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自然地理》第四章 第2讲 山地的形成配套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自然地理》第四章 第2讲 山地的形成配套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自然地理》第四章 第2讲 山地的形成配套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自然地理》第四章 第2讲 山地的形成配套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自然地理》第四章 第2讲 山地的形成配套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山地的形成 一 褶皱山 断块山与火山1 褶皱山 1 褶皱 基本单位 成因 强大的 作用 两种基本形态 和 褶曲 挤压 背斜 向斜 2 板块构造学说及其应用 海洋 褶皱山系 2 断块山 1 断层 成因 强大的压力和 表现 两侧岩体沿断裂面而发生明显的 张力 位移 2 断层对地貌的影响 谷地或低地 山岭或高地 3 火山 1 成因 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作用下 沿 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成 2 主要构成 和 地壳 火山口 火山锥 二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公路 铁路 山间 盆地和河谷地带 迂回 建造成本 较低 难度较小 相对和缓 1 依据地表形态并不能准确判断地质构造类型 褶皱形成初期为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侵蚀后往往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因此不能仅根据地表形态判断地质构造类型 2 岩层发生断裂不一定形成断层 岩层在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 但如果没有沿断裂面发生两侧岩体的错动 则不会形成断层 3 岩浆喷出地表并不一定形成火山 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 往往形成宽广的熔岩高原 如果是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往往会形成火山 4 山区的交通线路的建设不一定都需要迂回前进 随着现代交通运输建设技术的发展 山区交通线路的建设可以通过建设高架桥或修建隧道的方式来缩短线路的长度 考点一地质构造的判断和实践意义 要点解读 1 褶皱与断层的比较 2 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 找水 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迁移应用 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马拉维湖 下图 的成因 非洲的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附近 因地壳断裂下陷 形成了一个南北狭长的断陷盆地 积水成湖 因此从地质构造的角度看 马拉维湖是由断层形成的 典例1 2013 厦门模拟 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区域进行地质研究 在kl k2 k3 k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 在该水平面处k2 k3取得相同的石灰岩 kl k4取得相同的砂岩 且石灰岩的年代比砂岩老 读图回答 1 2 题 1 地质构造的判断 a处属于 a 背斜成谷b 背斜成山c 向斜成谷d 向斜成山 2 地质构造的特点 若在k2处钻30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k4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a 35mb 55mc 65md 75m 解题探究 1 在等高线分布图中 河谷的等高线的表现形态是什么 提示 在等高线分布图中 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 该部位常表现为谷地形态 往往会发育河流 2 沿图中kl k2 k3 k4一线钻探获取的岩石信息 反映出该地的岩石年龄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提示 沿图中kl k2 k3 k4一线 由中心a处向两侧 岩石年龄分布特点是中间较老 两侧较新 3 图中k2与k4之间的相对高差约是多少 提示 k2处的海拔约在160米到170米之间 而k4处的海拔约在180米到190米之间 因此两者之间的相对高差约在10米到30米之间 答案试做 1 a 2 b 解析 第 1 题 从等高线的分布看 a处地处河谷地带 从地质钻探的结果看 由a处向左右两侧 岩石年龄分布特点是中部较老 两侧较新 说明此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 综合判断a处属于背斜成谷 第 2 题 依据等高线的分布状况 可知图示的等高距为10米 k2与k4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差约在10米到30米之间 题中显示k2的钻探深度是30米 要到达该水平面 因此在k4处的钻探深度应是在40米到60米之间 方法技巧 巧判地质构造类型 1 看岩层的分布形态 岩层向上弯曲的为背斜 向下弯曲的为向斜 如果岩层出现断裂错位 则是断层 2 看地表形态特征 地表出现一系列的平行波状起伏变化 且山脉或谷地走向相对一致 一般为褶皱构造 地表出现高大的陡崖和陡峭的山体 则多为断层 位于两高大地形之间的盆地或平原地带 多为断层构造 3 看特殊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一般高大山体中出现山泉的位置 多存在断层构造 交通线路建设中 穿山隧道出现的部位多为背斜 大型水库大坝所在的位置不会存在断层 加固训练 读下图 完成 1 2 题 1 对于该图解释合理的是 a 图中山地的成因可能是火山喷发b 该山地地下一定有石油蕴藏c 通常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d 庐山的形成符合图中示意 2 若在上述地区修建铁路 工程人员必须考虑 a 铁路施工过程防止诱发地震b 保护植被 避免引发山洪或泥石流c 为降低成本 一定要修穿山隧道d 修高架桥以降低冻土的不良影响 解析 1 选c 2 选b 第 1 题 图示山地是地壳岩层受到挤压力隆起弯曲变形所致 有储油结构但不一定有石油 庐山是断块山 与断层构造有关 第 2 题 此处为山地 施工易造成植被破坏 引发山洪 泥石流等灾害 考点二山区交通线的选取原则与原因 要点解读 迁移应用 四川雅安 西昌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 但该线路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 结合下面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 试分析雅西高速公路桥隧长度比重高的原因 雅西高速公路连接了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 线路高差大 穿越了一系列的构造带和断裂带 沿线多高山 断崖 陡坡 溶洞 深谷 为避开这些危险地带 多采用桥隧方式 典例2 山区某中学组织学生调查公路选线活动 下图是他们从有关部门得到的设计方案 对此设计了以下问题 请你回答 1 交通区位判断 图中a b和c d是同级公路 影响其修建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 地形地质b 工程造价c 生态保护d 技术水平 2 交通运输选线分析 该地区计划修建a镇到b镇的公路 与 两个线路方案中 请选择合适的方案 并说明理由 3 交通区位分析 修建b镇到d市的公路为什么不走直线 却绕道c镇 解题探究 1 从施工难度 建设成本方面看 平原与山区交通建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提示 山区的建设难度相对较大 建设成本相对较高 2 山区公路选线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提示 应尽量选择地势相对平坦的河谷地带 避开陡坡 尽量沿等高线修建 3 在平原地区有些交通线路比较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提示 人口和城镇的分布 答案试做 1 b 2 线路 受地形的影响 山谷中修建公路要避开陡坡 尽量沿等高线修建 3 考虑经济因素 尽可能多经过城镇 加大运输量 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 明确影响交通线路修建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 如地形 地质 河流 自然灾害等 和社会经济因素 如建设成本 社会发展需求性 技术要求 工程安全 运营成本等 并能结合实例分析 第 1 题 由图可知 a b公路在山区 c d公路在平原 在修筑时难度差别很大 投入的资金多少也有较大差异 影响其修建的主要经济因素是工程造价 第 2 题 方案穿过山地 而 方案则沿等高线修筑 避开了陡坡 增加了运营安全 第 3 题 b镇到d市的公路不走直线 而绕道c镇 是为了满足c镇发展 利于c镇社会经济发展 方法技巧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交通线选址的技巧 1 寻找平原地区 平原地区是交通线建设的最理想环境 地形平坦 地质条件稳定 因此交通线首选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2 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 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般要沿等高线修建 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 同时道路平坦 利于车辆行驶安全 而且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如图在ef之间修建公路 应选择ehf 而不是egf 鞍部相对较低 可修建铁路线 河谷地区海拔较低 修建铁路线工程量比较小 适合修建铁路线 如果交通线要穿越等高线 要选择比较稀疏的地方 因为这里坡度较缓 利于建设和安全 注意等高线图中的陡崖位置和河流 选线时要避开陡崖 地质不稳定的地段 要尽可能少跨越河流 以减少工程投资和保证工程安全 加固训练 2014 泉州调研 下图为某地交通线路示意图 据此完成 1 2 题 1 关于图中交通线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是较低等级公路 是高等级公路b 甲 乙两地相对高度大c 公路单位距离造价低d 可能是城市干道 2 丙地最可能是 a 山顶b 陡崖c 山谷d 鞍部 解析 1 选a 2 选d 图中图例 代表的公路非常曲折 多呈 之 字状弯曲 说明图示区域地表崎岖 应位于山区 图例 代表的公路线路较直 通过隧道连接了甲 乙两地 缩短了线路的里程 应属于等级较高的公路 但单位里程的造价要远高于 公路 图中丙处是 两类公路均穿过的地方 说明此处应是地势相对较低的地方 结合 类公路的弯曲特点 可以判断此处最可能是鞍部 地质构造剖面图的判读 十三 1 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 1 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 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 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越老 其位置越靠下 岩层越新 其位置越靠上 接近地表 如图中d a 2 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 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 因此保存复杂 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 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2 判断岩层的形态 岩层的形态 主要表现为岩层的弯曲变形 断裂错位以及连续延伸状况 图中 处地下的岩层向下弯曲 处的c岩层表现出不连续分布 说明在地表处出现了缺失 处的岩层明显出现了断裂错位 3 判断岩层的分布状况 图中 处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岩层自底部到地表由老变新 在 处水平方向上 向左右两侧 岩层的年龄由老到新排列 4 分析地质构造和地质过程 处岩层向下弯曲 为向斜构造 处的岩层表现出中间老两侧新 为背斜构造 两处均为断层构造 处上覆岩层被侵蚀 说明地壳处于上升运动中 图中 处缺失c b a层 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发生沉积作用 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 后来该地地壳上升 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了 2012 江苏地理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 岩层的埋藏深度 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读图回答 1 2 题 1 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 b c d 2 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 褶曲隆起b 褶曲凹陷c 断裂下降d 断裂上升 1 读图获取有效信息 2 判断地质构造 将埋藏深度线与地形剖面线结合 恢复岩层形态 见上图 据此判断 只有 处为背斜谷 3 判断地质过程 通过以上析图分析可以看出 处的同一沉积岩层出现了断裂 且出现了明显的错动 岩层的埋藏深度加大了 说明 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断裂下降 答案 1 d 2 c 读云山及其附近地区地层剖面图 回答 1 2 题 1 图中灵河地区的构造地貌属于 a 向斜谷地b 背斜谷地c 向斜山岭d 背斜山岭 2 下列对该地区的相关分析 最合理的是 a 该地地层的变形 变位状况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