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第7章第3节考点3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师用书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高考化学复习第7章第3节考点3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师用书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高考化学复习第7章第3节考点3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师用书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高考化学复习第7章第3节考点3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师用书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高考化学复习第7章第3节考点3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师用书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3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自发过程(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2)特点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放出热量)。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性(无序体系更加稳定)。2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3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1)焓判据放热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HS(l)S(s);c反应前无气体,反应后有气体产生的过程;d反应前后都有气体,但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熵判据:体系的混乱度增大,S0,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熵减的过程也能自发进行,故只用熵变来判断反应方向也不全面。(3)复合判据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方向是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共同影响的结果,反应方向的复合判据为GHTS。当GHTS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H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2)NH4HCO3(g)=NH3(g)H2O(g)CO2(g)H185.57 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3)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Mg(l)Cl2(g)的H0、S0。()(4)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且S0的是()ANH3(g)HCl(g)=NH4Cl(s)BCaCO3(s)=CaO(s)CO2(g)C4Al(s)3O2(g)=2Al2O3(s)DHCl(aq)NaOH(aq)=NaCl(aq)H2O(l)答案B解析A、C、D三项均为放热反应,H0,且正向气体分子数增多,S0。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因为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C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D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答案C解析若H0,则一定自发,若H0,S0,则一定不能自发,若H0,S0,S0,反应能否自发,和温度有关,A、B错误;C项中反应的S0,若H0,正确;D项中反应的S0,能自发,说明H0,S0,在高温时可自发进行;B项,H0,S0,S0,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自发进行;D项,H0,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总结提升焓变、熵变和温度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HSHTS反应情况永远是负值在任何温度下过程均自发永远是正值在任何温度下过程均非自发低温为正高温为负低温时非自发,高温时自发低温为负高温为正低温时自发,高温时非自发1高考集萃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2015天津高考Na与H2O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2)2014江苏高考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3)2014江苏高考对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H0),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加热,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4)2014天津高考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答案(1)(2)(3)(4)解析(1)钠与水反应有气体生成,是熵增的放热反应,反应能自发进行,正确;(2)已知反应是一个熵减的反应,若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需要H0,错误;(3)此反应H0,加热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错误;(4)根据GHTS0,则S一定大于0,正确。22016天津高考(双选)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某储氢反应:MHx(s)yH2(g)MHx2y(s)Hv(吸氢)答案AC解析达到化学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A项正确;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吸收y mol H2所需的MHx的物质的量大于1 mol,B项错误;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H2)减小,故K增大,C项正确;向容器内通入少量氢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即v(吸氢)v(放氢),D项错误。32015天津高考某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g)和2 mol Y(g)发生反应:X(g)mY(g)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 mol 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m2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 molL1答案D解析在原平衡体系中加入1 mol Z,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该平衡与原平衡是等效平衡,则化学方程式两边气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即m2,A项正确;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B项正确;起始时X、Y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二者的平衡转化率相等,C项正确;起始时加入1 mol X和2 mol Y,相当于3 mol Z,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为3 mol10%0.3 mol,在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 mol Z,相当于起始时共加入4 mol Z,则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为4 mol10%0.4 mol,其浓度为0.4 mol/2 L0.2 molL1,D项错误。4高考集萃(1)2016全国卷CrO和Cr2O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 molL1的Na2CrO4溶液中c(Cr2O)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的平衡转化率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A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升高温度,溶液中Cr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H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2015全国卷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CO(g)2H2(g)CH3OH(g)H199 kJmol1CO2(g)3H2(g)CH3OH(g)H2O(g)H258 kJmol1CO2(g)H2(g)CO(g)H2O(g)H341 kJmol1回答下列问题: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_;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_。合成气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CO)值随温度升高而_(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_;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_,其判断理由是_。(3)2015广东高考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新型RuO2催化剂对上述HCl转化为Cl2的总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a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HClT曲线如图,则总反应的H_0(填“”“”或“p2p1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的转化率;而反应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3)a.K(A)b如图总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HCl增大cBDv(HCl)2v(Cl2)2103 molmin11.8103 molmin1(4) mol3L3(5)410.05解析(1)从图象看出,铬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逐渐转化成重铬酸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CrO2HCr2OH2O。从图象看出,酸性越强,c(Cr2O)越大,说明CrO的平衡转化率越大。A点对应的离子浓度:c(Cr2O)0.25 molL1,c(H)1.0107 molL1。c(CrO)1.0 molL10.25 molL120.5 molL1。平衡常数K1.01014。升高温度,Cr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说明平衡向左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2)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曲线a正确。(3)a.由题图中随温度升高,HCl转化率降低,可知总反应为放热反应,H0。温度越高,生成物浓度越小,则平衡常数也随之减小,即K(A)较大。b总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HCl的转化率增大。c增大n(HCl),HCl转化率减小,A项错误;增大n(O2),HCl转化率增大,B项正确;使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但对平衡无影响,C项错误;移去H2O,会减小c(H2O),平衡正向移动,HCl转化率增大,D项正确。根据数据可求出v(Cl2)9.0104 molmin1,由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求出v(HCl)2v(Cl2)1.8103 molmin1。(4)K mol3L3。(5)反应的平衡常数Kc(CO2)/c(CO)0.25,则反应达到平衡时n(CO)n(CO2)c(CO)c(CO2)41。已转化的FeO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则有:FeO(s)CO(g)Fe(s)CO2(g)起始/mol 0.02 x 0转化/mol 0.01 0.01 0.01平衡/mol 0.01 x0.01 0.01容器容积为1 L,则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有:0.25,解得x0.05。52016全国卷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x,形成酸雨、污染大气,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回答下列问题:(1)NaClO2的化学名称为_。(2)在鼓泡反应器中通入含有SO2和NO的烟气,反应温度323 K,NaClO2溶液浓度为5103 molL1。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下表。离子SOSONONOClc/(molL1)8.351046.871061.51041.21053.4103写出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增加压强,NO的转化率_(填“提高”“不变”或“降低”)。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由实验结果可知,脱硫反应速率_脱硝反应速率(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除了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_。(3)在不同温度下,NaClO2溶液脱硫、脱硝的反应中SO2和NO的平衡分压pc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反应温度升高,脱硫、脱硝反应的平衡常数均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ClO2SO=2SOCl的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_。(4)如果采用NaClO、Ca(ClO)2替代NaClO2,也能得到较好的烟气脱硫效果。从化学平衡原理分析,Ca(ClO)2相比NaClO具有的优点是_。答案(1)亚氯酸钠(2)4NO3ClO4OH=4NO2H2O3Cl提高减小大于NO溶解度较低或脱硝反应活化能较高(3)减小(4)形成CaSO4沉淀,反应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SO2转化率提高解析(1)NaClO2的化学名称为亚氯酸钠。(2)脱硝过程就是烟气中的NO被NaClO2溶液吸收的过程,由表中数据可知NO与ClO在溶液中反应后主要生成NO和Cl,离子方程式为4NO3ClO4OH=4NO2H2O3Cl;增加压强,NO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大,NO的转化率提高。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c(OH)减小,pH逐渐减小。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SO的浓度大于NO的浓度,说明脱硫反应速率大于脱硝反应速率。(3)由图象可知,升高温度,气体的平衡分压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4)采用Ca(ClO)2替代NaClO脱硫,反应生成CaSO4沉淀,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SO2转化率提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7分,共63分)12017张家口高三模拟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K值有变化,平衡一定移动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K值一定增大CK值不变,平衡不可能移动D相同条件下,同一个反应其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增大2倍,K值也增大2倍答案A解析K值是温度的函数,K值变化,说明温度发生了改变,则平衡一定发生移动,A正确;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平衡向右移动,但K值只与温度有关,故K值不变,B错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有利于正反应的进行,若体系温度不变,则K值不变,但平衡发生移动,C错误;相同条件下,同一个反应,其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增大2倍,K值应变为原数值的平方,D错误。22017天津市河西区质检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粉末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温度()15.020.025.030.035.0平衡总压强(kPa)5.78.312.017.124.0平衡气体总浓度(103 molL1)2.43.44.86.89.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0,错误;B项,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增大,则S0,在较低温度下,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错误;C项,25 时,NH3、CO2的平衡浓度分别为3.2103 mol/L、1.6 103 mol/L,因此Kc2(NH3)c(CO2)1.6108,正确;D项,NH2COONH4为固体,加入少量NH2COONH4平衡不移动,错误。3某恒定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气体,B气体,测得其浓度为2 mol/L和 1 mol/L;且发生如下反应:3A(g)2B(g)4C(?)2D(?)已知“?”代表C、D状态未确定;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且反应前后压强比为5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此时B的转化率为35%增大该体系压强,平衡向右移动,但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增加C的量,A、B转化率不变A B C D答案D解析 3A(g)2B(g)4C(?)2D(?)开始(mol/L): 2 1 0 0转化(mol/L): 0.6 0.4 0.8 0.4平衡(mol/L): 1.4 0.6 0.8 0.4设平衡时气体总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 mol/L,根据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得:,又,故,可得x2.4,从而可知C为固体或液体,D为气体。故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错误;B的转化率为40%,错误;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正确;由于C为固体或液体,增加C的量平衡不发生移动,A、B的转化率不变,正确。本题选D。42017成都市高三质检在两个固定容积均为1 L密闭容器中以不同的氢碳比充入H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CO2(g)6H2(g)C2H4(g)4H2O(g)H。CO2的平衡转化率(CO2)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高温下自发进行B氢碳比:x2.0C氢碳比为2.0时,Q点v逆(H2)小于P点的v逆(H2)D向处于P点状态的容器中,按2414的比例再充入CO2、H2、C2H4、H2O,再次平衡后(CO2)减小答案C解析通过图象可判断该反应的H0,因S2.0,B项错误;氢碳比为2.0时,P点为平衡点,由Q点到P点,CO2转化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Q点v正v逆,v逆逐渐增大至P点时与v正相等,故Q点v逆(H2)小于P点的v逆(H2),C项正确;设再充入n(C2H4)1 mol,n(C2H4)n(H2O)1 mol4 mol,相当于n(CO2)n(H2)2 mol6 mol,总共相当于加入(2 mol2 mol)(4 mol6 mol)25的CO2、H2,即氢碳比为52,该比值大于2,故CO2转化率增大,D项错误。52017湖南六校联考在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图甲表示200 时容器中A、B、C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乙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200 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0.04 molL1min1B2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5C当外界条件由200 降到100 时,原平衡一定被破坏,且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D由图乙可知,反应xA(g)yB(g)zC(g)的H0,D错误。6一定温度下,在四个容积均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起始的物质的量如下表所示,甲中反应在10 min时达到平衡,此时SO2的平衡转化率为8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起始物质的量甲乙丙丁n(SO2)/mol0.400.800.0400.80n(O2)/mol0.240.240.0240.48n(SO3)/mol000.100A前10 min的平均速率:v(SO3)甲0.032 molL1min1B乙容器中SO2的平衡转化率大于80%C丙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前:v逆K400,故反应逆向进行,反应达平衡前:v正0,根据该反应只在温度高于T0时能自发进行,则H0(若HT2,K1K2答案B解析加入催化剂,活化能E减小,但反应热H不变,A错;图2中010 min时,v(H2)3v(N2)30.045 molL1min1,压缩体积,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n(N2)逐渐减小,即为d曲线,B正确;图3中c点起始时加入的H2最多,N2的转化率最高,C错;因合成氨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图3中当n(H2)相同时,T1温度下达到平衡时NH3%高于T2温度下达到平衡时NH3%,所以T1K2,D错。二、非选择题(共37分)102016辽宁五校联考(12分)已知Fe(s)CO2(g)FeO(s)CO(g)K1Fe(s)H2O(g)FeO(s)H2(g)K2H2(g)CO2(g)H2O(g)CO(g)K3又已知不同温度下,K1、K2值如下:温度/K1K25001.003.157001.472.269002.401.60 (1)若500 时进行反应,CO2起始浓度为2 molL1,2分钟后建立平衡,则CO2转化率为_,用CO表示的速率为_。(2)900 进行反应,其平衡常数K3为_(求具体数值),焓变H_0(填“”“”或“”“”或“(3)BCD解析(1)设CO2的转化率为x,则 Fe(s)CO2(g)FeO(s)CO(g)起始浓度(molL1) 2 0转化浓度(molL1) 2x 2x平衡浓度(molL1) 22x 2xK1,则x0.550%,v(CO)1 molL1/2 min0.5 molL1min1。(2)反应反应反应,则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31.50根据表中数值可知温度升高K1增大,K2减小,所以K3增大,则H0,据HTS知,吸热的熵增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3)升高温度K2减小,说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v逆大于v正,H2的体积分数减小,A错,B正确;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T2T1,C正确;铁为固体,其含量不影响平衡转化率和反应速率,D正确。112017甘肃省诊断测试(12分)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在尿素合成塔中的主要反应可表示如下:反应:2NH3(g)CO2(g)NH2COONH4(s)H1a kJmol1反应:NH2COONH4(s)CO(NH2)2(s)H2O(g)H272.49 kJmol1总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g)H386.98 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H1_kJmol1(用具体数据表示)。(2)反应的S_(填“”或“高温(3)BD(4)6.1107解析(1)由盖斯定律知,总反应反应,得到2NH3(g)CO2(g)NH2COONH4(s)H1a159.47 kJmol1。(2)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S0,分析焓变可知是吸热反应,H0,所以依据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HTS0.26解析(1)A项,3v正(H2)2v逆(NH3),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等,故正逆反应速率不等,错误;B项,单位时间生成m mol N2是逆反应,生成3m mol H2也是逆反应,错误;C项,该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反应过程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容器内压强也发生变化,容器内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正确;D项,密度,总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不能作为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错误。(2)CH4(g)H2OCO(g)3H2(g)起始(mol/L) 0.20 0.50 0 0反应(mol/L) 0.10 0.10 0.10 0.30平衡(mol/L) 0.10 0.40 0.10 0.3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0675;反应在710 min之间,CO的物质的量减少,CH4、H2O和H2物质的量增加,应为加入氢气使平衡逆向移动,故答案为D。当a0.2时,Qc0.0520.0675,故a0.26。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题解题思路命题动向: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为载体考查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是历年高考的压轴题型,题目的难度一般较大,所占的分值大。本类题型主要以图象的形式告诉一定的条件,考查的角度灵活多样,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计算、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及应用、转化率的计算等。解答的关键是充分挖掘图象信息,分析图象、表格数据,寻找有用的特殊点,按部就班地解答。突破方法1化学平衡图象题“五看”一看面即横坐标、纵坐标代表的量。二看线即线的斜率大小、平与陡的含义、函数的增减性。三看点即起点、终点、转折点、交叉点等。四看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等。五看量浓度等的改变量。2化学平衡图象题的分析方法及技巧(1)三步分析法:一看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二看v正、v逆的相对大小;三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2)四要素分析法:看曲线的起点,看曲线的变化趋势,看曲线的转折点,看曲线的终点。(3)“定一议二”原则: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4)“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在化学平衡图象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所表示的反应先达到平衡状态;先出现拐点的曲线所代表的反应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3化学平衡图象题的思维流程例2016四川高考一定条件下,CH4与H2O(g)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设起始Z,在恒压下,平衡时CH4的体积分数(CH4)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焓变H0B图中Z的大小为a3b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3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CH4)减小解析由题中图象看出,随温度升高,甲烷的平衡体积分数减小,说明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H0,A项正确;Z越大,甲烷的平衡体积分数越小,故b3a,B项错误;起始时3,反应一旦开始,则消耗等物质的量的H2O和CH4,即的分子、分母同时减小相同的数值,故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的值一定不等于3,C项错误;温度不变,加压时平衡逆向移动,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甲烷的体积分数增大,D项错误。答案A1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A项,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A%减小,正确;B项,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v(正)、v(逆)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v(正)v(逆),错误;C项,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错误;D项,平衡后,增大压强,v(正)、v(逆)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v(正)v(逆),错误。2.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O2(g)2NO(g),如图所示,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不改变反应物的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a和曲线b表示该反应可能在相同温度下进行B曲线b对应的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是加入了催化剂C温度T下,该反应平衡前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发生变化D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答案C解析A项,由于题中反应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故增大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移动的条件只能是改变温度,因此曲线a和曲线b不可能是相同温度,错误;B项,催化剂只加快反应的速率,不会使平衡移动,和图象不符,错误;C项,反应体系全为气体物质,气体总质量不变,恒容容器中气体总体积不变,因此气体密度始终不变,正确;D项,根据曲线a,达到平衡时c(N2)c(O2)c1 mol/L,c(NO)2(c0c1) mol/L,故平衡常数K,错误。3如图表示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X(g)4Y(g)Z(g)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8 min时,反应停止BX的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