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目标,1、根据经纬度确定非洲的主要地形区,并结合等高线图判断非洲的地形特征。2、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判断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3、结合图表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征及发展方向。4、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B案一、1大西印度红曼德地中直布罗陀几内亚莫桑比克2尼罗刚果赞比西维多利亚3马达加斯加索马里4撒哈拉刚果南非东非埃塞俄比亚乞力马扎罗5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高原气候赤道带南北6黄金、金刚石石油南非几内亚赞比亚尼日利亚二、1黑色2初级矿产木材三13%2压力,一、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1)经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30N-30S,20W-50E,,东西介于洋和洋之间,东北通过与亚洲分界,北隔和海峡与欧洲相望。,大西,印度,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大西洋,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阿特拉斯山脉,乍得盆地,埃塞俄比亚高原,乞力马扎罗山,东非高原,德拉肯斯山脉,刚果盆地,南非高原,2、地形,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阿特拉斯山脉德拉肯斯山脉乞力马扎罗山刚果盆地乍得盆地,低非洲,高非洲,撒哈拉沙漠,2、地形,(1)特点,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海岸线比较平直,海湾、半岛,岛屿都较少。,索马里半岛,几内亚湾,马达加斯加岛,几内亚湾非洲最大的海湾索马里半岛非洲最大的半岛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最大的岛屿,2、地形,死海,赞比西河口,范围: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直到死海附近。,成因:地壳在运动过程中断裂下陷而成。,(2)东非裂谷带,2、地形,(3)非洲典型经纬线剖面图:,赤道,20E,尼罗河,尼日尔河,刚果河,赞比西河,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3、河湖,尼罗河,刚果河,坦噶尼喀湖,维多利亚湖,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日尔河,赞比西河,维多利亚湖(1)非洲最大,世界第二淡水湖(次于苏必利尔湖)。(2)成因:盆地凹陷,坦噶尼喀湖(1)非洲最深,世界第二深(次于贝加尔湖)。(2)成因:板块张裂地区断裂下陷。,3、河湖,刚果河世界上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1)流量大而稳定(流量仅次于亚马孙河)(2)河段特征上游:水流湍急中游:流经刚果盆地中部地势低平,利于航运。下游:切穿西部高地,落差大,不能通航。,刚果盆地成因:,内流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而成为世界最大盆地。,合作探究(一)-非洲的气候读课本P50非洲气候分布图,思考以下问题1分析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分布大片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简述其特征和成因。3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是什么气候?为什么?4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形成的是什么气候?其原因是?,要求:1独立完成(时间:5分钟)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答案,完善答案(时间:2分钟),合作探究一,1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2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草原干湿季节的变化是由于太阳直射点季节变化引起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而形成的。北半球夏半年,热带草原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丰富,形成湿季;北半球冬半年热带草原受东北信风带控制,风来自干旱内陆,降水少,形成干季,南半球相反。,3热带草原气候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4热带雨林气候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水汽从海洋吹来,比较湿润;附近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规律总结4、气候,(1)主要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等,(2)主要特点,气温高、干燥地区广,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地带性规律,(4)非地带性现象,东非高原的赤道地区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地势高,气温低,上升气流弱,降水少。,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成因: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几内亚湾沿岸的热带雨林气候延伸到北纬15度附近,(4)非地带性现象,富塔贾隆高原,几内亚湾沿岸的热带雨林气候延伸到北纬15度附近的原因是什么?,a.纬度低,热量足。b.几内亚暖流(赤道逆流)经过,增加了降水和气温。c.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变成西南风,该地位于高原边缘,西南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4)非地带性现象,富塔贾隆高原,热带草原气候,针对训练,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4分)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3分),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甲地降水年内分配差异较大,7、8、9月多,12、1、2月少;而乙地全年降水均匀,因此造成两地植被景观的差异。,1非洲的旱灾与荒漠化(1)旱灾在非洲,旱灾时常会发生,而且有时持续几年,会严重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非洲旱灾的发生既与气候因素有关,也与其迅速增长的人口有关。气候条件:非洲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在干季,降水很少而蒸发旺盛,极易引发旱灾;有的年份,干旱季节时间延长,或是连续几年干旱,就会加剧旱灾的发生。,人口增长:非洲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的快速增长,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这也加剧了旱灾的发生。(2)土地荒漠化非洲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主要出现在非洲北部热带沙漠气候区与热带草原气候区的过渡地带。荒漠化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自然因素:热带沙漠气候区与热带草原气候区的过渡地区,降水较少,植被稀疏,风沙作用强,在干旱缺雨的年份会使地表植被受损,促使荒漠化的形成。,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增长过快和贫困饥荒是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2经济发展特征(1)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2)形成原因与解决措施,合作探究二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下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1)(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特征)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2)(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特征)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3)(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文特征)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4)说明尼罗河鲈鱼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要求:1独立完成(时间:5分钟)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答案,完善答案(时间:2分钟),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二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下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答案试做】(1)(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2)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3)尼罗河鲈鱼体型大,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尼罗河鲈鱼体型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冲击当地传统捕捞业,同时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捕捞业。(4)产量大,价格高,(国际市场广阔),出口创;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兴起;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针对训练CDD,当堂检测,ABDBBCADA,高考动向,1考核内容上,区域地理定位、自然地理特征是考核重点。2命题形式上,局部区域轮廓图是重要的信息提供方式,题型上综合题出现几率较高。3能力要求上,基础地理信息的提取能力,利用地理信息进行推理、判断,并用规范性语言加以表达的能力要求较高。,作业,必做题:全体同学完成A案前两题选做题: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三大问题是什么?分别是怎样形成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