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25《论语》十则教学设计语文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25《论语》十则教学设计语文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25《论语》十则教学设计语文版.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25《论语》十则教学设计语文版.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25《论语》十则教学设计语文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十则1教学目标 论语有关的文学知识。.,整理、积累语言材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新设计 本课主要通过“五读法”来学习,“五读”即朗读、译读、理读、背读和悟读。通过五个层次的读指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化解重难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总结整理重点文言词汇和中考真题迁移,帮助学生学会比较分析,掌握考试的知识点,达成考纲的目标。3学情分析 七年级上学生已经学习过论语六则,初步了解了孔子和论语的知识。但文言文重在朗读、背诵和领悟精神内涵,个别学生还不能读准字音,因此教会学生正确朗读文章,掌握文言词汇是教学的重点。另外,学生的生活面很窄,涉世还不深,对论语的个别句子理解还有一定难度,教学中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和挖掘现实生活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4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整理、积累语言材料。难点:结合生活实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论语六则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1988年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让我们再次走近孔子,走进论语。活动2【活动】温故知新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Ppt3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乃至立身处世之道等。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活动3【活动】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读起来。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赛读:老师找五位同学读,每位同学读两则,看看哪位同学读得好!这五位同学读得很好,基本上掌握了字音,把握准了节奏,不过,老师还要提示大家,注意文中的几个生字和多音字:浴乎沂 风乎舞雩 三省吾身 莫春 冠者 不成人之恶 人之所恶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活动4【活动】译读课文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和参考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翻译课文,互相质疑问难,翻译时要注意按照翻译的要求以直译为主,熟练运用翻译的方法留、换、删、补、调。活动5【活动】理读课文 这篇课文阐述了人生的哪些道理?请同学们以小组为为单位分则梳理,并用简洁的词加以概括。第一则要善于自省; 第二则要见贤思齐; 第三则要推己及人第四则要有理想抱负; 第五八则对富贵要取之有道; 第六则要重实践第七则要成人之美; 第九则要有艺术修养; 第十则要亲近自然活动6【活动】背读课文 男女生轮流背诵课文分小组背诵、赛背。诵读经典,品味经典,还要学以致用,用经典指导我们的生活,内化成我们的行动。六第六节环节:悟Ppt9活动7【活动】悟读课文 老师经常看到有些同学当别人在课堂上回答错问题或被老师点名批评时,就兴灾乐祸,取笑别人,也没有思考自己有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还有些同学不喜欢别人开他的玩笑,自己却喜欢捉弄同学,甚至对同学动手动脚的,对于这些情况,你们觉得他们应该怎么要求自己呢?去请用论语十则中的句子做答。哪位同学知道请回答。“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并解释。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梁漱溟曾说过:“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当代作家余秋雨也说过:“孔子的论语是美德的最高文本。”(1)在本文论述的内容中,你认为哪一点最有价值?为什么?(2)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在哪一方面做得还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联系生活实际,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活动8【导入】布置作业 论语。多音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成语3学论语写心得我们学习完论语十则这门课,接触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对课文中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有了初步的理解与掌握,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实践把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写下来。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强化考试知识点。学时重点 . 正确背诵和默写课文。学时难点 结合中考真题,强化考试知识点.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检查 检查背诵和默写。易错字句的强化。(批注标画、多次书写强记等)活动2【活动】评讲作业 第一组:一词多义任重而道远(并列连词) 与朋友交(和,连词)富而可求也(假设连词) 吾与点也(赞赏,动词)为人谋(替) 可以终身行(奉行,遵守)不图为乐(创作)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实行)第二组:词类活用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风乎舞雩: (名词做动词,吹风)传不习乎 : (动词做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第三组:见贤思齐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道远 成人之美第四组:翻译句子Ppt6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活动3【练习】中考链接 (2012广东茂名)阅读十则,完成8-10题论语十则(一)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四)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六)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一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七)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八)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九)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十)(点)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不亦说乎(通“悦”,愉快,高兴)B不耻下问(可耻)C为人谋而不忠乎(谋划,商量办法)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实)9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学而时习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人不知而不愠水落而石出者C可以为师矣可以一战D其恕乎其不善者而改之(2分)()A第二、三则主要阐述了学习方法的问题,第四、五则主要阐述了学习态度的问题B第七则是说为人要终身遵守的准则,揭示了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宽容态度C第十则,曾点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风和煦、人群活动的祥和情景,孔子心有感触地大加赞赏此则旨在告诉我们:人要和自然相融,锻炼身体,享用自然之乐D选文中有些话已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比如第七、八、九则分别概括为:“见贤思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2012山西)阅读论语(节选),完成711题。(10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7给下面加点的词注音。(2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8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9下列加点词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B可以一战C可以调素琴D皆以美于徐公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1中国古代曾有“半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