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探索——以河南路桥建设集团总公司股份制改造为例.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 摘 要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集体、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取得了辉煌的业绩,而不少 国有企业却成效甚微,发展十分艰难。本文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以河南路桥建设 集团总公司股份制改造为例分析该问题,为我国国企股份制改造提供一套可操作的系 统方案。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明确了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概念,分析国企改革 步履艰难,成效不大的根本原因,提出国企股份制改造的问题,阐明了研究背景和现 实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其次,论述了我国国企股份制改造的理论基础。 再次,从我国国企形成、发展、作用及地位入手,联系路桥公司分析了传统国企的弊 端,阐明了实行股份制改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复次,回顾了国企改革实践,总结了 逐步深化改革的渐进性特点,得出“股份制改造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的科 学结论,分析了国企股份制改革的有利条件,提出了改制总体思路,总结了改制成效 和仍然存在的问题。第五,结合河南路桥集团实际,研究和分析了我国改制实施要点 及相关举措,为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探索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道路。 关键词:关键词: 国企 股份制 股份制改造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 abstract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in our country, some collective and private companies have gained great achievement. on the contrary, many state corporations have been facing with severe situation. 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analyse this problem on the base of theory as well as practice. so that we can provide a feasible and systemic scheme for our state corporations. this article consists of five parts: first part defines the concept of joint-stock system reform of the state corporations in our country, analyses the fundamental causes of the difficulties the state corporations are being confronted with. thus we deduce the problem of joint-stock system reform and state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s well as the contemparary meaning of the reform. we also summarize the researching fruits in our country as well as foreign countries. second part discuss the theoretic basement of the joint-stock system reformof the state corporations. third part starts with analysing the forming, development, role and status of the state corporations with reference to henan road and bridge constrution group company and reveal the abuses of the state corporations. it also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and emergency of the joint-stock system reform. the fourth part retrospect the reformings practice of the state corporations and summarize the gradual progress feature of our reform. thus we come to a scientific conclusion that joint-stock system reform is the direction of the state corparation reform. at the same time, we analyse the prodominace of the reform, provide general method, st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reform as well as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last part researches and analyses the key points of this reform and the relavant measures con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of henan road and bridge constrution group company. as a result, we explore a feasible way for the joint-stock system reform of the state corporations. key words: state coporation joint-stock system joint-stock system reform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1 1 导导 言言 股份制改造是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难题,如何进行股份 制改造,已成为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一般而论,股份制改造 又称公司制改革,简称“改制” ,是指将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产权模糊的传 统国有企业,改造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企分开、产权清晰的现代公 司制企业。其核心是实现企业制度创新、机制转换和体制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集体、民营企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业绩, 而不少国有企业却进步不大,发展十分艰难。究其原因是迄今为止的国企改革多内 部制度改良,少机制突破,未触动体制本身。制度、机制、体制“三制”不是三个 层次,是三个维度,三位一体。制度以管理为主题,解决的是企业的能力和效力问 题;机制以经营为主题,解决的是企业的动力和活力问题;体制以产权为主题,解 决的是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利益格局问题。三者有机互动,方能有效推动企业全面、 协调、持续的良性循环和科学发展。以股份制改造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改革滞后问题 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 “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要适应经 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 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 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可见,抓紧时机,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是摆在国 有大中型企业面前的严峻挑战和艰巨任务,刻不容缓。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以 河南路桥建设集团总公司股份制改造为例就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问题略抒管见,稍 作探讨。 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20 多年来的改革是按照从易到难,从外围到 内核的方式逐步推进的,好改的、容易改的,基本上都改过了。现在和今后改革的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任务,大部分都是难度大的环节和问题,经济体制改革的对象直指原有的计划经济 旧体制。改革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破旧立新”的过程,每一改革时点建立的新 体制因素,都必须接受实践的不断检验,实践证明:符合生产力发展的东西,继续 保存和完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坚决革除。 在改革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两个规律:一是“改革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二是 “改革边际成本递增规律” 。改革初期,改革成本较低,那时人民的收入水平也极 低,改革成本一般由国家全部承担。随着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到了攻坚阶段,难度 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国家无力完全支付这种改革成本,逐步下移到地方、部 门、单位和个人负担,难免使人们对改革滋生消极情绪,减少参与支持改革的热情。 该阶段我国仍面临一系列严峻问题,如地区发展不平衡、 “三农”问题突出、 收入差距拉大、就业形势严峻、腐败现象严重、人民的心理压力大等,同时人民群 众对改革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造成“一方面人们普遍承认改革带来了巨大变化,另 一方面有些人及社会阶层又对改革充满怨气”的现象。 1.2 现实意义现实意义 根据以上背景积极开展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研究与探索,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1) 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研究与探索是解放生产力的需要 国有企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曾经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市 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职能在不断转变,政府要从 具体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退出,进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国有资本独占多 个行业和领域并受到政府保护的局面正在逐渐消失。对缺乏竞争力的企业,政府已 经不能再用传统的方法与手段进行挽救,而要由市场竞争来选择其取舍、淘汰和发 展。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其产权不 清、机制僵化、效率低下等弊端不断显现,国有企业逐步陷入困境。要想使国有企 业走出困境,取得更大的发展,股份制改造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样的企业,同样的 资产,改制不改制效果完全不一样。当前国家果断决策,制订优惠政策,创造良好 环境,鼓励国有企业改制,就是为了迅速帮助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增强活力,进一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步解放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新的发展。 (2) 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研究与探索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当前,国有企业由于传统体制的长期影响,历史形成的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 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也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一直认 为,公有制企业是最好的和最高级的形式。因此,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国有企 业是一统天下,政府对经营者实行着一种直接任免、奉命上岗,缺乏有效的激励和 约束机制,其结果是政府和主管部门可以随意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无法、 更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生产和经营。经营者对企业经营的好坏往往既无动力, 也无应有的压力。致使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不活,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债务和社会负 担沉重,富余人员过多,生产经营艰难,经济效益低下,既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更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 国有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必须进 行股份制改造。 (3) 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研究与探索,有利于正确处理改革与生产、改革与稳定、 改革与政策、改革与法律的关系 改革是解决公司今后健康发展的问题,而现时的生产经营是解决当前吃饭的问 题,不能因改革而冲击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也不能片面强调生产经营而拖住 改革工作的后腿,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改革是利益的再分配。由于国有企业历史遗留的问题较多,股份制改革中涉及 到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调整,干部、职工有些想法,提些问题都是正常的,要 注意做好思想工作,讲清改革与发展的道理,帮助干部职工解决实际问题,保持大 局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就难以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不能因为怕影响稳 定,就放慢改革的步伐,从而损害广大干部职工的长远利益。 政策是国企业改革的重要保障,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和有的放矢地 运用改革政策来指导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工作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我们提倡创 新,走一条适合自己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之路,并不说明允许突破政策界限,把国有 企业简单私有化,也不能因政策不到位,就“观望、徘徊、犹豫、退缩” ,影响整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个改革的推进。正确做法是用足用好现有政策,创造性地搞好国有企业改革。 法律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基础,我们的一切改革活动都应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之 上,不论是清产核资、改革方案的制定、资产评估及职工身份置换等改革环节,都 要依法进行。坚决杜绝新的腐败现象的发生和不规范情况出现。要正确运用法律手 段解决好企业的债权债务,为企业的改制创造条件,维护企业和员工的正当权益, 使国有企业的改革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国内研究综述 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股份制定论,中国经济学界对国有 企业改革的理论进行了艰难的探索。 (1) 企业本位论 为了适应企业放权的需要,蒋一苇提出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企业本位论” 。 首先,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单位仍然是企业,而且是具有独立性的企业。社会主义 经济体系由这些具有独立性的企业联合构成。其次,把企业看作是一个能动的有机 体,就必须让企业具有能呼吸、吐纳的条件,即对劳动力、劳动条件、劳动对象这 些要素,企业均应当有增减权和选择权。作为社会主义企业,既有权利,也有义务, 在保证履行义务的前提下,企业应具有独立经营和自主发展的条件。再次,社会主 义企业作为商品生产的基本单位,必然要以一个商品生产者的身份出现,也必然有 它作为一个商品生产者的独立利益。第四,国家的政权组织和经济组织应当分离。 国家应当从外部领导和监督经济组织,而不是作为经济组织内部的上层机构,直接 指挥经济单位的日常活动。在社会主义社会,除某些特殊行业,国家与企业之间不 应当是行政隶属关系,而只能是一种经济关系,国家对企业领导和管理必须采取经 济手段。 (2) 两权分离理论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 继“企业本位论”后,学术界提出了国有企业所有权与使用权和经营分离的理 论,为政企分开、更大限度地扩大企业自主权和企业承包经营改革提供了理论上的 依据。 “两权分离”的理论是一种所有制理论。其一,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所有、占 有、支配和使用等经济关系的体系,所有的实质是归属,指所有者可以按照自己的 意见处置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的意志行为;占有则是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 不能像所有者那样任意处置其占有的生产资料,但在所有者认可的条件下,占有者 又可像所有者那样处置生产资料;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其具体体现 为生产过程的日常组织和管理;使用是指人们运用生产关系进行的直接生产活动。 这四个方面经济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可见生产 资料所有权是包括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的权利体系。其二,所有权、 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既可以统一,又可以相互分离,在分离情况下,具体表现 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里经营权是指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三权的统一。 并进而将这种分离作为指导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依据。最典型的观点是:传统的计 划经济体制把全民所有等同于国家直接经营企业,即将所有权和经营权都集中于国 家之手,这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改革全民所有制的内部关系,使 国家保持所有权,使企业具有经营权。这样既在整体上坚持了公有制,又在局部上 保证了各个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这不但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有 利于全民所有制优越性的发挥。 (3) 企业资产经营责任制理论 顺着两权分离的思路,一些学者又提出了资产经营责任制理论。市场经济条件 下,资产所有者与资产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是按照市场经济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建立 的法律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的目的之一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重新构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规范出资 者与企业的关系,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因此,从国有资产所 有者的身份出发,必须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以责任制的形式明确与经 营者的关系。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实质是国家所有者与企业及企业经营者之间权利义 务关系的法制化、规范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要达到的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6 目标之一,就是要在明确企业产权关系与产权责任的基础上,实现财产所有权与财 产经营权的有效分离。根本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在市场 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使国有资产作为一种市场资源在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的作 用下实现合理配置。资产经营责任制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建立的。它既维护资 产所有者权益,也维护企业法人财产权益,也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 (4) 国企改革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一部分经济学家也认为,改革应当循着理顺价格、放开市场、管住货币、扩大 企业自主权的思路进行。因为价格扭曲,使企业的经营成果与经营努力脱节,企业 无法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竞争,因此首要任务是先改革价格,形成市场体系。于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初即进行了价格体系改革以及商品物资、外汇、利率、土 地使用等价格体制的改革。到底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实行有计划的商 品经济体制,经济学界进行了长期争论。最终我们认识到,现代经济中,市场是最 有效分配和配置资源的方式。既不姓社、也不姓资,资本主义国家可以用,社会主 义国家也可以用。1992 年我国选择了建立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作为改革方向。 (5) 明晰产权与加强管理之争 一部分经济学家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认为,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的原因在于产 权不清。一种观点认为,企业财产与劳动者个人无关,没有财产和利益关系,而全 民所有制又是谁都没有,是一种缺位的所有制,因此需要重建个人所有制,通过股 份化的方式,将资产量化到每个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主要是全民所有制企业, 到底由谁代表所有者不清,没有一个明确的机构对全民财产的风险、责任负责。因 此,要想产权清晰,就需找出一个对全民所有制财产的风险和责任真正负责的体制。 用之实践便 有了 1992 年的股份制改革试点。对于国有企业,一些经济学家还提出, 其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对于新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和企业扩建改造,不能再实行拨款 制度,拨款要改为贷款。另一部分经济学家则认为,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不是 产权不清造成的,而是管理混乱所致。因此,加强管理,特别是搞好科学管理,国 有企业同样会提高经济效益。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7 实现形式” ,这一重要论断突破了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传 统观念,圆满解决了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与发展市场经济相统一这一带根本性的问 题,对深化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 要的理论意义,对深化国企改革、规范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不少专 家、学者纷纷就此问题发表看法。有的说,股份制“集私壮公” ,功不可没;有的 说,股份制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的主要载体;有的说,股份制是完善法人治理 结构的有效途径;有的说,股份制是所有制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 义的与时俱进精神。 1.3.2 国外研究综述国外研究综述 (1)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特定的企业形式,不仅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国 家,而且存在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稳定国家的产业基础,限制私人垄断,弥补市场机制的 不足,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保证国家安全,都不约而同地先后推行了大规模 的国有化运动,大力发展本国的国有企业,主要分布于交通、通讯、能源、钢铁、 汽车等基础性或战略性产业中,但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较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这些国家的国有企业普遍出现 了效率低下、劳动成本过高、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国有资产 不仅不能保值增值,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流失“萎缩”的态势,同时这些国家的私有 经济进一步强大,战略产业部门也发生了根本变化,新兴的战略产业部门逐步取代 了煤、电、钢铁、铁路等传统战略产业部门,传统战略产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失去了 其存在的战略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一些经济学家不断研究与探索,产生了较有影响的新自由 主义经济理论,典型代表是罗纳德h科斯,他认为:一、 “只要能自由交换,财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8 产的法定权利的最初分配不影响经济效率。 ”即只要产权可以通过市场进行自由交 换,资源配置效率就不会受到影响,反之,如果产权不能通过市场进行自由交换, 资源配置就会缺乏效率。二、 “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权利的最初分配不 影响经济效率。 ”即交易成本的存在,造成了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偏离;在不存在交 易成本的情况下,资源配置就有效率。三、 “只要能够在完全竞争市场进行交换, 财产的法定权利的最初分配不影响经济效率。 ”即只要存在完全竞争市场,只要财 产的法定权利能够在完全竞争市场进行交换,资源配置就能达到有效率的状态。反 之,不完全竞争市场会使资源配置达不到有效率的状态。总之,要更多地依靠解除 政府管制的自由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并认为私有企业在效率方面具有国有企 业所根本没有的优越性,即人们对自己财产的爱护与关心胜过对别人财产的爱护与 关心。 新自由主义的这种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被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接受和采 纳,迅速被用于指导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私有化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国有企业改革 的重要形式,其主要方式是出售国有企业资产。从 1979 年 10 月到 20 世纪 80 年代 末,英国 27 家国有企业全部或部分实行了私有化,出售国有企业资产使英国政府 增加近 200 亿英镑的收入。另一方式是出让企业经营权。如英国在国有铁路私有 化过程中,一方面保持了铁路和信号系统的国有,另一方面将客运系统和货运系统 私有化,出让了国有铁路的经营权。西方国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还积极引进竞争机 制。其一是在保留国有企业的同时,放松产业进入管制,允许私人企业参与经营, 从而引入竞争机制。其二是在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同时,将在产业中占垄断 地位的国有企业进行有效拆分,使拆分后的企业相互竞争。 (2) 前苏联、东欧国家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前苏联、东欧等国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之 相适应的国有企业完全附属于国家行政主管机关,缺乏经营自主权,企业的生产积 转引何秉孟,产权理论与国企改革兼评科斯产权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 转引何秉孟,产权理论与国企改革兼评科斯产权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 同上 芮明杰.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9 极性受到很大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弊端日 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在宏观方面,集中表现为国家计划部门难以完全掌握全社会的 经济信息并及时做出计划调整,从而导致计划与国民经济运行的实际脱节,国民经 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经济结构畸形化,资源配置效率极低。在微观方面则集中表 现为,对企业管理过多,统得过死,企业缺乏发展生产、改善经营的内在动力。这 些弊端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迫切需要对传统集中的计划经 济体制进行改革。 1950 年以后,就国企改革问题虽然一些专家学者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索,进行 了下放管理权限,强化部门管理,强化地区管理以及通过物质刺激的办法调动企业 和职工积极性的一系列改革,但企业作为行政机构附属物的性质并没有改变,扩大 企业自主权很难落到实处,企业经营绩效每况愈下。1991 年,前苏联经济出现全面 衰退,财政赤字激增,市场供应极度紧张,食品与其他消费品供应严重不足,苏联 迅速解体。同年底,前苏联及东欧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迫于西方国家的影 响和压力,为渡过难关以俄罗斯政府为代表的这些国家纷纷决定实行以货币主义理 论为基础的激进式改革办法,即“休克疗法”或“大爆炸” 。 激进式改革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的杰费里萨克斯,他认为,经济体制的各个 组成部分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任何局部地和逐步地改革经济体制的努力和策略 都是不可行的;而且,因为清晰界定的私有产权和完全的价格自由化是一个市场经 济真正运作的前提。所以,改革只能是激进性的一次到位,实行迅速的完全的私有 化,而不能分步走和实现局部改良。其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采取严格的货币紧缩 政策,严格控制全社会的货币和信贷规模,削减财政补贴,减少财政赤字,以此抑 制社会总需求,强制地消除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缺口,并以此遏制通货膨胀的发 展。二是放开价格,取消价格补贴,形成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体系。三是实行货币 自由兑换,取消对外贸易的限制,建立自由贸易体制,从国外“进口”一个真实的 价格体系。四是取消经济控制,尽快打破某些行业垄断,放弃对私有部门的各种限 制。五是尽快实行私有化,改造国有企业,建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混合经济。 这种改革办法取得的成效,远没有达到当初政策设计者们预期的结果。其原因: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0 一是不同制度的变迁难以同步,如价格体制可以在一夜之间完成变迁,但计划经济 体制下的企业运行机制要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有效竞争力的机制,不是 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二是强力的非国有经济难以形成有效竞争;三是体制转轨与 观念转变的不同步。 (3) 研究与探索启示 1) 国有企业改革首先要实现政府的政企职责和政资职责的有效分开,同时避免 对国有垄断企业进行简单的私有化改革。 2) 国有企业改革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认清国情,区分情况,进行充 分的可行性研究,不要急于求成。 3) 国有企业改革涉及的企业数量多、覆盖面广,又居于经济主导地位,应选择 全局性的系统改革,其他各方面改革措施也要有效改进。 4) 防止国企改革导致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现象的发生,确保社会稳定。 5) 充分发挥政府的有效监督。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本文共分 5 章。第 1 章,导言;第 2 章,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理论基础; 第 3 章,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第 4 章,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 改造实践的思考;第5 章,目前河南路桥公司股份制改造实施要点及措施。 本文首先明确了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概念,分析了国企改革步履艰难、成效 不大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实施股份制改造的改革出路。接着,阐明了我国国企股份制改 造的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回顾了我国国企改革研究的理论成果,综述了国外国有企业 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具体做法以及给予我们的启示。第二,论述了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 造的理论基础,提出我国国企股份制改造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为指导,深刻认识 我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紧密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 国情,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内容,努力完成国企股份制改造的历史任务。第三, 从我国国有企业形成、发展、作用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处战略地位入手,密切联系 河南路桥公司实际分析了传统国有企业的主要弊端,阐明了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和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1 紧迫性。第四,简单回顾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股份制试点与探索历程以及河南路 桥公司的改革实践,总结了逐步深化改革的渐进性特点,得出了“股份制改造是国有企 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的科学结论,分析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有利条件, 提出了改制的总体思路,认真总结了我国国企股份制改造试点与探索取得的成效和仍然 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找到了着力点。第五,以河南路桥集团 公司为例,研究和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实施要点及需要注意的“改革、战略、 管理”三大相关举措,为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探索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道路。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能够紧密联系河南路桥公司实际,认真开展分析研究,从我国国 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河南路桥公司改革实践中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河南路桥公司 为例提出了针对性强、切合实际的国企股份制改造实施要点与举措,为我国国有企业股 份制改造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系统方案。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以河南路桥建设集团股份制改造为案例,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理论, 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 析相结合等方法,对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进行了系统研究。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2 2 2 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理论基础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理论基础 我国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坚决反对以科斯为代表的所谓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私有产权理论,较好地指导了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国企改革特别是股份制改造试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创造了被世界称羡的“中国奇迹” 。目前和今后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也应该继 续坚持和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国情,紧密结合国有企业的具体实际,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不断做到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努力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多元化, 最终达到增强国有企业生机和活力的目的。 2.1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是公有产权理论,是同西方新制度学派的私有产权理论根 本对立的。其基本内容是: (1) 法权关系是一种反映现实的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其内容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2) 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财产权是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 (3) 财产权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一组权利,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 配权、经营权、索取权、继承权和不可侵犯权等。 (4) 财产权的各种权利,可以是统一的,也可以是分离的,而且分离的形式有多 种。 (5) 国有股份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不是改变所有制,而是解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 济体制下形成的国有企业在实际运作中出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矛盾,实行政企分 开、所有权同经营权相分离。 (6) 国有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社会主义国家不是绝对分离,而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3 是相对分离。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必须对企业的经营方向、企业内部的分 配、企业领导人的任免等,保留某些决定权和监督权。 (7) 所有制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股份制是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和资本组织形式。 两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私有制经济可以运用股份制这种组织形式,公有制经济 也可以运用股份制,因此,股份制既不等于私有制,也不等于公有制,股份制与公 有制并不排斥。股份制企业的经济性质是由控股资本的所有制性质决定的。如果是 私人资本控股,称私有股份制;如果是公有资本控股,称公有股份制。 (8) 公有资本的具体实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投资于企业作为产业资本获取利 润,可以通过银行作为借贷资本获取利息,可以购买房产再租赁经营获取租金等, 何种形式有利,应从实际出发。 (9)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不能肢解国有企业的国家所有权,更不能以任何名 义将国有资产分给任何个人,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不论是实行国有资产控股还是国 有资产参股但不控股公司,都必须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2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 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 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的全局性、总体性判断。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发达的阶段,包括两层涵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 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 于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 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 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本世纪中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 100 年,都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4 2.3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1)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一种现代企 业财产制度或资本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 (2)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产权清晰,一是出资者的所有权要清晰;二是企业法人的财产权要清晰。权责明确, 就是企业的出资人、经营者和劳动者有明确的权利和职责。政企分开,就是政府对 国家出资兴办和拥有股份的企业,通过出资人代表行使所有者权能,同其他出资人 一样,按出资额享有出资人应享有的各项权利,并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管 理科学,就是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断强化企业的 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手段和 管理方法的现代化。 (3) 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三项基本制度。一是企业法人制度。企业作为市场 竞争和经济利益主体,同自然人一样,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拥有自己的法人财产, 能够独立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二是有限责任制度。就是股东以其出资额 或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三是 法人治理结构,就是企业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管理组织制度。 2.4 股份制理论股份制理论 (1) 股份制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2) 股份制是企业制度的一场革命。一是股份制增大了企业的能量,它可以在 短期内集中大量资本,来完成一个单独资本无法完成的事业。马克思说: “假如必 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 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二是股份公 司使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摆脱了产权对经营权的控制;三是资本所有者和 经营者相分离,就可把资本所有者排斥在企业之外,把企业经营权交给职业专家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 资本论第 3 卷) 。人民出版社,2003 年。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5 营,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四是股份制募集来的资本没有还贷的负担;五是股 份制使利益主体明确,利益相互制约,最终达到制衡,可以促使企业协调发展。 (3) 股份制的社会化,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股份制是 社会化的产物,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化。股份制拆散了许多财团对经济某一方面的 控制,使产权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化、公众化,人们都有了一定数量的个人财产,使 绝对贫困相对化,相对贫困绝对化,社会基本矛盾得以均摊,得以缓解,较好地促 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4) 股份制作为公有制实现的主要形式,是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结,是探 索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有效形式的结果,既解决了建立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又保持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性质,是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创举。它有利于政府转变 职能,规范行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扩大融资渠道、聚集资金的重要途径;可 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6 3 3 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3.1 我国国有企业的形成、发展、作用及地位我国国有企业的形成、发展、作用及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 制,国有企业成为中国企业制度的主导形式,其形成主要有四条渠道:一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建国前在边区和解放区建立的公营企业;二是建国前后没收的官僚资本主 义企业;三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通过和平 赎买和公私合营形成的国有企业;四是建国后新建的大批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经过 发展壮大,很快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国家安全的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础和社会主 义的标志,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具有关系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要战 略地位。 3.2 从路桥公司看传统国有企业的弊端从路桥公司看传统国有企业的弊端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国有企业深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影响,产 生了许多弊端,极大压抑了广大国企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妨碍了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河南路桥集团属公路施工行业,一直是交通公路管理部门直接管理 与经营,单位事业性质,职工工资固定发放,奖金平均分配,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 滋生的一些弊端更为突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这些弊端越来 越成为制约国有企业兴旺发达的桎梏,严重阻碍了集团公司事业的发展。 3.2.1 政企不分政企不分 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制定财经政策、规划发展战略、安排财政收支、进行宏 观调控,为企业发展和外资引进创造良好的环境等,而不是直接经营企业。行使政 府交通管理职能的交通公路管理部门直接经营路桥公司必然导致政企不分,使企业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7 行为混乱,官僚主义滋生,甚至出现腐败,造成企业亏损,我省一些公路施工企业 资不抵债,严重亏损以及“前腐后继”连续三任交通厅长的倒台,有力证明了这一 弊端造成的恶果。 3.2.2 缺乏经营自主权缺乏经营自主权 企业是市场主体、公司法人,但长期以来,我省公路施工的管理和生产采取的 是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任务由省统一安排,项目和经费按计划下达,企业的人、财、 物、产、供、销分别受到有关部门的干预和影响,不能自主安排自己的生产、经营 与管理,企业成为政府的附属物,没有经营自主权,难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 我约束、自谋发展,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3.2.3 企业经营效益低下企业经营效益低下 在政企不分的环境中,企业的领导人由主管部门委派,昨日的县长今天可能成 为厂长,甚至昨日的团长今天也可能变成经理。当然,外行经过长期磨练和提高可 以成为内行,但直接让党政干部乃至军人来经营路桥公司,常常会因不懂业务,不 了解公司情况而盲目决策与用人,其结果只能是效益低下,很难获得成功。 3.2.4 “等、靠、要”思想严重“等、靠、要”思想严重 路桥公司这种资金由上级拨、人员由上级调、材料和燃料由上级供、公路由上 级收、价格由上级定、利润向上级交、亏损由上级补的情况天长日久不可避免地使 企业和职工积淀为一种惰性,形成一种消极的“等、靠、要”企业文化,谁也不愿 主动经营,谁也不想承担责任,谁也不敢勇冒风险,谁也难以有所作为。 3.2.5 人浮于事,缺乏活力人浮于事,缺乏活力 长期以来,路桥公司存在的“大锅饭、铁饭碗”体制和较高的工资福利待遇, 对社会上不少人员形成了极大的“诱惑” ,致使人员猛增,队伍庞大,人浮于事,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8 寅吃卯粮,资金紧缺,模式单一,缺乏活力,人员能进不能出,职务能高不能低, 待遇能升不能降,没有有效的科学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路建设质量, 制约了公司发展。 3.3 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紧迫性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紧迫性 3.3.1 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 针对传统国有企业逐渐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1978 年 12 月以前,我国对国 有企业进行了多次改革,但这些改革都是在维持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和集中计划经济 体制不变的条件下开展的,本质都是政府系统行政权力的一种调整,只是对计划经 济体制的修补和完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真正将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我国 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此开始对国有企业的大胆调整和改革,揭开了国有企 业改革的新篇章,开创了国企改革的新纪元。先后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放权让利、扩 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政企分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开展股份制改造等变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河南路桥建设 集团总公司顺应改革形势,也分别推行了工程承包责任制,劳动用工、分配、人事 三项制度改革,目标管理责任制等举措,收到较好效果。我国及公司多年来的改革 实践有力证明了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改革政策,特别是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 问题的决定 ,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省市先后出台的相关文件,对此 提出了许多明确、具体的要求。加快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导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 既是落实党与国家改革路线的具体行动,又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 本需要,有利于解决路桥公司急剧膨胀的人员问题,改变公路建设费用变成养人费 用的不良局面,能够不断促使路桥公司加快改革步伐,增强内在活力,提高参与市 场竞争的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甘肃人力委托招聘国有企业试验检测人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杭州资本公开招聘4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南省中豫新能源汽车面向社会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徐州市凯信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西北海市城市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卸船机司机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2025年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1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联通颍上分公司招聘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新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 RAL劳尔色卡国际色卡CMYK颜色对照表
- 【高分复习笔记】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福建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银行职业介绍课件
- 沐足行业严禁黄赌毒承诺书
- 医院与慈善机构捐赠协议
- 自建房屋地基施工合同
- 精神科意外事件防-噎食
- 2024年度吉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
- 初级招采人员《招标采购专业实务》历年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