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司全业务光缆网络建设指导意见.doc_第1页
山东公司全业务光缆网络建设指导意见.doc_第2页
山东公司全业务光缆网络建设指导意见.doc_第3页
山东公司全业务光缆网络建设指导意见.doc_第4页
山东公司全业务光缆网络建设指导意见.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公司全业务光缆网络建设指导意见1 引言为满足不断增长的GSM基站、TD基站、用户(校园、集团客户、住宅小区、城市家庭客户、农村用户等)等综合业务宽带接入需求,提高全业务市场竞争能力。中国移动山东公司着手构建适合全业务发展的光缆网络。为统一建设思路,特编制此指导意见。2 城域/本地网光缆网络现状城域/本地网为综合业务承载平台,能承载2G/3G基站接入、集团客户接入、营业网点、家庭客户接入、WLAN等综合业务接入。城域/本地网作为综合业务承载网,是重要的基础资源。城域/本地网网络结构通常分: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如图2-1所示。各层的网络拓扑结构都推荐使用环形结构,接入层还可以采用链形结构组网。对应城域/本地网各分层,城域/本地网光缆可分为:局间中继光缆、城域/本地市到县汇聚光缆、城域/本地网接入光缆。局间中继光缆是连接各交换局之间的光缆,主要为高端路由器和多业务交换机之间提供大容量的SDH或波长通道,实现汇聚层之间大容量的业务调度与传送。城域/本地市到县汇聚光缆是连接各业务汇聚点之间的光缆,主要实现接入层的业务汇聚,并实现与核心层的连接,实现业务的汇聚、调度、综合承载和安全性。城域/本地网接入光缆是连接基站与基站、业务汇聚点与用户之间的光缆,并实现与汇聚层的连接,主要解决基站电路、用户互联等需求,完成基站、用户业务接入与传送。图2-1 城域/本地网典型光缆网络结构城域/本地网包括城域/本地传送网和城域/本地数据网。中国移动的城域/本地传送网和城域/本地数据网大多采取共缆方式。核心层局间中继光缆和汇聚层光缆由于光缆容量较大,并且安全稳定,能够满足长期基站、用户等全业务发展需求,一般不考虑新建光缆,可根据实际情况,按需进行部分段落光缆建设。城域/本地接入网包括基站接入网和用户接入网,由于目前用户数量不大,多数市县区接入层光缆采取基站接入、用户接入合一方式进行建设。由于现网接入层光缆芯数较小(一般1224芯),连接基站较多,光纤利用率较高,达40%60%。另外光缆在每处基站内都采取全部成端方式,光纤跳纤次数多,光纤链路损耗增大,使传输距离缩短,而且新增基站时,光缆割接时也会造成宽带用户业务中断。从长远考虑,有必要进行用户接入层光缆建设。3 对现网光缆满足全业务接入需求的分析随着接入点数量猛增,面向全业务,主要有以下接入需求:(1)基站接入需求:基站数量不断增加,不仅要解决2G基站接入需求,还要满足3G基站接入需求。(2)重要客户接入需求:重要集团客户、新建高档住宅小区客户、校园客户。(3)普通客户接入需求:质量、可靠性要求不高的普通集团客户和家庭客户。为满足不同接入需求,可采用不同技术组网,光缆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1)对基站、重要集团客户可采用MSTP/PTN分组化城域传送技术,光缆采用环形+链形结构。现网光缆物理结构、容量、安全性等都能够满足组网需求。(2)对众多普通客户和其他客户可采用PON等接入网技术,光缆采用树形结构。由于普通客户遍布城区、农村,而且PON是全业务运营时期宽带接入的主流技术,光纤需求量大。现网接入层光缆容量远不能满足PON组网需求。建设以PON为主的光纤用户接入网是必然选择。随着基站、用户数量增加,带宽增大,从长远考虑,有必要将基站接入网光缆和用户接入网光缆按相对分离方式进行建设,重点应加强用户接入网光缆建设。但两者的分纤点原则上都设置在基站机房,也可设置在光交接箱,这样便于光纤资源调度,组网技术优势互补。面向全业务,光缆网络建设仍按分层方式进行建设,即:局间中继光缆,汇聚层光缆和接入层光缆。尽量避免不同层次光缆纤芯混用。4 局间中继光缆建设思路目前大部分地市城市设置了23个核心机房,连接各核心机房的局间中继光缆已经具备一定规模,每条光缆芯数一般在96144芯,能够满足核心机房之间业务传送需求。但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补充建设局间中继光缆:(1)新增核心机房;(2)原局间中继光缆纤芯紧张;(3)铁通核心机房至移动核心机房双路由光缆不能满足需求的。5 城域/本地市到县汇聚光缆建设思路5.1 城域汇聚光缆建设思路围绕核心节点,城域网已经建设了连接各汇聚机房的汇聚层光缆,光缆物理结构为环形,每条光缆芯数一般在3648芯,能够满足汇聚机房之间业务传送需求。但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补充建设汇聚层光缆:(1)新增汇聚机房;(2)原汇聚层光缆纤芯紧张;(3)汇聚层光缆纤芯和接入层光缆纤芯混用的。5.2 本地市到县聚光缆建设思路本地网市到县大部分建设了2个路由的本地骨干光缆,把市县以环形结构连接起来,每条光缆芯数一般在2448芯,能够满足市到县汇聚机房之间业务传送需求。但下面几种情况可以考虑建设本地市到县骨干光缆或部分段落光缆:(1)原本地市到县骨干光缆纤芯紧张的;(2)不具备第二路由光缆的;(3)故障发生率高,不安全的光缆段落。6 全业务接入网光缆建设思路6.1 全业务城域接入网光缆建设思路(1)、全业务接入网光缆建设应面向业务需求,注重投资收益。光缆网的建设必须兼顾基站(含室分)接入、大客户(重要集团客户、普通集团客户)接入、渠道(即营业厅等)接入、家庭客户接入、热点地区等需求。(2)、近期要紧密结合已有基站,光缆采取基站就近接入方式,快速接入客户。充分利用现网管道、光缆光纤、电路资源。(3)、按照“租、购、建相结合,以租为主”的原则开展全业务接入网管线资源建设与储备。充分考虑铁通管线资源,并借助“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契机,积极获取城市核心区域稀缺管线资源。管道资源储备以大孔为主。客户小区内管道最好利用开发商建设的弱电管道。加强与新建小区开发商的沟通,积极获取小区管道资源。(4)、针对基站和不同重要级别的用户,灵活选择有线、无线技术接入方式:基站、重要集团用户、高档住宅小区、校园采取光纤接入方式;普通集团用户、普通家庭用户可采取有线、无线相结合接入方式。(5)、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城域用户接入网规划、建设。根据各地市自身地理、城市发展、基站分布、用户分布、业务需求、管线资源分布等整体合理规划,重点包括综合业务汇聚点的设置、基站分纤点的设置、光缆网络的规划方案。(6)、采用“综合业务汇聚点主干光缆配线光缆末端光缆”的模式构建用户宽带接入网光缆。(7)、按照“分区规划、分段建设”的原则开展建设。结合城市自然区划分和网络结构,合理规划设置综合业务接入区,在一个综合业务接入区内宜设置一个业务汇聚点(尽量设置在汇聚、核心机房内)、若干基站(或光交接箱)分纤点,并分段建设接入段主干光缆、配线光缆及末端接入光缆。综合业务接入区面积宜在515平方公里范围。基站(或光交)分纤点设置的密度应考虑35年用户发展的需求。构建好主干光缆环尤为重要,也是规划中重点考虑的问题。每个综合业务汇聚点可以带多个主干光缆环。综合业务汇聚点出局应有2条或以上稳定可靠的光缆物理路由。(8)、用户接入网光缆物理结构:主干光缆(汇聚节点与普通基站间)原则上应设置成环型(特殊情况可为链型)、一次分纤结构;配线光缆(基站ODF与小区光交接箱间)设置以链型为主(有条件的可成环型);末端光缆(小区光交接箱至各座大楼间)设置为链型。主干光缆环上的基站分纤点以48个为宜。城域用户接入网链路光缆总长度最好在10Km范围内。(9)、分光器安装位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安装在用户小区的光缆交接箱内。在用户接入网光缆链路上原则上采取一级分光结构。(10)、用户接入网光缆、芯数以及光纤类型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结构程式的光缆。根据预测用户数、接入用户业务需求、光缆网络总体规划等,合理选定各段光缆芯数。一般主干光缆144芯左右;配线光缆2448芯;末端光缆1224芯或以下。全部采用G652D型光纤。各地市选取各段光缆时规格尽量不超过三种。(11)、光缆敷设方式:主干光缆应采用管道方式敷设;配线光缆主要采用管道方式敷设,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墙壁架空方式敷设。末端光缆可采用管道(或楼内通道)、墙壁架空等方式敷设。(12)、为了减少配线光缆进出基站光缆条数,可以在基站外合适位置设置一个光缆交接箱。多条配线光缆在交接箱内收敛为12条大芯数光缆再进入基站机房ODF。(13)、主干光缆分纤情况:主干光缆一般在每个基站分纤点都有24芯光纤成端;主干光缆环上的每个基站分纤点一般独享24芯(单向),潜在专线用户较少的区域可采用12芯(单向);根据城市建设情况一般预留24或36芯直通光纤作为备用。(14)、线路设备安装位置:由于普通基站综合传输机柜配纤单元容量有限,故在基站机房分纤点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较大容量ODF;用户小区内光交接箱最好安装在小区管道汇集处附近的绿化带内,便于末端光缆向各座大楼引接;室外光缆配线箱一般安装在大楼楼道墙壁上,最好隐蔽安全、便于维护。(15)、线路设备容量选择:应满足今后扩容发展需求。一般考虑基站机房内ODF容量在144芯左右;小区内光缆交接箱144芯左右;室外配线箱1248芯。光交接箱、配线箱应具有光纤直熔插盘、分光器插槽等附属部件。(16)、通过光缆网逐步(割接、跳纤)优化调整,最终整合为相对独立的基站、用户光缆接入网。(17)、逐步建立基站、用户接入光缆网管理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完整准确及资源的灵活调度。6.2 全业务本地农村接入网光缆建设思路(1)、县局至各乡镇汇聚节点之间采取单独成缆方式,光缆物理路由呈环形结构。避免与原有基站接入光缆同缆。(2)、一般按乡镇区域范围设置业务区,乡镇设置汇聚机房。(3)、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农村用户接入网规划、建设。(4)、采用“综合业务汇聚点主干光缆配线光缆末端光缆”的模式构建农村用户宽带接入网光缆。(5)、各农村接入光缆采用基站就近接入方式。力争村村通光缆,以满足农村客户宽带需求。(6)、路由顺达时,尽量利用原有杆路加挂光缆,结合新建杆路,光缆向各村延伸。居民村内新建杆路比较困难,建议共享其他运营商已有杆路。(7)、本地网农村分光器一般设置在农村普通基站机房内,或在村落比较集中密集的适当位置设置架空光缆交接箱,分光器设置在光交接箱中。原则上采取一级分光,最多不超过两级分光。(8)、OLT设置在各乡镇汇聚机房,单个ONU可考虑设置在各村中心(最好设置在村委),多个ONU应分散在村中适当位置。(9)、乡镇汇聚机房至各普通基站机房之间光缆,也尽量单独成缆,尽量成环形结构,各普通基站设置为分纤点。光缆物理环路长度不应超过10Km,以便实现光缆线路保护。(10)、若乡镇机房距离农村较远时,可考虑采取链型结构,OLT至农村ONU光缆长度最长不应超过15Km。(11)、一般主干光缆3672芯左右;配线光缆1248芯;末端光缆624芯或以下。全部采用G652D型光纤。其他建设思路与城域接入网类同。7 全业务光缆网络建设模型7.1 全业务城域光缆网络建设模型全业务城域光缆网络建设模型如图7-1所示。7.2 全业务本地光缆网络建设模型全业务本地光缆网络建设模型如图7-2所示。8 全业务光缆网络建设实施意见(1)、无论城域光缆网,还是本地光缆网,都必须提前进行整体网络规划,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段建设”的原则开展光缆网络建设。(2)、首先应尽快确定城域/本地乡镇汇聚机房位置。(3)、按照光缆分层建设的原则,进行汇聚机房之间汇聚光缆环建设。汇聚环光缆单独成缆,光缆不进入普通基站。(4)、接入层主干光缆环,要在原基站接入光缆环的基础上,先适当补充部分段落主干光缆,使接入主干光缆环得以完善(比原基站接入环小)。前期利用原基站接入光缆和新建的主干光缆组建用户接入主干光缆环。后期逐步建设完整的用户接入主干光缆环。(5)、基站至小区(农村)光交接箱的配线光缆,要考虑全业务发展、用户数量及需求,进行提前建设,保持足够的光纤容量,光缆建设要一步到位。光交接箱设置一定要合理,考虑今后的客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