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 浅析新生代油画中的现实世界.docx_第1页
【doc】 浅析新生代油画中的现实世界.docx_第2页
【doc】 浅析新生代油画中的现实世界.docx_第3页
【doc】 浅析新生代油画中的现实世界.docx_第4页
【doc】 浅析新生代油画中的现实世界.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新生代油画中的现实世界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2005年第3期(总第86期) 浅析新生代油画中的现实世界 伊卫东 (山东交通学院人文科学系,山东济南250023) 摘要:在东西方文化激烈冲撞下,2o世纪末中国油画出现了审美趣味的转变,画家们个性化语言的探索,拓展了 油画的现实语境.9o年代世俗风的兴起,市井俗人的”真相”成了这一时期油画的主题.”丑”的介入,改变了传统绘画 的唯美和谐,呈现出一种反传统,反习惯,反审美的状态.本文从9o年代新生代代表性画家的作品入手,从原汁原味的 俗人世界,调侃戏谑的生活状态,女性视角的生活感言三个方面,分析艺术家是如何用个性化的语言去解读现实世界的. 关键词:新生代;油画;现实世界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236(2005)030018一o2 出生于2o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生代油画家们,在经历了 社会转型,西方后现代艺术思潮的双重冲击后,重新审视自我, 调整创作理念.个性化的手法,直逼现实的视角,让新生代的 作品全然没有了8o年代古典唯美的田园画面,呈现的却是现 实生活的个性体验.周末与朋友一起到山野打猎(刘小东的 踏春图,1991),到广场作运动(喻红的流行运动,1992), 到海边宣泄压力(方力钧的油画no.3,1991),到牌桌前放松 心情(陈淑霞的黑桃儿,1996)这些时尚的,年轻的,前卫 的,懒散的各色人物,卸下生活中的假面,无需美化更不用矫 饰,一切都是自然休闲.”源于生活”不高于生活的”俗”, “丑”,”媚”形象的展现化解了传统的”雅”,”美”,这种受西方 后现代思潮影响的新观念,既开始了美与丑的对立,也拓展了 画面的现实语境. 一 ,原汁原味的俗人世界 2o世纪9o年代都市消费文化的兴起,现实的回归,让艺术 家们走出理想的田园,用质朴的表现手法,直白的画面语言去 审视他们生存的现实空间.以刘小东,喻红为代表的画家们用 敏锐的现实主义眼光,以”角色”姿态作画,将自己身边的人,熟 悉的事绘入画面.都市的发展与变迁带给人们无奈与困惑的 同时,也让画家有了更多观察与思考的空间,画家以社会底层 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为切入点,从混乱无序的生存空间寻找生活 的答案,巧妙地用一种冷距离的”表现”态度,而不是对社会的 热情投入的态度,让观者在体会这些具体人物的喜怒哀 乐的同时也寄予了对他们的热爱和理解.我们在欣赏这些原 】8 汁原味的生活时,虽然画面表现的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然 而透过画面中人物麻木的,呆板的,沉思的神情状态表现的是 个时代的精神肖像.如果说刘小东以”丑俗”的形象理性坦 陈现实,那么喻红则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心理,”艳俗”的形象解 读着生活,从整体看,喻红的作品运用亮丽而单纯的色彩,平面 加写实的技法展示都市女性的俏丽容颜和生活中”作秀”的场 面. 刘小东在婚宴(1992)中表现的是酒桌旁混乱的场面,然 而人物不和谐的动态,怪诞的面目表情,餐桌上的杯盘狼藉 狭小的空问浓缩着现实世界中混乱无序的状态.盲人 行(1995)表现的是赤膊行走在公路上的盲人形象,画面远处 是行进的军车,车斗上载着一群裸露的人.作品中的人物少了 苦涩,压抑的表情,多了轻松,幽默的状态,行走的盲人若没有 墨镜这个道具的话,单从板寸,赤膊,手提生肉这套打扮看绝对 位无赖模样.整个画面采用对仗式的表现手法:行走的盲人 与军车上的司机,盲人手中的生肉与军车后斗中裸露的人体, 虽说有失”和谐”,但是作者以非正常的视角将裸露的人置于不 同的空间公路上,车斗中,驾驶室里,这种既荒唐又闹剧式 的”裸露”组合,巧妙地将现实生活中各色人物的精神状态用有 悖常理的语言描述出来,同时也折射出变革时期无序状态下的 生存风景. 喻红在烈日当空中描述的是几位都市”傻大姐”的形象: 相似的着装,相似的发型,相似的皮鞋,互相搀扶,互相推拥,仿 佛商店里的模特立在街边.背景的缺失,明与暗的色彩对比将 人物生活中作秀的场面衬托得越发突出强烈.情人们表现 的是公园里谈情说爱的一个场景:假山石周围是一对对恋爱中 的青年,画家为了突出主题将恋人们处理成红色调,将山石设 置成绿色,这种色彩上的交织并置,把”爱情”的愉悦和”媚俗” 的形态用一种异样的状态表现出来. 二,调侃戏谑的生活状态 与刘小东他们”近距离”的表现手法真实还原世界相比,方 力钧,岳敏君他们则带着戏说的语言猎奇的心境审视现实世 界.他们感兴趣的不是俗人世界的”现象”,而是”此时此景”的 心理情绪,生活中那些迷失了理想,带着反叛情绪的”格式化” 的城市青年在画面中不断地重复出现,赤裸裸地展示着他们泼 劲和痞气的生存状态.方力钧,岳敏君他们这种关注生活的态 度,体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崇高”受到现实冲击之后,人 们反叛生活现实的心态.作品中他们不按常规出拳,而是以调 侃,粗俗的口吻触及生活层面,尽可能地评价生活,让光头, 大脑袋形象带着无聊的哈欠和傻笑,在蓝天白云下表情怪诞地 注视着观者无笔触的肉色脑袋,主观艳丽的色彩搭配,强 化了画面的图式语言,使缺少精神内涵的作品有一种强烈的视 觉震撼.生活中小人物的粗鲁个性,精神的缺失,无奈的心态, 在画家调侃戏谑的渲染下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方力钧时常着迷于游走不定的人,正如他自己所云:”我感 到着迷,为了弄懂别人,我不得不凝视自己;因为常看不清自 己,我只好悉心感觉别人;当我终于自以为有所发现时,一切重 又模糊.”l这种对生活中”我”“他”的迷失困惑,使其作品 时常流露出失落,焦虑,纠缠的情绪.如第一组no.2中,蓝 天白云下不露声色的俩青年,人物既暧昧又难以琢磨的眼神, 让人感到的是尴尬和不安.作品1号(1991-1992)中情绪 化的调侃形象向世人叫板的”泼皮”青年置于荒诞的错位 的空间,左边那位站在花丛中面带傻笑手指观者,右边那位口 叼一只鲜花双手插兜注视着画外,画家有意把一些没有任何逻 辑关系的图像拼接到一起”泼皮”青年,花丛,少先合唱团, 用幽默的手法反叛和拒绝传统,用另类的语言逃避现实生活的 压力. 如果说方力钧画面中三三两两的”光头”还能给观者喘息 的话,那么岳敏君成排山倒海之势的”傻笑人”却压得人喘不过 气来.在自由引导人民中,岳敏君大胆地嫁接了德拉克洛瓦 浪漫主义语言,将图中自由女神,革命志士变成了一群”漫画 式”大脑壳傻笑青年,画家以这种叙事方式来缓解社会变革时 期的人们的精神失落和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避开现实世界对 人的精神的直接冲突这一残酷的现实.在发生在某城楼的闹 剧(1991)中,画家在开国大典的地方上演了一出闹剧式的 场面,画面定格着四位躁动不安的城市青年,他们个个张开狂 笑的大嘴,细如弯月的眉眼.画家极力想通过这群”放逐心灵” 的青年迷惑无聊的生活表象唤起人l”llx4现实背后焦虑困惑的 关注. 方力钧,岳敏君的无聊好玩的心态讲述着现实生活,给人 视觉上耳目一新的感受,但是毋庸置疑,这类艺术对现实终究 只是片段式的把握,是生发自作者自身那几近破碎的价值体系 上的一种对自我当下经验的记录与把玩:. 三,女性视角的生活感言 新生代女性画家则更多的从感性的角度,体验着h常事物 和社会生活.她们大多基于女性心理的角度,并以此为出发点 感受理解身边的人和事,借助形式化的语言传达她flx,l-现实世 界的关注和质疑.画面中,她们不求客观真实的三度空间,而 是在夸张,浓烈的色彩中寻求着一种意态的生动,弃形求韵的 美感追求,既消解了现实生活的客观真实又传达了都市女性生 活的体验.品读她们的作品,不难发现,画家们不再被近实,远 虚,近大,远小,受光亮,背光暗等绘画原则束缚,语言上打破女 性传统的幻想,受伤,幽怨的”自恋”空间,面对纷繁的世界,从 男人与女人,女人与社会的角度切入主题.20世纪90年代对 绘画语言的关注,引导人们从自我经验出发构筑自己的艺术阁 楼,这就使得那些以女性自我经验表现为主的富有个人化情调 的女艺术家作品开始浮出水面_(.新生代女性意识的彰 显,让她们作品中的现实世界更具个性魅力. 申玲作品太多的青春中,通过对理发店场景的描绘,将 都市”小女人”面对竞争h益激烈的现实世界的压力和困惑展 现出来.画面中心的女子瞪着茫然的大眼对镜粉饰着弯弯的 细眉,苍白的脸率真童趣的绘画语言,”朴拙”的造型, 把女性在脂粉环境中的情趣和嘈杂的现实生活中的焦虑,无奈 融合在一起.细细品读申玲奔放而”拙美”的画面,在强烈的视 觉效果中透着一股女性淡淡的忧怨.9o年代中后期,申玲的绘 画主题从关注女性世界转向男女情感的探讨,而且画面的语言 变得更加辛辣.送你一支玫瑰花(1996)中,作者有意加强了 意向表现的语境,弱化形象的真实突出人物的个性,让新娘不 再美丽,让新郎更加冷酷,这种极端丑化的造型处理,既是一种 出自个性艺术语言独创的自觉,也是从生活出发,对当代都市 人精神状态的本质透视基础上实现的一种个性化的造型归 类. 与申玲奔放感性的”辣”味相比,陈淑霞画面中的女性世界 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和情感的纠葛,作者力图从内敛的”心理与 视觉的和谐状态”中寻找生活答案.她笔下的现实世界融合了 庄禅(宁静,舒雅)和西方语汇(形象符号化).作品中的男人女 人被虚化概括,然而画面中的一些像影子又不像影子的含蓄和 细微变化像声声叹息一样让人很长时间都无法(下转第77页) 】9 蝶窦等)和可以调节的共鸣腔(喉腔,口腔,咽腔). 美声唱法根据人的声音低,中,高将声音分为三个声区:胸 声区,混声区和头声区.这三个声区的主要区别在于运用共鸣 腔的不同.唱低音时,用胸声区,以胸腔为主,口腔和咽腔次 之,头腔更次之.唱中音时,用混声区,以口腔和咽腔为主,头 腔次之,胸腔更次之.唱高音时,用头声区,以头腔为主,口腔 和咽腔次之,胸腔更次之.由此可见,美声唱法的声区问题不 仅与音的高低有关,同时也与共鸣区有关,如果共鸣腔的运用 和调节在特定的声区范围内搞错了主次比例,就不会产生良好 的声音效果.美声唱法主张,歌唱时应运用”混合共鸣法”,即 掌握好共鸣腔的混合运用.根据不同的音高,选择对应的声 区,选择不同的共鸣比例,反对将不同共鸣腔割裂开来,仅用单 一 共鸣腔,主张在歌唱时将三个声区紧密衔接起来,形成一个 完整统一的声区,以便在唱低,中,高音的转换过程中,听不出 明显的转换痕迹,反对将三个声区割裂开来,分成互不联系的 独立声区.美声唱法认为,要使声音产生良好的共鸣,并在唱 低,中,高音时能够灵活地调整共鸣,口腔,咽腔和鼻腔起着重 要的作用.只有使这三个共鸣腔连成一体,又能灵活调整时, 声音才能圆润,明亮.京剧不像美声唱法那样分低,中,高声 区,它以行当划分为主,基本上都是唱高声部,主要用头声区, 在使用共鸣方面也不赞成把它们分割开来. 虽然京剧演员都是或接近高音歌手,以使用头腔共鸣为 主,但口腔,咽腔和胸腔也是不可缺少的.除了有的演员由于 行当的关系或根据本人的条件而创造的新流派外,在使用共鸣 方面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否则很难做到京剧所要求的那种 响,甜,脆,亮,水,膛等的声音要求.在京剧演唱中,比较明显 地需要使用整体共鸣的是花脸行当,其次是旦角,尤其是在传 统的京剧中,男旦的发声尽管都是假声,主要使用头腔共鸣,但 也混合了一些口腔和咽腔共鸣,否则能把假声高音唱得宽厚, 圆润是不可能的.老旦或老生发声时,其胸腔共鸣使用得比较 少,它以头腔共鸣为主,但老旦的口腔共鸣成分相对少一些,这 可能与前辈几个着名老旦演员的调门较高有关.现代戏里的 一 些老生演员在使用共鸣时,不像老旦那样界限严谨,相对来 讲比较灵活,但如果使用不好,就会导致老旦和老生的演唱分 不清了.丑角和小生在使用共鸣方面有很多的共同之处,都是 或以头腔共鸣为主或以胸腔共鸣为主,很少使用喉腔,口腔和 咽腔共鸣.在京剧演唱中,对鼻腔共鸣使用得较少,但有一种 不同于鼻腔共鸣的”鼻音”是不可缺少的.由于我国语言发音 的特殊要求,在京剧等一些戏曲中使用”鼻音”可以增加歌声韵 味和风格特色,京剧里的花脸,老旦,老生都运用得较好.总 之,京剧歌唱对共鸣的使用,从不同的行当来看,是上,中,下各 有侧重,平均混合的少,变化的多,固定的少. 京剧作为我国的民族艺术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从诞生 至今,无不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烙印.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 戏和现代戏的不断创新和改编,京剧也在不断进行着总结,研 究和发展.美声唱法自传人我国以来,也是在争论中得以应用 和发展.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之目 的,将京剧和美声唱法的特点和演唱技巧挖掘出来,加以利用, 是我国广大京剧和音乐工作者的共同任务. (责任编辑郑铁民) (上接第19页) 摆脱”.作品黑桃儿中,深棕色平涂背景上映衬着三个 造型概括的人物,明与暗,厚与薄的色彩肌理将他们的生活瞬 间营造成梦幻空间,整个画面虽然表现的是打牌游戏场面,然 而折射出的却是一种思辨的生活形态. 夏俊娜作品中的现实世界虽然有盛开的鲜花,迷离的色 彩,但却弥漫着女性的多愁善感.作品北方的夏天(1999) 中,画面的主题是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