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第四单元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_第1页
高考语文 第四单元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_第2页
高考语文 第四单元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_第3页
高考语文 第四单元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_第4页
高考语文 第四单元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 同学们 你们一定浏览过不少名胜古迹 见过不少楼台阁宇 可你们知道这些建筑中包含着多少历史文化价值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梁思成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 中国建筑的特征 共同领略中国建筑的永恒魅力吧 1 了解我国建筑的特征 拓宽知识面 开阔视野 2 理解本文严密的结构 归纳文章的观点 品味本文简洁 严密 明晰的语言 学习分析语言的方法 培养分析语言的习惯 3 了解我国建筑的传统风格 欣赏建筑艺术 得到科学美感的陶冶 1 题目解说从文章的题目看 题眼 就在 特征 上 那么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什么呢 文章围绕这个问题 选用大量的材料 概括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总结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提出了应继承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的看法 2 作者简介梁思成 1901 1972 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 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 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 中国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倡导者 1915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 1924年赴美留学 1928年回国 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 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 法式部主任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 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 对建筑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学术研究方面 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 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 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 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 3 背景概览梁思成 梁启超之长子 一生受父亲梁启超的影响很大 父亲的卓越理想以及对儿子的关怀塑造了梁思成 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将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 用类似语言翻译的方法转化到西方建筑的结构体系上 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 建国后 梁思成在建筑创作理论上提倡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强调新建筑要对传统形式有所继承 20世纪50年代 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运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 梁思成的这些理论观点 实际上代表了当时多数建筑师的思想和政府的希望 直到今天依然对中国建筑界有很大影响 4 相关链接自然科学小论文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 一是 小 同正规学术论文相比 科学小论文的选题较小 内容较浅 因而篇幅也不长 二是科学性 科学小论文的材料 应当是真实可靠的 不允许夸大或虚构 观点应当是在经过细致地思考与研究后实事求是地提出来的 而不是任意的猜测或臆断 语言应当准确 清晰 严密 合乎逻辑 不能模棱两可 含糊费解 粗疏缺漏 三是创造性 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是衡量自然科学小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 要在科学小论文里 提出自己在观察 调查或考察中获得的新发现 在实验或制作中运用的新方法 在科技活动中所得到的新成果 在深入钻研某种科学知识中积累的新见解 从而能给人以一定的启发 1 字音识记 1 单音字轴 zh u 线砖石墁 m n 地戗 qi n 兽帷 w i 幕额枋 f n 轩 xu n 楼厢 xi n 房水榭 xi 屋檩 l n 框 ku n 架穹 qi n 窿 l n 接榫 s n 4 佳句品读也如同做文章一样 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 仍可以有许多体裁 有多样性的创作 如文章之有诗 词 歌 赋 论著 散文 小说 等等 建筑的 文章 也可因不同的命题 有 大文章 或 小品 大文章如宫殿 庙宇等等 小品 如山亭 水榭 一轩 一楼 文字上有一面横额 一副对子 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 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 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 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 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打比方 能够化抽象为具体 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 增加阐释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1 主题概括这篇科学论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总结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并提出了一个各民族建筑之间的 可译性 的问题 表达了应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建筑的热切愿望 3 文本探究 1 作者认为 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有哪些 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有两个 一是斗拱 二是屋顶 文章第8段对 斗拱 作了诠释 指出其作用 作者认为 斗拱的装饰性很早就被发现 不但在木构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并且在砖石建筑上也充分应用 所以它成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文章第10段 在与其他体系建筑的比较中 指出屋顶在中国建筑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具有壮丽的装饰性 屋顶的发展成为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2 作者在文中提到的中国建筑的 词汇 和 文法 指的是什么 它在修辞上指的是哪种手法 请举例说明 中国建筑的 词汇 和 文法 指的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 经过千百年的考验 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词汇 和 文法 本属语言学的名词术语 作者用以概括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从修辞上应该指的是移用 移用是根据甲乙两项事物的关联 把本是用来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移来修饰乙事物的修辞方式 移用实际上是一种词语活用的方法 需注意的是 移用不同于拟人 词语的移用体现的是相关联事物的修饰语的变化 而拟人则是侧重把事物 人化 二者不可混淆 4 技巧总结 1 简洁 严密 明晰的语言 本文属于自然科学论文 自然科学论文 是科普作品中常见的一种样式 一般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介绍自然科学中某一领域的知识 阐述一种科学理念和科学方法 传播科学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 借以引起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 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 它要求语言必须简洁 严密和明晰 不可堆砌辞藻 哗众取宠 不可晦涩难懂 故作高深 本文在语言上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简洁和明晰是指能够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 用语不重复啰嗦 表达清楚明白 不含混 不模糊 如 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 用语简单明了 概括了中国建筑的地位和成就 语言的严密性表现在用语严密 无懈可击 如 个别的建筑物 一般地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下部的台基 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 这句话中 一般地 主要 就用得很严密 因为有一些建筑物 适应特殊的需要 或符合特定的审美要求 就可能不这样 2 善用比喻 形象可感 尽管是一篇内容丰富的科学论文 在中国建筑学理论中颇有代表性和影响力 但是作者没有像有的所谓的专家一样用高深的理论 饶舌 故作高深地将其写成晦涩难懂的文章 而是简洁生动 力求将大家陌生的事物说清楚 如何将大家陌生的事物说清楚呢 最好的方法是比喻 比较 例如 谈到中国周边地区的建筑体系和大陆的建筑体系时 作者将之比作 如弟兄之间属于一家的关系 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 但墙壁并不负重 只是像 帷幕 一样 用以隔断内外 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写到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 但墙壁并不负重 如何理解 作者将之比作 帷幕 指出墙壁所起的隔断和划分空间的作用 说得清晰明白 谈到建筑规则与具体的建筑的关系时 作者说 这种 文法 有一定的拘束性 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 能有多样性的表现 也如同做文章一样 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 仍可以有许多体裁 有多样性的创作 如文章之有诗 词 歌 赋 论著 散文 小说 等等 建筑的 文章 也可因不同的命题 有 大文章 或 小品 大文章如宫殿 庙宇等 小品 如山亭 水榭 一轩 一楼 文字上有一面横额 一副对子 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 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 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 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 5 重点突破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 可译性 这也是用 语言和文学 为喻 所谓的 可译性 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 同一性质 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 有相通性 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 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 表达同一个意思 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 作者所谓的中国建筑的 风格和手法 既寓于九大特征之中 又在某些方面具有普遍意义 是一种 沿用的惯例 是一种为世代遵循的 法式 守之则能体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 创新则能建造出各具其妙的独特建筑 这非常类似于语言中的 文法 既有 拘束性 也有 灵活性 作者指出 为了同样的需要 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 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 词汇 和 文法 来处理的 建筑上也是这样 简单的如台基 栏杆 台阶等等 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 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 栏杆和台阶 作者举的例子是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 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 内容 完全相同 但是各用不同的 词汇 和 文法 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 话 说出来了 这种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共同的内容的建筑就具备 可译性 作者另外还举了三个例子 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 虽然大小不同 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 文章 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 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 都是同一性质 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 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用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 建筑出来各种各样的建筑物 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 一 基础知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抱厦 xi 翘 qi o 起翘 qi o 首言简意赅 i b 屋脊 j 帷 w i 幕埋m n 怨砖石墁 m n 地c 接榫 sh n 点缀 zhu 辍 chu 学凤毛麟角 ji o d 哺 b 育门槛 k n 穹 qi n 窿洗洗涮 sh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