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莺莺传略论内容提要:莺莺传是唐传奇中写才子佳人之恋的著名作品,它在唐传奇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以凄婉动人的笔触描写了莺莺与张生相见、相悦、相欢,而以张生的“始乱终弃”作结的爱情悲剧的全过程,细致地展现了莺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深刻社会内涵的典型性格,塑造了一个冲破封建礼教樊篱、争取爱情自由的叛逆女性。本文从小说的写作背景入手,通过解读、分析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谈谈其对后世同类作品的影响。关键词:唐传奇 莺莺传 爱情 婚姻 封建礼教小说在唐代得到了繁荣发展,究其原因,首先,初盛唐生产力迅猛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安史之乱以后,城市更加畸形地发展,长安、洛阳、扬州等地成为闻名的城市,市民阶层兴起。这样新的社会生活,新的人群,新的审美情趣,便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市人小说”便应运而生。这就为唐文人写传奇提供了大量题材。唐代举子们的“行卷”、“温卷”,也是推动传奇创作的原因之一。唐代的士人在参加科举考试前,往往要把自己的作品投献给当时的名流显要,希求他们的赏识,“以姓名达诸主司”,此谓之“行卷”。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投献的作品有诗有文。因为传奇兼有史才、诗笔、议论的表达能力,故士人们常用传奇作为投献之作,这就自然推动了传奇的写作。再就是文学本身的原因。古代的神话、司马迁的史传文学、六朝的志怪、轶事小说,都可以说是唐人小说的渊源。特别是六朝的志怪、轶事小说与唐传奇有直接关系。它有简单的故事情节,粗陈梗概,已具备了小说的雏形,再加上司马迁史传文学的传统经验,文人们“施之藻绘,扩其波澜”(鲁迅语)便成为情节曲折、故事动人、人物生动的唐人传奇了。唐代的诗歌、变文、俗讲等各种文体的盛行,都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传奇的表现技巧,特别是古文运动使散文从骈俪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更直接影响了传奇的创作,使之繁荣起来。到了盛、中唐时期,唐传奇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这时作者众多,佳作如云。如沈既济的枕中记、任氏传,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蒋防的霍小玉传,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李朝威的柳毅传,陈鸿的长恨歌传,陈玄佑的离魂记,等等。这些作品已经脱离志怪影响,完全反映现实生活,涉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塑造了各阶层人物形象。情节曲折,故事有头有尾,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无论思想还是艺术性都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现实,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而且从故事结构、情节安排、人物描写到语言技巧上,都标志着中国小说创作的高度成就。它不仅是对六朝小说的重大突破,而且对后来的小说以及戏曲的发展,都起到开创局面的作用,为后代的戏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如金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元王实甫的西厢记均取材于莺莺传。这都说明,唐传奇的影响深远,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著名诗人元稹作于贞元末的莺莺传,是唐传奇中第一篇完全不涉及神怪情节、纯粹写人世男女之情的作品,它在唐传奇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以凄婉动人的笔触描写了莺莺与张生相见、相悦、相欢,而以张生的“始乱终弃”作结的爱情悲剧的全过程,细致地展现了莺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深刻社会内涵的典型性格,塑造了一个冲破封建礼教樊篱、争取爱情自由的叛逆女性。故事发生在贞元年间,张生寓蒲州普救寺,适其表姨郑氏携女崔莺莺同寓寺中。其时绛州节度使浑瑊死,军队发生骚乱劫掠。张生与其将领友善,庇护了她们母女。在郑氏所设答谢宴上,张生认识并倾心于莺莺。在婢女红娘帮助下,张生以诗求私通,始遭严拒,但最终莺莺不能自持,以身相许,二人幽会累月。后张生赴京应举、遂与之绝。一年多后,张生与莺莺已各自嫁娶,张生偶过其家,以表兄身份求见,莺莺赋诗拒之,二人遂“绝不复知”。因小说写得辞旨顽艳,颇切人情,又因为莺莺是“颜色艳异,光辉动人”的纯洁少女,而不是像霍小玉、李娃那样的出于倡家,她作为多情而又不幸的少女形象,一直引起人们深深的同情,她与张生的无果而终特别让读者感到遗憾。张生为什么抛弃莺莺呢?据他自己说:莺莺是罕见的美女“尤物”。这种“尤物”,“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余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所以“忍情”弃舍。可见张生是个始乱终弃的无义之徒。作者却在为他的丑恶行为找寻理由辩解。还说,许多人都赞张生是个“善补过者”。这是颠倒是非。而在客观艺术效果上,却起到了对爱情不专一行为的批判,产生了真正打动人心的悲剧力量。不过,应当看到,莺莺传令人遗憾的结局男女主角“始乱终弃”的情节模式,实际上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成规惯例。搜神记中的弦超与天上玉女、幽明录中的刘晨、阮肇与山中仙女、唐传奇任氏传中的郑六与狐妖任氏、游仙窟中的“余”与十娘、周秦行纪中的“余”与昭君等,都是这一成规的体现。在这些作品中,男女主角不经过任何礼节仪式,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而发生性关系,因而是“始乱”;然后,双方以分离为结局,都没有“终成眷属”,实质上也是“终弃”,莺莺传和霍小玉传在深层次上也都以这一成规为基础,不管作者是否意识到这一成规。区别只是在于:天上玉女、狐妖任氏等都不是人类社会中的成员,她们与弦超、郑六等男子的离异因而不可能被表现并被理解为某一方对另一方的负心。莺莺传中的张生与莺莺以及霍小玉传中的郑生与小玉则因为都是人类社会中的成员,他们的故事很容易被读者按照实际生活中的道德、情感来加以理解。从心理角度上看,这种故事框架是以男性意识为中心的,它表达男性对婚姻之外的异性的迷恋与满足。即使在那些以婚姻为结局的男女故事的作品中,如幽明录中的买粉儿、庞阿、唐传奇中的离魂记和后来的西厢记等,作者的兴趣也主要在成亲之前男女主角的“欢会”、私下幽会(即偷情),这些情节或场面通常是作品中描写最细致、最能使读者身临其境的地方。一旦男女主角拜堂成为正式的夫妻,就似乎没有可叙述的内容,作者的想象力无从施展,情节便收束、闭合。这也就是莺莺传没有让张生与崔氏“终成眷属”的真正原因。张、崔爱情故事,流传甚广。如鲁迅所说:“其事之振撼文林,为力甚大。”揆其原因,我想最主要的是,作者第一次塑造出一个性格独特的妇女形象莺莺。她给人的印象历久不磨,她的悲剧遭遇唤起人们莫大同情。这个形象的塑造,既为后世作者勾画出一个基本的性格轮廓,又为形象的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余地。自古以来,在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封建礼教影响下,婚姻仅仅是一种以“父母之命,诳之以媒妁,敌之以门户,拘之以礼法”的违反人性的结合。封建社会男权至上的理论压抑着女性的人性和热情。封建社会的妇女没有自由选择爱情的权力,女性婚姻与情感都被限定在狭小的范围内,婚姻无爱情作基础,使她们长期处于爱情的饥渴之中,这是她们大胆反叛传统,要求自主婚姻的内在动因。唐传奇莺莺传塑造的崔莺莺这个艺术形象, 无论在思想意义和艺术描写上都达到很高的成就,作者凄怨动人的描写了莺莺与张生相见、相悦、相欢,而以张生的“始乱终弃”作结的爱情悲剧的全过程,细致地展现了莺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深刻社会内涵的典型性格。崔莺莺是一个在封建家庭的严格闺训中长大的少女。然而,“食、色,性也。”青年男女对爱情与婚姻的追求,这本身就是人的本能欲望的表现。即使“防得个水泄不通,也只禁得他们的身,禁不得他们的心。”因此她有强烈的爱情要求,但又在内心隐藏得很深,甚至有时还会在表面上作出完全相反的姿态。当崔夫人设宴答谢,并命女儿出拜张生时,她一再拖延,“久之乃至”既“双脸销红”,又“凝睇怨绝”,一副羞涩而不情愿的模样,表现出一个名门少女所特有的端庄、娴静而又娇羞、矜持的性格特点。张生惊其美艳,转托婢女红娘送去两首春词逗其心性。莺莺当晚即作明月三五更一诗相答,暗约张生在西厢见面;但当张生“攀杏逾墙”如约来后,她却“端服严容”,大谈一通“非礼勿动”的道理。“兄之恩,活我之家,厚矣。是以慈母以弱子幼女见托。奈何因不令之婢,致淫逸之词,始以护人之乱为义,而终掠乱以求之,是以乱易乱,其去几何?诚欲寝其词,则保人之奸,不义;明之于母,则背人之惠,不祥;将寄与婢仆,又惧不得发其真诚。是以用托短章,愿自陈启,犹惧兄之见难,是用鄙蘼之词,以求其必至。非礼之动,能不愧心?特以礼自持,毋及于乱。”数日后,当张生已陷于绝望时,她忽然又采取大胆的叛逆行动,主动夜奔张生住所幽会,“襄时端庄,不复同矣”。这说明莺莺具有两重性格:既有青春的骚动、对爱情的渴望,又在道德礼教的自抑下一再犹豫。而深入一层来看则可发现,莺莺对于被抛弃的结局又是有预感的,她既渴望爱情,又对爱情没有把握,从而构成了她在行为上的一再矛盾和反复。她在思想上始终未能彻底摆脱社会、出身、教养所加给她的精神桎梏。她仍然认为私自恋爱结合是不合法的,“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因而在她遭到遗弃以后,就只能自怨自艾,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又表现了她思想性格中软弱的一面。一方面,对情爱的渴望导致其礼教之防十分脆弱;另一方面,对结局的担忧又使她在每次热情迸发之后表现出对张生的冷淡。莺莺与张生由相遇到结合的过程,既是一个情、礼冲突最后以情胜礼的过程,也是一个集渴望、担忧于一体,充满内心矛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终点,她恢复了青春少女的本性,主动去找张生,自荐枕席,体验到了自由恋爱的愉悦。然而接踵而来的打击,又使她跌入被抛弃的痛苦深渊。张生赴京应考,滞留不归,莺莺虽给张生寄去长书和信物,但张生终与之决绝。莺莺多情而又内涵极深,热爱张生,但感情并不奔放;内心有深沉痛楚,却十分隐秘。人的正常的喜怒哀乐,在莺莺的形象中都以表里之间的矛盾、端庄的矜持的姿态展现的。自然的感情流露和贵族的骄矜性格,构成莺莺形象特有的矛盾色彩。她既无杜丽娘的浪漫气质,也没有林黛玉的单寒之色。她的性格造型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作者的重大创造,她的形象真实可信。但是她的遭遇却给人们留下心灵上的遗恨,张生的“补过”,玷污了她的形象。甚至他们两人都自认为他们的爱情是错误的,张生是“补过”,莺莺也有“自献之羞”,这里美变成了丑,对此,凡正直的人们都不能接受。他们要为这场爱情公案辨明是非。我想这大概就是后世作者们不惜花费大量心血改写西厢故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莺莺传的阅读史上,人们或以“抛弃”之类词语指谪张生,对他的“始乱终弃”表示不满;或以再创作方式弥补张生与崔莺莺之间的不圆满结局。后世许多作家、作品都纷纷对莺莺传进行重新解读和对张崔爱情故事重新结构,在莺莺叛逆性格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确立了反抗封建礼教的主题思想,从而取得了新的成就。宋代秦观、毛滂的调笑令以一诗一词咏唱这个爱情故事,使它成为歌舞曲词。赵令畤创作了可说可唱、韵散相间的商调蝶恋花词。小说有张公子遇崔莺莺,见于南宋皇都风月主人的绿窗新话。此外,罗烨的醉翁谈录“小说开辟”中记有小说莺莺传。赵令畤的鼓子词和绿窗新话中的张公子遇崔莺莺,与元稹的原作不同,它们都删去了传奇小说文中张生诋莺莺为“尤物”、“妖孽”的部分,赞赏莺莺的真情,同情她的命运,并对张生的行为颇有微词。 金代章宗时人董解元曾将这个故事改编为长篇巨制西厢记诸宫调。它在主题思想和人物塑造上都与莺莺传有根本的差异。西厢记诸宫调摒弃了莺莺传的悲剧结局,以张生和莺莺双双私奔团圆作为结尾。莺莺传中矛盾的双方是张生和莺莺,导致莺莺悲剧命运的因素,是张生的薄情。而西厢记诸宫调中的基本矛盾是争取婚姻自主的崔、张和以崔母为代表的封建势力,这就使作品具有明显的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与此相联系,西厢记诸宫调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莺莺传到西厢记诸宫调,崔母从一个性格软弱的老婆婆,成为封建势力的维护者,崔、张婚姻的直接障碍。张生从一个思想感情上存在矛盾的负心汉,变成一个用情专一、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多情种。而莺莺的形象则显现出鲜明的反抗性。西厢记诸宫调删去了莺莺所说的“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一类话,并写她和张生一同投奔了白马将军。西厢记诸宫调还创造了两个身世卑微的小人物红娘和法聪,并赋予他们勇敢、机智的性格和济危解难的侠义肝胆。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诸宫调完成了一个质的变化,为杂剧西厢记的创作奠定了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西厢记和西厢记诸宫调相比,在思想内容上更趋深刻,它正面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莺莺传这部传奇文,虽然格调不高,但对崔张的爱情和莺莺性格的描写,楚楚有致、细腻动人,引起当时许多人的注意,并给后世作者以深远影响。正如鲁迅所说:“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对莺莺传的肯定和批评都十分确当。莺莺传是一个沾有泥淖的珍珠。因为它是珍珠,所以人们都想把它的泥淖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互联网科技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激光条幅机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商场冬季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岗位聘任协议书9篇
- 山东省2025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宜昌市2025湖北宜昌市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校园(华中师范大学站)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宁波市2025年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招聘1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国家监管中心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及安排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招聘高层次人才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物流园区规章制度模版(2篇)
- 《多能源耦合供热系统》
- 《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完整课件
- 京东方岗位胜任力测评题库
- 印刷包装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方案
- 高中数学64数列求和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二手车国庆节活动方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高考物理步步高同步练习必修3练透答案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新课标要求-中考33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