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抓住4个基础知识点 掌握3个核心考点 课时限时检测 挖掘1大方法规律 高效训练6道题 知识点一区域差异 1 成因 不同区域所处的 不同 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2 表现 的区域差异 人类活动的差异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的差异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自然环境 知识点二区域差异比较 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岛国 中 湿润 2 差异性 山地 丘陵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森林 草地 水力 运河 工业化 良港 工业化 种植业 畜禽饲养 高新技术 临海型 太平洋沿岸 畜牧业 园艺作物 世界工厂 高 小贴士 英国和日本的农业在经济结构中均不占重要地位 渔业资源都比较丰富 原因 日本附近有北海道渔场 是由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而形成的 英国附近有北海渔场 是由于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而形成的 知识点三我国的区域差异 三级阶梯状 递减 海陆位置 地形 气候 3 具体划分 如下图 中国三大自然区 1 三大自然区名称 a b c 2 界线a与b界线 大致与吻合 a与c界线 大致与吻合 b与c界线 大致与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一线吻合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 青藏高寒区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横断山脉 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一线 小贴士 图解法记忆三大自然区的界线与突出特点 知识点四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城镇 空间结构 制约因素 微弱 基本协调 2 成长阶段 1 特点 2 人地关系 开始出现明显的 不协调 缓慢甚至停滞 高失业率 加剧 4 再生阶段 1 特点 采取措施 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主要措施 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 a 运用新技术 改造传统工业部门 b 减少的产业部门 发展增长潜力大 效益好的 c 发展产业 治理污染 改善地区 3 人地关系 由紧张走向 无增长潜力 新兴工业部门 投资环境 协调 高新技术 小贴士 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并不是自始至终都面临着资源枯竭 地价上涨 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 而是在成长阶段后期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 各种自然资源被大量开采 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废弃物而逐渐出现的 考点一 47 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是影响区域差异的两大因素 具体分析如下 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 也包括人文地理要素的差异 在进行区域差异分析时 一般思路如下 1 自然要素差异 2 人文要素差异 1个示范例 2012 浙江高考 根据图文材料 图1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 图2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 海油陆采 的方式开采石油 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 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 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 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材料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广东省将深圳市划为优化开发区域 将汕尾市和英德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 深圳市计划转出化学 造纸等行业的部分企业 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 图1 图2 1 简析 海油陆采 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 2 从自然条件角度 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解析 1 海油陆采 解决了浅海地区建造海上钻井平台投入高 运行费用高 安全风险大等问题 2 黄河三角洲地处华北 有大量待垦地 与珠江三角洲相比 热量不占优势 但光照充足 华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障碍是旱涝 盐碱 风沙等 这些都是开发过程中应考虑的 答案 1 石油资源靠近陆地 浅海 潮汐和波浪等影响较小 可任答两点 2 有利条件 未利用土地数量大 光照条件好等 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解决淡水资源短缺 治理盐碱地 防治洪涝 低温灾害等 注重湿地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1个对点练 1 2012 四川高考 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 亦需科技创新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 分别归纳图中甲 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 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 解析 由图中经纬度位置和省区形状 可知甲为青藏高原 乙为塔里木盆地 图中显示甲地耕地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 乙地耕地分布在盆地周围的山麓地带 甲 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差异主要是由自然环境因素差异造成的 两地的地形差异 气候差异造成了种植业地域分布的不同 甲地海拔高 气温较低 种植业分布在河谷 热量条件相对较好 乙地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盆地周围的山麓地带水源充足 答案 特点 甲地形区分布在河谷地区 乙地形区分布在盆周山麓地带 原因 甲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海拔高 气候寒冷 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热量 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 故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区 乙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 深居内陆 气候干燥 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水分 山麓地带灌溉水源充足 故种植业沿盆地周围山麓地带分布 考点二 48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 2 人类活动的差异 1个示范例 2013 威海检测 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 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 结合 中国政区图 完成 1 3 题 1 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 气候的差异是 a 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b 甲区域降水较少c 乙区域大陆性较强d 甲区域高温多雨 2 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a 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b 人口稠密 耕地较为集中c 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 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3 丁省与丙省相比 a 劳动力资源丰富b 陆地交通便捷c 第一产业比重小d 第三产业比重小 解析 第 1 题 甲区域为我国东北地区 属温带季风气候 乙区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甲 乙相比 纬度差异显著 甲区域降水较少 年均温较低 第 2 题 乙区人口密集 人均耕地少 以水田为主 分布较为分散 第 3 题 丁省为青海省 地处青藏高原 与丙省 山东省 相比 经济发展较落后 第三产业比重小 答案 1 b 2 a 3 d 1个对点练 2 我国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存在地区差异 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 回答 1 2 题 1 双选 关于我国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省际差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湖北大于河北b 山西大于江西c 天津大于重庆d 湖南大于海南 2 双选 我国沿海地区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高于内陆地区 其主要原因是 a 劳动者数量较多b 市场化程度较高c 企业规模较大d 经营管理水平较高 解析 本题组以我国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省际差异为背景 重点考查我国不同省区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第 1 题 首先根据各省区的位置和轮廓判断出相应省区的名称 结合图例可判断出各省区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状况为 湖北大于河北 山西小于江西 天津大于重庆 湖南小于海南 第 2 题 我国沿海地区科技较内陆地区发达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 市场化程度较高 因而平均劳动生产率较高 答案 1 ac 2 bd 考点三 49 区域发展阶段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 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往往要经历几个明显的阶段 每一阶段都有其明显的发展目标和特征 在阶段转变过程中完成了区域的不断成长壮大 具体表现如下 1 初期阶段 以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 逐渐形成基础产业部门 产业结构较简单 经济水平较低 最大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 2 成长阶段 产业结构逐步完整 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已经提高 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强调资源开发和部门规模的扩大 3 转型阶段 成长阶段不合理的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引发严重的资源 环境问题及社会发展问题 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显现 与世界经济发展要求差距拉大 为实现经济长远稳定发展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改变发展模式 4 再生阶段 完成转型后 形成较新颖的产业结构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各类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和解决 2 典型例证 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发展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上述过程 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区域发展过程中 由于资源枯竭 设备老化 污染严重 地价上涨等造成区域经济整体衰退 区域必须寻找新的发展 才能实现区域高效益综合发展 其措施如下 1 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改造传统工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2 治理环境污染 改善区域环境 1个示范例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 其位置见下图 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 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这段时期 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 农具 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年 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 20世纪上半叶 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 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 1 2 题 1 1848年后 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a 濒临五大湖b 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c 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d 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2 20世纪之前 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a 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b 五大湖沿岸各城市c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d 美国本土 解析 第 1 题 1848年 由于运河的修通 使中西部的农产品能够通过水运运往五大湖地区 从而使芝加哥成为农产品集散中心 第 2 题 20世纪之前 芝加哥的工业部门主要和农业关系密切 因此工业活动与芝加哥周边农村联系最密切 与城市 工业区之间的联系应多是钢铁工业 机械工业等 而此阶段这些还不是芝加哥的主导产业部门 答案 1 d 2 a 1个对点练 3 下图为某一地区的区域发展过程图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图中 可以反映出 a 区域发展速度不断加快b 产业结构优化 第二产业比重逐渐提高c 区域网络系统不断完善d 区域内联系逐渐增加 与区外联系逐渐减弱 2 在区域发展晚期 a 核心区域的发展速度显著高于外围空间b 区域发展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c 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增大d 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解析 第 1 题 图示三个发展阶段无法体现出该区域的发展速度 故a项错误 产业结构及第二产业比重也没有得到反映 故b项错误 区域网络系统不断完善 故c项正确 区域内联系逐渐增加 与区外联系逐渐增强 故d项错误 第 2 题 此题可采用排除法 在区域发展晚期 核心区域的发展速度显著低于外围空间 故a项错误 区域发展处于平衡的发展状态 故b项错误 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 故c项错误 答案 1 c 2 d 1 要对比分析两个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别 首先要明确区域研究的内容 2 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 1 分析各区域发展的条件自然条件 包括地形 气候 植被 水文 资源等 社会经济条件 包括人口 经济 文化 历史等 2 进行区域差异的比较 包括区域发展优势条件 限制条件等 3 深层次分析各差异条件的原因 3 分析区域差异的常用方法 1 定性的方法 即对区域内的地理事象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说明 主要反映区域的位置 范围 形状以及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特点等 2 定量的方法 主要对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统计资料和人文地理统计资料进行量化分析 处理 明确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 3 综合的方法 主要对区域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 进行综合分析 我国某县 q 北依燕山 山下缓坡地是由片麻岩发育形成的土壤 适宜板栗的生长 因此 该县板栗栽培历史悠久 境内百年栗树随处可见 是我国著名的板栗生产之乡 早在20世纪40年代 位于我国东部的某国 r 就从q县采集种栗 并调集专家选择和q县同一纬度 约40 n 的本土山区进行了栽培试验 其生长出来的板栗品质却与q县板栗相差甚远 据此完成 1 2 题 1 同一纬度的山区 r国生长出来的板栗品质不及我国q县板栗 形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自然条件可能是 a 光热b 降水c 土壤d 地形 2 q县应分布在我国的 a 辽宁省b 甘肃省c 陕西省d 河北省 解析 第 1 题 从材料中可知两地纬度相近 地形也基本一致 r国位于我国东部 降水应该更丰富 因此最有可能是土壤条件的差异造成的 第 2 题 由材料中的燕山等信息可以判断q县应该位于河北省 答案 1 c 2 d 甲 乙 丙 丁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 据此回答1 3题 甲 成都都江堰乙 苏州园林 丙 拉萨布达拉宫丁 长城 1 对甲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 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b 主要从事旱地耕作c 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d 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大豆和油菜为主2 四幅图片所在经济区中工业经济最强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3 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甲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b 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 地震活动较频繁c 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 气压低 光热较充足d 丁沿线以北植被少 荒漠化严重 解析 从图中信息来看 甲所在地区在四川盆地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主要种植水稻 油菜等作物 乙所在经济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 属东部沿海地带 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工业经济最强 这里地壳相对稳定 丙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 太阳能丰富 气候高寒 丁地区所指的长城以北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 降水较少 荒漠化严重 答案 1 a2 b3 d 2014 临沂模拟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类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读图 回答4 5题 4 该省区可能为 a 辽宁b 江苏c 台湾d 海南5 该省区一些山坡被过度垦殖 下列现象可能会发生的是 a 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增大b 坡地地下水位升高c 暴雨时坡面水流速度减缓d 冬季河流径流量增大 解析 第4题 该省区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 且比重逐渐上升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先升后降 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 目前所占比重很小 由此可以判断该省区为发达地区 选项中台湾最符合条件 第5题 台湾山地多 平原少 过度垦殖将导致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 汛期河流流量增大 暴雨时坡面径流流速加快 枯水期流量减小 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Ethoxzolamid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武汉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农发行湘潭市湘乡市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农发行兴安盟突泉县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遵义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农村新能源市场2025年智能化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农发行达州市达川区2025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与生物质能发电设施互联互通研究报告
- 工业区位因素
- 今年高考的试卷及答案
- 近效期药品登记表
- 2022年全国工会财务知识大赛参考题库精简600题(含各题型)
- 特高压交流与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特点对比分析
- 康复医学科关于无效中止康复训练的制度与流程
- GB/T 13460-2016再生橡胶通用规范
- 《矩阵论》研究生教学课件
-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2版)
- 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
- 陈明伤寒论经方加减治疗脾胃病陈明
- 简明新疆地方史赵阳
- 基础观感验收自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