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1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2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化县2011年小学数学毕业试卷质量分析 通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崔银艳一、对试卷命题的质量分析本次质量监测试题依据数学课程标准,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空间观念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主客观性试题设置合理,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各年级试题占的比重是四年级约占20%,五年级约占30%,六年级约占50%。本试卷包含六种题型,第一题填空题,抓住了教材的重要知识点。第二题判断题,抓住易混点。第三题选择题抓住关键点。第四题计算题抓住基本点。都是最基础的计算题。安排了简算、脱式计算、解方程和比例、看图列式计算。简算和脱式计算涵盖了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看图列式计算包括长方形、梯形、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第五题实际操作题,对图形与位置、图形与变换进行全面的考察。包括数对、旋转、平移、缩小、轴对称图形、位置与方向。第六题解决问题。抓住教材的要点,包括分数、百分数、圆柱、比例、长方体。通过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考查了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的知识面多而广。能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我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现状。二、对测试情况的质量分析(一)取得的成绩:从试卷上看,成绩比以往有所提高。平均分80.35,优秀率34.12%,及格率84.11%。全县35人得100分。值得表扬的是二密有8人100分,实小有17人100分。铜山只有11名学生参加考试就有1人得100分。全县80分99分的人数比以往增多。从答题情况看,判断题答得比较好,说明老师在上课时,能把握住知识点,注重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计算题做的比较好,没有大面积的错误,学生都能认真做。实际操作题大部分学生得分率比较高。(二)存在的问题1、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1)、为了便于清晰的看出答题情况,分析自己学校的教学情况,我把重点题,错误率比较高的题列成表格形式,错误率在一半以上或2/3以上,就得引起我们教师的思考。学校测试人数“高失分题目”错题人数填空第6小题填空第13小题判断第3题选择第1题选择第2题计算题中脱式第1小题计算题中看图列式第2小题实践操作第小题解决问题第4题解决问题第5题解决问题第6题二密1304645435148264842192548东来52221416221515231391418金斗1483576685269江甸793538214754273925162143四棚563221273624272322181630光华774332285246153624132636兴林51121122281614141381123七道2082765688987葫芦套14881185585459铜山1132951454125马当19139412131117771017振国3346713648101210干沟351096151741263510都岭21131211161371295812大川4420171630181224156622大泉61132122272812241781416富江623625293637142717101929英额布442310161730112097914三棵树483323233434172217141634快大镇217101711011121055676873650101果松1055746495550365538263869实验小学4601521271742321741281871596680204大安673825232927224118153233(2)与其对应的题目和错误现象以及错误原因分析题目错误现象错误原因分析填空第6小题:一堆煤a吨,已经运走了,还剩下( )吨没有运走。填 、 a - 、 a、a-(1-)的比较多。这是一道综合题,既考了分数应用题,又考了用字母表示数。学生出错误,大部分是对分数应用题没有掌握透。没有理解其含义。填空第13小题:甲、乙两地实际相距100千米,在比例尺1:5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厘米。填20、500、5000、1000、500000000、5000000的比较多。这是六年级下学期比例尺的问题,错一半人数的学校应当查找原因,六年级下册50页求比例尺的例题学生是否真的学会了。判断第3小题:老师把5个苹果平均分给6位同学,每人分得这些苹果的。打错号的比较多错得同学对分数的意义不理解。没有理解5个苹果平均分给6位同学,每人分得这些苹果的和每人分得个苹果之间的区别。知识掌握不扎实。选择第1题:一个圆柱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的比为( )A、2:1 B、1: C、:1选C的比较多这道题有些难度,但是学生只要掌握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时,圆柱的高等于底面周长,就简单了。底面直径和高的比是d:d,约去直径,就是1:。学生对圆柱的空间观念没有形成。选择题第2小题: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4,则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A、 B、 C、错的是选c 比较多六年级上册书122页有道判断题是:大牛和小牛的头数比是4:5,表示大牛比小牛少。这道题如果当时讲明白了,谁和谁比,比谁的少谁的几分之几,大牛比小牛少小牛的。如果学生当时真懂了,这道题迎刃而解了。计算3题的第1小题:1375+4501825学生这样做得比较多1375+4501825=1375+450450=1375+1=13761、学生对四则运算的顺序没有掌握。同时有乘除法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看到数就想用简便算法。这道题不能用简便算法。这是一道基本的四则运算,错题人数超过以上的学校,对计算教学应当引起重视。计算的第5题的第2小题:这样做得比较多3.1444=50.24平方厘米442=8平方厘米50.24-8=42.24平方厘米没有计算半圆的面积。用整圆减去三角形的面积。审题不认真,不仔细。动手操作的第1题第(2)小题:把长方形ABCD绕B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这样做得比较多学生旋转点找到了,旋转方向也对,但是对应点没找对。对于新课标规定的“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这一要求没有达到。解决问题的第4小题:李老师家装修客厅,用16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150块,如果改用25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用比例的方法解)这样做得比较多16:150=25:或这样列1616150=2525这是六年下册书总复习页的题,就是把数改了。其他都没变。学生对题意没理解。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没有区分明白。用1616150=2525这种办法的同学,没有认真审题,不会变通。把16当作边长了。因为平时给出边长条件的比较多,产生定式作用了。解决问题第5小题;某校六年级有男生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已知六年级人数占全校人数的,这个学校有学生多少人?这两种方法的比较多()()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应先求出六年一共的,再求全校总数。大部分同学只把女生求出,就求全校的。解决问题第6小题:用一根长分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使它的长、宽、高的比是:,在这个长方体框架外面糊一层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大部分是这样做的48=24分米48=16分米48=8分米表面积:(2416+248+168)2体积:24168这是六年级下册总复习101页的第10题,改了两个数。错题人数超过的学校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原因。学生没有形成长方体的空间观念,对棱长总和不理解,棱长总和是有4条长+4条宽+4条高,所以应先用484=12,12是(长+宽+高)的总和,再用12=6分米 12=4分米 12=2分米求出长、宽、高,再计算表面积和体积(3)、从学生的答题整体情况来看,两级分化还是很严重,不及格人数的比重还是很大。学生失分原因1、学生的审题能力差,学生不会通过自己的理解去看懂题目的要求,有些学生在没有明白题意的情况下就随意做题,造成丢分。2、学生的分析能力差,掌握知识比较死板,不会变通。有些题型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讲过,可是变换了出题方式学生就回答不出来了3、解决问题能力不强,遇到稍有思考性的问题,就无从下手,打不开思路4、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今年试卷书写非常差。2、通过本次测试对教师教学情况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研究试题折射出许多教学问题。本次测试校与校、班与班之间相差成绩悬殊,差别较大,一方面与学生的素质有关系,更主要的还是与老师的工作态度有直接的关系。一个班有学困生那是难免的,有不及格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有的学校达到将近一半不及格的现象,就值得反思,我们就应该从自身找毛病。其主要原因有:(1)不备课,就上课现象严重,没有吃透教材,掌握不了每节课的重点 难点。例如试卷最后一道题是六年级教科书上总复习里的习题,就把数字改了,刚刚做过就考试了。错误率到达这么高。充分暴漏学生对教科书上的题都没有完全掌握。(2)灵活运用教材差,就是就教材教,而不会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解导致学生学的死,稍微一变换题型,学生就无从下手。一些教师对练习题的设计缺乏研究,机械练习多而有变化的综合练习少。(3)平时教学抓得不实。对重点知识强调不到位。例如有的教师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个知识点没有特意强调,学生答题时就写(0、+19.6、7、)是正数。(4)有的学校教学进度过快,囫囵吞枣的完成教学任务。复习时,也不知道学生哪会哪不会。因为讲的太快,也没进行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最后堆积在一起,就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就不如,学一点就让学生学透,再进行下一个内容的教学。三、对当前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建议1、重视备课,争取做到不备课,别上课。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的情况下,多翻阅各种题型和新授改变题型,让学生精练,积累经验。挖掘教材例题习题的营养价值。重视知识的拓展。提前备课。哪些地方学生容易掌握,哪些地方学生不容易掌握,心中有数再去上课,才能提高教学质量。2、重视课堂教学。课堂上做到五个尽量: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尽量让学生自己表述、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三不讲”: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能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三讲”: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规律方法。做到“五到位”:认定目标到位、精讲点拨到位、反馈矫正到位、强化训练到位、课堂管理到位。3、认真批改。学生做错题都是有原因的,只有看到学生做的题,才能知道学生错题原因,才能找到错题的思路。找到病因,对症下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4、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开展好主题教学研究。学生计算掌握不好,就开展提高计算能力的教学研究,解决问题能力差,就开展如何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审题效果不好,就开展怎样培养审题能力的研究。5、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一、二年级抓住专心倾听的习惯和书写习惯的养成。三、四年级养成独立思考和认真审题的习惯。五、六年级抓住自学、质疑习惯和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