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中古音韵常识,第一节中古音的声母一有关声母的几个概念1、反切利用双声、叠韵的方法,用两个字来拼出第三个字的读音。开始应用大约在东汉末年(公元二世纪)。普遍用反切来注音是汉魏以后的事情。反切的兴起是受梵文影响的结果。反切把一个单字分成声母、韵母两部分(声调归韵),具体用法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兼取声调”。最初叫“xx反”,后来叫“xx切”。如:冬,都宗切。公,古红切。都,当孤切。徒,同都切。,2声、纽、声纽:指声母。3字母:声母的代表字。唐朝末年有个和尚叫守温,根据梵文的拼音原理创制了三十个字母,宋代又有人加了六个字母,就成了音韵学上的三十六字母。这三十六字母大约就是唐宋间汉语语音的三十六个声母。,4五音、七音:古代音韵学家很早就把汉语的声母根据发音部位分成五类,即五音: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后来,宋元等韵学家又加立“半舌音”、“半齿音”,因此又有七音之说。,5清浊:不带音的辅音叫清音,带音的辅音叫浊音。又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四类。全清指不送气的清塞音、塞擦音、擦音,如ptktsts。次清指送气的清塞音、塞擦音,如phthkhthth。全浊指浊塞音、塞擦音、擦音,如bdgvdzd。次浊指浊鼻音、边音、半元音,如nmNlj。在现代方言中,吴语、老湘语保留了古全浊声母,其他方言里它们都已经清化了。,二中古音的声母,中古音指隋代陆法言撰切韵所代表的语音系统。宋代陈彭年等编纂的广韵属于切韵系统,而切韵已经失传。所以人们经常用广韵来代表中古音系。研究中古音的声母,前人主要依据广韵的反切上字,采用系联法合并归纳。据李荣先生的研究结果,中古音的声母应是三十六个。,帮系:帮组:帮p滂ph并b明m非组:非f敷fh奉v微M端系:端组:端t透th定d泥组:泥n来l精组:精ts清tsh从dz心s邪z知系:知组:知t彻th澄d庄组:庄tS初tSh崇dZ生S章组:章t昌th船d书禅日组:日n见系:见组:见k溪kh群g疑N晓组:晓x匣影组:影/云j以0,三从中古音系到北京音系的重要演变,1全浊音声母的清化及其分化中古全浊声母,也就是浊塞音、塞擦音共11个:并、奉、定、从、邪、澄、崇、船、禅、群、匣。在大多数今方言中变成了清声母。其中奉、邪、船、禅、匣五母今大多读清擦音。并、定、从、澄、崇、群六母,今分化为不送气、送气的塞音、塞擦音两类。其分化规律与古声调平仄有关。具体为:古平声字今送气,古仄声字今不送气。如:,并:蒲pHu盘phan步pu伴pan定:同thuN檀than读tu蛋tan从:情thiN全thyan净tiN绝tyE澄:厨thu椽thuan住tu篆tuan崇:锄thu馋than助tu炸ta群:拳thyan勤thin倦tyan近tin,2韵母的洪细和古精组、见组声母的分化,今开口、合口两呼韵母叫洪音,齐齿、撮口两呼韵母叫细音。古精组的精、清、从、心、邪和见晓组的见、溪、群、晓、匣十个声母,在许多方言里发生了分化和合并。具体规律是:古精组声母在今洪音韵母前读tstshs,在细音韵母前读tth,比较:洪音:开口呼前:糟仓曹散合口呼前:祖醋苏细音:齐齿呼前:精节秋齐修撮口呼前:绝全旋古见组、晓组声母字在今洪音韵母前读kkhx,在细音韵母前读tth,比较:洪音:开口呼前:盖开海合口呼前:贵葵化话细音:齐齿呼前:经结丘旗休撮口呼前:权去玄因此,北京话的tth有两个来源,一是古精组的tstshsz,一是古见组的kkhx。,3知、庄、章组声母的合流,在北京话中,中古知彻澄、庄初崇生、章昌船书禅声母的字合而为一,读舌尖后音tth。北方话这三组声母的读音分歧较大,情况较复杂。比如关中方言,知组、庄组开口二等、庄章组止摄开口三等字与精组合流,读舌尖前音tstshs,其他合流读舌尖后音tth。如:知组二等开口:茶搽站绽庄组二等开口:查渣叉差沙诈榨庄、章组止摄三等开口:师使事指示,4非、敷、奉三母的独立与合流,据李荣等研究,唐宋音中非组字仍属于帮组。后来,非组字从帮组字中分化了出来,并且合成一个声母f。这从形声字声旁上看得出来。如:甫:铺;蒲方:放;旁非:匪诽;排裴在今闽语中,非组字仍没有从帮组分化出来,这就是“古无轻唇音”的遗存。,5中古声母清浊与今声调的关系,现代方言的调类主要是由古四声和古声母的清浊决定的。具体来说,中古的平上去入四声可以根据声母清浊分为阴、阳各两类,这样,平声就有了阴平(清平)、阳平(浊平)两类,上声、去声、入声均依此类推。,6北京话中古四声的分化规律,古平声。古清声母字今阴平:边、天、飞古浊声母字今阳平:平、才、人这样我们就可得出两条推论:凡是古平声字今音读阴平的,古代是清声母字;凡古平声字今音读阳平的,古代是浊声母字。如“汤”和“糖”,今声母相同,但古代“汤”是透母字,“糖”是定母字。古上声。古清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今上声,如:比短草手米武老有;古全浊声母字今去声,如:倍坐是父舅旱。大多数北方方言的全浊上声字都归了去声。古去声。不论声母清浊,在北方方言中大都读去声。一些分阴阳去的方言,清声母字读阴去,全浊和次浊声母字读阳去。,古入声。北方方言中除了晋语和江淮官话,都没有保留入声。在北京话中,古入声字分派到了四声中。具体规律是:古全浊声母字今阳平:白读达十合古次浊声母字今去声:卖纳立药月古清声母字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没有什么规律。在北方方言中,大体一致的倾向是古全浊入声字今读成阳平。,7关中话古四声分化的规律,关中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秦陇片。中原官话中,古入声字分化的规律是:清声母、次浊声母入声字归阴平,全浊声母字归阳平。例如:清入:织曲秃黑割缺歇说竹笔百错粟次浊入:月六纳麦全浊入:局食白合舌,第二节中古音的韵母,一几个概念1阴声韵:指没有韵尾或韵尾是元音的韵母。如aFuoeiiauuai。2阳声韵:指韵尾是鼻音mnN的韵母,如amimaninaNuN。3入声韵:指韵尾是塞音ptk/的韵母,如apataka/ipitiki/。,4舒声和促声从韵母的角度看,阴声韵和阳声韵是舒声韵,入声韵是促声韵。从声调的角度看,入声是促声调,平声、上声、去声是舒声调。促声舒化:指中古促声字在现代方言中变成舒声字。如“贼、轴、粥、肉、玉”在许多有入声的方言中变成了舒声。舒声促化:指中古舒声字在现代方言中变成促声字。如后缀“子”、“打”,方位词“上”、“下”等在不少晋语中变读入声。,5韵目:即韵母的代表字。在韵书如广韵中,凡韵腹、韵头、韵尾、声调不同的,就分为不同的韵,每韵有一个代表的字,叫“标目字”,又叫“韵目”。如“东、冬、钟、江,支、脂、之、微”就是不同的韵目。6韵部:韵腹和韵尾相同,韵头、声调不同的韵母合成一个韵部。,7韵摄又叫“摄”。宋元等韵学家把韵尾相同和韵腹相近的韵母合为一个大类,称为一摄。他们共归纳出十六摄。这十六摄的名称是:果、假、遇、蟹、止、效、流、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按照韵母分,十六摄中前七摄是阴声韵,后九摄则是阳声韵和入声韵相配。按照声调分,前七摄只有舒声,其他九摄既有舒声,又有入声。从韵尾来看,十六摄在中古时的情况如下:果假遇(o尾)蟹止(i尾)效流(u尾)咸深(m、p尾)山臻(n、t尾)宕江曾梗通(、k尾),8等、呼这是用来分析韵母结构的两个概念。宋代就有“等”、“呼”的概念。等:首先把韵母分成开口和合口两呼,又把两呼各分为四等,即开口一等、开口二等、开口三等、开口四等,合口一等、合口二等、合口三等、合口四等。清代的等韵学家江永把四等的特点总结为:“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等尤细。”据今人分析,给韵母分等的主要依据是有无介音和韵腹开口度的大小。如开口的一、二、三、四等,一等韵:无i介音,韵腹的开口度最大,舌位靠后;二等韵:无i介音,韵腹开口度次大,舌位靠前;三等韵:有i介音,韵腹开口度较小,舌位较前;四等韵:有i介音,韵腹开口度最小,舌位最前。,呼:宋元只有开、合两呼,到清代潘耒的类音,正式将两呼分为四呼,即开口一二等为开口呼,三四等为齐齿呼,合口一二等为合口呼,三四等为撮口呼。四呼的分别在于韵母的第一个元音:无介音、韵腹非iuy的为开口呼。韵腹或介音为i的为齐齿呼。韵腹或介音为u的为合口呼。韵腹或介音为y的是撮口呼。,二从中古音到现代汉语语音的重要演变,1、阳声韵尾的变化:咸深摄舒声韵母中古读-m尾韵,现代汉语中已经并入了-n尾韵,分别与山、臻摄韵母合流了。探=炭,谈=弹,南/男=难,心=新,今金=巾斤。但宕江曾梗通摄韵尾仍为-N。,2、入声韵尾的变化,咸深摄入声韵母中古读-p尾韵,山臻摄入声韵母中古读-t尾韵,宕江曾梗通摄韵母中古读-k尾韵。现代汉语中已经失落塞音韵尾,变成了元音韵母。在现代汉语其他方言中,则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塞音韵尾,最完整的是粤语和闽南方言及一部分客家话。,3、一二等、三四等韵母的合流,各韵摄内部,一二等韵合流,三四等韵合流。如咸山摄一二等韵合流(见系字除外),主要元音读a,为an、uan、a、ua韵,如“担、贪、南、参、感、答、杂、塔、蜡”是咸摄开口一等字,“扮、山、八、杀、班、慢、栈、铡”是山摄二等字。但见系开口二等字已经腭化,读ian、ia韵。三四等韵合流,读ian、yan韵,如山摄三等与四等:“鞭=边,棉=眠,迁=千,连=莲,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狂犬疫苗使用培训课件
- 点亮校园工程方案(3篇)
- 农业无人机智能化作业环境适应性分析报告2025
- 牧场安全培训模板课件
- 安全教育基地培训教材课件
- 农业保鲜技术革新成果鉴定报告-2025年可持续发展战略
- 礼嘉中学面试题库及答案
- 老板电器ai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费用明细课件
- 开封国企面试题库及答案
- 印刷产品检验报告
- 2022年贵州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数学悖论”-辛普森悖论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GCP三套考试题
- 车辆赠与协议模板
- 烧结岗位安全操作培训-PPT课件
- 【课件】1.2 点线传情——造型元素之点线面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修绘画
- 运动处方(课堂PPT)
- 物资储备与物流方案
- 关于加强铁路企业年金管理的指导意见
- 幼儿园体检结果分析评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