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品种育苗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1页
广西地方标准《“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品种育苗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2页
广西地方标准《“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品种育苗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3页
广西地方标准《“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品种育苗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地方标准“野酿 2 号”两性花毛葡萄品种育苗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广西标准化协会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 2014 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4238 号),我单位承担的广西地方标准“野酿 2 号” 两性花毛葡萄品种育苗技术规程于 2014 年 4 月获得立项。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和广西标准化协会负责起草。二、制订标准的必要性“野酿 2 号” 两性花毛葡萄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抗旱、抗湿热、耐贫瘠等特性,鲜果具有出汁率高、单宁丰富、色素浓、香气独特等特点,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丰富的氨基酸,加工酿造出的葡萄酒,有益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野生毛葡萄酒的认识度以及知名度不断提高,原料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广西多地利用石山坡地建立了毛葡萄原料生产基地,发展面积逐年扩大,优质健康种苗的需求量随之不断增加, “野酿 2 号”两性花毛葡萄品种育苗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毛葡萄健康发展,促进石山地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技术。研究者在前期利用种子、扦插、嫁接等传统的繁殖方法进行育苗,出现较多问题,主要有:种苗遗传性状不稳定、雌雄性状分离、产量及品质性状与该品种的优良特性不一致、成活率极低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等,虽然也进行了组培育苗技术的研究,但因玻璃化以及效率、成本等问题,在生产上应用仍有缺陷。针对毛葡萄育苗对技术要求较高的问题,迫切需要制定相关的育苗技术标准,为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目前我国尚未有关于野生毛葡萄育苗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开展“野酿 2 号”两性花毛葡萄品种育苗技术规程研究和制订,为实际生产操作提供技术保障,可以被生产者和推广部门直接运用,减少育苗操作过程的时间,提高苗木成活率,对促进毛葡萄育苗技术水平的提高,提高毛葡萄生产的经济效益,保障毛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三、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起草经过1 前期研究工作1995 年开始从事毛葡萄的种苗培育技术研究,对毛葡萄种苗繁殖进行了初步地研究,试验发现野生毛葡萄采取硬枝扦插方法进行种苗扩繁成活率极低,不能应用于野生毛葡萄种苗扩繁和新品种推广,结果在多年反复试验中均得到证实。2012 年承担“野酿2 号”两性花毛葡萄新品种种苗繁殖与推广(合同编号:桂科转 1222017-18)项目,对毛葡萄组培苗培育条件及操作方法,假植育苗,温度和光照调节,施肥及病虫害防治做了大量研究,利用组培快繁结合苗圃育苗技术形成了完整的“野酿 2 号” 两性花毛葡萄种苗繁育体系。(1) 组培苗培育研究离体茎段不定芽外植体接种到附加不同种类、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结果发现:在毛葡萄基段离体培养中,宜采用 BA、IAA 和 IBA 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且BA1.02.0+KT1.0 是毛葡萄茎段离体培养时 ,不定芽启动诱导的理想配比,启动诱导率达100%。用 BA 与 NAA 的配比,对不定芽启动诱导作用无效, 极易形成愈伤组织。在毛葡萄组培中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愈伤组织和玻璃化现象,特别是随着组培代数的增加,这两种现象更为突出,影响到组培苗的生根和进一步的扩繁工作。接种到附加不同种类、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理想的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BA 0.05 mg/L+IAA 1.0 mg/L+活性炭 0.050.1 mg/L,添加适量活性炭的培养基,玻璃化和愈伤组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降低。光照强度对毛葡萄组培的影响也较大,试验发现,当光照低于 1000lux 时, 繁殖系数及腋芽萌芽率均较低;当光照超过 1000lux,特别是达到 1500lux 以上时, 繁殖系数及腋芽萌芽率呈上升之势,但是光照强度过大(达到 3000lux 以上 ),小植株表现出茎杆粗壮坚韧, 叶片深绿宽大, 玻璃化现象消失,但小植株生长不均匀、不整齐、愈伤组织发生率增加(超过 30 %),愈伤组织比光照弱时小得多,但对假植移栽影响不大。温度高有利于提高外植体萌芽率 ,促进小植株根、茎、叶的生长发育,有利于降低玻璃化发生率 ,缩短培养周期。培养光照强度20003000lux,培养温度 2530。(2)苗圃育苗研究为提高“野酿 2 号”两性花毛葡萄品种组培苗苗圃假植成活率,首先将经过炼苗和清洗的组培苗进行沙床假植,确保成活后,再将沙床苗移栽至营养杯中假植,将组培苗沙床假植与营养杯假植结合,同时配合适当的炼苗方式、假植基质基质配比、假植光温水条件和营养杯材料,可使苗圃假植成活率大大提高,降低生产成本,满足生产需要。2012、2013 年,广西区科技厅分别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查定:“ 野酿 2 号” 两性花毛葡萄品种组培繁殖系数、假植成活率两年平均分别是:4.09 倍、97.6%。为“野酿 2 号”两性花毛葡萄种苗繁育提供技术支撑。利用该技术繁育的种苗遗传性状稳定,产量及品质均能保持该品种的优良特性、种苗根系发达、定植成活率高,定植后生长迅速病害少,综合育苗技术的实施受季节、气候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可以在短期内大量生产、供应优质健康种苗。本标准编制单位完成的“广西野生毛葡萄种质创新研究及石漠化地区应用”项目,获2014 年度广西农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4 年度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其科技创新的主要核心之一是“野生毛葡萄种苗高效节本轻简配套繁育技术体系”,在示范应用中成效显著。2 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起草经过2014 年 4 月,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通知精神,为做好标准的编制工作,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广西标准化协会组织编制工作小组,确定编制成员、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人员分工和明确各自任务。全面启动了我单位开展野酿 2 号 两性花毛葡萄品种育苗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2014 年 5 月至 6 月,编制工作小组确定后,随即开展资料收集工作。资料收集包括国内、区内已颁布的相关标准、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技术性资料和结合“两性花毛葡萄新品种种苗繁殖与推广”项目实施所获得资料等三个方面,对毛葡萄种苗繁殖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为起草编写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资料来源有现存纸质文献、网络期刊文章、试验研究结果和与生产单位科技干部、技术人员座谈了解。在大量收集资料和确定编写原则后,确定了野酿 2 号两性花毛葡萄品种育苗技术规程 广西地方标准的基本内容和思路,经过反复研讨,形成了标准的编制原则及纲要。2015 年 9 月,形成了野酿 2 号两性花毛葡萄品种育苗技术规程初稿,编制小组依据编制原则和注重点认真讨论修改完善,最后形成征求意见稿。四、标准编制原则及技术依据1、编制原则。课题编制遵循“科学、适度、可行”原则,考虑标准前瞻性又顾及毛葡萄育苗生产的实际,确保标准可以作为政府部门监督、指导生产的依据,在生产上切实可行,保障“野酿 2 号”两性花毛葡萄苗木达到优质苗的标准。2、技术依据。本标准按照 G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