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 三节生物群落的构成 生物群落的演替 一 群落的概念及物种丰富度1 概念同一时间内 的相互之间有 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 物种丰富度 1 概念 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 生态学上常用 来表示 2 常用的计算公式 s a d 物种丰富度指数 占据一定空间 直接或间接联系 物种数目的多少 物种丰富度指数 物种数目 样地面积 二 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1 判断下列物种之间的关系 1 狼与兔 2 根瘤菌与大豆 3 草原上的牛与羊 4 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 捕食 互利共生 竞争 寄生 2 根据上述判断完善以下有关概念 1 捕食 一种生物取食 的种间关系 2 竞争 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 而产生的相互妨碍作用的现象 3 寄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 为营养并对宿主造成危害的现象 4 互利共生 两个种群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赖 另一种生物 同一资源 体液 组织或已消化利用的 物质 相互得益 三 群落结构1 类型 1 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 a图 b图 2 根据上图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a图 植物分层 动物分层 b图 地形 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栖息空间和食物 光照 湿度 阳光 2 生态位 1 概念 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在 及其与 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2 特点 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都会占据 生态位 越大 生物之间的 越激烈 3 意义 生态位的多样性是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 3 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及意义 1 形成原因 是 的结果 2 意义 提高了生物 的能力 时间 空间上所占据 的位置 相关种群 一定的生态位 重叠程度 竞争 自然选择 利用环境资源 点拨 1 种群和群落的关系 种群和群落都是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 其关系可表示为 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之和 种群 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和 群落 2 群落的实质 以种群为单位 且各个种群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在共同的无机环境中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与进化形成的生命系统 四 群落的演替1 概念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 的演变现象 2 类型 1 原生演替 初生演替 概念 在 或虽有过生物生长但 上发生的生物演替 主要阶段 地衣 苔藓阶段 灌木阶段 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 从未有过生物生长 已被彻底 消灭了的原生裸地 裸地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森林阶段 2 次生演替 概念 当某个群落受到 或 等因素的干扰 该群落中的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时所形成的裸地 称为 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 称为 外界因素 有火灾 洪水 病虫害 严寒等 和 其中 是主要因素 洪水 火灾 人类活动 次生裸地 次生演替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 3 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 1 内因 动力 催化剂 和 的动态变化 2 外因 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包括 以及 而引起的环境变化 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 甚至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进行 点拨 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 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 物种的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 而不是完全取代 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外界因子的变化 群落本身 人类活动 方向和速度 对环境作用 思维判断 1 研究个体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分析 群落是在种群的基础上建立的 因此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2 池塘中的全部鱼 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分析 群落强调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其中包括各种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 3 捕食关系对维持种群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分析 物种间通过捕食关系制约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数量 从而维持着各种群的稳定 4 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分析 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 主要与食物有关 其次还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 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5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 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分析 影响初生演替的主要外界因素是自然环境 影响次生演替的主要外界因素是人类的活动 群落的空间结构1 群落的空间结构类型 1 垂直结构 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了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 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 群落中的光照强度随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 如图所示 对应 对应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因此 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 2 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 地形的变化 土壤湿度和盐碱度 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 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 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种群 3 生态位 生态位重叠程度越大 种间竞争越激烈 2 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意义 1 原因 群落结构与环境中生态因素有关 群落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2 意义 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高考警示钟 水域中水生动物的分层现象 1 示例 水域中 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 比如湖泊 海洋中的浮游动物即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2 影响因素 影响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原因主要取决于阳光 温度 食物和含氧量等 此外 在不同季节也会因光照条件的不同而引起垂直分布的变化 典例训练1 2011 江苏高考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 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 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 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c 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 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 解题指南 1 考查实质 本题考查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同时考查学生从表格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以及分析判断能力 2 解题关键 对比不同海拔下植被类型和蝶类种数 分析其差异产生的原因 解析 选d a项 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项 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只是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 c项 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有关 d项 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 如光照 温度 有关 变式训练 如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 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 下面是对图a中3个物种与图b中3个物种相比较的几种说法 正确的是 a 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b 图b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c 如果资源有限 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 图b中物种2也有被排除的危险d 两图中的物种的种间斗争激烈程度相等 解析 选c 从a b两图分析可知 图a中3个物种共同利用的资源不多 因而种内斗争激烈 图b中3个物种有许多共同利用的资源 它们会因共同利用资源而发生激烈的种间竞争 可排除a b项 又由上述可知 两图中物种间的种间斗争激烈程度是不相等的 排除d项 变式备选 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 由高到低可划分为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 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 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 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c 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d 物种组成及比例 解析 选a 森林由高到低呈现一定层次性 林下不同地点随透光度的不同植物种类的分布呈现斑块性和镶嵌性 说明群落有一定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 或虽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 虽失去了原有植被 但仍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环境 缓慢 较快 群落的演替1 演替类型比较 自然因素 裸岩上的演替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2 群落演替的原因 1 环境不断变化 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 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2 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 迁徙 3 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 4 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5 人类活动的干扰 3 群落演替的结果 1 演替方向 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 具有一定规律 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 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 一般都可以演替到森林阶段这一最高阶段 2 能量 总生产量增加 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3 结构 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4 稳定性 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 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 稳定性越来越高 高考警示钟 1 演替不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任何环境下的演替都要最终达到一个成熟阶段 这时候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 此时物种与环境之间高度协调 能量和物质的利用率高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也高 2 演替并不是 取而代之 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 是一种 优势取代 而非 取而代之 如形成森林后 乔木占据优势地位 但森林中仍有灌木 草本植物 苔藓等 典例训练2 2011 安徽高考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 现已成为旅游胜地 岛上植被茂盛 风景优美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 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 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 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解题指南 1 考查实质 本题考查群落的有关知识 主要涉及群落演替的类型 方向和过程特点 2 解题思路 从演替的起点 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 入手 区分群落演替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解析 选b 群落的水平结构表现在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 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 因此a项正确 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因此b项错误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因此c项正确 从光裸的火山岩上长出茂盛的植被是一个漫长的演替过程 因此d项正确 变式训练 2011 海南高考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b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c 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原生演替的速度快d 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原生演替 解析 选d 围湖造田是人为干扰群落演替的方向 因此会影响群落的演替 演替过程中群落内的物种组成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次生演替是在原来土壤条件保留的情况下发生的 因此比较快 而初生演替没有任何物质基础 因此速度比较慢 弃耕农田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不属于原生演替 变式备选 如图显示某一规模农场自1850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100年中物种丰富度变化的数据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100年中生物的多样性不断降低b 1875年比1850年植物种类增多 群落结构趋于简单c 1950年时 农场中的生物群落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d 农作物逐渐在选择中占据优势 解析 选b a项 观察三年的统计结果 可以看出物种丰富度不断降低 b项 从图中无法说明1875年比1850年植物种类增多 c项 1950年时 物种丰富度极低 故农场中的生物群落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d项 农作物是这个农场中的主要优势种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 同时减少 呈现出 同生共死 的同步性变化 大豆与根瘤菌 群落的种间关系 数量上呈现出 先增加者先减少 后增加者后减少 的不同步性变化 羊和草 狼与兔 青蛙与昆虫 数量上呈现出 你死我活 的 同步性变化 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 如图a 生存能力相同 则如图b 牛与羊 农作物与杂草 大草履虫与小草履虫 如果分开 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 而宿主会生活得更好 蛔虫与人 菟丝子与大豆 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 技巧点拨台 几种曲线的区分方法 1 互利共生曲线 同步变化 同生共死 2 捕食曲线 不同步变化 表现为一种生物数量的增减随另一种生物的增减而变化 3 竞争曲线 看最终结果 一种生物数量增加 另一种生物数量下降甚至降为0 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 则必为竞争 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 食物的重叠范围 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 n1 n2 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 a 捕食关系 n1为捕食者 n2为被捕食者b 捕食关系 n2为捕食者 n1为被捕食者c 竞争关系 n1为竞争中的胜利者 n2为失败者d 互利共生关系 n1 n2彼此依赖 相互有利 解题指南 1 考查实质 种间关系的判断 2 解题关键 从两种群的数量及其变化规律入手 通过分析生态系统中两物种的关系来解答 解析 选b 从曲线可以看出 两曲线发生周期性变化 分析曲线的每一个周期 发现总是n1种群数量增长以后 n2种群数量随之增长 说明n2以n1为食物 两个种群若存在竞争关系 一个种群的增长可导致另一个种群的减少 两种群若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则两曲线呈平行关系 变式备选 锄足蟾蝌蚪 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 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 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 各池蝌蚪总数相同 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 一段时间后 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无水螈的池塘中 锄足蟾蝌蚪数量为 j 型增长b 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c 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d 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解析 选a 三种蝌蚪有共同的食物来源 可构成竞争关系 锄足蟾蝌蚪数量减少较多 表明水螈更喜食锄足蟾蝌蚪 由于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了不同数量的水螈 改变了它们原有的竞争结果 无水螈的池塘中 最初一段时间由于食物和生存空间充足 近似呈 j 型增长 但由于蝌蚪间的竞争关系 最终仍然呈 s 型增长 分析坐标曲线的含义 种群增长曲线 案例 2010 重庆高考 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 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 各组实验中 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 饲养条件相同 组1 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 甲种数量变化如图曲线a所示 组2 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 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 组3 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 形成上 下层分离分布 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1 组1中 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 和 决定 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ml 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 2 在某些生态系统中 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 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邻近河岸底部 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 代表的类似 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 结构 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 一种数量增加 另一种减少 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 代表的类似 命题人透析 1 种群增长曲线的判断 根据组1 甲种与乙种分别置于两个容器中饲养 甲种数量变化曲线为a 则c为乙种数量变化曲线 均为 s 型增长 且该判断应结合组3来进行 根据组2 甲种 乙种存在竞争关系 因此f表示乙种数量变化 则b表示甲种数量变化 根据组3 乙种 丙种在容器中形成上 下层分离分布 不构成竞争关系 但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则乙种和丙种对应曲线应为d或e 2 判断种间关系寻找对应曲线 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 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邻近河岸底部 由于分布在不同的区域 不构成竞争关系 其关系类似图中的d和e 由于两者是同一地域中地形等因素引起的分布不同 因此两者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根据 一种数量增加 另一种减少 判断两者构成竞争关系 类似组2情况 即与曲线b和f类似 标准答案 1 出生率死亡率 两答案位置可互换 30只 ml 2 d和e水平 b和f 阅卷人点评 得分要点 1 前2个空答案固定 但位置可互换 第3空只答数值 缺少单位 只 ml 不得分 2 两空答案均惟一 必须是 b和f 组合 其余组合不得分 失分案例 1 第3空 计算方法为 30只 ml 多数因忘记书写单位而失分 也有书写数值出错的 2 因曲线组合填写错误而失分 1 下列关于物种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b 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是不同的c 从赤道到北极 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小d 丰富度越大的群落 其结构越复杂 解析 选a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并不是生物数目的多少 不同群落物种数目是不同的 丰富度也是不同的 从赤道到北极 群落的物种数目由于温度降低而减少 丰富度逐渐减小 丰富度越大的群落 物种越多 食物链 食物网越复杂 其结构越复杂 2 谚语 苗多欺草 草多欺苗 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a 竞争b 互利共生c 寄生d 捕食 解析 选a 谚语中苗与草生活在同一区域内 相互之间为了争夺阳光 养料和生存空间等而发生竞争 属于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 3 如图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那么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 竞争b 捕食c 互利共生d 寄生 解析 选c 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 捕食是两种生物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增多 或减少 另一种亦随之增多 或减少 在数量上呈现 先增加者先减少 后增加者后减少 的不同步性变化 竞争是两种生物开始时都增多 一段时间后一种生物数量增多 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 或死亡 寄生没有明显的数量变化关系 4 2012 苏州模拟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 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b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 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c 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d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总数开始时逐渐增多而后趋于稳定 解析 选b 群落演替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主要的区别在于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 但是也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5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研究和分析中 不正确的是 多选 a 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 统计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数值要低b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采用的是抽样检测法c 对小动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 不能采用标记重捕法 一定要采用样方法d 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的池塘为对象进行丰富度调查 应在同一水层取样 解析 选a c d 田鼠的种群数量 第一次标记数量 再次捕获数 再次捕获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量 因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 导致再次捕捉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变小 所以统计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数值要高 对小动物的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池塘的不同水层中生活的生物种类可能不同 故取样时各水层均应取样调查 6 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多年后 原有耕地变为林地 科研人员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 发现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 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 即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 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5234-2025塑料平托盘
- 森林防火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森林防火业务培训知识课件
- 森林运动会课件
- 2025年茶艺师面试模拟题初级及答案解析
- 电气质量员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心理咨询师实操技能进阶篇中级面试预测题详解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要点解析与模拟题集答案详解
- 2025年工业管道安装维护与检修实操模拟题集
- 2025年数据分析师面试技巧与常见问题解答集
- 旧房拆除重建协议书
- 2025-2030年中国电力电容器行业市场经营管理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
- 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解读课件
- 中医院医疗业务科室综合目标考核方案
- 防爆知识培训教学课件
- 血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 物业管理的风险管控
- S7-200 SMART应用教程2版习题答案 高职SMART习题答案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 2023-2024学年沪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3.2《解决温标转换问题-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教案
- 专升本计算机教学课件-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023新版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