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成果提高高压区矿石回采率.ppt_第1页
QC成果提高高压区矿石回采率.ppt_第2页
QC成果提高高压区矿石回采率.ppt_第3页
QC成果提高高压区矿石回采率.ppt_第4页
QC成果提高高压区矿石回采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高压区矿石回采率 12 22 2019 小组简介 12 22 2019 随着我矿开采水平的不断下移 地下采场压力越来越大 采场压力的增大直接导致了压力区内采准进路掘支困难 且已掘采准进路后期受压力影响 巷道变形破坏严重 虽进行了多次巷道修复仍不能实现正常退采 导致矿石损失严重 选题背景 12 22 2019 小组成员对我矿2011年一季度高压区矿石回采率进行了统计 高压区矿块回采率统计表表2 为充分回收矿石资源小组决定将提高高压区矿石回采率作为本次循环的课题 选题理由 12 22 2019 注 实际进度 计划进度 活动计划 12 22 2019 2011年3月至4月 小组成员多次深入现场 跟踪勘察各水平矿块放矿的详实情况 并与工人进行讨论研究 经过对比分析找出了高压区矿石回采率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 并根据其对回采工作的影响程度绘制了排列图 调查一 12 22 2019 由图看出造成高压区矿石回采率偏低的主要因素是巷道掘支困难和大炮放炮效果差 这两个问题是提高高压区矿石回采率的关键 调查一 12 22 2019 生产资料显示我矿2010年四季度高压区矿石回采率较高 平均值达到了69 调查二 12 22 2019 本次QC活动的目标为将高压区矿石回采率提高到69 确定目标 12 22 2019 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 并深入现场与操作人员充分讨论后 对造成巷道掘支困难 大炮放炮效果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确定了13个末端原因 原因分析 12 22 2019 原因分析 12 22 2019 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 试验 测试 现场调查 分析等手段对13个末端原因进行逐一确认 找出了主要原因 表6是小组制定的要因确认计划表 要因确认 12 22 2019 要因确认 12 22 2019 确认1 深孔设计误差大 2011年6月7日小组成员对1 4月份的深孔设计随机抽出10份进行检查并统计 结论 深孔设计误差大非要因 12 22 2019 确认2 深孔深度不够 2011年6月9日小组成员对 400米水平 384米水平2 4月份施工的中深孔深度各随机抽出5个孔进行检查 结论 深孔深度不够非要因 12 22 2019 确认3 排距偏差 2011年6月11日小组成员对 400米水平 410米水平2 4月份施工的中深孔排距各随机抽出5个孔进行检查 结论 排距偏差非要因 12 22 2019 确认4 扇形角偏差 2011年6月11日小组成员对 400米水平 410米水平2 4月份施工的深孔扇形角随机各抽出5个进行检查 结论 扇形角偏差非要因 12 22 2019 确认5 深孔塌孔 错孔 2011年6月11至12日小组成员对高压区3 4月份中深孔施工质量情况进行了统计 结论 深孔塌孔 错孔是要因 12 22 2019 确认6 未间隔装药 2011年6月12至13日成员对 384米水平 410米水平的大炮装药情况跟踪勘察 随机各抽出5个地点进行检查统计 结论 未间隔装药非要因 12 22 2019 确认7 炮泥填塞厚度小 2011年6月12至13日成员对 384米水平 410米水平的大炮装药情况跟踪勘察 随机各抽出5个地点进行检查统计 结论 炮泥填塞厚度小非要因 12 22 2019 确认8 装药密度低 2011年6月12至14日小组成员深入现场对 384米水平 400米水平装药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各随机抽出5排孔进行检查 统计 结论 装药密度低非要因 12 22 2019 确认9 联线绑扎不牢 2011年6月14日小组成员深入现场跟踪勘察联线绑扎情况 对 384米水平 400米水平各随机抽出5排深孔进行检查 统计 结论 联线绑扎不牢非要因 12 22 2019 确认10 起爆顺序有误 2011年6月14至15日小组成员深入现场跟踪勘察大炮起爆情况 从 400米水平 410米水平各随机抽出5排孔进行检查 发现起爆顺序均按照先中间后两端的原则进行 结论 起爆顺序有误非要因 12 22 2019 确认11 掏槽方式不适宜 掏槽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了掏槽效果 而掏槽效果的好坏对巷道掘进的单炮进尺 掘进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 2011年6月14至17日小组成员深入现场跟踪勘察了目前使用的直线掏槽效果 不是很理想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与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人交流发现 直线掏槽适合用在岩石坚硬 完整性好的地处 而高压区巷道由于受压力影响围岩较松软 破碎 不适合用直线掏槽 适合采用楔形掏槽方式 结论 掏槽方式不适宜是要因 12 22 2019 确认12 炮孔数目少 巷道超欠挖是炮孔数目多少的直接体现 巷道超欠挖超过的范围既视为超欠挖 2011年6月15至17日小组成员对3 4月份的高压区巷道超欠挖情况进行了统计 12 22 2019 且掘进炮孔布置数目为37个 数目偏少 单孔装药量大 放炮后对巷道围岩振动破坏较大 不利于巷道后期承受较大压力 结论 炮孔数目少是要因 确认13 中长锚杆数目少 巷道支护中长锚杆数目少不利于巷道围岩承受较大压力 易造成巷道垮冒 2011年6月15至17日小组成员对高压区巷道3 4月份巷道垮冒情况进行了统计 确认12 炮孔数目少 12 22 2019 原支护形式中长锚杆每排布置6根 排距为1 4米 巷道顶板及两帮锚杆数目少 不利于控制冒顶 片帮事故的发生 结论 中长锚杆数目少是要因 确认13 中长锚杆数目少 12 22 2019 通过分析 确定主要原因为 深孔塌孔 错孔 掏槽方式不适宜 炮孔数目少 中长锚杆数目少 12 22 2019 针对造成高压区矿石回采率低的主要原因 按照5W1H原则 制定了以下对策 措施 制定对策 12 22 2019 实施一 加强中深孔施工管理 提出加强排的概念 加强排也就是在一个点施工两排深孔 一排前倾83 一排前倾90 加大深孔排距 由正常排的1 8米增加到加强排的3 2米 适当增大深孔孔底距 中深孔设计施工要求孔底距是1 7 2 1米 我们采取在岩种较好的地点 中深孔孔底距采用1 7 1 8米 在软 弱 破围岩巷道及高压力区巷道内 中深孔孔底距采用2 0 2 1米 最大取2 3米 12 22 2019 高压区内巷道掘进完毕后 24小时内马上进入台架进行深孔施工 缩短中深孔存在时间 具体施工顺序如下图 高压区深孔施工一次打深孔3 5排 压力较大时打2 3排 出矿完毕后观察巷道顶板 两帮情况 必要时进行巷道维护 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 如此反复施工直至巷道回采完毕 实施一 加强中深孔施工管理 12 22 2019 2011年10月15日至20日 小组成员对高压区内8 9月份深孔施工质量情况进行了统计 由上表看出 通过对策的实施 深孔的施工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达到了95 00 的合格标准 实施一 加强中深孔施工管理 12 22 2019 实施二 设计新的掏槽方式 对高压区巷道掘进遵循 打浅眼 多打眼 放小炮 的爆破原则 尽量保持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从而使巷道开掘后围岩能够承受较大压力 为后续的采矿提供有利条件 因此我们把原来的直线掏槽变为楔形掏槽 12 22 2019 实施三 改进掘进炮孔布置 我们按照 打浅眼 多打眼 放小炮 的爆破原则 严格控制单炮进尺在1 2 1 5米 我们对掘进炮孔数目重新进行了计算 N qsL药 G q 炸药单耗s 巷道断面面积L药 药卷长度G 单只药卷重量 装药系数带入数据取整数的N 42个 为保持高压区巷道围岩的完整性和成型好 我们在顶眼及两帮眼各增加一个 最终N 45个 炮孔数目的增多减少了单孔装药量 减小了放炮对巷道围岩的振动破坏 有利于保持巷道围岩的完整性 12 22 2019 为验证措施二 三实施的效果 小组成员对对策实施后8 9月份高压区巷道的超欠挖情况进行了统计 由表看出 巷道超欠挖占比由实施前的27 73 将为11 70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实施三 改进掘进炮孔布置 12 22 2019 实施四 设计新的支护方式 对高压区 围岩破碎巷道围岩的支护 采用加强支护 小组成员通过对巷道顶板 两帮的破坏形式的研究分析 对中长锚杆的间距重新进行了计算 d A t t r 0 5式中 d 锚杆间距 A 锚杆截面面积 t 锚杆材料允许拉应力 r 岩石容量 t 松动圈半径带入数据计算得锚杆间距d为0 75 0 96米 取0 8米 12 22 2019 我们对原IA级支护形式进行了修改形成新IA支护方式 并在南区推广使用 新IA级支护形式采用2米托盘锚杆 3米中长锚杆的联合支护形式 2米托盘锚杆间距 800mmX800mm正方形布置 3米中长锚杆间距 800mmX800mm正方形布置 新IA级支护形式采用一遍支护 支护速度快 增加了3米中长锚杆数目 由原来的6根变为11根 减小了锚杆间距 有效地控制了顶板冒顶 两帮片帮的发生 实施四 设计新的支护方式 12 22 2019 实施四 设计新的支护方式 12 22 2019 对策实施后 小组成员对8 9月份这两个月份的高压力区巷道垮冒情况进行了统计 由表看出 对策实施后巷道垮冒率由实施前的29 49 降为8 94 措施效果明显 实施四 设计新的支护方式 12 22 2019 目标检查 2011年12月26日小组成员对2011年三 四季度的高压区矿石回采率情况进行了统计 效果检查 12 22 2019 目标达到了 效果检查 12 22 2019 活动后效果与活动前原状对比检查 2011年12月26日至29日小组成员根据现场的实际条件 重新对影响高压区矿石回采率的因素进行了统计 效果检查 12 22 2019 由上图看出 巷道掘支困难和大炮放炮效果差的累计频率由原来的80 46 下降为55 38 降幅明显 效果检查 12 22 2019 经济效益 本次活动提高了我矿高压区矿石回采率 2011年三 四季度回采的高压区矿块地质矿量499149 1吨 共多回收金属量 499149 1 0 4129 0 7016 0 6667 7192 84吨 我公司矿粉品位为64 多回收金属量可生产精矿粉 7192 84t 64 11238 82吨 按市场价格1200元 吨计算 扣除成本171 31元 吨 可实现效益为 11238 82 1200 171 31 1156 13万元 效益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