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章优化总结 用图象可直观地表达物理量的变化关系 可直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在物理学中经常用到 位移 时间 s t 图象表示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其主要应用有 1 确定某时刻的位置根据图象中时刻与位置的对应关系 一一对应即可 如图 t1时刻 甲物体位于s3处 丙物体位于s1处 丁物体位于s2处 t2时刻 甲 乙 丙 丁都位于s2处 2 判断运动的方向根据斜率的正负 斜率为正表示沿正方向运动 斜率为负表示沿负方向运动 如图 甲沿负方向运动 乙 丙沿正方向运动 3 判断速度的大小根据图象切点斜率绝对值的大小 斜率绝对值越大 速度越大 反之越小 如图 甲的速度大于丙的速度 乙的速度逐渐增大 丁的速度一直为零 4 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是静止 匀速还是变速运动根据图线的形状 图线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说明静止 图线为倾斜的直线 说明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线为曲线 说明做变速直线运动 如图 丁处于静止状态 甲 丙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做变速直线运动 5 判断多个运动是否途中相遇根据图象的交点 两图象的交点表示相遇的时刻和位置 如图 甲 乙 丙和丁在t2时刻相遇在s2处 6 判断计时零时刻的位置根据纵轴截距 当t 0时 纵轴的坐标即为出发点的位置 如图 甲的出发点为s4 乙 丙的出发点为位移原点 丁的出发点为s2 7 判断运动到位移原点的时刻根据横轴截距 横轴截距表示位于位移原点的时刻 如图 甲在t3时刻运动到位移原点 如图所示为物体的运动图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0时物体在s0处b t t1时物体在s1处c 在0 t1内物体的位移为s1d 在0 t1内物体的位移为 s1 s0 精讲精析 s t图中 点 t s 表示t时刻的位置 位移s s末 s初 即位置之差 答案 abd 试判断图中 甲 乙两图象所描述的质点的运动情况 精讲精析 题图甲表示质点位移为s0时开始计时 计时过程中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题图乙表示从位移的零点开始计时 质点在0 t1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t1 t2时间内质点静止 在t2时刻以后 质点又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见精讲精析 v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v的方向就是加速度a的方向 通过分析a与v之间的方向关系 可以判断物体是做加速运动还是做减速运动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m s2 对于任意1s来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1s末的速度比该1s初的速度总是大3m sb 某1s末的速度是该1s初的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四川水利安全b题库及答案解析
- 优题库注册安全工程师及答案解析
- 小学安全教育专题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降水的变化》 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
- 2025年玻璃水烟壶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氟尿嘧啶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初级形态的聚酰胺树脂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CAD软件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铌铁火法冶炼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海藻繁育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深圳劳动合同下载
- 政治理论应知应会100题
- 2024年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宁德监狱囚犯心理咨询服务合同
- 副总经理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国企)2024年
- 学校弱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高中语文语法简略
- 输变电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 DBJ33T 1320-2024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标准
- 2023年成人高等考试《民法》(专升本)真题及答案
- 幼教培训课件:《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及行为问题的诊断与矫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