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获得教养的途径”专题教学设计【内涵解说】人要想从蒙昧走向智慧,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教养的人,只有读书学习,充分利用前人的知识积累。本专题分为两个板块:“求学之道”、“经典的力量”。第一板块讨论的重点是读书学习的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基本原则;第二板块探讨的重点是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通过有效的探讨,让学生从基本的“读书求知”意识逐步上升为自我完善、服务人类的精神追求。【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获得教养的途径,梳理正确的学习光。2学生探讨求知问道和阅读经典的作用,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3学生在学习议论文不通的论证方法后,能够正确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引言论证等手法来说理。4学习古文后,能够掌握积累“劝、中、假、绝”等实词和“于、而、故、焉、乎”等虚词。【学习方法】研读基础上的问题探讨。【课时安排】8课时(含作文)。劝学1. 预习劝学;借助工具书和课后注释,自读全文。2. 解题:3.反复朗读,整体感知。掌握积累下列闻言常用实词:“劝、中、假、绝”等实词和“于、而、故、焉、乎”等虚词。学习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3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从哪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的?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兰”能否理解成提高自己、超越前人?谈谈理由。5作者在第三自然段阐述学习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有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6劝学是两千多年前的著述,为什么至今还能有生命力,为什么传诵不衰?7假如要你举几个事例来论述学习的意义、作用及态度,你将举哪些例子?8背诵全文。师说第1课时 (一)作者简介 (二)关干古文运动及本文写作背景 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掘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 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祟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 师说,因抗颜 (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三)整体把握了解大意。 1本文标题“师说”是说说老师的意思吗? 明确 不是。“说”是一种议论文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以前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都属于这类文体。“说”在这里为陈述和解说之意,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 “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的意思应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初步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 要点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着提出教师的职责范围、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原则。第二段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接着从三方面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批判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论证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反面阐明从师的重要性,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三段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以孔子的言行为例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原则,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四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仍紧扣中心论点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精神。 3具体研习,积累字词句。 3朗诵并背诵课文。 背诵线索提示。 观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 (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4小结 本文是篇千古佳作。其思想内涵在当时是很深刻的,有些观点就是在今天看来也很有现实意义。本文文言知识丰富、典型。所以,学习本文一定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流利地背诵全文。第2课时【研习问题】1韩愈说:“彼童子之师,受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道不限于书本上的东西,而扩大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治国、修身);凡能够传授道理、解决疑惑的人,都可以成为老师。 2在上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3韩愈是怎样批判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针砭时弊,从三个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第2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 士人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本段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 (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二层 (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 (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第四层 (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4研读第三自然段。 讨论上面第一、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要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第三段又是从什么角度来进一步阐述要从师学习的道理的呢? 要点第三自然段举当时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论点,使文章有极大的说服力。圣人无常师,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原则,而且为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段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佐证,事例选得非常精当,是典型的举例论证方法。5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的“好古文”和“不拘于时”?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 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6如何理解韩愈“师说”的进步性?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在内容上至少有三点: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唯“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三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思想的光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获得教养的途径一、课前预习要求1.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哪些问题或观点?什么是真正的修养?获得教养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通过读书获得教养为什么要和“个性”和“人格”联系起来。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什么?(读杰作。)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能实现阅读目的?反复阅读同一本书会读成“另一本书”。2.同桌交流在初中阶段都读了哪些书,请同桌为你做个“阅读类型分析”,自己完成“自我阅读建议”。二、导入参考“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黄山谷)“阅读它必须是一个以经典阅读为基础的阅读,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阅读。我想一个孩子的理想阅读应该从这个地方开始。我们要读有高贵血统的书。”(曹文轩)三、学习过程1.第1段中,作者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如何理解这种矛盾?2.如何理解“世界文学”?(读书不是为了“散心消遣”)3.如何读书获得教养和“个性”、“人格”联系起来,作者倡导怎样的读书观?4.如何理解“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中“自己的价值”是什么,“杰作的真正价值”是什么?5.作者用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路面工程勘察设计合同4篇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试题及答案
- 九月份工作计划怎么写(5篇)
- 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怎么写(例文10篇)
- 执纪执法面试题目及答案
- 中小企业数字营销策略研究与实施
- 农业绿色发展2025政策导向:节水灌溉与水资源管理技术创新报告
- 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电气原理试题及答案
- 色彩构成试题及答案
-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2024-2025学年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 文创产品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正式版)JBT 9630.1-2024 汽轮机铸钢件无损检测 第1部分:磁粉检测
- 兽医法规课件
- 旅行社的产生与发展
- 幕墙吊装方案计算书
- 占道施工申请书怎么写范文
- 医院耗材SPD解决方案(技术方案)
- 《商务礼仪(第二版)》 课件 第一章 礼仪与商务礼仪
- 电厂常用英语词汇
- 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