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工艺知识培训.ppt_第1页
汽车线束工艺知识培训.ppt_第2页
汽车线束工艺知识培训.ppt_第3页
汽车线束工艺知识培训.ppt_第4页
汽车线束工艺知识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线束工艺知识培训 二零一八年一月 前言 什么是线束工艺 其内容有些什么 线束工艺 线束生产制作的过程及方法 其包括在每个过程中使用什么设备 工艺指导书 工艺参数 制作标准等等 线束的制造过程 过程流程图 下线 压接 分装 组装 外观检查 电检 检验 包装 入库 端剥 中剥 预装 短接 短接点缠绕 后组装 返修 z z z z 导管波纤管下料 导线的下线工序 一 操作规程1 准备待加工产品的下料压接工序流程卡 生产作业记录 了解作业内容 2 启动下线机电源 了解下料机是否正常 3 按下料压接工序流程卡上的参数设定加工数值 4 首件自检 全项合格后批量生产 5 经自检确认无误后 按照工艺流程卡规定的打捆根数进行打捆后挂在周转小车 或物流箱内 然后转入下道工序 下线 压接工序流程卡 直通线 短接线 一定要看备注信息 工艺要求 1 导线进行剥皮时绝缘皮的剥开长度 b 为工艺规定剥皮长度 a 的2 3 其下线公差及端剥公差见附表 2 下好的导线一定要理顺按要求打捆 挂在物料小车 导线架上 3 每批每种导线必须进行首件检验 并认真记录 保留首件 每批每种线下完后与首件核对后一同转序 4 操作者必须按工序流程卡自检确认 记录后方可转序 b a 芯线 塑皮 附表 产品直观图 OK NO NO NO NO 导线的端剥 中剥工序 一 操作规程1 根据导线上的下线 压接工序流程卡 了解作业内容 2 开启端剥机 中剥机 气源 机器工作正常 3 按下料压接工序流程卡上的端剥 中剥 参数调整端剥中剥长度限位结构 4 首件自检 全项合格后批量生产 5 经自检确认无误后 将导线根据工艺流程卡规定进行打捆 再用橡皮筋把工序流程卡套在电线上 挂在周转小车上 导线架上 然后转入下道工序 预装工序 一 操作规程1 根据导线上的下线 压接工序流程卡 了解作业内容 在预装工位上进行手穿空心胶堵 波纤管 倒拉护套等 首件自检 全项合格后批量生产 经自检确认无误后 将导线根据工艺流程卡规定进行打捆 再用橡皮筋把工序流程卡套在导线上 挂在周转小车上 导线架上 然后转入下道工序 工艺要求 产品直观图 注意胶堵或护套的方向 胶堵或护套不得有裂口 穿胶堵或护套后不得乱线芯 OK OK NO NO 压接工序 关键工序 一 操作规程 确认工序流程卡指示的物料与实物一致 根据流程卡准备生产设备 压接模具 确认生产设备满足工艺要求后开启设备 确认首 件 用短时样线 全项合格后 进行批量生产 中间检测 件 末 件 用短时样线 其中末一件放置在模具上 与模具一起回模具架 经自检外观确认无误后 压接端子端套上保护端子的塑料袋 挂上挂线小车 导线挂线架上 NO NO 工艺要求 1 压接完成的物料在放置在物料架上时 导线和端子不得散落或掉在地上 以免损伤物料 2 每批每种物料必须进行首件检验 并要认真记录 首两件端子芯线的压接高度 宽度 塑皮的压接高度 宽度 端子的拉拔力 并头压接时拉拔力为最大导线的 保留首件 每批每种线完成后与首件核对一同转序 压接工序 关键工序 压接知识压接高度 塑皮压接宽度 芯线压接高度 芯线压接宽度 SCCH 塑皮压接高度 芯线压接高度的测量 高度千分尺 其它参数的测量用游标卡尺 喇叭口喇叭口是连接外皮打端部和铜线的空间 作用是防止铜线的损伤 A 没形成或小的时候 有铜线被切断可能性会引起端子性能不良B 喇叭口大的时候 铜线和端子接触不良引起端子性能不良 过小 过大 此处无喇叭口可以 必须要有喇叭口 产品直观图 线芯端头可见 压接成形R角 喇叭口 可见 绝缘可见 切断点须可见 最大0 5mm 端子接触部分不要损坏 线芯可见 端子压接部分压紧导线 端子绝缘压接包紧绝缘层 注意 合并线剥皮长度必须相同 位置对正 产品直观图 压接 合拼压接 产品直观图 压接不良图示 ON 芯线过长 绝缘层交错 有一导线未露绝缘层 ON 线芯出头过短 平视检查线芯不可见 ON ON 压痕过深 端子扭曲 ON 卷片相互错开 ON 端子锁片变形 ON 端子变形 产品直观图 压接不良图示 端子绝缘压接部位变形 防水胶堵损伤 防腐剂水胶堵装配过前 防水胶堵装配过后 压接漏线芯 压接断线芯 连筋过短 端子损伤 过渡区域内绝缘皮不可见 过渡区域内线芯不可见 ON ON ON ON ON ON ON ON ON 中间短接工序 关键工序 一 操作规程1 确认工序流程卡指示的物料与实物一致 根据中间剥皮和压接作业指导书准备生产设备 短接模具 及所需物料 2 确认生产设备满足工艺要求后开启设备 确认首 件 用短时样线 全项合格后 进行批量生产 中间检测 件 末 件 用短时样线 其中末一件放置在模具上 与模具一起回模具架 经自检外观确认无误后 挂上挂线小车 导线挂线架上 中间剥皮和压接作业指导书 短接点缠 热缩工序 一 操作规程1 将短接好的导线在短接点缠 热缩 工位进行接点包扎 热缩 2 接点按工艺要求包扎牢固 不得有松脱 滑动现象 3 开启热缩机电源 根据中剥压接作业指导书中的规定的参数设置热缩温度和时间 4 进行短接点热缩 5 首件确认 合格后批量生产 6 经自检确认无误后 如工艺要求打圈 打圈后 放置于挂线车上 挂线架上 转入下道工序 工艺要求 短接压接端子处必须位于包扎中心 用胶带缠绕3 4圈 并在C范围内缠绕2圈 包扎牢固 不得有芯线露出 胶带松脱 滑动现象 C 9 10mm C 9 10mm 产品直观图 短接不良图示 线芯露出卷曲压接之外 压接断线芯 线芯未出头d 0mm 绝缘层压入端子内 ON ON ON ON ON 线束分装工艺 一 操作规程1 准备待生产产品的工艺资料 分装作业指导书 导线 护套等零件按分装工位架上的地址进行对号放置 2 按分装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在分装工位架进行分装 3 确认首件 全项合格后批量生产 4 经自检确认无误后 把各分装件进行打圈挂在分装挂线架上 流入下一道工序 分装工位架 按工艺资料将端子插入对应的护套中 端子插到位 倒钩锁住 孔位插入正确 端子插入到位时 要听到 咔 的一声 端子插到位后 轻微回拉一下 确认是否止退到位 二次止退锁一定要安装到位 胶堵要插入到位 不得脱落 分装三步曲 推 听 拉 组装工序 线束铺设 包扎 一 操作规程1 根据组装作业指导的工作顺序将分线束逐一在工艺板上进行铺设 铺设完成后将未穿插护套的端子插入对应的护套孔位内 2 根据工艺板图示要求进行相应的包扎 3 根据工艺板图示要求上该线束所需附件 并进行相应包扎 4 在指定的位置用胶带将线束标牌固定 5 取下组装好的线束轻放于挂线小车或周转小车内 工艺要求 1 在铺设线束时一定要将主干线 分支线理顺理直铺在工艺板上 各分支线束上插接护套要卡在定位线叉上 2 线束包扎时一定按图示要求进行 附件包扎方式一定按图示要求进行 端子插入到位时 要听到 咔 的一声 端子插到位后 轻微回拉一下 确认是否止退到位 二次止退锁一定要安装到位 胶堵要插入到位 不得脱落 NO导线受力不均 正确缠绕胶带方向 是从插接器下端开始往主干方向缠 支线密缠 干线密缠 点缠 支线花缠 干线花缠 波纹管花缠 密缠 缠绕时胶带重叠1 2 1 3胶带宽 花缠 缠绕没有搭接量 且缠绕间隙应在10mm 25mm的范围内 点缠 在线束的某一段内只在其中一点或几点进行包扎 胶带缠绕2 3圈 胶带缠绕要求 胶带密绕时胶带重叠1 2 1 3胶带宽 胶带裸花缠时胶带之间间距为10 25mm宽度 产品直观图 包扎不良图示 外观检查工序 一 操作规程1 外观 胶带包扎质量 端子漏装 错装质量 护套是否有损坏现象 橡胶护套方向与位置质量 扎带 线卡的位置 方向 漏装 未剪等质量二 结构尺寸 主干 分支线尺寸必须在检查图的尺寸公差带内 橡胶护套 扎带 线卡的安装位置必须在检查图的尺寸公差带内 2 按检查图进行外观检验 2 1 检验线束总成各部件是否漏装 错装 2 2 检验线束总成各部件方向和定位型式 2 3 检验线束各护套孔位是否正确 端子是否插到位 2 4 检验线束包扎方式是否正确 线束包扎时各线束是否理齐 是否有导线弯曲和折叠现象 3 按检查图进行尺寸检验 3 1 检验线束总成主干线 各分支线位置尺寸 3 2 检验线束总成上所装配卡子 扎带位置尺寸 4 按检查作业指导书的工作上一些线束附件 如电气盒保险丝 电气盒保险丝安装 ON OK 电检工序 关键工序 一 操作规程1 启动电脑测试台电源 选取作业程序 确认程序是工作所需程序 2 用标准样线上测试台检测 确定设备状态属于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