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题型,研究规律,研究技巧试从五类题型分类解析现代文阅读高考现代文阅读如何指导,一直是许多老师感到很头痛的问题。一是因为分类复习时,要考查的知识点繁多琐碎,指导起来容易胡子眉毛一把抓,老师困惑学生迷惑,费力不讨好。二是因为整体阅读时,学生答题容易遗漏得分点,把握不好答题要领,致使主动失分比较多。其实,现代文阅读还是有规律可寻的。程红兵老师说:“高考就那么几种题型,我相信任何东西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书生校长第15页,教育科学出版社)确实如此,备战高考,我们应该研究题型,研究规律,研究技巧。我们可以把原来的高考题拿来按照解题规律进行分类,同一种规律、同一种解题技巧的题目放在一起。教者将这些题目分析透彻,接下来把经过分类的题目交给学生去研究比较,通过“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途径,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题规律,发现解题技巧,教会学生用“发现法”进行研究,帮助学生学会研究阅读技巧,掌握阅读技巧,弄清几大题型的答题方法,从而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一来学生印象深刻,复习效率会大大提高。笔者在多年指导高三复习时,对现代文阅读,带领学生总结出了“夸、抓、挖、发、结合”五类题型的答题规律,经过实践检验,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一、“夸”题:想说“夸”你也容易。所谓“夸”题,就是题目中包含“赏析妙处、说明意图、谈谈作用”之类要求的题型。隐含要求学生对文章的某一处内容、某种结构、某种手法进行夸耀、夸赞、夸奖之意,笔者形象地将其称之为“夸”题。请先看一组典型“夸”题:1、(严冬海猎陈秉汉2011年广东卷第16题)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4分)2、(这是你的战争宗璞2011年江苏卷第13题)孟弗之与蒋姓学生、萧子蔚与澹台玮的对话场景,对比鲜明,请从学生形象和对话情境两个方面加以分析。(6分)3、(塔上的树易云武2011年天津卷第19题)请细读最后一的自然段,写一段80字以内的赏析性文字。(5分)4、(第9车厢2011年浙江卷第11题)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5、(第9车厢2011年浙江卷第13题)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6、(第9车厢2011年浙江卷第14题)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7、(这是你的战争宗璞2011年江苏卷第14题)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6分)8、(梁宗岱先生2011年第广东卷19题)请分别指出文中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分)(1)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2分)(2)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2分)9、(怪人2011年辽宁卷)小说为什么对马乌罗“烙牛”的具体过程不着一字?请简要分析。(6分)10、(没有天堂2011年山东卷第19题)作者在文章开头描述的东西方宗教中“天堂”的目的是什么?(4分)11、(没有天堂2011年山东卷第19题)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两划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12、(审丑2011年山东卷第20题)结合文意赏析两处划线部分。 (4分)13、(想飞2011年湖南卷第17题)谈谈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4分)以上这些题目,或者要求“夸”景物描写的作用,或者要求“夸”“对比”手法、第三人称的妙处,或者要求“夸”叙写自然景物的好处,“夸”作者的结构设计为什么好等等,具有典型的“夸”题特征。这类题型答题时有何规律,有何技巧?通过引导学生对照高考标准答案,发现一般应从三方面入手“夸”,即“夸”内容、“夸”结构、“夸”手法。如果是单纯的手法赏析题,就要按照“什么手法手法作用表达情感与中心主题的联系”步骤展开,即“手、作、情、中”四结合,确保答到要点。下面例举一题加以阐释:(塔上的树2011年天津卷第19题)请细读最后一的自然段,写一段80字以内的赏析性文字。(5分)依依不舍告别这座不知名的古塔,我登船飘向凤凰,问船员,这塔上的树留下什么传说,他们也不明白,或说树鸟连理、相依相偎,(拟人1)像恩爱执著的夫妻,或说那塔是守护凤凰城的忠诚卫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为(拟人2)鸟的布施、树的精诚、塔的圆融而心怀崇敬,船员的说法虽极为简单,但给我的思索却很多,(升华主题)因为眼前之景道出了自然万物的亲切默契,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随顺自然,一切皆真,物我通融,宁静致远的生命画面(比喻),(呼应开头)于是,我忽然觉得这塔,这树,这鸟,这山,这水,这舟,都留着沈从文笔下的万种风情。题目分析:不要一看有字数限制就以为是“发”题,这是一道赤裸裸的“夸”题,并且要求你拼命地“夸”,“夸”到80个字。要从结构、手法、内容三方面考虑。答题思路:先考虑结构尾段的作用: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呼应开头、收束全文、引人深思,耐人寻味。阅读全文可知应答:升华主题、呼应开头、收束全文、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再考虑手法,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塔、树、鸟的和谐共生,突出了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的主题(手、作、情、中)。最后看内容,你会发现作者引进了传说,加上船员的回答,使文章显出了浪漫色彩。标准答案(示例): 这段文字借助传说,彰显了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的道理,升华了主题。船员的回答增添了浪漫色彩,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突显了和谐共生的主题。联想到了沈从文,首尾呼应,言约而意丰。将答题思路与标准答案对照,我们可以发现,内容上基本没有差别。当然,要想学生的答题严丝合缝,那是一种苛求,也是不现实的。我们要达到的效果是,尽量答到要点,答全面,不遗漏,不无谓失分,这才最为至要。二、“抓”题:寻逐春风捉柳花。“抓”,顾名思义,是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意味着“抓取、捕捉”。我们发现,要求学生就“行文思路、具体作用、形成原因”等进行回答的题型,一般要从文章局部或者全局来“抓取、捕捉”相关信息,分条概括,流畅表述,我们不妨称之为“抓”题。此类“抓”题除了可以自己总结语言作答之外,要善于发现文中已经给出的答案词。请看一组典型“抓”题:1、(严冬海猎陈秉汉2011年广东卷第17题)文中海龙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4分)2、(严冬海猎陈秉汉2011年广东卷第18题)海龙捕鱼时经受了考验,使他坚持下去的原因有哪些?(3分)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两个原因。(4分)3、(祁连雪2011年北京卷第18题)作者曾说:“雪”是祁连雪的“文眼”,其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4、(这是你的战争宗璞2011年江苏卷第11题)文中第3节师生问答的内容,与上下文的人,事叙述有何关联?(4分)5、(这是你的战争宗璞2011年江苏卷第12题)文中的手帕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4分)6、(梁宗岱先生2011年第广东卷20题)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5分)7、(想飞2011年湖南卷第15题)简析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写云雀的原因。(4分)8、(想飞2011年湖南卷第16题)为什么只有“饿老鹰”成了“我做孩子时的大鹏”?(6分)9、(没有天堂2011年山东卷第21题)文中为什么重点介绍金星的情况?(4分)10、(血的故事2011年新课标卷)“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11、(审丑2011年山东卷第22题)“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 12、(没有天堂2011年山东卷第22题)请结合文章探究“没有天堂”这一标题的意蕴。(6分)13、(下笔不觉师造化2011年新课标卷)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14、(塔上的树2011年天津卷第17题)作者原本打算登到塔顶,为什么中途而返?(3分)15、(下笔不觉师造化2011年新课标卷)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6分)16、(走进腾格里2011年福建卷第14题)文章第段划线的句子“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这“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有哪些?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17、(审丑2011年山东卷第19题)题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4分) 18、(论诚意2011年重庆卷第15题)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6分)19、(论诚意2011年重庆卷第16题)文章说“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请找出作者这样说的例证。(6分)20、(论诚意2011年重庆卷第17题)作者认为“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持论的思维方式和态度。(6分)21、(捧与挖2011年江苏卷第15题)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22、(捧与挖2011年江苏卷第16题)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8分)23、(捧与挖2011年江苏卷第17题)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包含哪些深意?(6分) 24、(怪人2011年辽宁卷)“怪人”马乌罗与众不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说明。 (6分)有的问“形象”,要从全文找,找出所有对于文章人物的描写,分条概括;有的问“细节描写”,要从局部找,找到所有的细节描写,然后逐点总结;有的问“原因”,需要概括段意,联系下文;还有年度热门题目,问“标题”,必须全文找,找出全文标题出现之处或者表述标题的字眼,再加以总括。例:(审丑2011年山东卷第22题)“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出现1)审丑 严歌苓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无定一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我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们年轻那时候,媳妇们都得要彩礼一样。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 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 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还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 就是你爸早先找给我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 的。” “大爷,可现在” “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 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因为无定父亲的“(出现2)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一个顶信仰 “(出现3)审丑”原则的学生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许多杂志都刊出了这个“(出现 4)审丑”创举巨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出现 5)晚秋,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轻捷打旋的透明塑料膜。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 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敲开门,里面男主人对他叫:“哎呀,是你呀! 不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 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 “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 “快请进,快请进!唉,咱家来稀客啦!”他对女人说。 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 “这几张画”“先不谈生意,先吃饭!哥儿们多少年了!”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 正下着。冰箱里我存了青岛的啤酒。瞅你赶得这个巧!”这时有人轻轻叩门。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你爷爷!”(出现6)“我哪儿来的爷爷?他老脸不要,我可要脸!”小臭儿说。他起身,嘱咐媳妇:“先不开饭,不然他下回专赶吃饭时间来!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然后转脸向无定,笑又回来了:“拿上 你的画,咱们上卧室谈。”题目分析:本年度热门题目,问标题,全文找,找出全文有“审丑”或者表述“审丑”的字眼。 答题思路:找出全文跟“审丑”有关的字眼。出现1是在文章标题,通读全文后会发现标题用的是反语,说是审丑,其实是审曾大爷的美,而讽刺小臭儿的丑,一语双关。出现 2-4说明了“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或“流派”、“风格”、“理论”等),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象。出现5说明老人外貌丑陋,做人体模特被人们视为“丑”事,但这“丑” 下面深藏着为孙子全力付出的淳朴心灵。出现 6 说明了小臭儿不孝(或“忘恩负义”,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标准答案: 1、标题一语双关(或反讽); 2、“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或“流派”、“风格”、“理 论”等);3、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象;老人外貌丑陋,做人体模特被人们视为“丑” 事,但这“丑”下面深藏着为孙子全力付出的淳朴心灵;4、小臭儿不孝(或“忘恩负义”,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三、“挖”题:穿透文字的挖掘。“挖”,现代汉语辞典解释:用工具或手从物体的表面向里用力,取出其一部分或其中包藏的东西,如“挖掘”、“挖潜”等。在现代文阅读中,有的题目要求学生理解段落内容,理解句子内涵,理解词语的含义,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将之归纳为一类题型。而要理解透彻文章内涵、句子要义,必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挖掘,我们不妨将这类题型称之为“挖”题。1、(梁宗岱先生2011年第广东卷21题)如何理解第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回答。(6分)2、(针挑土2011年全国卷第15题)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2)肃静的黑妮眼睛亮了。3、(针挑土2011年全国卷第16题)文中反复出现的“针挑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6分)4、(论诚意2011年重庆卷第14题)如何理解“客气要大方,合身分,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在文中的含意?(4分)5、(审丑2011年山东卷第21题)小说结尾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 分)从以上例题可以看出,有的要求“挖掘”段落内容,有的要求解释句子含义,有的要求阐释丰富的内涵,无论怎样要求,在答题时都必须由浅入深,结合手法,“挖”出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如何“挖”出表层意和深层意?最重要的方法是“找重点词”。重点词唯一的句子解释题,如“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答题时要把答题重点放在“倦容”这个词上。这里的拟人手法也很明显。先答表面意,再答深层意。此题答案组成公式:手法+表面意+深层意。如果重点词不唯一,如“肃静的黑妮眼睛亮了”,难度比上题略大。重点词有“肃静”、“亮了”。解题方法:逐词问原因。为什么要说黑妮“肃静”?“肃静”是描写黑妮人物特点的,去文中找有关于黑妮人物特点的描写。几处描写都在说黑妮低调、单纯。有一处尤为明显:面对大阵仗的欢迎,黑妮没有欢呼雀跃,在看作品的时候“没有面露喜色、也没有愠色”,说明黑妮是个低调的人。黑妮没有因为大张旗鼓地欢迎就大肆夸奖苗绣作品,而是“一字一句、认真地评判他们”,说明了黑妮的单纯。再来分析为什么要说“亮了”。由浅入深地去挖。首先最浅层的,人眼睛会亮,是因为高兴,所以原因一是“为我对湘援游的支持感到高兴”。结合上下文,发现作者用了“红着脸”和“老天”这样的辞藻,说明“我”认为我做的事情太小了,但是这么小的事情,黑妮都能高兴,体现了黑妮的乐观。句后的“老天!”是对“乐观”打分点的重要提示。再接着挖,升华一下内容,“亮了”可以代表曙光,代表“湘援游”的曙光。不难发现,由浅入深的挖题一般第一个点都是最表面的意思,第二个点是结合手法,解读背后的意思,第三个点升华到主旨,揭示精神象征。一定要注意如果提问句是题目的话,那么它一定会涵盖文章的多数写作对象以及写作对象的特点,不要仅仅拘束于最明显的那个主体。试举一例说明:(梁宗岱先生2011年第广东卷21题)如何理解第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回答。(6分) 法雷芮的格言“要行动,不要信念”,是宗岱衷心信服的。但宗岱的人生哲学还不止于此。实际上,他并不相信上帝、天路历程和永生。无疑,他就是相信自己,相信人生可恋,文学可喜,女人可爱。如果有人长期埋头于硬性的研究之中,忘了活着是什么滋味,应该看看宗岱,便可有所领会。如果有人因为某种原因灰心失望,他应该看看宗岱那双眼中的火焰和宗岱那湿润的双唇的热情颤动,便可唤醒自己对世界应用的兴趣。我整个一辈子也没见过宗岱那样的人,那么朝气蓬勃,生气勃勃,对这个荣华世界那么充满了激情。他活多少年,我一定相信多少年,相信激情、诗情和人生是美妙的东西不,应该说是人回老家以前所能得到的最美妙的东西。注梁宗岱(1903-1983):广东新会人,诗人、翻译家。孙唐:德国体育家。(选自一知半解及其他,南星译,有删改)题目分析:属于“挖”题,挖内容,但是有手法的话要记得答上。答题思路: 内容上可以挖出这段话突出了梁宗岱先生长期埋头于文学研究,专心译著(表层意),并热爱人生,笑着生活的精神风貌(深层意),手法上可以答运用侧面烘托手法,突出了梁先生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的感染力,升华了他的形象内涵。依旧是手作情中的步骤。标准答案:一方面突出了梁宗岱先生长期埋头于文学研究,专心译著,并热爱人生,笑着生活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突出了梁宗岱先生朝气蓬勃、充满激情的精神品质;再一方面,运用侧面烘托手法,突出了梁先生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的感染力,升华了他的形象内涵。四、“发”题: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发”,即是发散性的题目,给予学生适度空间进行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通过“谈谈观点”、“阐述理由”、“补写内容”等题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拓展思维视野。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这也是现代文阅读考查中的热门考题。 “发”题,首先要用概括性的语言先表明你的观点,选择哪种观点都可以,然后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陈述理由。同时要结合文章主要故事去发,不能只谈启示,然后扣住一点或者两点去展开谈。请看下面这些高考题: 1、(怪人2011年辽宁卷)小说主要由加乌乔“烙牛”和马乌罗“救童”两个片段构成。你认为哪个片段更精彩?请谈谈你的观点,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陈述理由。(8分)2、(第9车厢2011年浙江卷第12题)补写第二段中“极度读者”来信的内容。(不超过50字)3、(塔上的树2011年天津卷第20题)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文章题目?若无必要,请说明理由。若有必要,请你出新的题目。(2分)4、(第9车厢2011年浙江卷第15题)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5、(下笔不觉师造化2011年新课标卷)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6、(血的故事2011年新课标卷)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7、(走进腾格里2011年福建卷第15题)文章第11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题示例:(血的故事2011年新课标卷)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题目分析:属于“发”题,此类题目选择哪个观点都可以,但记住一定要先明确写出你的观点,然后再证明你的观点。答题思路: 找“血”和“血型”的区别,以此为突破口。标准答案:观点一: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不合适。“血”这个词可让人联想到“血脉”、“血缘”、“血性”等多种含义,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题意就显得单一了;外省人和台湾人血脉同源,这是“血般的故事” 彭先生的恋爱故事,实质上折射了外省人与台湾人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问题,小说表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观点二: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合适。“血”有类型之别,而语言有“南腔北调”之分,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彰显作者的巧思;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与内容更吻合;可显示“验血型”在文中的重要性,也与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不相冲突。五、结合题:嘈嘈切切错杂弹。 有些现代文阅读题,是多种类型题的结合,如“夸”题+“抓”题,如“夸”题+“挖”题民,这就要求考生们先进行题目分析,然后根据归纳总结的答题规律,分别作答,千万不能混在一起,或者顾此失彼。1、(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2011年福建卷第14题)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4分)题目分析:属于。首先要抓出来提到梁思成的地方,然后从手法、结构、内容三方面去夸。单从题目来看此题从内容方面“夸“最为可能。找出来以后选一处进行夸即可。2、(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2011年福建卷第15题)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题目分析:“抓”题和“夸”题的结合,要抓出两次提到大雨的地方,然后从结构和手法两方面去夸。3、(祁连雪2011年北京卷第19题)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200字)(10分)题目分析:此题包括两问,第一问要回答“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第二问回答启示,答题时不要混为一谈。第一问属于“抓”,局部找,答案在上下文中。第二问属于“发”题,在“发”的时候不要忘记要联系“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4、(想飞2011年湖南卷第18题)联系上下文,简析作者为什么说“是人没有不想飞的”,并结合现实,谈谈“想飞”的积极意义。(8分)5、(针挑土2011年全国卷第14题)“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一句单独成段,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以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题目分析:应从两方面作答:1、单独成段的用意;2、对这句话的理解。题型属于“夸+挖”。6、(针挑土2011年全国卷第17题)面对黑妮的“针挑土”行为,“我”表现出怎样复杂的情感态度?文中的相关笔墨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6分)题目分析:前一问要全文找,题型属于“抓”;第二问问的是作用,题型属于“夸”。7、(塔上的树2011年天津卷第16题)本文第2自然段中古塔的“老态龙钟”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题目分析:题干明显提示第一问的答题区间在文中第二自然段,所以要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所有体现古塔“老态龙钟”的语句。第一问属于“抓”题。第二问问用意,属于“夸”题,从结构、手法、内容三个方面来夸。答题示例:(针挑土2011年全国卷第14题)“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一句单独成段,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以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一边说黑妮,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凤凰是她的故乡,但和我们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有几分害羞腼腆。黑妮如今工作、居住在意大利,做湘西扶贫工作的时间不短了。最初是一帮一地助学,先后帮了几十个孩子。(穿针引线阐述1)前些年申请到一笔经费,设计了“湘援游”这个项目。如今每年都会回来几趟,带来游人,带来捐款;关键是,耐心地、苦口婆心地,教苗族妇女如何保存她们优美的刺绣艺术。(穿针引线阐述2)“负责任的旅游”,听黑妮说,这一旅游概念正在欧洲兴起,它强调旅行者对目的地生态和文化的责任,在旅游资费中,捐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金。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 (穿针引线阐述3)她在大山里找出苗族传统文化仍保存良好的村寨,从房屋构造、村寨形态、人伦礼仪最后落实到妇女们的苗绣这是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收益的活计。传统苗绣缤纷五彩,灵动有情,但如今在慢慢地退化、消失,机器绣品在泛滥。黑妮,就要跟她们一遍遍地讲,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不要跟着外面转,要相信你们的祖母和母亲,看着眼前的山水,怀着美好的心愿,做自己创造性的苗绣。题目分析:应从两方面作答:1、单独成段的用意;2、对这句话的理解。题型属于“夸+挖”。答题思路:回忆单独成段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自然(中间句)、引人注目,突出重要性(此作用必达)。此句话的上下文都在阐述“黑妮穿针引线的工作”,所以两个作用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本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复试介入试题及答案
- 找车队考试题及答案
- javaunittest面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报道
- 计量法相关考试题及答案
- java中赋值运算符面试题及答案
- ERAS考试题及答案
- 城管单位面试题及答案
- 中药学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血液透析患者心衰护理
- 中国老年患者术后谵妄防治专家共识
- 各高校辅导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IC载板行业市场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脑血管造影术病人的护理诊断
- 选矿概论-6 浮选
- 教师如何使用AI开展教学DeepSeek使用指南人工智能 课件
- 《企业竞争情报》课件
- 2025年铁路减振器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食品、生鲜、日用品、办公用品、商品等采购服务方案(技术标)
- 第五版PFMEA模板(自动计算AP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