言,在短时间内(几秒钟内),人耳的接受程度可达每秒七八个字,甚至更多:一般情况下,人耳的接受程度,即辨析率是每秒四 五个字,即每分钟240 300 字。超过这个速度一定程度,听者理解辨析就会有一定困难。而且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人对语言理解的能力是不同的。老年人听力差、反应速度慢、记忆力减退,他们的听觉和识辨能力往往不及年轻人,文化水平低的人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一般也赶不上文化水平高的人。 ” 因此,我们在选择播音语速的时候要兼顾大众,而不能一味地求快。 播音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它与我们平常说话不同,它讲究语言规范、吐字清晰、语音准确。每一个汉字的发音过程都由 “ 字头、字腹、字尾 ” 组成。为了吐字清晰、语音准确,每个字或词的发音都应该按一定的规律发全,要 “ 叼住、立起、弹出 ”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 枣核型 ” 。同时, “ 阴阳上去 ” 四声的调值一定要准确、到位。如果一味地加快语速,势必压缩发音过程和时间,在吐字的时候出现 “ 吃 ” 字、 “ 蹦 ”字等现象,导致归音不到位、发音不准确。甚至更有为了 “ 加速 ” 者,不仅没有掌握好文章的层次关系,把文章播得没有任何的抑扬顿挫,而且语速过快、气息短促,给人一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以致让受众难以辨析。说的目的就是让人听,如果说得快到让人听不清或者听不懂,那就失去了说的意义。 广播新闻是通过声 音将信息传播给听众。听众靠的是听觉,在接受传播内容的时候。有一个对听觉信号处理加工转化的思维过程。再加上广播传播有 “ 稍纵即逝,过耳不留 ” 的特点,因此,播音员在播音时应恰当地加以顿歇、停连,把文章内容讲得更加清楚,给听众留下思考回味的空间。因此,播音语速相对而言就要慢一些。电视新闻则是 “ 声画结合 ” ,电视画面已经将细节内容清晰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这就缩短了观众接收信息的过程。因此电视新闻的播报速度就要比广播新闻的播报速度快。 每分钟 240-300 字只不过是一个大致的均值,具体到每一篇稿件的时候,播音速 度就要根据稿件的具体情况,有快、有慢、有张、有弛。因为不同内容、不同题材、不同情感因素的稿件所要求的播音语速是不一样的。比如通讯、特写要比消息播得慢一些;政府部门发布的政令、重要会议的评论、突发事件的报道、重大人事任免事项等,就要播得慢一些,从而体现新闻内容的重要性;民生类新闻的播报语速应该是平实、亲切、轻松地播出来就可以了;在播报体育类新闻时,播音速度可有明显提高,从而体现出赛事的紧张气氛,以引起受众的关注,使受众融入到比赛氛围中去;受众不熟悉的新知识、新名词、专业术语等要播得慢一些,好给大家有充分的时间 领会、吸收;国际新闻的播报则要语速加快,这样才能让受众在第一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了解到世界所发生的最新动态。不同情感色彩的报道在语速上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在播报重大灾难、在宣读悼词时,只有极慢的语速才能表达出悲哀、伤痛的心情。而重大喜庆节日的现场报道,就要用明快的语速来与现场热烈气氛相吻合:即使在同一篇稿件里面,语速也不可能一样。比如播报重要的人名、地名、数字以及主要内容等,语速就要稍微放慢,而那些 “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 ”“ 有关部门表示 ” 等次要和不重要的内容则要快速处理、一带而过。这样不但能提高语速,还能使整篇新闻 有层次,有对比。语言的美感也就出来了。 收听、收看新闻已成为人们获取讯息不可或缺的平台,新闻播音员作为电台、电视台与受众之间信息交流传递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任务与使命。在传送新闻信息时,播音的语速非常重要。正确地理解与掌握新闻播音语速的内涵及播出技巧,对把新闻节目办得更好,赢得更多的受众。实现双赢的宣传效果和目的都十分重要。所以新闻播音员应遵循新闻播音特有的艺术规律。将稿件的书面符号转化为与广播、电视媒体相适应的声音符号,以正确地向受众传递有用、有效的信息,达到媒体的宣传目的。 (作者单 位:萍乡电视台) 阅读相关文档 :运用辩证思维正确处理宣传报道中的几个关系 电视频道的框架形象及设计 关于加强新兴产业报道的几点思考 创新创优增强特色 七色光 勾勒梦想的彩虹 从建设性到建设者 电视新闻节目创新之我见 建设者 记者角色的新认知 电视综艺节目引进 “ 热 ” 的 “ 冷 ” 思考 收藏是一种流动的风景 新闻责任与社会科学素养 大众平民娱乐秀之公益转型 新闻节目主持人无提词器式直播状态 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企改制后发展路径之浅见 从佛教壁画看唐代绘画的世俗性 全民相对论节 目的构成要素与运作特点 “ 非遗 ” 艺术品多样化进入大众收藏视野 水火相容 和声共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